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针灸_针灸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3:24
辩证论治/内科急证
急性发热
发热是指自觉全身发热或体温超过正常标准,又称身热。发热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二类,急症发热多指外感发热,具有起病急、热度高的特点。发热证名出于《素问.热论》诸篇。针灸治疗则首见于《素问.剌热篇》。从秦汉的《素问》、《灵枢》、《伤寒论》,晋唐的《脉经》、《针灸甲...
昏迷
昏迷指由热、痰、湿、瘀血、疫毒阻闭清窍,扰乱神明而出现的神志不清或人事不省的证候,系临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多种急性疾病均可出现此证。证名首见《症因脉治》。但早在《内经》中即有“暴露不知人”的记载。针灸治疗归属于本证的“不省人事”、“不识人”等症状,较早的记...
厥证
厥证泛指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厥者,逆也……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类经·厥逆》)。
针灸治疗首见于《内经》。如《素问·缪刺论》还提到尸厥的治疗。而《灵枢·寒热病》则进一步指出:...
痉病
痉病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痉的病名,首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灵枢·热病》中即记载用针灸治疗本证:“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提出“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
中风
中风亦称卒中,系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喎语蹇、半身不遂的病症。针灸治疗本证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篇,认为“大风在身”,宜用针“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阴阳平复”。晋唐时期,针灸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灸法。至宋金时期,由于对中风机理认识的...
中暑
中暑,此指夏季炎热,感于暑邪而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身热烦躁等症状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金匮要略》中称中蝎。
有关针灸治疗的记载,较早见于《千金翼方》:“治热喝,灸两乳头七壮”。宋《医心方》记录了脐...
衄血
衄血指鼻、齿龈、耳、舌及皮肤等不因外伤而出血的病症。其常见的急症为鼻衄,所以仅选此加以讨论。
...
咳血
咳血指肺络损伤、其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
...
呕血
呕血指血从口中吐出。此血来之于胃,呕血之量可多可少,少则数口,多则盈盆盈碗。
...
尿血
尿血又称溺血,系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
...
辩证论治/内科急证
便血
便血又名下血、泻血。凡血从大便而下、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便血。
...
胸痛
胸痛,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的统称。多与心肺有关,危急之候常见。早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就有“心痛,心烦而意(噫)。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阴温(脉)”的记载。说明古人很早就应用针灸治疗本证。及至《内经》,述之更详,如《灵枢·厥病》篇云:“厥心...
怔忡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
感冒
感冒,亦称伤风,系指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一书。但早在《内经》中,即有类似记载。针灸治疗感冒,古籍文献中多载于外感热病中。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
急性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常见证候之一。早在《内经》已对本证之成因、症状、症候分类及治疗均有较系统论述。针灸治疗急性咳嗽,在《内经》中即有多处记载,如《灵枢·五邪》云:“邪在肺……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椎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
喘证
喘证,指以呼吸急促、张口抬肩,甚则昏厥痰壅,口唇青紫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证。喘证的证候在《内经》中有较多的记载。针灸治疗,在《索问·脏气法时论》中已有记述:“肺病者,喘咳逆气,……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晋代的《针灸甲乙经》中中府、云门等62个穴位...
哮病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为特征的疾患。其急性发作属于急症。本病名见于《证因脉治》。在金元之前,哮、喘统属一门,针灸取穴治疗亦无明显差别,如宋代《针灸资生经·卷四》。云:“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痠疼,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至明清,则?..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黄疸一般分阳黄、阴黄两类。阳黄病程短,病势急,属于急症,其中传变急速,病情更为凶险者,称为急黄。本节着重讨论阳黄。针灸治疗本证。始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一》:“黄疸刺脊中”,并据黄疸的不同症候,分列主治俞穴。...
胃脘痛
胃脘痛指胃脘部疼痛而言,其类型甚多。这里仅讨论急性发作,痛势剧烈的胃脘暴痛。现存最早的针灸典籍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已提及脘痛;《内经》记载的以针灸治疗的心痛病症中,不少属于本证。历代针灸文献中,胃脘痛是主要适应症之一,其中包括胃脘暴痛。
&n...
霍乱
霍乱是以发病急骤、卒然发作、上吐下泻、突然腹痛(亦可不痛)为特征的急性病症,因其病势凶险,起于顷刻之间,挥霍撩乱,故名霍乱。霍乱的名称始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针灸治疗本病,首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旁三”治疗本证;《灵枢·经脉...
