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读书//青年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7:11
老年读书
很多老同志退休以来,读了不少书,自觉受益匪浅,深深感到:老年正是读书时。
老年正是读书时,在于追求“台上玩月”。清代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一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深浅所得之深浅耳”。反复琢磨,确实有一定道理,少年“从命”读书、为学而学,只能观其一二,少有悟性;中年从业读书、学以致用,也只能略知大概,有所悟性;老年从容读书轻松自如,敢疑善思、多有悟性,便能得其精髓,识其真谛,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正如明代思想家吕坤所说:“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精义仁熟在晚年”
老年正是读书时,在于追求心灵自由。年轻人读书多把自身燃烧在里面,喜欢追本溯源,深钻细研,有一种“头悬梁,锥刺股”之苦;而老年人读书,便像一个游客,如沐清风般地林边散步,追求心灵自由。看一本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旅行,它能挖掘沉默在字句中的金子,幻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能穿越似水流年,游历宇宙,把作品还原成岁月,让你通达,让你开阔,让人平和,让你在观察时增长对人生的感悟。
老年正是读书时,还在于追求长寿良药。好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类实践、才智中的精华。格言警句让人警醒,至理名言让人彻悟,风趣的语言让人愉悦,优美的描写让人赏心,壮烈的故事让人振奋,生动的情节让人舒怀,凄婉的叙述让人牵情,幽默的文字让人会心一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又获得了人生的滋养,无形中使身心得到舒展。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说:“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作良医”,使人有一种“半亩方塘一鉴开,开当云耕共徘徊”的感觉。“万物得时,吾生未休,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让我们抓住老年的最佳时期,老而好学,使自己拥有一个充实的晚年。
很多老同志离退休后以书为伴,从书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读书,让他们至少有“四得”。
一是读书可以明德。书是朋友、顾问、良师益友,是精神营养。饥读以当肉,寒读以当裘。“以书为鉴可育人”,坚持常读有益之书,领悟书中之哲理,就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达到荣辱不惊、遇事不变,远离喧嚣尘世,心平如镜。因此,读书可造就一个人的德才。
二是读书可以增寿。以书求乐,乐而益神,神爽心安,何不增寿?读书能健脑,大脑用则灵,不用则纯。常用脑,可防止老年痴呆。书中还有学不尽的养生保健知识,是科学养生的好向导。笔者每年自费订购四报三刊,加上平时购书,用去近一个月的工资。书报看过后,我就装订成册,以便日后查阅和他人借阅。凡来我家借阅者,无一不是满意而归。这样,健康了自己,奉献了他人,心情愉悦,自然延年益寿。
三是读书可以养廉。常读有益之书,能明事非、知荣辱,豁达大度,知足常乐。一个具有正确荣辱观的人,自然深知“廉生威”的道理,知道如何才能廉洁奉公,做好人民公仆。知道如何去守纪守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因而,古今廉人无一不是家藏万卷。
四是读书可以修身。古人有“士大夫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之说,我也深知书能修身齐家,因此养成了读书看报习惯,书报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走亲访友、住院治病都有人说,退休了,“门庭冷落车马稀,心有‘三感’(失落感、空虚感、寂寞感)常戚戚。”我认为:退休担子卸,无“官”一身轻,不再忙应酬,读书和健身。正是“风是秋后爽,瓜是苦后甜;风雨沧桑路,醇美在老年;举杯颂盛世,暮年乐趣随;泛舟书海中,快活似神仙。”
有人总结出老年读书有三“味”:
增知之“味”  西汉经济学家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汉代另一学者王允在《论衡》中说:“智能之士,不学不成。”这些论述说明了读书对于增长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坚持看书学习能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原来不懂的弄懂了,知之甚浇的理解得更深透了。如此假以时日,充实感、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这样读书,能不“有味忘身老”?
怡情之“味”   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读书学习具有怡情养生之功能。因为人在读书时心静意专,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境,愉悦之情就会在心底升腾起来。即使有忧愁烦恼,也会因书中的情趣和韵味使不良心绪得到调节乃至消融。
健身之“味”  读书之所以能健身,因为它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读书时,书中之“味”通过视觉或听觉作用于大脑,促使体内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酶、神经酞等,这些物理质能兴奋神经细胞,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而促进身心健康。由此观之,读书确为一剂给人们带来强身健体之味的妙药,无怪乎昔有联曰:“得书长悦其人多寿,拥笔善娱此士延年。”
有人说,老年是一首歌,是一首幸福歌,是一首以皱纹为曲谱、以果实为音符、以五六十年的沧桑为底韵谱出的一曲昂奋醇香、隽永悠远、激情澎湃、硕果累累的金秋之歌!
