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4:51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六十九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斯蒂芬·霍金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责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变革,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在发生为化,心理问题出现的机率也在大大增加。教师一方面要在多方位的角色转换中找到平衡,另一方面要应付来自学校社会升学的压力,来自责任心和时间紧迫感的压力,来自高付出与低收入的压力,来自用人制度改革,教师面临落聘、下岗的压力。教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
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说简单一些就是提高自己心理调节的能力,说复杂一些,就是在自己的意识里要有珍上特殊的角色,拥有精神上的"第三只眼睛",理智地观察自己情绪的变化,寻找心理扰动的原因。就像西方传说中每个人都拥有的"守护天使",在关键的时刻给予自己智慧,帮助自已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不至于迷失方向。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   教师应该有"静"功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的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中国当代教育家郑杰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人们往往不是关注内心,注重体验,而是过于在意外在的得与失。付出一点点努力,就想收到立竿见影的丰厚回报,缺乏等待的心情,缺乏从容的气度。浮躁是一种现代病,这种病还会传染,自然就会传染给学校,传染给教师。一些教师经不住引诱,心境变得浮躁起来,头脑变得空虚起来。有的追逐名利,弄虚作假;有的不学习新知、不研究教法,热衷于满堂灌和填鸭式;有的甚至把学生当作自己谋取名利的资本和工具。可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任何热闹的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实实在在的一堂堂的课,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说教。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你的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静心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教师的奉献。奉献是教师的责任,它不追求及时、现在的幸福。静下心,看似是一种状态,实质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矢志不渝专心于教育的精神品质。潜下心,看似是一种行为,但它更是一个要求,一个准则,一个走进学生心灵、涉入科研领域、漫步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的形势下,谁能做到这一基本要求,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谁就是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下一代的重任,如果抱着一种功名利禄之心从事我们的教育工作,从个人来讲必定一无所获,也根本不可能收获到什么幸福与快乐,从培养学生来讲,有百害而无一益,进而危及的是学生的一生,也必将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让教育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细胞。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能够为下一代的成材奉献更大的力量。一定要让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同时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使自己符合"为人师表"的条件。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一  管理好你的时间
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对时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彼得·鲁克
每日为工作而忙碌却一无所获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但事实上时间给予每人的资源都是相等的,谁也没有占便宜。如果你对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时机失之交臂,人生甚至还可能终至一事无成。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就好比无头苍蝇,没有方向,也没有任何成果。这些人一直都在被动地承受,因为他们不能够很好地管理时间。他们看睦骈工作很忙,很努力。因为他们想要同时做很多事情,却不知道如何安排他们的工作。结果,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效率却不高。相反那些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可以很好地掌控生活。他们知道每天需要做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很清楚明天和下个星期需要做什么。想向上帝"偷"时间既然不可能,那么学会自己管理时间,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径。
管理时间比珍惜时间高出一个境界,因为前者不仅包含了珍惜时间的意识,它还关注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教师的工作十分烦琐,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教师就很难在烦琐的工作中从容应对各种困难。但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付出耐心、持之以恒,并在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下慢慢把它提炼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必然会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中注意管理自己的时间,更要在生活中养成这种习惯。
时间管理与理财的原理相同,既要"节流"还要懂得"开源"。要"赚"时间的第一步,就是全面评估时间的使用状况,找出所谓浪费的零碎时间,第二步就是予以有计划的整合运用。首先列出一张时间"收支表",以小时为单位,把每天的行事记录起来,并且立即找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彻底改善。再来,把每日时间切割成单位的收支表做有计划的安排,切实去达成每日绩效目标。"时间是自己找的",当你把"省时"养成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就会使每天的24小时达到"收支平衡"的最高境界,而且还可以"游刃有余"的处于"闲暇"的时间,去从事较高精神层次的活动!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二   善待他人
已的不欲,勿施与人,善待他人,即是最善待自己。——孔子
生活中琐碎的事太多了,所以我们慢慢习惯让抱怨、嫉妒、猜忌充斥到我们本来平淡的生活中。
但就是这样的习惯却迷惑了我们的心智,让美好的生活在我们的眼里显得那样的灰暗。学着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学着赞美他们。即使你赞美的是一个大家都认为一无是处的人,只要你的赞美会带给他快乐,会改变他的心情那就够了。善待周围所有的人是快乐的源泉,是快乐的标准,也是快乐的本身。
说善待不是专指我们的家人,而是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当我们对陌生人微笑的时候没有人会拒绝你的微笑,也许还会回报你一个微笑,或者更多。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时候,他所处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友好、充满温情。对于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处想,多感念别人的恩德,即使别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这样,别人自然会为你的诚意所感动,进而回报你以真诚。假如你遇事往坏处想,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即使别人无意冒犯了你,你也耿耿于怀,甚至伺机进行报复,那么,即使别人本无敌意,也会最终被你推到敌对的立场上去。不难想像,这样的人际关系该是多么僵硬甚至可怕!