暴泻
暴泻,又名暴注,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为特征的内科急性病证。早在《素问》中已提到针灸治疗“飧泄”。而暴泻的针灸治疗,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记载:“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也强调灸水分对本证的良好疗...
暴痢
痢疾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为特征的病证。痢疾一名,见于《济生方》,《内经》称“肠澼”,。暴痢则是指起病急骤的痢疾,症状明显,可兼恶寒发热,好发于夏秋之际。虽在汉代《伤寒论》中已记载“下利便脓血者”可用针刺治疗。但暴痢的针灸治疗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卷...
呕吐
呕吐,又称呕、呕逆、呕涌,系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饮食物和痰涎从胃上涌,自口而出的病证。病证名始见于《内经》。针灸治疗呕吐,在《素问》和《灵枢》中都有有记载。晋代《脉经》用针灸治疗实证呕吐;《针灸甲乙经》中太白等5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
呃逆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症状,因属胃气上逆,呃呃有声,故称呃逆。
针灸治疗,在《灵枢·口问》篇中已有记载:“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
急性腹痛
急性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突然发生剧烈的疼痛而言,其病势急剧,变化迅速,是常见而重要的急性证候之一。针灸治疗腹痛,始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腹痛,腹张(胀)……皆久(灸)足泰(太)阴温(脉)”。《针灸甲乙经》中足三里、复...
奔豚气
奔豚气系指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的一种病证。奔豚一名,首见于《内经》。因其发作突然,痛苦剧烈,故列入本书介绍。本证的针灸治疗,始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之后,从唐宋至明清的针灸医藉多...
癃闭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常见急证。其中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最为急重。早在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癃闭证,《灵枢·热病》还主张刺血法治疗:“癃,取之阴*足乔 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东汉时期的《金匮要略》记载,刺泻...
急淋
淋证系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有“淋”、“淋溲”、“淋满”等病证。晋代的《脉经》已采用刺足少阴和横骨穴的方法治疗“尿有余沥”;《针灸甲乙经》记载,针灸治...
疟证
疟证系指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病证。《内经》对针灸治疗疟证已有相当认识,如《素问·刺疟篇》指出;“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
狂证
以精神躁狂,喧扰不宁,动而多怒、毁物打骂为临床特征的病征,称为狂证。狂名出自《内经》。本病证的针灸治疗,《灵枢·癫狂》篇曾专作论述,提出针、灸、刺血等法救治,如“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
痫证
痫证属于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俗称“羊痫风”。发作时,以粹然仆倒,昏不知人,抽搐鸣叫,口吐延沫,移时苏醒为主要特征。痫证发作期为急症,亦即本节讨论的内容。
针灸治疗始见于《灵枢》已有“暴挛痫...
急性头痛
头痛系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中起病急骤、头痛剧烈者属急性头痛。头痛病名出自《内经》。而在《内经》中,也已提到急性头痛的针灸治疗,如:“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厥病》)。至晋代,《脉...
眩晕
眩是眼目昏花,晕是头脑旋转,二者同时并现,统称眩晕。其急性发作之重症,属于急症。眩晕之病证名虽始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但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在《内经》、《伤寒论》中已有用针灸针灸治疗的记载,在《针灸甲乙经·卷之十》所述:“风眩善...
急性胁痛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痛病症名出自《内经》。本节主界讨论起病突然,疼痛较剧,变化迅速的急性胁痛。针灸治疗,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胁病……皆久(灸)少阳温(脉)”。《内经》则更提及急性胁痛的治疗,如:“...
项强痛
项强痛系指以颈项部疼痛、活动不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急诊中多见的颈项部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并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等,属本节讨论的范围。项强一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汉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称之为项背痛。针灸治疗首见于《素问.骨空论...
急性腰痛
腰痛系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发病突然,疼痛剧烈,转侧明显不利者,属于急性腰痛。《内经》叙述颇多,除了散见于一些章节外,《素问·刺腰痛篇》集中介绍各条经脉病变所致的腰痛证候与针灸之法。内容十分丰富。晋代《脉经》采用刺足太阴、...
痹证
痹证系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以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或红肿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痹的病名,首见于《内经》。针灸治疗痹证,在《素问·痹论》中即已明确提出:“痹,……以...
破伤风
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乗虚侵入而发痉者,称为破伤风。其中外伤所致又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又称撮口脐风。本证的记载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称为伤痉、婴儿索痉。本证名见于《太平圣惠方》:“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也?..
