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法精解--陈龙骧》 杨荣华导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6:06
本书作者陈龙骧是李雅轩先生的得意传人,乘龙快婿。是成都市武协委员,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之一,获1986年全国观摩比赛雄狮奖。
陈龙骧跟随李先生勤学苦练三十余年练成高超技艺,以心得体会精选本书,弘扬太极武技,追思李先生对杨氏太极拳的继承、发展、传授的光辉业绩。
李雅轩先生(1894~1976)是太极宗师杨澄甫的得意高足,为全国著名一流太极拳家。他全面系统地继承了澄甫先生的衣钵,在太极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等方面技艺超绝,炉火纯青。早年随澄甫先生在南京中央国术馆,杭州浙江省国术馆从事专业教拳。抗日战争时定居四川,在四川传播太极拳数十年,桃李满天下。
李先生武德高尚,传授学生耐心、细致、通俗,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学不像样。临终前一个月还感叹地对学生讲:“我一辈子研究太极拳,我的功夫不过杨(澄甫)先生的十分之三、四,如果你们再不好好继承、学习,太极拳就有失传的危险。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代。我不是怕你们学得太多,而是怕你们学得太少。”“要勤学苦练,多思多想,要保持杨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要重武德。”
有志学习太极拳的人都想快速学会太极拳的全套技能,少走弯路,以致健身、强身、防身,早日悟道报效社会。李先生指出了一条学习的捷径和练习的方法。以下简要导读,详细内容请参照《精解》指导。
一。在初学拳时就需对于教者的每手每势动作及神气要切实注意,并需细细体会自身上的感觉,以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宜贪多学快。
二。在一套拳学完之后,尚需反复多练些日子,细细体会其味道,使其心神意气成为一个整体。
三。在练拳有了以上基础之后就可进一步学习行功运气的功夫。以心意牵动气息作深长的呼吸,以鼓荡着身体来作拳架动作。
四。在行动动作的稳静上不能稍有马虎,才能做到稳静、清醒、智慧、澄清、虚无、灵机的气势。
五。先师杨澄甫先生曾说:古人练拳是分四步功夫。
1。练体以固精:以使筋肉增加弹性,骨骼坚实,精髓充满。
2。练精以化气:使其饱满之精髓化成充实之中气。
3。练气以化神:即是养气藏神的功夫,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
4。练神以还虚:即是养虚灵的功夫,含而不露。如以绢裹明珠,
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
六。练功在蓄气养神上下功夫,心存静养,形似半睡,内藏无限的动机,精微细奥,普照全身。
七。练太极拳的功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内心放松,身势就会自然的全部放松。
八。以心神意气缓缓地命令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作出江河之水整个动荡的样子。
九。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而不是上下左右前后各方面一起乱动。
十。练太极拳应当是有太极拳教师教导,才能懂得这些道理和练习法。否则是不行的。
十一。太极拳的要求是要放松,而且要松得很松。如不是这样就做不出太极拳的味道。
十二。太极拳要内外都放松,所谓内者即心性、思想、意识。所谓外者即五官、面目、腰身、四肢。
十三。身势放松了在健身方面气血循环才能畅旺,神经命脉才能舒适。在技术方面头脑才能清醒,应变才能迅速,发劲才能充实。
十四。练太极拳要按规则去练,不要添些花样。
十五。太极拳的练功要放得虚无。反听内观以体会身心之合,若有为若无,以修炼身心的灵觉。
十六。每练功夫要留有余兴,不要过于劳累。不然将来学推手就会听劲不灵。
十七。如练功日久,应感到神清骨爽,精神愉快的情形,这便是功夫已找到要领了。
十八。练太极拳功夫还要经常看看太极拳的老论中的一切道理,时时刻刻的思想思想。