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并不是丧失原则,而是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一种成熟的处事方式,意味着一种深刻的人道关怀。这正是我们目前最缺少的。
要做到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难度很大。首先,能认识到这点就不容易,做起来更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和认真的精神。而且,善待亲朋友好友容易,善待达官贵人容易,善待有用之人容易,善待与已无干者不容易。再者,心情好的时候,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心情不好的时候,遭遇挫折的时候不容易。另外,要善待对手及其批评也是难中之难。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三   发现别人的优点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袁采
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与人交往,若是老盯着别人的缺点,我们肯定会变得孤独。
也许你认为的缺点,在别人看来却是优点呢?你说他小气吝啬,别人会认为他勤俭节约;你说他固执已见,别人会认为他信念坚定;你说他城府太深,别人会认为他深谋远虑;你说他高傲自大,别人会认为他自信心强;你说他爱发脾气,别人会认为他情感丰富!看人的心态不同角度不同,其结论也就自然不同了。
生活是一门学问。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活得并不快乐,原因不在于自己有缺点,而是因为别人有缺点,人往往看不见离眼睛最近的地方,比如睫毛,比如自己的缺点--不是因为眼神的问题,是心灵的问题。
人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会产生一种优越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如此才是危险的。
因为我们总是用自己的优点去比较别人的缺点,越比越盲目。其实,优点和缺点本身没有可比性,是因为它们不是同一类的东西,且不说这种比较毫无意义,更严重的是它让我们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真实的距离。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得,只是我们习惯于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面对的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需要利用对方的弱点置他于死地。别人的优点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缺点,而别人的缺点和我们没有一点关系,知道对方的缺点也不能让我们变得更优秀,反而让我们双方互相怀有戒心,不能真诚交往下去。
作为社会上的人,竞争总是免不了的,即使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常常错误地把重点放在对方的缺点上,总以为只要抓住了对方的弱点,我们就能战而胜之或取而代之。实际上,这么做的结果可能是劳而无功的。在我们为弄清对方的缺点而焦虑、费神的时候,对方已与我们拉开了距离。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精力去和他人竞争。我们只要知道对方比我们强在哪里,双方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就可以了。因为,最终让我们得到胜利的,不是对方的失误,而是我们的努力。只要我们比对手强,又何必去刻意寻找别人的弱点。要知道,只有感觉到自己技不如人,才会促使我们用放大镜去看他人的缺点,以此来增强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我们不能总是想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不要总是想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从所谓的胜利中获取快感。殊不知,这种胜利只存在于你自己的想像之中,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敢于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我们也要勇于承认自己还有很多不如别人的地方,如此才能让我们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缩小自己和他人的差距。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四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聪明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助自己的帷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埃·哈伯德
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么样对你。你帮助我,我就会帮助你。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地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以帮助。所以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自己首先必须帮助别人。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教师又通常被视为道德的模范,所以我们应该时时伸出热情的手,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不仅能助人一臂之力,而且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使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特别是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处于逆境中时,如果我们能热情相助,那将犹如雪中送炭,别人也定会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危难中见真情",很多人在受到别人真诚的帮助后,总能以更真诚的感激报答别人。
教师也是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要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特点,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竞争对手。不要对任何事情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别人、嫉妒别人。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一切,乐于去帮助身边的人,当你这样做了,你会发现: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带给你了无穷的快乐。
帮助别人不仅利人,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帮助,或是否感激,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另外一个人,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所有善于做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懂得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打交道。我们中有些人在这方面有可贵的直觉,他们学到了这方面的技能。人们应当懂得如何去影响别人的思维方式,任何事情的失败常常都可以归结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失败。
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来说,人是最宝贵的,对于生存于世的每一个个体来讲,人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与人打交道,如今再没有人能够到森林山洞去隐居,去忍受鲁宾逊式的孤独生活。为了让自己的努力换来更大的成功,我们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
