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46:50
——管仲
【智海踏浪】
出自《管子》:“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意思是说,仓库里的粮食充足了,老百姓就会知道礼节;人们丰衣足食了,就会懂得光荣与耻辱。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国卿,尊称“仲父”。他在齐进行改革,使齐国力大振;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
管仲重视农业,认为温饱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正如这句名言所说的,人最最需要的莫过于衣和食,在衣不暖、食不饱的情况下,要百姓忍饥受冻去讲求礼节荣辱,根本做不到。要讲求礼节,提倡荣辱,首先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知心小语】
管子的话再一次揭示了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人生在世,首要的问题是生存。在吃饱、穿暖以后,才能谈生存以外的其他方面,比如礼节荣辱之类。通常情况,衣食之于人类的生存,有着不可替代的第一位的重要性,所谓“民以食为天”。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我想,管子之所谓“衣食足则知荣辱”是有道理的。在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尤其是如此。
但另外的事实适成鲜明对比。有些人虽则衣食不足,甚或极端匮乏,乃至面临绝境,依然抱节守志。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是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我就是对你周武王伐纣不满。我吃你周朝的粮食感到莫大耻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他们“耻食周粟”对与不对,这里不去涉及,反正他们是宁死不做自认为丢脸的事。
还有另外的事实。衣食丰瞻,不知荣辱。君不见那些前腐后继的贪官,不管是成几十万,或成几百万、几千万攫取的,哪一个是因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某些大款大腕,当还不是大款大腕的时候,并非不知荣辱,一旦成了大款大腕,竟然往回出溜,仿佛衣食过于充足以致吃得太饱不期然出了毛病,不知荣辱了。
管子之所谓“衣食足则知荣辱”,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仅以一个“则”字连接“衣食足”与“知荣辱”,又是机械唯物主义。“衣食足”与“知荣辱”,是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一者,没有“衣食足”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就没有生根发芽的基础,“轻松”的精神总要拖着“沉重”的肉身,这是人的宿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二者,有了“衣食足”的肉体满足,也不一定产生“知荣辱”的精神教化。后者不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混淆“理由”和“前提”。苏格拉底早就纠正过这个问题:人吃饱了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前提”,但却不是精神富足的理由。有时候恰恰相反,人们打开了物质欲望的“潘多拉”盒子,往往一发而不可收,在肉体欲望的无止境满足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深刻洞察,朱熹才喊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口号。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朱熹的这句名言。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智海踏浪】
朱熹,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被认为是继孔孟之后儒学的集大成者,被尊称为“朱子”。朱熹的思想博大精深,他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语言学、文献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佛道两教等的研究,都有造诣,为当时集大成的学者。在哲学上,朱熹继承了二程(程颐 程颢)的理学传统,发扬了理学传统,哲学史上称为“程朱理学”。
“存天理、灭人欲”见于《朱子语类》:朱熹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卷四)“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 朱子语类》卷十二)。
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因为被自己的私欲偏情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本来的真实面目,固此无法也不能体悟到上天之理。朱熹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非正义与公理的偏情私欲尽数割除,以此来再次呈现出自己本性之善与人伦之美。
朱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根植于儒家的本源里的。早在孟子时就提出了“尽心”、“存心”、“养心”之学。“尽心”就是要在认识上达到自我超越的高度----“知性知天”;“存心”就是“养心”,即是养性知天,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的意思是:人是有所不同的,但初始共同的地方很多,但是由于习染性情就变的很复杂多样了,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人的“真我”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哪?主要是因为人的私欲,所以他提倡要超越“自我”,实现“真我”。程颢在《答张横渠定性书》中说的很明了,“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知心小语】
朱熹这句话后来被当成了批判的靶子,儒学在后来几个世纪里之所以为人诟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句话。看到这句话的人也是多为愤慨,认为朱熹是在宣扬禁欲主义。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肉体正常欲望,片面地强调精神追求,有失偏颇。鲁迅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赤裸裸的“吃人的礼教”。
但是,正视人的正常欲望又如何呢?正如我们这个红尘滚滚的社会,欲望被无限制地打开,人们争先恐后地满足着自己物质方面的“私欲”,又有多少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但问题是,你们在吃饱喝足以后不不会自然而然地去“知礼节”、“知荣辱”,而是继续去追求更大层次的欲望满足,以至于不能自拔。叔本华在这个问题上阐述的非常深刻,所以才表现出极其悲观的情绪。肉体和灵魂的矛盾真的是如此不可调和,以至于必须压抑一方才能彰显另一方。朱熹是深刻的,更是高尚的,他选择了精神,也就无可奈何地抛弃了肉体。
