毛泽东的乡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52:15
2010-02-24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韶山是他生命的根,他在这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对故土、乡亲有着缠绵的乡情和浓厚的乡谊。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毛泽东不再被国民党通缉,这时,乡人的担忧便被打消了,敢于投书延安,与他取得联系。1937年10月,毛泽东的表兄文运昌介绍长沙青年莫立本去延安,顺带捎信毛泽东。一个月后,文运昌又去信介绍家里情况,并表示想去延安。毛泽东接信十分欣喜,立即复信,以表达自己“快慰莫名”的心情,信中说: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不知你知道韶山情形否?有便请通知我乡下亲友,如他们愿意和我通信,我是很喜欢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成了一国领袖,韶山人以此为莫大殊荣,寄给他的信也明显多了。毛泽东几乎每信必复,信中饱含对桑梓的赤子之情。1949年至1965年,他给韶山的书信,多达百余封。同时,受他邀请或征得他同意,来北京做客的韶山乡亲,前后有60余人次。每与乡人相遇,毛泽东总是绵绵话旧,乐而忘倦。
毛泽连是毛泽东的堂弟,他们的祖父是亲兄弟,而毛泽连胞姐毛泽建又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这又使他们的关系更为亲密。湘潭和平解放后,四野四十六军一三八师师长任昌辉派人到韶山,通过毛泽覃烈士的岳母周新轩老人的介绍,找到了住在东茅塘的毛泽连。
开国大典举行后,任昌辉将毛泽连送到北京。第二天,毛泽连与同行的李轲在丰泽园与毛泽东相见。久别重逢,兄弟俩非常高兴,他们用熟悉的乡音唠起家常,谈话中,毛泽东发现毛泽连的双眼不时地流泪,经询问后才知道,毛泽连患有严重的眼病。第二天,毛泽东便让毛岸英陪同泽连叔叔去协和医院诊治。
转眼到了11月,北京的天气渐渐冷了起来,毛泽连和李轲怕冷,而且住的时间太久了,想回家。得知毛泽连就要回乡的消息,毛泽东没有拦阻。毛泽东知道毛泽连是韶山冲里出了名“死要脸活受罪”的穷汉,表示如有困难,可以帮助接济点。毛泽连回去后确实有着穷人的骨气,在困难面前咬紧牙关,自己挺住,从不挂毛泽东的牌子,不去麻烦当地政府。毛泽东对此十分满意,乡人来京时,毛泽东总要赞扬:“泽连算带了个好头,我的亲戚们都应该向他看齐。”
毛泽东与韶山的亲友们频频通信,不仅仅是联络乡情,而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家乡的亲友,了解真正的社情民意。
张有成是毛泽东的儿时伙伴,年龄比毛泽东略大,儿时,毛泽东叫他“张四哥”。1951年9月,毛泽东还邀请他赴京叙旧。在中南海,毛泽东将毛岸英、李敏、李讷叫到跟前,让他们称呼张有成为“伯父”。
1952年夏,乡间因粮食歉收,乡政府提出禁止酿酒。当地乡村的农民一直有用稻谷和大米酿酒的习惯,张有成为人豪爽,就好这一口,这下断了酒,让他好生不满,当即向毛泽东写信反映。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当然清楚“粮亏猪贱”,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此事让他一直放心不下,在给张有成复信的第四天,他又给堂兄、老师毛宇居去信说:“接张有成兄的信,乡里粮缺猪贱,不知现在好些否?闲时望将乡情赐否?”直到后来乡间粮食增产,生猪有了发展,情况有了新起色,他才放下心来。
贺晓秋是毛泽东的表兄弟,他的母亲是毛泽东的二姑妈。童年时,他常来韶山外婆家,与毛泽东一同读书、一起玩耍。湖南解放后,贺晓秋很快便跟毛泽东建立联系。他给毛泽东去信,祝贺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也如实地反映乡下的实情,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希望能顺民意体民情。毛泽东接信后极为欣悦,立即回信说:“感谢你的好意。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贺晓秋于1960年10月病逝,最终未能再与表兄见上一面,当然也就没有机会直接面陈乡情。这个机会留给了他的儿子贺风生。
