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前与死后两种待遇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2:00
【 作者:王雷 主编    来源:《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    点击数:3498    文章录入:扯淡网 】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取邑人。他三岁丧父,生活贫苦,地位低贱。以教书为生,20岁以后,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及管理畜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再以后从政,参与管理国事。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这以后,他又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一套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却与当时勾心斗焦、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在外漂泊了14年,累累如“丧家之犬,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到鲁国。此后,他潜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古籍整理,直到终老。
孔子的生前在政坛上是比较平庸、难以施展才华的。他下野、他失业,他为权臣所轻蔑,他为野人嘲弄,为暴民包围,曾饿扁了肚子,总之,吃的苦头不少。
但孔子作为思想家,在当时则是一位有影响的人物。他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他的“仁、义、礼、智、信”规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他还首创私学,据说有三千弟子。在教育理论方面,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学方法影响深远。他还收集了大量的故国的文献资料,整理编次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文献。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学派“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出身的思想家,他对社会大变动的态度是矛盾的。生活在“社援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春秋末年,他既想维护和挽救行将就木的旧制度,又想对旧制度进行“损益,使之与社会潮流相吻合。其政治主张必然处处碰壁,既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激烈反对,又为奴隶主贵族所不容,这就抉定了他一生只能是郁郁不得志。
然而,孔子死后,他的“忠君尊王”思想却为历代帝王和想当权的人们所青睐,他们用种种白粉为孔子化妆,一直把他抬到吓人的高度。
同时他的子孙也都深蒙他的学说的遗荫。自汉代开始,历代封建政府对孔子后裔开始加封。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汉文帝将孔子的13代孙孔霸封为“关内侯”,赐食邑800户。唐高祖封孔子30代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唐玄宗则将孔子后裔的爵位由“侯”升为“公’,并宣布圣人之后不纳赋税。宋仁宗改称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自孔子第46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起,这个封号一直持续到清末,前后持续了32代,有41人袭封。孔子的家族宅室“孔府’,也享受了仅次于皇室的规格待遇。
但后世人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几番大的改造,死后的孔子与生前的孔子已经大相径庭了。具体的“改造者”有三位名家。
孟子是改造与发展孔子思想的第一人,自他以后,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地位开始突出起来。孟子说:" 孔子,圣之时者也。”他将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把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发展为“性善说”,把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改造和发展成为“制民之产,’,使小民有“恒产”,主张实行“井田制”,使孔子思想开始适应封建生产关系的需要。他还极力痛斥杨朱、墨翟之说,抬高了孔子的地位。
汉代时期,为了与封建制度的“大一统”相适应,董仲舒提出了思想上也要“大一统”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他全面改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容各派学说的体系。他把孔子、孟子的“仁”和“仁政.,思想,改造成了“谴告说”,企图用“天来体现民意和限制君权。他还发展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思想,并把君王与“天,.凑合在一起,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希图借助于天意,使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永恒化。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孔子由‘圣人变成了“神人”,儒家经籍由“圣经”变为了“天书”。董仲舒也成了“汉代孔子”。
宋代,为了适应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宋熹及程颐、程颇建立了新儒学—“理学”。这个程朱学派,融合了儒、佛、道三家学说,使改造后的孔子和儒家思想真正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他们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树立了孔子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他们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封建纲常奉为绝对不能侵犯的“天理”,把物质欲望斥为万恶的‘人欲”,程颐甚至认为寡妇改嫁是“失节”,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与此同时,他们又把儒家典籍进一步经典化,朱熹也被奉为当代“大儒,’,出现了“非朱子之传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局面。这失去原来面貌的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此之后统治中国思想界达近千年之久。死后的孔子,成了“假孔子”,后世只不过举着他的旗帜,喊着他的口号罢了。(扯淡网 WWW.CHED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