任何人际关系,无论是私人交往,还是业务关系,只要它是以成年人的互利观念来支配,对双方来说只会有益,你为别人提供急需的东西,人家也会满足你的需求。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五   从小事做起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构成的……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事。"
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其实,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只有日积月累地捡拾细碎的石块,才能构筑起高耸雄伟的城堡。生活中,钭你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一引起非常琐碎的小事,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人们常会因恐惧、紧张,本能地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抗争力量。然而,当困扰你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你可能就会束手无策,因为它们是生活的细枝末节,很微不足道的。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无休止的消耗人的精力。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真情睚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认为做善小之事属于"表面化"与"低层次"的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什么东西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做成大事。曾国藩说:"泰山这高以其不弃粪壤,沧海之大,以其不拒浊流。"就是这个意思。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六   有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他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对于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中产以稀释我们心中的狭隘和蛮横,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最大的痛苦和灾难。常怀感恩的心,我们就可以逐渐原谅那些曾和你有过结怨甚至触及你心灵痛处的那些人,会使人们已有的人生资源变得更加深厚,使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宏远。
是否懂得感恩,是衡量一个人智慧和境界的重要标准。因此,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心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现在有些中学和小学开展了感恩教育,这是关系民族精神的好事、大事。可如果教师本身都不知道感恩,那他又怎么能教育出懂得感恩的学生呢?
学会感恩,要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而不是永远地依靠这个社会的施舍;学会感恩,有时候要你"傻"一点,不要事事都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学会感恩,要不卑不亢,要挺直腰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会感恩,要耐得住寂寞,能坐得住冷板凳,受得起别人理解和不理解的埋怨;学会感恩,要会给自己找乐,及时地肯定自己,给自己加油!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七   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能做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苏步青
历来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时间工作的。他们坚信"今日事今日毕"的真理,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或后天将有什么事情无情地占用时间。好好利用你现有的时间,利用实实在在的今天,它是你人生成功的资本。
凡是对于今天的事务不能当日料理清楚,而要挪用明天的时间来抵补的人,你能够期待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吗?优秀教师懂得时间宝贵,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具体琐碎的事务中,而是将时间用在重大事项的思考和决策上,干什么事情都有一种紧迫感,他们时时刻刻都要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出色。在他们看来,流失的不仅仅是时间,流失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绝不会浪费一分一秒,也不会将今天要完成的事情留到明天去做,他们总会以更快的速度力争在设定的时间之内把所有的事做完。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该有所获,如无所获,那么生命的某个时段就会因此而失去分量。
"今日事今日毕",不仅可以加快你的办事速度,而且可以使你享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精力往往在成功之中更新,在拖延之中衰竭。一个人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必须缩小时间计算的单位,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效率要高得多。做每项工作,都要给自己一个时间截止,何时起,何时毕,能用半小时完成绝不拖到一小时。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守则就是珍惜今天,当日的事情当日做完。把今天当作生活中的最后一天,那么今天的事情我就要全力以赴地做完。如果没有做完怎么办呢?不要拖延到明天。每一天都要这样告诉自己,同时也要这认真地去做。要快速做完,快速地选择,哪些事情不做,就要明确地表示我不做,哪些事情一定要做,就明确地表示我要全力以赴地做。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八   家庭和工作一样重要
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科克·E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教师调养身心的重要条件,家庭问题常常是引起教师心理压力的一大根源。适当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使家庭和睦,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的家庭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充实自己的精神后花园。事业并不能代替人所追求的一切,人不仅需要物质的丰富更应该有精神的丰富。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始终保持着感谢生活的心灵。
教师只有建立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围,免除后顾之忧,才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之中,事业与家庭要并重,不能只顾工作不顾家庭,同样也不能只顾,家庭而放松要作要求,有时候可能要牺牲一些家庭,但这种牺牲只能是一些小事,大的方面是一定要兼顾的。比方说,有时为了工作加班会影响家里的家务,但影响的次数太多就不好,次数少是小事,次数多也就成了大事了;有时工作忙,不能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在身体好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当老人身体不好的时候,就必须抽出时间,哪怕是晚上、夜里也该去看望和陪护,这样工作不耽误,老人也能理解;还有工作再忙也要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也就是说思想上能有明确的指导方向,行动上就可以减少冲突,即使偶然有冲突,也要想方设法去弥补,千万不能感到无所谓。
