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个中国”的蒋介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39:15
坚持“一个中国”的蒋介石
类别:人文历史   浏览量:83
版次:GB18   版名:南方阅读 南都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5-23
作者:刘大禹 原创   编辑此文
摘要:《蒋介石的后半生》是第一部基于最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而写成的个人信史,解读了许多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刻探析了蒋介石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通过多角度的论述,分析了蒋介石在台湾时期处理内政、外交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晚年的蒋介石在写日记。蒋介石的日记是研究他后半生的重要材料。

《蒋介石的后半生》,陈红民、赵兴胜、韩文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58.00元。
《蒋介石的后半生》是第一部基于最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而写成的个人信史,解读了许多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刻探析了蒋介石的内心世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通过多角度的论述,分析了蒋介石在台湾时期处理内政、外交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对美国的双重反应
很多人认为,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对美国百依百顺,成为了美国的“走狗”。事实并不尽然。面对中共解放台湾战略的强大压力,蒋介石知道单凭一岛之力,肯定守不住台湾。为此,蒋不得不争取美国援助。但美国的所作所为损害了台湾当局的主权,甚至考虑分离台湾。这样,就存在着蒋介石对美国援助与分离台湾的双重反应。
众所周知,朝鲜战争爆发之际,杜鲁门未同台北磋商,即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并以命令式的口气要求台湾停止对大陆的军事行动。这种蛮横的做法几乎无视国民党政权的存在,使一向以“美国盟友”自称的蒋介石自尊受损。如蒋在日记中所写,“其对我台湾主权地位无视,与使我海空军不能对我大陆领土匪区进攻,视我一如殖民地之不若,痛辱益极”(蒋介石日记1950年6月28日)。美国没能顾及蒋介石的脸面,“美海空军既到台湾领海与领空,而不通知于我,毫未与我有所联络,美国之态度,不仅视我为征服地,而且视我为敌人矣”。蒋经过权衡,“令外交部对美抗议”(蒋介石日记1950年6月29日)。
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绝无安定可言,故蒋介石也对美之政策表示理解。在蒋的属意下,“外交部长”叶公超发表了一项声明,其中谈到:“一,在对日和约未订之前,美国政府对于台湾之保卫,自可与中国政府共同负担其责任。二,台湾系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乃为各国所公认。美国政府在其备忘录中,向中国所谓之上项建议,当不影响开罗会议关于台湾未来地位之决定,亦不影响中国对台湾之主权。三,中国政府之接收此建议,自不影响中国反抗国际共产主义侵略,维护中国政府领土完整之立场。”按照作者的判断,“台湾当局既接受了美国将军事力量部署在中国领海,干涉中国内政的事实,又委婉地表达了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立场”。
蒋介石对美国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尽管认为美国此举用意可能并不坏,但又对美国没有顾及台湾的国际地位而心生恼怒,“美国必定以联合国名义下来掩护台湾,不使共俄染指,其用意并不太恶,但因此必将侮辱我政府,动摇我国际地位,是不能为其恕也”(蒋介石日记1950年10月13日上星期反省录)。
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后,部署在台湾对面的中共部队抽调北上,蒋介石面临的中共解放台湾的压力有很大缓减。蒋希望以此为契机,能派军队参加朝鲜战争,但被美国拒绝。而且,美国认为台湾地位未定,使蒋大为窝火。1950年12月18日,蒋介石在一份简报上题字:“美国及联合国之丑态,不惟毁灭世界之公理,而且丧失人类之廉耻,痛哉哀哉。中正。”(蒋介石日记1950年12月18日)
两次台海危机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对台既有所援,对蒋“反攻”大陆又有所限,始终具备两面性,但其分离台湾的意图是相当明显的。从杜鲁门总统在任期间的弃台,到艾森豪威尔时代的支持台湾;从尼克松访台,到“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主导权在美国,“条约”虽然不平等,蒋介石却不得不予以批准,是为保证台湾不被大陆攻陷。针对美台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蒋介石“批评美国的对台政策”“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的基本原则”。
在台海危机时期,国共两党基本保持了步调一致。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也从强硬逐渐走向温和。蒋介石在拒绝美国“停火”的过程中,未屈从于美国人的压力,不能不说是“借助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如叶公超所言,“如果向中共提出两个中国之说,必将遭其反对,然则此种可能竟侥幸成为我坚持反对两个中国之助力也”。
在第二次台海危机中,蒋想绕开“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保证反攻不需要美国直接出兵介入。蒋的这种意图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具体表现,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于中国的内政。当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时,在美军护航问题上,美国要求国民党军队撤退金门,蒋介石谈到,“其重点要在无形中成为两个中国之张本,并要我主动声明,愿为可靠停火之安排,无异求和投降也”(蒋介石日记1958年10月22日)。正因蒋坚持在金门的不撤退,才使毛泽东的对美“绞索”政策取得成功。