十九。练太极拳最好是跟着,本着太极拳老论来练功的拳师去练。
二十。练拳练功应在健康身体,疗养疾病方面去研究。其次在推手技术提高方面去体会。
二十一。太极拳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应当本着这个道理去练。
二十二。按太极拳的道理本来是很简单的,只要把身势放松下去,头脑稳静下去,调匀了深长的呼吸,身桩坐的稳稳静静的。本着老论一手一势的去用功,经过老师的指点,日子久了就练成了。
二十三。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养心定性的功夫,所以在练时要静下心来,缓缓地审查劲道去练,万不可心烦意乱的慌慌忙忙的着手。
二十四。有以上基础,才能学好以下各方面的功夫:如稳静调息,呼吸配合,精神集中,意识守窍,空虚,灵感,推手,散推,散打等方面都可以逐步的学会。
二十五。调息这步功夫最主要的是先将呼吸做到深长,其次找呼吸的顺遂使其能配合着身势的动荡形势而做到自然舒适。不要有勉强有拘滞之处。这样才是正确的。
二十六。在呼吸与动作配合方面:每逢架势的开大宜呼,每逢架势的收小宜吸,这是大致的情况。(如有些个别动作须有变通)。
二十七。守窍之说是在练功未动势之前,在做预备工作时就要做静心的功夫。先用意将散在外面的思想收拢来,等其集中安定之后徐徐下到鼻端、到承浆、到心间、到丹田。气以直养而无害,气行则血通,血通则人健。
二十八。天天做气血贯通的功夫,久而久之,气血能随着人的意识而走,意识到那里,气血就到那里,力量就到那里。其应如响,百无一爽。
二十九。在练功方面:一要有恒心,不因有困难就间断。二要不贪多学快,不要以会的多为能,而是要徐徐地吸收滋味,细细地思悟。如日子久了,万无不进步的道理。
三十。太极拳的功夫还要思悟、体会才行,操练是外面的功夫思悟是内里的功夫。太极拳内外兼修,身心并练才行。
三十一。每练功时,先以心意着想,使身势全部关节放松,要松得软若无骨。然而它不是死叭叭的松,而是要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的,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弹力。
三十二。要知太极拳之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将身体弄成懈懈怠怠,而是要有意识的沉着,精神的贯注,气势的鼓荡。
三十三。太极拳功夫在初着手时,就要在稳静上用思想。养精神,养中气,养灵智,养清醒,养良知,养悟性,养灵感。以等将这些东西充实起来,身体的健康和技术的技击方法也自会有良好的效果。
三十四。太极拳的练法其主要是把身心放松静,放舒适的问题。而不只是在四肢、胳膊、胯腿一些外面的形势高低、长短、大小的问题。如太极拳只求外面那是练不好的。
三十五。身心放松、放稳、舒适之后,才能将散在外面的精神思想收回来,才能做到了真静。真静意气才能沉得下去。将意气沉下去了再稳稳静静的去运行,才能体会到太极拳的味道。
三十六。在沉气方面虽在平素行、住、坐、卧之时也要注意沉气。这是对练功是很好的补助。
三十七。拳是基本的功夫是一辈子不能间断的。功夫之基础是要天天培养的。如果基础打得好,以后推手、散手很容易学好。
三十八。练拳日久有了功夫之后,就将架子收敛一些,不宜太散漫扩大。在练功时不一定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得充实起来。
李雅轩先生还郑重地告诫我们:
学练太极拳有五忌:
一。择师不慎误入杂门外道,养成习惯,日后虽遇真师亦难改正。
二。对老师信仰不坚,不本着老师所教的道理用功,自作聪明东想西想,参入其他道理以致心神杂乱暗病百出若藏若露,此毛病最不易改正
三。有不良嗜好,如烟、赌、色等,将人身三宝精气神消耗枯竭,昏头胀脑不能悟道矣。
四。平素曾练外家硬功太过,如吞气努力、咬牙瞪目、鼓肚子、打肚皮,以及排打周身,油槌贯顶等等。已将身体最宝贵的精神练死,成为麻木状态,毫无灵感,不能操太极功夫。
五。入道未深离师太早,即想在人前显能,以致被外门功夫引诱,走入歧途而无法纠正。
李先生的纯朴的语言,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武德,方能练就高超的武技,博得广大学生的敬仰。
本书还详细的传授太极拳的推手、发劲、散手的各种技巧,杨氏太极拳名人武技轶事。附录太极拳经典、经、论、心解、歌诀、秘笈。有兴趣者可仔细研读,感应太极拳宗师遗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