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31:53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蒋乃平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6日 【大:中:小】
宽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一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在于学制、培养目标和能力观不同。这些区别在职业院校课程上主要表现为有无“宽基础”。“宽基础”是学生更新知识、技能和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基础。“宽基础”包括两类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课”和面向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的加速,以及企业员工工作不稳定性强的现实,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重视包括文化课在内的“宽基础”课程,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加强此类课程为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内在规律研究。
关键词:宽基础;文化课;职业学校教育;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宽基础”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教育区别于职业培训的重要特征,是职业学校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体现。
一、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
以就业为导向韵职业教育,分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组成了职业教育体系,其本质均为以就业为导向,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均为能力本位。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力观、学制长短和培养目标不同。是否开设包括文化课等公共课在内的“宽基础”课程,是这些区别的具体表现。
(一)学制和培养目标不同
职业培训所需时间根据培训内容需要可长可短,一般时间较短。培训内容针对一个职业或一个丁种,或某一工种中的某一级别,甚至是某一工种某一级别的某项技术,有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之效。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时间相对同定,时间较长。教学内容既要针对一个职业、一个工种的一个级别,又要面向一个职业群,为毕业生在一个职业群中广泛择业提供可能,为毕业生今后转岗、晋升奠定一定的基础;既要强化毕业后立即上岗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即岗位需要的顶岗能力,又要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更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二)能力观不同
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把世界各国对职业能力的形形色色的理解归纳为二三种能力观,即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的能力观、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能力观。还依据能力观的不同,按导向把课程模式分为三类,即职业任务导向的模式、职业素质导向的模式、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式。他认为,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的能力观,“把能力等同于完成一项项孤立的工作任务的行为”,“适合于对学徒和技术工人进行职业任务技能的培训”。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中,“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注重普适性的一般素质”。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能力观,是“需要将一般素质与应用这种素质的具体情景联系起来,需要将一般能力与个体所处的职位或工作角色联系起来。所谓能力就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他认为整合能力观在能力分析的操作中,侧重于“从就业环境对工作角色期望的角度”,着力于“职业能力的非技术方面”。
这三种能力观在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实践的不同倾向和学者倡导的不同导向中,都有所反映。就“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而言,因为其开发理念是多元整合,强调兼收并蓄,因此,其能力观从课程开发的整体上倡导“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能力观”,在“宽基础”职业群专业类板块中更是如此。在“宽基础”的德育、文化课板块开发过程中,着重体现“整体主义或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在开发“活模块”时,力推“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的能力观”。包括文化课在内的所有科目,均有提高非技术方面的职业能力的责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于具有学历教育功能的职业学校教育,从课程整体上应该也必须倡导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能力观,着力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对职业能力本土化的解读,已在《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期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能力内涵》中专门予以分析,在此不再赘述。如果职业学校教育只强调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的能力观,只重视专业能力,必然导致两类职业教育的混淆,不但是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误解,更会对职业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致命的损伤。
二、职业院校课程“宽基础”的本质内涵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上述区别,在职业院校课程上主要表现为有无“宽基础”。
课程的“宽”与“深”、“厚”是有矛盾的。职业学校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即保证“宽”,而不追求“深”、“厚”。有学者强调基础应既“宽”又“厚”,这是理论演绎的理想主义产物,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也因学制、生源制约而难以实现。
“宽”有度,并非无边无沿的宽,是面对专业对应职业群的宽,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拓展就业面的宽,是为受教育者更新知识、技能和在这一职业群中提供转岗、晋升基础的宽,是为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宽。“基础”也不能套用基础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而是主要指在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以及相关职业群中转岗、晋升,即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一些学者喜欢用“平台”、“板块”等词,来代替便于理解和运用、也被一线同仁熟悉的“宽基础”。然而,无论怎样改换表述的词汇,其本质内涵均有两大部分:
第一,面向所有专业的“公共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和职业素质课等,即“宽基础”要求开设的德育文化类、工具类、社会能力训练类科目。公共课是学校教育必须开设的科目,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所必须的。
职教课程开发者在此类科目上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改造传统科目,在抓住此类科目与其他类别教育共性的基础上,运用“逆向思维”,寻找贴近职业、贴近职校生的方式,把握生源起点水平、接受能力、可用学时等制约因素,编订适合职教生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开发某些专业特需的模块;二是开发新科目,探索符合职教培养目标和生源特点的特有内容及其内在规律,即探索富有职教个性的某类内容,理清其目标、结构、内在逻辑关系和表现形式,推出一门新的公共课。
第二,面向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的“公共专业课”,即“宽基础”要求设置的职业群专业类科目。要强调的是,公共专业课是面向一个甚至几个相关职业群的专业课,其特点是这些理论和技能是一个专业或数个相近专业对应职业群中每个职业或多数职业都需要的,其中既有专业理论,也有技能训练,不同于传统中专学校“三段式”(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课)课程中的专业理论课。
