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白鳍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3:24:55
狭长的吻部,呈圆形隆起的前额,皮肤细腻光滑,这就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国长江特有珍稀物种——白鳍豚。它的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柔和清爽,远远望去,犹如水中的清纯少女。民间关于白鳍豚的传说纷纷纭纭,它被长江上的渔民视为“女神”,在蒲松龄笔下则干脆化身为美丽女子“白秋练”,跟世人发生了一段旷世情缘。
然而这极为珍贵的物种的命运却令人痛心。8月8日,英国《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2006年的严冬,一支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乘坐两艘480马力的机船,从武汉出发。他们被分成目视观察组、声学监测组和水质采样组,主要对宜昌至上海长江干流江段淡水豚状况进行往返两次监测。
他们此次的科考路线覆盖了白鳍豚在长江中的整个历史分布范围。在考察进行过程中,两艘船之间前后间隔一小时的航程,一艘靠南岸航行,一艘靠北岸航行,两船距各自岸边约300米,船速保持在每小时15公里。在到达宜昌与上海时分别转向对岸,确保每艘考察船都能够独立地覆盖整个考察区域。
然而,6个国家,30多位世界顶级专家,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花费38天,艰苦搜寻3336公里,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
此次科考外方主持人、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西南渔业中心首席科学家鲍勃·皮特曼(Bob Pitman)在最后一晚的总结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他的观点:“我个人认为白鳍豚已经没有了。”
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并不接受这样的结论,他认为不能因为没有看到白鳍豚,就说白鳍豚就已经灭绝了,因为“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灭绝。而2004年还在南京附近江边发现有搁浅而死的一只幼体白鳍豚”。因此,王丁认为,只能说白鳍豚是“功能性灭绝”了。
人类活动是元凶
事实上,白鳍豚的数量在20年的时间里减少得非常严重。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早期,长江中下游尚有400多头白鳍豚,90年代中期只剩100多头,1997年再次考察的时候,已经只发现了17头。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因素就是人类的活动。
一位参与国际考察的成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虽然我无法体验白鳍豚在水下的感觉,但站在船顶,纵目大江,水面上这个物种走向灭绝的种种征兆显而易见——江水是如此浑浊,江边不时能见到喷着浓烟、排着暗浆的工厂,江面上百舸争流,其螺旋浆是淡水豚‘致命的武器’。”
王丁博士也是此次国际科考行动的负责人,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电话采访时说:“下游长江上的船才叫多,可以说几乎看不到水面了。我们有一天从上海到张家港走了150公里,旁边有一个船队,我们不断地超,但那一天都没能看到这个船队的头。”因为白鳍豚是靠声波辨别方向的,但是航船的噪声极大干扰了白鳍豚声波的发射,常常会发生白鳍豚被螺旋桨劈死劈伤的惨剧。
挖沙则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威胁”,尤其在鄱阳湖周围最盛,考察队从湖口往湖里纵深走了约70公里到星子县,一路上看到1300条船居然有1200条是挖沙船。王丁说:“挖沙对于豚类的影响我们虽然没有作过系统评估,但它的间接影响非常明显,那就是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与栖息地,而鱼是豚的食物。以鄱阳湖为例,十几年前江豚是早上在湖里,然后游30至50公里到长江干流觅食,晚上再回湖里。但因为湖口大规模采沙与建桥,现在这种规律早没有了。”
白鳍豚的未来在哪里?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发表不到两个星期,8月19日,安徽铜陵的曾玉江却在长江铜陵水域拍到了貌似白鳍豚的水生动物录像。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员人员根据该生物的颜色、呼吸频率等方面进行判断,基本肯定这是头白鳍豚。
王丁博士表示,这次的发现也印证了对“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论断,说明白鳍豚并没有完全灭绝。
但白鳍豚的未来并不乐观。虽然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白鳍豚,但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已经低到无法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生存繁衍。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总有一天“水中大熊猫”将真正灭绝。
王丁博士说,在几天后开始的特定江段豚类考察中,一旦有幸发现白鳍豚,会考虑捕获它,并送它到石首天鹅州自然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让它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少有人类活动的地方生存,以确保它能繁衍后代。“这也是我们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