当家庭遇到困难时,哪个人会全然不顾家而一味地只拼命于自己的工作呢?或许有那样的人,但结果往往是这样:他的家庭问题没有解决好,自认为胜于家庭的工作反而因此变得团糟。而理智的、合理的调节好工作和家庭的人,他不但工作出色,受人敬佩,家庭更是有滋有味、幸福美满。工作和家庭是一对矛盾体:工作搞好了,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和欢乐,而工作不顺心就会使家庭烦事密布,同时家庭生活的优劣也会反作用于工作。因此,要处理好这些,主观上自己必须对工作、对生活要有一个积极的、热情的心态去努力经营,微笑地面对生活,生活也会给你微笑。如果把家当作事业来经营,把事业当作家来爱,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七十九   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当你沉入苦闷时,自救的唯一办法便是亲切的关怀一下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精神空间。因为,教师毕竟是人类精神的守望者,教师的一切学识又是以精神底子作为基础的,这样的话,自觉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空是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中国当代教育家郑杰
现今的老师,不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还要承受学校内部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每天像个转个不停的陀螺,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改作业……要从容应对这一切,我们必须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
教师本来就是"智者",智者就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不附炎趋势,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也就是说,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做自己的主人。正如郑杰老师说的那样:教师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巨大,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而且教师的一切学识又是以精神底子作为基础的。所以,教师的精神空间非常重要。
教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能够排斥尘世纷扰,远离迎来送往的热闹,抵御灯红酒绿的诱惑,保持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纯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为教师,既要能融入社会、顺应时代,又要独善其身、保持个性,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当一个教师自己的人生是灰色的,阴暗的,那么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探究、合作、创新都是苍白无力的。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固然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心灵的呼应、精神的对话、人格的感召才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一名教育搞好工作、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人生的需要。
第五部分 行为习惯篇: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   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
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理查德·威伍
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它是跨越教师与学生之间"代沟"的桥梁,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精神粘合剂。
教育需要激情。激情是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教师的精神面貌。有激不容易,它需要各方面的条件,保持激更不容易,谁能一辈子保持对某项事业的激情,谁就能在这项事业中较为成功,谁也就找到了自己幸福所在的位置。
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的教师不一定是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一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教师总是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们不像有些教师那样把自己的职业仅仅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种激情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而是蕴藏于心的坚定信念。
良好的精神面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有此心理,教师的思维必然开阔活跃、深邃、富有创造性;态度必然倾向于心灵和人格的追求。
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一   学会倾听自己
只有善于分析、倾听自己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
为什么有时候,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再是从前的自己,并对自己感觉很陌生?那是因为他不再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其实,倾听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他人很难,学会倾听自己更难。但是,学会了倾听自己,就会发现真实的自我,就会明确前进的方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从而拥有精彩的人生。
有的人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人精神世界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丰盈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更渴望得到自己得尊重。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学会倾听是每个渴望事业有成的人的一种追求,更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技能。
我们应该追求的更高境界,教师要成为一种"自由职业",要"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要"倾听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都在告诉我们:"教育是为人生的,不仅是受教育者未来的人生,还有孩子们的现实的人生";"学校教育不仅为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而且也同样为着每位教师,他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
作为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就学会了自我反思,自己与自己心灵的沟通,自己也就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生气时,要学会制怒,忧虑痛苦时,要学会化解,失败时,要学会积极地自我鼓励,使自己倍增勇气。
倾听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这个好习惯,你将终生受益。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二   善于发现自己
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是发现自己。——著名心理学教授南森