职教课程开发者在此类科目上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职业群中每个职业或多数职业都需要的能力、技能、知识,即通过筛选为科目形成准备“素材”;二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理清“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明确科目或模块内部的组织主线。知识和技能之间的综合化程度高,是此类科目开发成功的重要标志。
三、科技进步和职业演变需要劳动者具有继续学习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l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指出: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时间内发生变化;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美国和德国的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人类的职业大约每过15年就要更新20%,而50年后,现存的大部分职业将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职业。美国未来学家Alvin Tofflerl970年就指出,如果以60年代的资料推算,目前20岁的就业者,将来的工作变动会有六七次之多。人们更换职业时,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更换岗位也必须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动态的社会现象。职业总是在不断的分化和演变,科学技术进步对职业演变有重大影响和推动。在科技进步拉动下形成的生产力发展,是导致职业分化和演变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规模的机器生产细化了职业分工。经济繁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职业在生产方式、丁作类型、服务内容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职业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断地新陈代谢,不停地淘汰和产生。每次技术革命都大幅度拉动了生产力发展,使生产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促进了职业演变,即老职业的淘汰和新职业的产生以及传统职业内涵的更新。如,机械方面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使分工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了机械方面的新发明。此外,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也会促使一些职业演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直接为其服务的职业产生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成了现代职业迅速演变,每次新的产业革命必然伴随着职业的重新组合和大批新职业的产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在社会分工、职业类型、职业内涵等方面都有明显特点。
在社会大的分工上,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人数相对减少,第三产业的人数大量增加。工业与农业、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导致体力劳动的减少,脑力劳动的增加,体力劳动脑力化,即职业的技能化加强。过去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向知识密集型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各种就业单位对单纯体力劳动者的需求明显减少。
在职业类型上,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信息传播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和与工业自动化技术有关的职业得到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需求旺盛有关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休闲娱乐及与旅游有关的职业会有很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种产品,都不会是某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而是许多劳动者分工合作完成的。随之而来的是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越来越专,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职业内涵上,职业的智能化和综合化程度越来越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职业之间知识的相互重叠,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越来越全面,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多种技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处理人际关系、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职业院校课程“宽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课而言,是职业院校毕业生今后更新知识、技能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文化课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和为专业课服务的重任。除了参与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外,很多情况下一线岗位从业者是通过自学来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一线岗位从业者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演变的保证,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四、工作的不稳定性。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转岗的基础
企业员工的工作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工作的不稳定性表现为企业员工流动的比例极大。在我国就业市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铁饭碗、终身制逐渐消亡,除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等稳定性较高的职业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企业为主,其工作的稳定性较差。2006年2月智联招聘与《法制晚报》联合展开了一次关于员工“跳槽”的调查,共有来自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近5000位员工参与,其中工作一年以内的被调查者占18%,1-3年的占40%.3-5年的占19%,5-10年的占16%,10年以上的占7%,即绝大多数为年轻人。在问及春节后是否“跳槽,,时,5000人中有73%的从业者“铁了心”或准备“跳槽”,23%的人在犹豫,只有4%的人不准备“跳槽”。
其次,工作的不稳定性表现为每人“跳槽”的次数多和间隔时间短。智联招聘在2007年9月组织了另一次调查,样本有7000多人,被调查对象同样是年轻人。调查结果显示,近1/4的被调查者曾经跳过1次槽,近2成从业者曾经跳过2次,3次及以上的将近1/4,只有3成多的从业者表示自己从未跳过槽。伴随着流动的加快,从业者跳槽的周期日渐缩短。
从员工来说,希望有一个稳定性较强的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前些年员工主动“跳槽”是为追逐薪酬提高和职位升迁,而近年来则把“企业的规范性”摆在首要位置,即员工流动的首位因素南收入、发展前景转向了“企业的规范”。智联招聘2008年1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员工选择企业看重的条件,以“企业的规范性”为首位。专家对从业者理解“企业的规范性”的解读,是有正规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和福利。“企业的规范性”能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从内因上解决工作的稳定性。这说明工作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从业者的重视。
从企业来说,使用廉价劳动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密切相关。重庆市大渝网在2007年12下旬进行了调查,有200多家企业、4000名员工参与。l/2受调查员工未与单位签合同,1/3受调查企业未给员工买保险。《法制日报》于2007年12月与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展开联合调查,涉及北京市18个区县,收回有效样本1044份,有规范劳动合同的受访者只占15.2%。