- 急性发热 - 【收藏】
【概述】
发热是指自觉全身发热或体温超过正常标准,又称身热。发热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二类,急症发热多指外感发热,具有起病急、热度高的特点。发热证名出于《素问.热论》诸篇。针灸治疗则首见于《素问.剌热篇》。从秦汉的《素问》、《灵枢》、《伤寒论》,晋唐的《脉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直至宋、明、清的大多数针灸著作中均有针灸治疗本病证的记载。经检索,在古籍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发热的条目达597条之多,且在各病证中占首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急症发热,多相当于西医的感染性发热。
【病因病机】
急性发热,多因感受风、寒、暑、湿等各种外邪所致,风寒外袭,客于肌表,卫外之阳被抑,腠理闭固,表阳不宣而发热;或因外受风热之邪,肌表肺胃为邪所抑,郁而发热;或因感时令大热,热淫所胜,或应寒反温,温热之邪,袭人肌表而发热;或因外感时行疫邪,内蕴伏热之毒,交相传染而成。
【辩证分型】
急性发热一般分为表实热证和里实热证二型。
(一) 表实热证
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或微恶风,骨节酸楚或口干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
(二) 里实热症
症见高热多汗,口渴唇干,渴欲冷饮,面赤心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洪数或浮数。
【治疗】
(一) 表实热症
1.治则:解表泄热
2.处方:合谷、风池、风门、鱼际。风寒加外关;风热加肺俞。
3.方义:合谷,手阳明之原,为解表泄热之要穴,古人最为常穴之一;风池为阳维、足少阳之会,阳维有病苦寒热,该穴有较强的疏风清热之效;风门,其右侧别名热府,剌是穴,可宣肺病清热;鱼际,手太阴之荥穴,可清表热利咽喉。风寒加外关,外关为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脉,可增强解表祛寒泄热的作用;风热加肺俞,调肺理气退热。
4.治法:合谷,直剌,以提插泻法,手法宜强,以全身出汗为佳;风池穴,向同侧内眦方向进针,至半边头部有胀重感,行提插泻法,本穴也可施以灸法,以热引热;风门,略向脊椎方向剌入1寸左右,捻转结合小幅度提插泻法;鱼际直剌,稍作提插后留针。外关针法同合谷。肺俞同风门,针后加罐。均留针至体温下降。
5.古方辑录
《济生拔粹》:治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宜剌手阳明经合谷二穴,依前法剌之,候遍体汗出即出针。
《诸病源候论》:“若壮热者,----便灸两风池及背第三椎、第五椎、第七椎、第九椎两边各两壮。”
(二) 里实热症
1.治则:清泄腑热
2.取穴:曲池、大椎、足三里、百会、少商。
3.方义:里实热症多为阳明腑热,故取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足三里以泻其实热取合治腑病之意;大椎系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之处,为古今泄热之要穴;百会亦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为历代医家治疗发热之要穴;据文献分析,古人治里实热症多用上肢未端阴经穴,少商为肺经之井穴,是是泻热之要穴。
4.治法:曲池、足三里、大椎均直剌后用提插泻法,百会平剌。留针至热退。少商用三棱针点剌出血。
5.古方辑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少商——以三棱针剌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
《神应经》: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针灸集成》:欲泻诸阳之气,先剌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发热案
一人年七旬,病体麻热,股膝无力,饮食有汗,妄喜笑,善饥,痰涎不利,舌强难言,声嗄不鸣,身重如山,李诊脉左手洪大而有力,是邪热泪盈眶客于经络之中也——以缪剌四肢,以泻诸阳之本,使十二经络相接而泄火邪。
(《名医类案》)
- 昏迷 -
【概述】
昏迷指由热、痰、湿、瘀血、疫毒阻闭清窍,扰乱神明而出现的神志不清或人事不省的证候,系临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多种急性疾病均可出现此证。证名首见《症因脉治》。但早在《内经》中即有“暴露不知人”的记载。针灸治疗归属于本证的“不省人事”、“不识人”等症状,较早的记载见于《扁鹊心书》:“邪气深入则昏睡谵语,足指冷,脉浮紧,乃死证也,急灸三百壮可生,”在明代的医籍中更有不少载述。
本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病、脑卒中、肝昏迷等所出现的昏迷阶段。
【病因病机】
其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多因外感时邪、卒冒秽浊之气,蕴结化热,或五志过极,肝阳暴亢、心火过盛,火热上扰神明;有因素体阳虚,饮食不节,痰浊内生,致闭阻清窍,神明不用;亦可系汗、吐、下太过或热邪久羁,伤津耗液而阴枯液竭,久病重病,元气虚损,清窍失养,神无所依。以上种种,均因损及神明而可呈闭证或脱证。