走近老友:银发满头,两鬓如霜,豪情满怀,自尊自强。“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走近老友:淡泊明志,笑对人生,心胸豁达,珍惜生命。“黑发不知勤学苦,白头方悔读书迟。”
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一首《读书有感》,寥寥数语,道破了读书的底蕴和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我乃凡夫俗子,只读到初三就投笔从戎,在解放军这所大学里,奋发读书,手捧湖北省教育厅验证的大专文凭,真是乐在其中!
读书养德。古人云:“不读圣贤书,难有圣人德。”读书使人心地和善、思善、为善、施善。保持着爱党爱国的赤诚之心。高唱着为弱势群体无私奉献之歌!手捧 “十大老有所为杰出老人”的奖状,是他们继续做好慈善事业的新航标!
读书养生。有人身患多种疾病,以读书自娱,以读书为乐,多一些生气,多一点活力。每当我哼起民歌,使其更加热爱大冶,不断为振兴祖国尽点微薄之力。
读书使人心里坦荡荡,身上乐融融,把烦恼抛之云霄外,把疾病丢到大海中!
读书养性。好的书籍,描写优美,故事生动,语言风趣,给人以活力与激情。“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细读一本书,静品个中滋味,除烦闷,祛忧郁。书是文化营养,书是艺术享受,书是一剂精神妙药。
心平气和利于寿,怡情养生安于神。南怀瑾在《如何修正佛法》一书中举例说:一天寒山问拾得:“世界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此话对现实生活也极有裨益,对老年朋友平衡养身大有好处。除此之外,老年朋友还要睡眠平衡,饮食平衡,阴阳平衡。总之,长寿的要诀在于平衡。
还有人总结出老年读书的五条经验是:
第一、老年人必须从自己身体实际出发 ,从自己思想实际出发,人贵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第二、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不愿看的坚决不看,白给也不要。特别是对那些被鲁迅痛斥为“眼光不离脐下三寸”和“以身体写作”的伪作家,不但不看,而且嗤之以鼻,教子教孙都不看。
第三、有的书只看头尾,有的书掐头去尾只看中间,五分钟决定取舍。正如鲁迅的“随便翻翻”,“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来做消遣。犹如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第四、为了总揽全局,登高望远,掌握时代脉搏,必须抓住书中之书,书中之纲,书中之精华: 订阅并细看《新华文摘》(半月刊)、《作家文摘》(周二、五刊)。我订阅以上两种文摘刊物多年,获益极大。
第五、老年人读哪类书最好?
这既牵涉到各人爱好兴趣,更牵涉到不同的学科。但从我的体会来说,最好就是读文学书。文学,能够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间隧道,宇宙漫游,太空翱翔。文学,能为你提高审美能力,增加生活情趣,精神饱满芬芳,灵魂自由舒畅。文学,能让你提高思辨能力,睿智优雅宁静,成熟沧桑自由,浑身充满理性。总之,多读文学书吧。它让我们思想升华,读懂生命,超脱自我,延续人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老人果真能认真勤奋读书,他就有可能影响周围前后几个家庭的几代人。一个民族,也可以通过读书、读好书,使整个民族的气质高雅起来,民族的精神更加高尚、伟大起来。
我谈读书是“孔子面前卖文章”,“关公门前耍大刀”!献丑了,敬请朋友谅解,欢迎师长教正。祝愿各位读书者读书常乐,读书多乐!