著特级教师徐世贵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利用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去创造本该出现的奇迹。教师要想发展自己,就应该从心理学、人才学、创造学等角度科学认识自己,从而去发现和开发自己。
据神经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元约140亿个,这比任何一台现代计算机更丰富复杂实用得多。
人的心脑潜能的工发,不仅是人自身的学习记忆能力、创造能力或其他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更伟大的潜能是人可以借助各种外在的能量潜力,借助世界开发潜能的一切成果,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开创新的世界。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具有巨大的潜能。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著名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不从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
以上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人具有很大的潜能是无可否认的。这种潜能可用冰山理论来形容。即海面上漂浮着一座冰山,阳光之下,其色皑皑,颇为壮观,其实真正壮观的景色不在海面之上,而在海面之下,与浮出水面上的那部分相比,沉浸在海面下的部分是它的五倍、十倍,甚至上百倍。
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浮在海面以上的部分,是人的显在能力,即我们已经知道的能力,沉浸在海面以下的部分,是人的潜在能力。可见,人的潜在能力大超过显在能力。
为什么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潜能的存在呢?为什么自己的潜能没有得到发挥呢?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潜能开发训练,使人的潜能没有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而并非人们不存在潜能。
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他的潜能得到发挥,就可干出一番事业。因为研究发现,那些被世人称为天才者,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者,只不过开发了他们的部分潜能而已。
例如,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他死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构造或细胞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人一样,没有区别。这说明,爱因斯坦事业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而是在于他开发了自己的潜能。
教师要有潜能意识,只要肯努力,自己也可以走进优秀教师这个队伍中来。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三   着装要有时代感
服装是视觉工具,你能用它达到你的目的,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目、态度为你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你的出现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被喜爱度。——著名形象设计大师庞德
一个人的着装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出他的各种信息。如他的职业、地位,他的愿望、追求,他的知识、修养,他的品德水准、生活情趣德行。正如英国著名体态语学者D·莫里斯所说:'穿衣服不传递社会信号是不可能的。每件衣服都说出穿着者的一段故事,而且常常是很微妙的故事。"对教师而言,服装更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无声语言,得体的着装可帮助教师建立美好的形象,畅通地传递与教书育人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从而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言谈举止、衣着服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衣着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相处时传达给学生的第一信息。
很多人认为教师着装不能过于新潮,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可事实上教师着装也不能过于守旧,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一定的社会环境总有一定的服饰流向,这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教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着装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们终于恢复了爱美的天性。改革最见成效、最立竿见影的变化就是人们穿着打扮的改变,尤其是姑娘们似乎在眨眼间便孔雀开屏似地变得光彩夺目。新款式、新花样、新色彩的服装使我们和我们这个世界都变年轻了。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如果教师的关装还是不修边幅、陈旧保守,又如何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学生的热爱呢?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接受、选择美的服饰,纳入时代大潮而不可一味地古板地拘泥于自己的天地之中,与世隔绝。教师应该撇开"形而上"的观点,坚持传统不意味着固守传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就是说,教师的着装应与社会大环境协调,给人以时代感。
在注重教师着装时代感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整洁卫生,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与校园环境相协调。
整洁卫生,这是对教师着装的总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要求。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因此,任何一名教师都要认识到,讲究个人衣着的整洁卫生,不仅仅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教育好学生的需要。
适合自己的身体条件,是指教师的着装要从自身条件出发,综合考虑自己的体型、肤色、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穿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如身体较矮的教师衣着应以简洁明快、上下色泽一致或上浅下深的色泽为主,以便身材反衬得高些,颈部较长的教师应以高领、筒领或翻领为宜,以便增强颈部的粗壮感,而颈部较粗的教师则宜选"V"型领口一类的衣着。得体的着装会使教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影响学生随之振奋,提高课堂效率。
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是指教师的衣着要随着具体的校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时的衣着应该整洁而高雅,劳动、游乐时的着装则应简便、轻盈。同样是课堂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着装上也应有差别。体育教师上外堂不可能西装革履,理化教师的实验课也需要考虑便捷利落。语文教师教《一月的哀思》这样基调悲痛的课文,不宜穿得花花绿绿,而就以冷色调的服装与教学气氛相一致;而教《春》这样基调欢乐明快的课文,则可选式样新颖、色彩明丽的服装,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和谐。