一些企业用损招避法,损害员工的利益。2007年底,即《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许多地方都有员工突然被通知解聘或被要求先辞职再签合同的报道。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在“一峰叠加”(新生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再就业职工)引起的就业难问题没能真正解决以前,一些企业“避法”的“高招”仍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社会学家在分析职业社会声望时,往往从职、Ik的社会功能、职业要求、职业报酬、职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某一职业的权力、权威、经济利益和不可替代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职业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多数岗位,不但在权力、权威、经济利益等方面社会声望不高,而且其职业的可替代性比较强。而可替代性比较强的职业,企业就会从降低用工成本出发,经常更换一线岗位劳动者。当前,不少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追求使用廉价劳动力。在雇主、雇员强弱分明的时期,处于弱势的一线岗位从业者往往十分被动。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一线岗位从业,有些岗位技术含量不高,有些岗位是典型“吃青春饭”的职业,工作的不稳定性极强。即便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一线岗位的可替代性也比较高。据路透社2005年9月20日报道,英国市场调查机构Skills UK提供的数据显示:一方面,英国在最近4年中,涉及IT管理的工作岗位数量增加了34%,对ITT_作人员中需求最为巨大的是那些掌握JAVA编程技术的程序员,以及微软.Net技术和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那些掌握旧技术的工作人员需求数量下降。据人力资源公司透露,英国本土10%~15%的员工发现,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过时。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各大公司宁愿去招募新员工来弥补技术缺口,而不是等待那些老员工去学习掌握新技术。
每一个已经在岗的高职、中职毕业生,每年都必须面对几十万、几百万新毕业生的竞争,面对被淘汰的威胁。每年的新毕业生,虽然技术熟练程度差,但对一线岗位的竞争优势至少有两个:工资报酬低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工作不稳定性强的现实,必然导致个体从对就业的安全感的重视,转移到对可再就业能力的安全感的重视上,即从业者更看重自己的工作技能,而不是用人单位。从业者需要在自身具有转岗能力的基础上,得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现在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会在短短几年之内过时,因此要想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铁饭碗”被打破使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变得更加重要,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从业者将这样的机会视为稳定与安全的代名词,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竞争中求生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保障。
由此可见,通过“宽基础”的文化课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具有更新知识、更新技能的基础,必须成为职业院校的职责。如果只重视与现有岗位的“零距离”,不重视在一个职业群或相关职业群中转岗基础的奠定,把职业学校教育混同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公众认同率不但不会提高,而且会在不长的时期内大幅度降低。
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工作流动性大的社会现象,以及职业演变速度的加快,都对职业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职业学校教育不应该培养“上岗容易,下岗再就业难”的劳动者。为学习者奠定转岗、晋升和继续学习的基础,既是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的需要。
五、学制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提供的可能性
中、高等职业学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的职业教育,属于职业准备教育。所学专业大多面向一个职业群,并以达到职业的入门或专门水平和奠定在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为标准。
如果就达到单一职业的入门水平标准而言,多数职业的培训时间用不了一年。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对7000多种职业进行了分析,65.76%的职业所需要的培训时间不超过一年,54.53%的职业所需的培训时间不到6个月。在我国职业培训市场中,烹饪、美容美发等职业,培训并获取中级工等级证书水平所需时间基本在3个月以下。汽修、电工、冷冻之类的入门水平培训,也大多在半年左右。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开设数控技术工人培训班,培训时间也很少有超过一年时间的。在现行教学计划框架下,有不少职业院校不但能在一般专业,而且能在技术含量高的专业中,让毕业生获得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也说明了达到单一工种入门水平所需时间是有限的。
学制三年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如果只以达到某一职业入门水平为技能训练标准,就为含文化课在内的公共课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然而,职业院校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和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多数专业面向一个甚至几个相关职业群,需要为学生在这一职业群就业、转岗、晋升奠定基础,与此相关的公共专业课课时数,再加上针对某一职业强化训练的“活模块”所需课时,专业课所用的总课时必然大于单一职业入门水平所需的时间。这一现实,必然影响公共课的总课时量。为了保证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既要与上岗“零距离”,又要奠定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通过强化实训落实“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本质特点,适当压缩公共课总课时数,增加专业课总课时数,是必要的。
而与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相比,目前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负担并不重,甚至是轻松的。学生感到压力、感到沉重的主要原因,并非来自专业课学习,而主要来自文化课学习。这种压力并不在于文化课量的多少,而是学生“学不会”、“听不懂”,教师“教不会”、“管不住”。如果不在文化课设置及其标准上加大改革力度,只在文化课课时总量的增减上讨论,把文化课总课时量一减再减,也无法解决现行文化课教学遇到的问题,无法完成职业院校文化课应肩负的任务。
可见,职业院校文化课设置的主要矛盾,并非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而是文化课设置及其标准、考核的深层次改革,即大纲、教材编写和教法、学法、考法指导思想的变革,要让中职生、高职生“学得会”、“用得上”、“喜欢学”,要在确实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上下工夫。整体文化水平是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关系着数以亿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职业院校,应该也必须开设文化课。
总之,一个人在一个企业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是我国大多数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不仅仅只表现为专业水平的高低,学习能力更是转岗、晋升的基础。学习有基础,也不仅表现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是更为重要的基础。对学习有基础的理解,绝不能只局限为升学的基础。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是现代社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着眼于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教育丁作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既面向经济,又立足以人为本,为提高全民素质服务。”2007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职业学校教育更强调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让毕业生“上岗有特色”的同时,必须确保学生毕业后“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重视并加强“宽基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饶达钦.技术职业教育理念与实施[M].台北:文景书局,1995.
[3]蒋乃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