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3:23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二)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识记:
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二、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地。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领会与应用:
一、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既不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一的课程类型,也不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这是当代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表现出来的弊端是: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的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科之间的重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分科绝对化比国外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化作为一个主要任务有着深远意义,加强综合化是小学课程今后长期的努力目标。
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重视人,崇尚个性,后者则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我国既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提倡尊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范畴
识记:
一、课程的目标: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阶段课程目标——学年学科目标;2、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二、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三、课程的基本结构:
(一)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
(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三)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四、课程基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
1、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以中国、苏联、日本、法国等最为典型。
2、以多样化为点的存在方式。最为典型的是美国。
五、课程的类型: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有:(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
六、课程结构的改革: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性探索实践为主,人们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就无法满足需要了,那么,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其结构至少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个部分。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识记:
一、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领会:
一、教学的任务:(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
识记:
一、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二、教学模式的种类:
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结构为: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
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代表人物有杜威、福禄培尔。结构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3、折衷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发现学习模式,代表人物布鲁纳,结构为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作出结论。
(2)范例教学模式:代表人物为瓦.根舍因,结构为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
识记与领会:
1、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或规律: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但是,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以下特殊性:
(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
识记: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应用: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一)含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二)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恰当选用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来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会导致教学效率降低。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时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
(一)含义:启发式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求: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一)含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二)贯彻的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巩固性原则
(一)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二)贯彻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性。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一)含义: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二)贯彻要求: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把握教学难度。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一)含义: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
(二)贯彻要求:1、坚持正确的方向。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3、实事求是。4、讲究教学艺术。
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含义:
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二)贯彻要求: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从多方面入手;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八、因材施教的原则
(一)含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贯彻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识记:
一、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封建社会主要是个别教学。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用“班、课、时”来概括。
三、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凯洛夫将课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
理解与应用:
一、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
(一)优点:1、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使教育普及成为可能;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二)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地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地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地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目的是试图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克服它的局限性。
(一)分层教学(分组教学)
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生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
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小班教学
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
三、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复式教学形式仍然存在。
第五节   教学方法
识记与应用:
一、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方法。
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
运用讲授法要注意: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作到条理清晰、重点分明;3、讲究语言艺术;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二)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运用谈话法要注意:1、作好充分的准备;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三)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运用要注意:1、选好讨论内容;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3、善于引导;
(四)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试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运用要注意:1、准备工作充分;2、及时、具体的指导;3、帮助学生总结。
(五)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要注意:1、提出明确要求;2、选择恰当的方式;3、做好事后的检查。
(六)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运用要注意: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4、科学掌握练习量;5、及时给予学生反馈;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七)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
运用要注意:1、做好观察的准备;2、指导观察的进行;3、总结观察的收获。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发现法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二)探究——研讨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小学教学,尤其是自然课教学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三)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创立的。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四)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尤其适合于外语教学。
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使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其具体做法是:1、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的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2、用跨学科的观点,按照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性逻辑的感情效果。3、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进行。
(五)非指导性教学: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这种教学地基本特征是:1、极大地依赖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第六节 教学手段
识记:
1、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2、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教鞭、模型、 标本 等。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机、电影、唱片、录音机、闭路电视和语言教室。
第七节 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
识记与领会:
一、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学中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于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要基础的学科课程是适宜的。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主要备教材(钻研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进程需要写三个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二)上课: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上课的水平。
一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发挥(这是课好坏标准中最基本的一条)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布置作业的要求是:
1、作业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明确,每项作业都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坚决杜绝“题海战术”和用作业惩罚学生的做法,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3、布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规定,规定完成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四)课外辅导:是上课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内容包括: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并帮助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成绩优异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分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种形式。
第八节 幼儿教学的组织
识记:
1、作业活动的设置
幼儿园设置了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工等六门作业。
2、作业的设计与准备:教学计划有学期计划和教案两种。
第九章 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识记:
一、课外活动:指学校根据学生的的意愿,载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识记: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种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课外阅读活动;5、游戏活动;6、社会活动;7、主题活动;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1、个人活动:也叫个别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个人的特长、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独立地进行的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这里的个人活动,主要强调的是在教师专门指导下的单独活动,往往是针对特长生和某些方面有学习障碍地学生实施地一种活动形式。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主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组织,也有进一步按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的小组划分。学校要为课外活动小组提供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使小组活动有计划地按进度进行。3、群众性活动;其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机联合活动。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应用:
一、课外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的;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二、课外活动指导应遵循的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养成;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第十一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识记:
一、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二、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一般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行政性、同一性、独立性。
三、班集体:指由全班学生组成的集体。具有目标性、组织性、纪律性、民主性等特点。
四、班主任的职责:其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负责。
五、班主任的任务: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知道。
六、班集体的功能: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领会与应用:
怎样做班主任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班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调查法、测量法等。(1)观察法: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指班主任再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应用要求: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有科学可行的观察计划;及时作好观察计划;整理分析材料;写出结论。(2)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卷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应用要求:确定好谈话目的、内容;对谈话过程有周密思考;谈话态度亲切、和蔼诚恳;根据不同学生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耐心听取学生意见;谈话后写出谈话纪录。
2、组织与培养班集体:
建设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任务。
(1)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组建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和方法:确定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组织开展班集活动;
3、作好个别教育工作:包括优秀生和后进生两个方面;
4、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包括布置教室、办好班报、建设生态角几个方面。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作好班级少先队工作;作好家长工作;
6、作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二节 少先队工作
识记:
一、少先队的历史:少先队诞生于1924年,最早的名字是劳动童子团,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10月13日党委托青年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二、少先队的性质:
1、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服务性和社会性的统一;3、服务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三、少先队的基本任务:队章规定的任务(略),新时期党赋予少先队新的职能和使命:一是团结教育,二是代表参与,三是服务保护。团中央将“竭诚为少年儿童服务”作为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得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少先队的组织:共青团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少先队。全国和地方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和地方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少先队基层组织一般建立在初中和小学,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中队、小队。“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是少先队组织工作的方针。
领会和运用:
一、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
1、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2、劳动教育;3、科学教育。4、体育和美育活动。
二、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1、队会,分为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2、礼仪活动,指少先队的礼节和仪式;3、阵地活动,是少先队大队或中队运用自己建设的专门阵地开展的经常性活动。4、参观、访问、旅行及各种社会实践;5、夏(冬)令营活动。
三、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2、自主性与指导性结合的原则。如果说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那么自主性则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3、实践性与创造性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