以上三个方而后核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知识、能力等因素。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教师,要针对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明快的服饰,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而面对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教师的服装应朴素而典雅,以培养他们成熟的衣着行为,同时使他们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陶冶与启迪。大学生的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他们已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因此,对大学教师的衣着修饰则不那么严格。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四   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品位,它是生活的本质和内涵,一个有品位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习惯、高雅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宋运来
做人要有气质,做事要有风格,我想,做为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就是教师的品位。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
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使教育达到了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个性的目的。这样的教师绝不会满口讽刺挖苦,而是举止文雅,浑身发散着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女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充满了高雅的气质,一个有文化品位的男教师,可能不潇洒,但一定具有儒雅的风采,这种文化品位或许就是吴非的愤世与傲骨,于漪的执着与奋斗,魏书生的哲学与超脱。
教师的品位是真挚的博爱和慈善的宽容。似乎很少有哪一位教师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但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曾把老师当作自己最亲的亲人,这种纯真的情感一辈子都不能豁舍。这种让学生想起就怦然心动的感觉从哪里来?它来自于学生在校园所感受到的老师真挚的爱和慈善的心。没有教过调皮学生的老师是不存在的,让所有调皮的学生都难以忘怀、感激涕零的教师却并不多。一个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它让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真诚的品质。
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具有理性精神,闪烁着人性善良的光辉,其博大的爱惠及与之接触的每一位学生。这样的教师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修养,在任何生活细节方面都表现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有着良好、温和而优雅性格的人,礼貌而懂得关照别人。这样的教师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有信念和理想,可以不依赖现实而生存。灯红酒绿的地方与之无缘,生活看似简单,却真正远离喧嚣,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着宁静而精神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教师一定有自主意识,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去行动,会因此获得一种挺立的人格,保持着内心的澄静与清明。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自己成为一名有品位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要真挚、博爱、慈善、宽容。第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自身生理性与社会性的成长,坚决把学生的做人教育放在首位。第三,教育师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沉淀。第四,教师要把工作的忙碌当作生活的充实,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成功。不仅关注人生的功利,更关注幸福的内涵。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五   语言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是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一般,但在学生面前有较强的亲和力,学生就会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也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亲和力是一种协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与传统师道尊严背道而驰的,是新课改理念下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反之,如果教师唯我独尊,不顾学生感受,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课讲得再好,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亲和力在很大程度表现在他的语言上,因为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语言是实现这一交流的最直接的工具。
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面镜子。如果讲课时教师语言干瘪无味,缺乏情感、文采,学生就会毫无兴趣,听课昏昏欲睡,也就达不到语言训练的要求。
要使语言有亲和力,就要使它具备独特的风韵格调。比如说,内容要准确科学,遣词造句应简洁明了,说话态度宜亲切自然,表达感情要朴实动人,声音语调讲究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力求张驰有度,语言格调庄重得体,又要诙谐风趣……
要使语言有亲和力,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面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六   培养观察力
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自产生教师这一职业以来,对教师就提出了这个要求。观察力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首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不能事事依靠别人的介绍,或能过学生本人的回答解释,主要还是靠教师自己的观察。观察是一种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最有效的办法。教师的观察力是因村施教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细心观察、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分析研究他们心理和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才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特有兴趣、专长、性格与脾气,然后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有所进步和提高。