【辩证分型】
(一) 闭证
为实证。症见人事不省,大小便闭结,牙关紧闭,双手紧固。如为热闭,身热面赤,烦躁谵语,脉细数或弦数,舌红绛或干绛,苔黄或焦黄;如为痰闭,胸闷气粗,痰声如拽,脉沉滑或滑数,舌苔白腻或黄腻。
(二) 脱证
为虚证。症见神志不清,目合手撒,二便自遗,汗出。如为亡阳,面白肢厥。唇舌淡润,脉微欲绝;如为亡阴,面红身热,唇舌干红,脉象虚数。
(三) 内闭外脱
闭、脱二证之症候俱见,但具体见症有主次之分,或以闭为主,或以脱为主。
【治疗】
(一) 闭证
1.治则:开窍通闭。
2.处方:水沟、十二井、合谷、太冲;热闭加大椎,痰闭加丰隆。
3.方义:水沟位于督脉,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有开窍泄热、醒脑宁神之功;十二井乃阴阳经交接之处,刺此冀经气接续,阴阳协调;合谷、太冲合称四关,分属大肠与肝两经,善解郁利窍,疏调一身气机。四穴合用,可达通调阴阳气机,开窍醒脑宁神之目的。如属热闭,取督脉之大椎以清泻邪热;如属痰闭,加胃络丰降以祛化痰浊。
4.治法:以泻法为主。先取水沟,针芒向上,反复运计,强度宜适当加大。继用三棱针刺十二井,挤去恶血数滴。余穴均宜留针,留针期间,须间断作反复持续运针,施泻法(手法如不特别注明,均可参照“总论”中“现代刺灸法”节,下同)。留针时间,一般应留至神志恢复。如疗效不显,即须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5.古方辑录
《神应经·诸风门》:“不识人:水沟、临泣、合谷。”
《针灸聚英·卷二》:“郁冒:郁为气不舒,冒为神昏不清,即昏迷是也。……刺太阳、少阳。”
(二) 脱证
1.治则:救阴敛阳固脱。
2.处方:百会、关元、复溜、太渊;亡阴加太溪,亡阳加足三里。
3.方义:百会位于巅顶,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于斯,灸之升阳固脱;关元乃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灸之滋阴扶本;复溜,足少阴之经,能调肾气而止汗敛阴;太渊,手太阴之原,可理肺气而摄纳浮阳。脱症多阴阳皆虚,故需滋阴升阳,敛阴摄阳同时并进。若为亡阴,加肾之原太溪滋养真阴;若为亡阳,取胃之合足三里资助元阳。
4.治法:以艾卷取雀啄灸法重灸百会、关元穴,局部皮肤须现潮红,甚或起小泡。余穴宜用针刺,用补法,手法亦宜重。留针和薰灸的时间均须据症情而定,以脉回神清为度。如效不显,亦宜立即辅用他法或改用他法。
5.古方辑录
《神应经·伤寒门》:“不省人事:中渚、三里、大敦。”
(三) 内闭外脱证
l.治则:开窍闭脱。
2.处方:须依据所表现的闭、脱证的症候,分别自上述处方中灵活选穴;治法亦宜针灸结合,攻补皆施。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昏迷案
余治一伤寒,亦昏睡妄语,六脉弦大——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病人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痛,灸之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而解。
(《扁鹊心书》)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痉病 -
【概述】
痉病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痉的病名,首见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灵枢·热病》中即记载用针灸治疗本证:“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提出“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的预防观点。自唐宋至明清,有关针灸治疗痉病的文献颇多,在取穴上,重视头部穴和肢端穴,在方法上,包括剌法、灸法和剌血等。
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各种原则引起的高热或无热惊厥,均可参照本证辨治。
【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两类。一为风毒寒湿侵入,壅滞经脉,或瘀血痰浊,内阻脉络;或因邪热炽盛,血热搏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受病,拘急成痉。其中以热甚发痉最为常见而急重,“热而痉者死”(《灵枢·热病》。一为过汗亡血;耗阴伤液,致气血衰少,筋脉失于濡养,虚风内动成痉。
【辩证分型】
痉机分型较多,大多急重。取常见且针灸治之有效者,辨为下列二型:
(一) 热甚发痉
为实证。症见发热胸闷,口噤 *齿介 齿。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二) 血不养筋
为虚证。症见头痛神疲,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舌淡红或暗有瘀斑,脉细弦或涩。
【治疗】
(一) 热甚发痉
1.治则;泄热止痉。
2.处方:大椎、委中、少商、阳陵泉、颊车。