话说回来,朱熹的“灭人欲”也不是简单地让人去摒除人身上的一切欲望。在儒学传统上,“私欲”并不是“可欲”。“可欲”是人正常的需要,“私欲”是那些正常的生活、生理需要之外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人的存在所不必需的,必须摒除。正如老子所说,“有机械,必有机心”,过多的欲望必然让人堕落。朱子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对于天理的心之本然、公正、仁义、饮食、夫妻、理所当然要存且要使之发展成长;而对于人欲的心之疾疢、私邪、过分的口腹之乐、三妻四妾当然要灭要去掉,不可以让它在人的身上滋长蔓延。
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韩非子
【智海踏浪】
见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贲、诸是两个勇士名,贲指战国时孟贲;诸指春秋时专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鳝虽然像蛇,但渔人不怕它,因为它可以获利;蚕虽然像蠋,但蚕妇不怕它,因为它可以获利。所以说只要有利,人们就什么都不怕。见到了有利的事,人人都成了孟贲、专诸那样的勇士。韩非子这句话在于说明,只要有利可图,就会什么都不顾。可喻指见利忘义之人。
【知心小语】
在哲学上有一句名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为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心本善,作恶事不过是良知暂时受了蒙蔽,所以,政治家和教育这所需要做的工作是“教化”,让人把善的本性找回来,也就万事大吉了。所以,法律、规定等刚硬性的条文没有被儒家所重视,而是主张修身养性,勤之,勉之。
同儒家相反,法家主张“性恶论”,韩非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眼中的“性恶”着眼于人的自私:人是绝对自私的,这种自私是天生的,是一种本性。人天生只知道关心自己,保护自己的利益。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什么真情爱心,人的一切言论行动,无不以自己的切身利益为指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的自私自利是一种本性。医生肯冒死吸吮患者的脓血,胜过了血肉亲情,是因为这样做可以给医生带来利益(金钱和名望)。木匠希望人人都快点死,并非他没有人情味儿,是冷血,也不是因为木匠与人人都有仇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死多了,棺材的生意就好了。
如何遏制人这种赤裸裸的肮脏人性呢?韩非子说,要建立严格的赏罚分明的律法。你不是唯利是图吗?好,就利用你这种自为心来主赏,使你“利庆赏”。你不是贪生怕死吗?好,就利用你这种自为心来设刑,使你“畏诛罚”。君主只要牢牢掌握赏罚二柄,就可以横行天下。
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这是几千年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估计这个问题永远也没有定论。也许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假问题,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本性,况且善恶的标准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其内容会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内涵。对待人也是一样,根本也没有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和规范。人的成长、社会的完善、制度的成熟,个体和类的矛盾的解决,只能在历史过程中。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
【智海踏浪】
孔子这句话说的就是儒学极为推崇的“安仁乐道”的思想。
安仁乐道的思想,是由孔子开创的。这里的道在孔子看来有仁道和大道之分。就个体修养而言,道即是仁或仁道,即做人的大道理;就社会目标而言 ,道即是大道或大同的理想状态 。乐道即是在追求“道”的过程中纵有贫穷困苦,但想到理想的社会目标将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因此虽苦亦乐,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德为乐,指不以物质享受之多寡衡量苦乐,而是以追求道德精神上的完成和满足为乐,即使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物质生活极端困苦,也不改其乐,这就是所谓“仁者安仁”和“孔颜乐处”。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但最为他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将孔子的乐道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孔子曾经叹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由孔子开创的乐道思想并不是简单地以道为乐,而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所自然享有的精神上的乐。这就是孔颜乐道的精髓。可以说,孔子的安仁乐道向我们展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理性的内容中蕴含着感性的形式这一壮美的图卷。这与其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审美态度,因为它已摆脱了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了艺术的观照,趋向于诗意的人生境界。
【知心小语】
孔子“安仁乐道”的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了禁欲主义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孔子说“安贫乐道”,是说“以苦为乐”。通俗一点说,就是因为“得道”的快乐而忘记了自己在受苦。但是,随着时代愈往后移 ,禁欲主义倾向愈明显。孔子宣扬“一箪食,一瓢饮”的苦行精神,孟子也有过“寡欲”的主张,但尚无明确的禁欲主义主张。苟子的“以道制欲”则出现了禁欲主义的倾向。而到朱熹那里以“一切声色嗜好洗得净,一切荣辱得丧看得破”方为“至乐”的说法,则把德行的完善和人的个人利益和欲望相对立起来,这就表现出明显的禁欲主义 。
把禁欲主义当着安贫乐道的先决条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待而言。因为当“贫固自在,富贵多忧”、“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君子固穷”、“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等谚语在民间广为流行时,也很可能造就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竞争、缺乏冒险精神的国民性格。但综观历史,儒家安仁乐道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更多地是起着积极的作用的。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专心致志研究学术的知识分子,不追求声色货利,不谋富贵利达,惟一的兴趣是揭发自然的奥秘,探求人生的准则。历代许多知识分子经常过着清贫的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屋,穿着粗布的衣质,而志气高昂,奋发向上,这是一个可贵的传统”。此言得之。
