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5:08
2010年08月30日
院士看世博

左铁镛: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五大代表,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难熔金属材料和金属加工领域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我国目前建筑95%是不节能的
现场听众:近年来国际上已经把节能问题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视的高度,上海及其浦东建造了那么多的高楼有多少是节能的或者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另外,说到中国的节能措施,老百姓总觉得是在炒作概念。比如之前上海推广LPG出租车,但是如今LPG出租车几乎绝迹,这个是政策上的问题还是技术上的问题?
左铁镛:上海是大都市,寸土寸金的城市发展高层建筑是不可避免的。上海没有具体调查过,全国范围我们做过一些调查,但是很遗憾,我们国家目前建筑的95%是不节能的。
我们国家开展节能工作,确实存在跟风的现象,什么概念出来了就炒作什么概念。我认为,现在出现低碳概念,我们不能为了低碳而“低碳”,甚至以高碳的代价发展低碳经济,是盲目不可取的。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热的技术为例。太阳能是自然资源,无污染,不会枯竭,使很多所谓的环保人士趋之若鹜,却没有想到太阳能板的原料多晶硅和单晶硅在制作过程中需大量耗能,对环境很不友好。然而与此同时,太阳能的能源转化率仅在17%到19%之间,大量使用太阳能的做法反而与初衷背道而驰。
现场听众:大家都认为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二三十年的影响,都在讨论后世博发展,上海世博会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影响?
左铁镛:前几天,上海世博会创造了日参观人数50多万的历史纪录,全世界震惊。大家对世博会期望有个理念上的追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很吸引人,毕竟大家都希望过上好的生活。
我觉得世博会的价值,在于你能看到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参观很多国家馆、案例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给你的启迪是什么?
同时世博会也对我们形成压力,尽管我们的许多馆也体现出了一些很好的理念,但是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些理念成本太高,在世博会上作个示范容易,但要在整个社会中实现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却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各行各业都要发展起相应技术,更需要法治、教育等齐心协力。
我希望每个来看世博会的人都能在这里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更优美、生活更舒适;而回家之后,大家能为追求这个美好未来改变自己,从少制造一点生活垃圾、多注重垃圾分类做起。
垃圾是21世纪唯一增长的资源
嘉宾:您谈到绿色建筑,和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很贴切。在世博会上有许多这方面的案例,对中国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有什么借鉴意义?
左铁镛:这一次上海世博会更多是起到示范性价值,它宣扬了一个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有三个特点,经济性、基础性、社会性。借世博会这样大规模的平台,老百姓对于建筑节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嘉宾:上海世博会有一个城市最佳实践区,许多国家都在这里建立了案例馆,共同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我知道您是我国最早的生态材料方面专家,我们很想听听您的见解。
左铁镛: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但是材料又是资源、能源的最大消费者,也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我从50年代大学毕业就搞材料研究,我们认识到消耗资源、能源和破坏环境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研究生态环境材料,也就是实现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消耗、最舒适的环境相容性。
比如钢铁,我们研究钢铁能不能成为一个生态环保材料?把它的性能提高、污染元素降低,它就可以成为好的材料。所以现在的钢铁越来越轻,越做越漂亮,还可以百分之百回收,这就体现了生态。
嘉宾:您讲到钢铁,我想起了世博园内的卢森堡国家馆,它所用的钢板、木材、玻璃都可以循环使用,您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上有非常高的研究和见解,和我们分享一下。
左铁镛:谈到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国际上很早就提出。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使人类重新审视发展历程。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波尔丁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排放”的“开环”范式,提出了批评。几乎同时,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对“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起诉。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倡导“零增长”。1992年联合国世界首脑环发大会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2002年世界环发大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并制定行动计划。
我国多煤、缺油、少气,并不是资源大国。当资源越来越枯竭的时候,资源在哪里?其实资源就在你身边。最近几年出现一个新的名词叫做“城市矿山”,人类300多年的工业化和最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把自然资源做成了我们需要的产品,如果能回收、反复利用这些产品,城市将成为未来名副其实的“矿山”。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也是21世纪唯一增长的资源。在中国,“城市矿山”的挖掘者也已崭露头角。浙江本不是资源大省,但近年来不少商人做起“收旧货”生意,把废弃家电从国内、国外捡来拆分,产品是钢铁、铜、铝等,而今,浙江已可以名列资源大省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资源不仅仅靠地下,必须注意到废弃物的再生,回收利用、循环利用。
嘉宾:LED灯造就世博园美轮美奂的夜景,都说LED灯寿命长、可控,是新一代的光源。您是中国最早的材料研究者,作为第一代白炽灯的有功之臣,面对世博园的LED灯,您有什么感慨?
左铁镛:白炽灯是爱迪生发明,在试验中他尝试很多材料制作灯丝,最后选用钨丝,钨的熔点高,电阻率大,强度好,蒸气压低,是所有纯金属中制作白炽灯丝的最佳材料。然而它耗能,要烧到1800多度才能发出光,烧得温度越高光越大 。所以白炽灯耗能占全国总电消耗的11%到14%。
如今发明的LED灯就像米粒一般大,寿命可达10万小时(白炽灯只有1000小时左右),用电量却只有白炽灯的十分之一。推广LED技术是我所盼望的。
(通讯员 王毅俊  季俊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