人民公社化运动轰轰烈烈之时,贺风生恰是一个生产队长,他对农村出现的浮夸风、共产风,有着切肤之痛。1960年11月,贺风生到了北京,当时毛泽东刚从杭州回来,立即在中南海接见了他。他当面向毛泽东反映乡间出现的问题,从公共食堂吃不饱饭到农村灾荒饿死人,从干部层层虚报浮夸到随便抓人打人的恶劣作风,如实地说了出来,说着说着,还向毛泽东移近一步,问道:“这是您说的党群关系是血肉关系吗?我看是皮是皮,肉是肉,是中央要这么搞的吗?”他稍微想了想,又愤愤地说道:“我们那里不少地方都把人家的祖坟扒掉了,说是为大跃进改造囤粮田。我娘的坟就被人挖开了,到现在也找不到尸骨。”
听到这里,毛泽东坐不住了,气愤地说:“共产党也讲人道嘛!也是爹娘养的嘛!国民党挖我的祖坟我也气愤呢!这个问题要处理好。”毛泽东很欣赏贺风生讲真话的精神,他对贺风生说:“我给你两个权利:有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有什么情况也要随时告诉我。真的,社会上像你贺风生这样敢讲真话的人太少了。”
1954年6月,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借去北京开会的机会,向毛泽东提出恳切邀请:“主席,您已经二十六七年没有回去了,家乡人民都念着您,盼望您回去看看呢!”毛泽东为之动容,但是又不无感慨地说:“我现在大不大,细不细,是个国家主席,回去一趟不容易呀!不过,请你捎个信给乡亲们,近几年我一定会回去看望他们。”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泽东没有辜负韶山人民的热切期待,终于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到韶山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谒父母的坟茔。接着,他便走家串户,一家一家地唠家常,一户一户地问生活。
毛泽东离开韶山时,韶山的乡亲们闻讯,成群结队地前来送行,他们排成两行,夹道欢送。毛泽东心情激奋,与夹道欢送的群众一一握手。这次回乡,毛泽东先后会见了3000多人,几乎个个都握手。他曾高兴地对罗瑞卿说:“这次怕是我握手握得最多的一次。我的手都握劳(累)了。”
1966年6月18日下午,毛泽东又来到韶山。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毛泽东因为需要静心思考、谋划,所以,此次的韶山之行只有几个人知道,滴水洞也成了禁区,这次与7年前的韶山之行,形成鲜明对照。
但是,毛泽东的思乡怀旧的情怀,还是油然而起,当他在滴水洞下车时,曾徐徐迈步,深情地环睹群山,对随行的人说:“这是个好地方,我小时候在这里放过牛,还和小伙伴打过架。”在滴水洞的日子里,毛泽东的生活极为朴素,所食都是家乡的蔬菜,其中最喜欢吃马齿苋,这是韶山的一种野菜,是小时候饭桌上常摆放的家常菜。
当时正是农历五月,还不是马齿苋的生长茂盛期,很难采摘,工作人员知道毛泽东有此嗜好,便分头到田间地头寻觅,终于采摘到一些马齿苋,还在小河里捞到几条鲫鱼。午餐时,毛泽东吃着这些家乡的菜,心情特别高兴,赞不绝口地说:“这餐饭吃得很香。还是家乡菜好吃!”
晚年,毛泽东如同所有的凡人一样,有着叶落归根的思念和夙愿,他明确表示要再回韶山。1976年7月以后,他一直在与死神搏斗。在一次清醒后,毛泽东让秘书诵读庾信的《枯树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老人微闭双眼,悉心体味赋中的离情别绪,不自觉地接着吟诵:“惜年种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毛泽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着深沉而强烈的情感,这情感所寄予的,正是对一生的回眸,对故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顾。摘自《党史纵览》张家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