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指以天下之兴为乐,而不以小我之兴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而不以小我之忧为忧。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深刻表述了乐以天下思想的精髓。如果说义理之乐体现了乐道思想的个体内在意蕴,那么乐以天下则体现了乐道思想的社会外在价值。
第九章 命运到底在谁手中——自由与必然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自由是外在束缚的摆脱,是对必然性的抗拒。于是,我们不断地向外扩展我们自由的向度,陶醉于对自然界所取得的一切胜利中。其实,为所欲为并不意味着自由,有所节制也未必是人的束缚,魔鬼还是在你自己心中。否则,今天的我们就不会越自由,越感到无聊。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布利丹的驴子”。故事说一位名叫布利丹的哲学家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和别的驴不同,它喜欢思考,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他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当然,它也因此而名垂哲学史。
布利丹的驴子之所以被饿死,恰恰因为它是自由的。没有谁去强迫它必须去吃其中的一堆草,所以它必须在两者之间作一选择。当它发现两堆草彼此对自己来说都不占有优势,它不敢选择了,因为选择意味着责任,这个责任只能自己承担,而不会有谁代替。所以,在惶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它饿死了,它是为自由而献身的动物。
人何尝不是如此?“自由”在古希腊本来就有“刑罚”之义,它让人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出场,自主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尼采杀死了上帝,人失去了依托,只能像萨特说的那样“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于是,人孤零零地活着,完全孤零零一个人。寻遍了整个世界,我们竟然没有发现任何意义。所以尼采疯了,他和布利丹的驴子一样,为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个体自由的反抗之旅,竟是一条悲剧之途。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智海踏浪】
霍尔巴赫是18世纪法国最激进、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继承了17世纪以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尤其深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和狄德罗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力图将唯物主义的现有成果系统化,确立起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霍尔巴赫在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反封建、反神学的彻底性在当时震撼了整个欧洲。但是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霍尔巴赫亦未能逃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窠臼,最终走向了决定论和宿命论。
霍尔巴赫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以及超乎我们视觉以外的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按照绝对的法则活动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服从于一种铁的规律性,为一阵狂风所卷起的尘土旋涡中的每一颗沙土、暴风雨中的每一个水滴,它们都有占据现有位置的充足原因——它们没有一个不是严格地按照它们应当那样活动的方而式活动的。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霍尔巴赫否认了偶然性的存在:“没有偶然,没有属于意外的事物,也没有无充足原因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把自己看不出原因的一切结果归之于偶然。所以,我们使用偶然这个词,不过是用来掩盖我们对于产生某些结果的自然原因的愚昧无知罢了。”
霍尔巴赫将他的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认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其活动和其他物质事物的活动一样,服从于同样的必然规律,人没有一刻是自由的。霍尔巴赫公然将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宿命论的体系”,并极力为宿命论辩护。他论证道:“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人的活动都是他固有机械的本质和特性的必然产物以及客观环境作用的必然结果。
【知心小语】
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从坚持客观世界运动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出发,走向了把一切都归为必然,完全否认偶然的宿命论,使他在社会道德领域彻底否定了人的意志自由。
科学家、哲学家和普通人在未来是否由过去完全决定这一问题上,明显地分为不同部分。决定论者相信,在任一给定时刻,宇宙的总状态完全决定着宇宙在任何未来时刻的总状态。爱因斯坦就持这种信念。推崇决定论的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是斯宾诺莎,爱因斯坦称自己为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也是爱因斯坦终于未能接受量子理论的原因之一,因为在量子理论中,机会在微观现象中在决定事态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不相信上帝会拿宇宙来玩骰子”,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解释。
一个非决定论者相信,宇宙的未来只是部分地由它现在的状态决定的。他不一定相信自由意志,他所相信的也许只不过是在微观现象中,机会的作用就是使未来不能完全被断定。此外,他还可能相信,生命体,尤其是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这使得他们有能力以一定方式大大改变未来,可这种方式即便对于那些超人也是无法预言的,尽管这些超人在认识当今宇宙中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查尔斯"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是拥护非决定论的两个著名美国哲学家。