青年读书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所以读书对于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是我们明白事理,提高各方面的才能。还应做到读好书、好读书。所谓读好书,即是有选择性的文明读书。
青少年读书的现状怎么样呢?请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独家提供给的一份“对我国18~39岁的青年人阅读情况的调查”吧:
结果表明:我国青年普遍认为“读书越来越重要”;“在家读书”是各年龄段青年读书的首选;“工作太忙”或“不知道读什么书”导致读书时间减少;同时,我国18~19岁的青年普遍具有网上阅读习惯,但网上阅读习惯与年龄成反比。
调查结果还表明,目前我国缺少权威机构对不同年龄段读者推荐优秀书目。
该次抽样调查采用入户个人问卷调查法。主要受访者为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上的262个全国城市中的青年人。调查分为18~19岁、20~29岁、30~39岁三个年龄段进行。内容包括家庭藏书量、图书、杂志的阅读与购买情况、青年网上阅读情况,以及人们对于盗版出版物的认知与态度等。从受访者学历分布统计看,高中、中专的青年所占比例最高。其中20~29岁的被访者中,高校学生的比例最高,30~39岁的被访者中,服务业人员或者工人的比例最高。
调查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普及性。调查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沈阳、成都、广州、重庆、济南、杭州、福州、郑州、昆明、兰州、佳木斯、秦皇岛、苏州、株洲、桂林和阳泉等。有效样本量在6000以上,问卷有效率达97.6%。为了使这一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调查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城乡、性别和城市规模的事后加权,数据处理由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社会统计分析软件SPSS完成。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段青年人认为“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在85%以上,读书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从读书的目的来看,各年龄段均有超过70%的青年认为,读书是为了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其次是为了提高修养。从读书率来看,基本不读书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在读书的青年中,每月读1~4次的比例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青年不读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其次是“不习惯读书”,这两者在各年龄段中均排在前两位。其中20~29岁的青年“没时间读书”的比例最高,达到61.6%。在其他几个不读书的原因中,选择“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比较集中。可见,我国目前还缺少权威机构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优秀书目的推荐。
以最近半年与前一个半年相比,18~19岁的青年中有39.5%的人选择读书时间增加,20~29岁的青年中25.3%的人认为读书时间减少。读书时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或学习上的需要”。
从读书时间减少的原因来看,“工作太忙”是导致读书时间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这一原因在三个年龄段中排在首位。其次,18~19岁和20~29岁的青年是因为“读书兴趣降低”,30~39岁的青年则是因为“家务事太多”。调查还表明,通过“购买”方式阅读图书是最主要来源。“在家读书”是各年龄段青年读书的首选。
从对我国青年网上阅读习惯所做的调查来看,18~19岁的青年具有网上阅读习惯的比例超过一半。而且调查还显示,网上阅读习惯与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有网上阅读习惯的比例越低。20~29岁和30~39岁的青年网上阅读比例最高的均为新闻。
大多数的青少年人,都能做到读好书,而不读坏书。但是青少年因读坏书,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还是屡见不鲜的。湖南省长沙市一高三学生徐某,由于长期开暴力、凶杀的书籍和影碟,心里产生扭曲,仅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利用不同的凶残作案方式,杀死同校同学三人,还带头打群架,打伤、砍伤十余人,后被公安机关逮捕,因其已满十八岁,最终被处以死刑。这便足以证明读好书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好读书,则是指利用良好的读书方法去读书,是建立在读好书的基础上的。易卜生曾说过:“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是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麦考莱曾说过:“把一页书好好的消化,胜过匆匆忙忙的阅读一本书。”因此读书可快可慢,但不可太快或太慢;读书可粗可细,但不可太粗或太细。正如朱熹所说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便是好读书的方法。
余秋雨先生在谈到青年人读书时说,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否则不如不读。一定要习惯从高位进入!强迫自己从高位进入!读书,做人,无不如此。假如你一开始就习惯了低位,那么品位可能永远会那么低。就像唱歌,你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个低调,在演唱过程中,你再往高调上唱就显得很滑稽,也不可能。英国有这么一个读书人,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了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读书信条是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学领域,当他用一年时间研读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这样自豪地说:这个世界的文学最高峰我总算攀登过了!
他还提倡读书应求缘,求“同构关系”,建立自己的“偶像”。说白了,读书不可强求,应该去读自己喜欢的、“有缘分”的书。哪怕是一流的好书,如果读上去头疼、脑涨、打瞌睡,硬着头皮也读不下去,感到无法接受,那就暂时放下它,不要糟蹋了书,也糟蹋了自己。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识星座漫天闪烁,总有一座是与你有缘的,或者说具有某种“同构关系”。你们的生命信息、审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信、彼此沟通、彼此呼应。在这个“波段”上,你们彼此间能产生最大幅度的共鸣。
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是共青团教育青少年的有效途径。教育青少年是党赋于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教育青年,努力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探索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教育形式和手段,切忌大而无形,空洞无物。思想教育必须具体有形,必须入脑入耳,这是我们近年来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组织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说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要通过引导青少年读书来更好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少年,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充实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他们通过组织所谓的读书、念经活动,来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少年,争夺思想阵地。我们要从这个事件中汲取教训,组织青少年读好书,用正确的思想去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教育青少年“走人生正路,树远大理想”。
要把开展传统的读书活动与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青少年的读书活动。共青团组织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网络这个阵地,通过网上荐书、网上读书俱乐部、网上读书论坛等,吸引青少年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从而更有效地教育、服务、凝聚青少年。当然,我们讲现代科技手段还包括电视、报刊,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传媒,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同时我们还要有这样一种认识:要通过青少年的读书活动来推动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在青少年中普及,从而占领网络这个重要阵地。
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寓教于学,以学促教,是团的重要工作方法,是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形式。在以往的多次学习热潮中,共青团都是积极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要很好地研究这些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抓住青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有利时机,推动形成以学习理论,学习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学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