蒋介石既想获得美国的援助,又不想服从美国指挥棒的态度,也惹怒了美国人。台美关系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1957年在台湾爆发的“五·二四反美事件”,使美台关系经历了波折。当美国陷入了越南战争,到1965年,美国彻底关上了对台军援、经援的大门,说明台美关系的“蜜月时期”已经成为过去。蒋介石与美国关系的不和谐,客观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
整肃高官
蒋介石一直反对美国分离台湾的意图。其针对具有美国背景的高官的政治整肃,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希望受到美国的牵制而为的。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庞大的政权结构与官僚体制和狭小的统治区域产生矛盾,政出多门,非常混乱,这是蒋介石实施政治整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政权内部一些“挟美自重”的大员,成为他独自处理内政与树立权威的重要障碍。换言之,蒋并不希望内政上受到美国的牵制与干涉。
蒋介石的政治整肃是从1951年整肃毛邦初开始的。毛邦初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远方侄子,其掌握了蒋介石利用美援收买美国右翼政客的大量证据,同时也控制了国民党政府近千万美援的资产作为讨价还价的政治资本。屈居空军副司令的毛邦初与空军司令周至柔之间存在的矛盾,逐步演变为毛邦初与台湾当局的矛盾。蒋介石认为“幸而空军不交毛而交周”(蒋介石日记1951年3月31日)。毛邦初同意其助手将周至柔的腐败问题以及国民党利用美援游说美国人的资料通报给了美国人。因毛邦初挟洋人以自重,告洋状,蒋介石就将积压的愤怒一齐发泄在他身上。“其在美国出丑自侮,诋毁政府,为美国反华者利用,以资摧毁我国家,其罪甚于卖国矣”(蒋介石日记1951年9月8日)。
抵台初期,蒋介石建立了由两部分组成的权力核心:一是陈诚、蒋经国等主持国民党改造的一批忠诚骨干,一是以吴国桢、孙立人为代表的与美国关系密切者。蒋不得不依靠美国之际,对吴国桢、孙立人等人尚能重用。但政权相对稳定之后,蒋的整肃加速。1953年蒋对王世杰案的整肃,引出了吴国桢案。不过,蒋介石对吴国桢这张依靠美国的“民主”招牌,处理时犹豫再三,当吴国桢滞美不归时,虽认为吴国桢“言行渐近于威胁与越轨态度”,但仍希望能“使之觉悟复常”。(蒋介石日记1954年2月6日)。吴国桢不但抗命不归,而且对把自己与王案联系在一起十分恼火。随着吴国桢的“不思悔改”,蒋认为吴国桢“违法乱纪挟美自重之行为,若不从速惩治,则将来第二第三之吴国桢必相继出,故应依法惩治”(蒋介石日记1954年3月2日)。蒋整肃吴国桢、毛邦初的理由惊人一致,均为“挟美以自重”,最后开除了吴国桢的党籍。
“孙立人案”同样是孙具有美国背景之故。孙立人具有西方式工作态度,因其非黄埔系,与黄埔大佬们有矛盾。孙讨厌蒋经国的政干系统对其军事权力的干预,主张撤销军队的政工制度。稍有不同的是,蒋是以郭廷亮匪谍案为借口而整肃孙立人的。孙立人所属之郭廷亮积极进行活动,制定行动计划,决定利用1955年5月底蒋介石前往南部校阅部队之机举事,实行兵谏,进而达成“兵变”,该事泄露,郭廷亮等人被捕。蒋介石碍于美国人的意见,处理孙立人案犹豫不决。为避免过于刺激美国人,蒋在宣布撤免孙立人职务前,先派“外交部”政务次长沈昌焕赴美通报全部资料,并表示对本案以“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原则处理,“勿使美国及其反蒋派引以为独裁口实耳”(蒋介石日记1955年7月31日本周反省录)。蒋先后四次拟定了处置的具体办法。尽管该事件的真相仍是一个谜,但标志着蒋介石在与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较量中又取得了胜利。
蒋介石通过针对具有“美国背景”大员的政治整肃,完全树立忠于蒋氏父子的威权官僚体系,对稳定政权、避免美国干涉内政起到了一定作用。
打击“台独”
为了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蒋介石采用了各种手段与方式打击和瓦解台独势力“台独”分裂祖国的政治主张,与国际上“台湾地位未定”、“一中一台”等主张遥相呼应。由于“台独”的先决条件是“将国民党赶出台湾”,若“台独”主张正确,国民党就成了“外国侵略者”,其统治台湾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挑战。为了维护台湾政权,蒋介石对“台独”势力的打击极为严厉。
五、六十年代,“台独”的中心在日本,领导人以廖文毅最为著名,成员主要是一些与日本关系密切,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丧失土地、对国民党不满的旧式地主和留日学生。60年代中期,蒋介石对“台独”分子的策略稍有变化,在严厉谴责、严刑重治的同时,发出了暗示,在“共同反共”的前提下,可既往不咎,实行合作。由于蒋恩威并施,早期的“台独”分子廖文毅返台。廖还呼吁世界各地的“台独”分子以他为榜样,在日本的“台独”组织实际上已“全面瓦解”。此后“台独”的活动中心由日本转移到美国。在成员构成上,新一代台湾留学生取代旧式地主成为“台独”的骨干分子,其中最著名的是从台湾潜逃出去的彭明敏。
蒋打击“台独”并非一味严惩,在对待彭明敏的问题上,考虑到国际影响,下令“特赦”。台湾当局容忍了彭明敏的活动,只是限制了他出境的权利。作者因此认为,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国际间“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中国的阴谋,对台独分子采取了严峻刑法,使其在台湾无立足之地,只能在少数外国势力的庇护下苟延残喘,难以找到发展空间。
蒋介石晚年虽然一直保持着与大陆的敌对状态,但他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如蒋介石所言,所谓“两个中国”的奇论“尤其荒谬绝伦”。作者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蒋介石的可取之处,也许就在于他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同国际各种分裂中国的阴谋及台独势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
●刘大禹(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湖南湘潭)
(编者按:文中引用“蒋介石日记”原文部分,为保存史料,对其措词均未作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