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与时间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在我们说一件事“引起”另一件事时,我们的意思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数学可以应用于我们对宇宙的测量,使得很多事件可以以很高的精度预言出来。关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怀疑。比如,下一次日蚀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数学公式加以预测和推算。同时,也没有人否认,其他一些事件是不能准确测量和推算的。例如,下一次死亡落在谁头上,下一周天气怎样的……因为导致它们发生的因素过分复杂了。
重要的问题是,宇宙的基本定律是否是完全决定论性的,或者真正新奇的事物是否是由微观方面的纯粹机会产生出来的,抑或是由宏观方面的生命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或者既是由纯粹机会也是由生命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在古希腊人中,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各种人中一直在争辩着,一直没有答案。也许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智海踏浪】
霍尔巴赫是18世纪法国最激进、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继承了17世纪以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尤其深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和狄德罗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力图将唯物主义的现有成果系统化,确立起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霍尔巴赫在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反封建、反神学的彻底性在当时震撼了整个欧洲。但是与他的同时代人一样,霍尔巴赫亦未能逃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窠臼,最终走向了决定论和宿命论。
霍尔巴赫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宇宙本身不过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以及超乎我们视觉以外的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按照绝对的法则活动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活动都服从于一种铁的规律性,为一阵狂风所卷起的尘土旋涡中的每一颗沙土、暴风雨中的每一个水滴,它们都有占据现有位置的充足原因——它们没有一个不是严格地按照它们应当那样活动的方而式活动的。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霍尔巴赫否认了偶然性的存在:“没有偶然,没有属于意外的事物,也没有无充足原因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把自己看不出原因的一切结果归之于偶然。所以,我们使用偶然这个词,不过是用来掩盖我们对于产生某些结果的自然原因的愚昧无知罢了。”
霍尔巴赫将他的机械决定论贯彻到人的活动领域,认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其活动和其他物质事物的活动一样,服从于同样的必然规律,人没有一刻是自由的。霍尔巴赫公然将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宿命论的体系”,并极力为宿命论辩护。他论证道:“人是自然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人的活动都是他固有机械的本质和特性的必然产物以及客观环境作用的必然结果。
【知心小语】
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从坚持客观世界运动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出发,走向了把一切都归为必然,完全否认偶然的宿命论,使他在社会道德领域彻底否定了人的意志自由。
科学家、哲学家和普通人在未来是否由过去完全决定这一问题上,明显地分为不同部分。决定论者相信,在任一给定时刻,宇宙的总状态完全决定着宇宙在任何未来时刻的总状态。爱因斯坦就持这种信念。推崇决定论的哲学家中,最伟大的是斯宾诺莎,爱因斯坦称自己为斯宾诺莎主义者。这也是爱因斯坦终于未能接受量子理论的原因之一,因为在量子理论中,机会在微观现象中在决定事态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不相信上帝会拿宇宙来玩骰子”,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解释。
一个非决定论者相信,宇宙的未来只是部分地由它现在的状态决定的。他不一定相信自由意志,他所相信的也许只不过是在微观现象中,机会的作用就是使未来不能完全被断定。此外,他还可能相信,生命体,尤其是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这使得他们有能力以一定方式大大改变未来,可这种方式即便对于那些超人也是无法预言的,尽管这些超人在认识当今宇宙中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查尔斯"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是拥护非决定论的两个著名美国哲学家。
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与时间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在我们说一件事“引起”另一件事时,我们的意思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数学可以应用于我们对宇宙的测量,使得很多事件可以以很高的精度预言出来。关于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怀疑。比如,下一次日蚀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数学公式加以预测和推算。同时,也没有人否认,其他一些事件是不能准确测量和推算的。例如,下一次死亡落在谁头上,下一周天气怎样的……因为导致它们发生的因素过分复杂了。
重要的问题是,宇宙的基本定律是否是完全决定论性的,或者真正新奇的事物是否是由微观方面的纯粹机会产生出来的,抑或是由宏观方面的生命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或者既是由纯粹机会也是由生命的自由意志产生出来的。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在古希腊人中,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各种人中一直在争辩着,一直没有答案。也许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