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专家:中国未现全面通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38:40
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高达6.5%,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3%的年初预定目标,加息预期陡然上升引发当天沪深股市双双“跳水”。世界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12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中国的价格上涨仅限于食品,并没有出现全面通胀。同时,鉴于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3%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一个指导性或参考性指标,央行是否会很快加息现在还难以预料。他预计,中国CPI增幅很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或明年出现回落。
根据世行当天公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迄今,中国CPI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且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的,中国经济本身没有产生什么通胀压力。那么,中国食品价格上涨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输入性通胀,国内因素起了多大作用呢?
高路易表示难以准确地给出一个数据来说明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程度。“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通过国际渠道影响的,而这种影响又因一些国内因素而被放大。尽管目前中国所消费的食品,包括粮食、猪肉、鸡肉等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增大,中国的食品价格已越来越受到国际价格走势的影响。这突出表现在最近国内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上。”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则补充道,猪肉价格的涨跌具有周期性。每当价格上涨,政府就会采取措施刺激生猪生产,这将导致价格逐步下降。同时,与猪肉价格相比,粮食价格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因素的主导。猪肉价格上涨,老百姓可以用价格上涨缓慢的鸡肉、鱼肉等作为替代,而粮食就不大容易被替代。而这些因素都没有在CPI数据中得到反映,有必要加以细致地分析。
尽管近期食品价格推动消费价格大幅上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国际市场上工业方面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放缓,中国8月份原材料价格指数仍保持在4%以下,生产者价格指数略有下降,保持在2.5%左右。世行认为,如果这种“温和”的价格增长趋势得以持续,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的通胀压力。
目前中国的价格上涨仅限于食品,7月和8月份中国剔除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均不到1%。很多国家的央行通常是不会根据食品价格变动而调整货币政策的,而是基于核心通胀率来调整。然而,作为世行《季报》主要作者的高路易指出,由于中国在食品方面的开支占消费总额的比例很大,以至于在考虑货币政策的选择时不能忽略它。而且,主要商品的通胀率的上升可能会推动人们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因此,如何制定政策以防止食品价格上涨并经由工资和其他的物价上涨所形成的第二轮通胀效应至关重要。为了使存款留在银行系统内并抑制其流入股市,报告建议中国进一步上调存款利率,而贷款利率的下限则没有提高的必要。
至于央行是否会很快动用加息工具,高路易认为还难以预料。他说,与巴西、英国等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不同,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3%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个指导性或参考性的指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央行会就此放松对CPI超过3%的关注,他们已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了该问题的重要性。“央行的任务之一是让人们对通胀的中期预期保持在一个比较缓和的程度。为此,央行可以动用加息等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在11日最新CPI数据公布当天,股市大幅下挫的一个主要原因。”他如是说。
从中国海关总署的出口商品价格以及美国的进口产品价格分析中可以看出,最近中国出口商品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价格首次出现上涨。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高路易认为,中国出口价格的上涨与国内价格上涨的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由钢材、铁矿石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所引起的。由于中国的生产商通过一些传统的做法,如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抵消了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使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价格涨幅远小于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从而使得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