一个人的思想、内心活动总是会在行为活动中有所表现的,尤其是青少年情绪比较外露,往往还不善于掩饰自己,教师从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神态和表情中就能捕捉到学生思想感情的变化,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极其微小的发光点,找到还处在萌芽状态的错误苗头,从而使好事得到及时扶植,发扬光大,使坏事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能及时觉察社会上各方面的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和了解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预防何种"患",从而把握住教育学生的主动权。
能不能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教师观察力最好的考验。"用其所长,克其所短",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经验。每个学生身上都应该说有长处和积极的因素,当然后进生也不例外,他们中间"不少人有旺盛的精力和特殊的才干"。如心灵手巧,有组织才能,身强力壮,眼明手快等都是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是可能迁移到学习、劳动和各种正当有益的活动上来的。如果把这些心理品质发扬起来,不断巩固和扩大,是完全可以控制、克服和缩小各种消极因素,最后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的。而一般来说,后进生的优点往往被短处、缺点所掩盖,再加上人们对他们形成了习惯、固定的看法,他们身上的优点往往被忽视。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才能善于发现他们。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善于抓住后进生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其心理状况,激发出后进生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将他们变成了好学生或将后进生育成了奇才。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确引领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的发展。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七   学会倾听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中国特级教师周一贯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说与听是同等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有时比说更重要,可在现实中,教师的语言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我们要学做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学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学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善于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能发现谬误蕴涵的新奇,琐碎中寄予的真切,荒诞中包含的合理,我们就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
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一个教师能否有效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倾听有利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
倾听有利于调动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思维是地球是最美丽的花朵",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耐心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和争论,这也是重视、保护、发展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策略。新型的学习方式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要由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辩论,使学生形成敢思、善思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因为教师唯有耐心、缌、充满爱心地倾听学生心声,才能把握学生的脉动,并敏锐地捕捉和把握住学生与文本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认知新式异,来积极地创设能使学生间思维互相碰撞的情境,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学生,适时调节自己教学,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正确判断学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言语,才能正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够对症下药,教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在学生回答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予以及时指出、正确分析。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八十八   教师,要有"约束"感
作为教师,需要有约束感,这是衡量一位教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特级教师——嵇明海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学校分给每位青年教师一本书,这叫"得到";如果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比赛,你在比赛中获胜,校方奖励给获胜者一本书,这个"得到"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得到感"。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心里一定觉得不自在,甚至痛苦;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结,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约束来自于外界;约束感存在于内心。
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哪些事现在还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才行;哪些事不想做,但还是要去做好;哪些事是有意义的,需要争取,哪些事是没意义的,需要拒绝;哪些话不说不要紧,哪些话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不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说……一个真正走向成熟的教师必须是有强烈"约束感"的教师,既要在工作中保存自己,又要在工作中保持自己,成为一位受学校和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青年教师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这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和训练自己的约束感。青年教师如果不注意训练自己的约束感,就会在激情和愤怒之下,做出不该做的事来。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必须怀有"大爱"之心,以善念和责任心为伍,提升法律视野,增强法律意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同时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性、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人"的方向发展。
有约束感的教师,其前提是尊重学生,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只有教师真正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