3. 方义:大椎属督脉,又为三阳之会。督脉为病,“实则脊强”(《灵枢·经脉》),故刺此穴,既可止搐镇痉,又能清泄阳热;少商,手太阳之井,为古人推崇之治痉要穴之一,《肘后歌》云:“刚柔二痉最乖张,口噤眼合面红妆,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委中系“血郄”,刺之可清血中之热,又为膀胱经之合穴,故对角弓反张有效;阳陵泉乃筋会.用其缓解筋脉之拘挛;颊车属局部取穴,治口噤不开。
4.治法:大椎、阳陵泉、颊车俱用泻法留针。其中,大椎宜适当深刺(应避免过深误伤脊髓),先使针体成60度角向下,以气至法导出循督脉窜行之针感,施泻法1分钟~2分钟,继而提针至皮下,分别略偏向左和右深刺,复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左、右上肢放射,各施泻法1分钟~2分钟,留针期间可反复间断运针。少商、委中均以三棱针刺血。
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脊强反折,瘈疭癫疾头痛。”
《神应经·鼻口门》:“口噤:颊车、支沟、外关、列缺、内庭、厉兑。”
《神灸经纶·卷三》:“五痉脊强:身柱、大椎、陶道。”
(二) 血不养筋
1.治则:培元养血,濡润筋脉。
2.处方:命门、肝俞、脾俞、风府、后溪。
3.方义:命门属督脉之要穴,能培元补肾,通利腰脊,为本方主穴。肝俞、脾俞为肝、脾两脏经气输注之处,肝藏血主筋,脾统血而又为生化之源,用此两穴可养血润筋,亦系治本之法。后溪为八脉交会穴而通于督脉,针之以遏痉止搐;风府更可消虚风内动之侯,用此两穴,乃治标之举。
4.治法:命门、肝俞、脾俞用补法,风府、后溪宜取泻法。肝、脾俞留针时间3分钟~5分钟,余三穴留针至痉停搐止,其间可间断持续运针。
5.古方辑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命门……瘈疭里急,腰腹相引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肾俞、中膂俞、长强,主寒热痉反折”,“肝俞,主筋寒热痉、筋急手相引。”
《类经图翼·十一卷》:“角弓反张:百会、神门、间使、仆参(七壮)、命门。”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决》:“治脊强反折,刺督脉痖门一穴,应时立愈。”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痉证案
城东李氏子,年十八,病伤寒结胸,状如至 ,自心至脐,手不可近,短气心烦——予以黄连饼子,灸脐中数十壮,得气下,心腹软。
(《伤寒九十论》)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中风 -
【概述】
中风亦称卒中,系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喎语蹇、半身不遂的病症。针灸治疗本证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篇,认为“大风在身”,宜用针“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阴阳平复”。晋唐时期,针灸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灸法。至宋金时期,由于对中风机理认识的深入,针灸防治本病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针灸资生经》专辟“中风”一节,至明清,各种针灸典藉,都有将中风的救治列在显著的地位。历代对中风的针灸防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里仅讨论急重的中脏腑的证治。
现代医学之脑血管意外之脑出血、急性脑梗死与此相同。
【病因病机】
中风之发病,主要因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阴亏于下,阳气无根,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攻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之急候。
总之,中风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是虚、火、风、痰、气、血互相影响的结果,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辩证分型】
(一) 闭证
多因风火内闭、痰热郁阻所致。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秘,面赤气粗,喉中痰鸣,肢体强痉,脉滑,舌红苔黄。
(二) 脱证
真阴衰微,元阳欲脱,阴阳有离决之势。症见猝然昏倒。目合口张,手撒肢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二便失禁,脉细欲绝,舌萎。
【治疗】
(一) 闭证
1.治则:清热豁痰、熄风开窍。
2.处方:十宣、水沟、丰隆、太冲、劳宫。
3.方义:十宣为经外奇穴,点刺出血以泄热宣闭;水沟,醒脑开窍;劳宫,泻火清心。脾胃乃生痰之源,取足阳明别络丰隆,通调脾胃二经气机,蠲化痰浊;太冲,足厥阴之原,肝脉上达巅顶,泻太冲则可降肝经逆气平熄上亢之阳。
4.治法:先以三棱针点刺十宣,挤出血数滴。继刺人中,针芒向上,深刺及齿,反复运针施泻法,然后再刺其他各穴,均用泻法。留针至神志清醒。留针期间宜间断持续运针。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刺督脉水沟一穴……针入四分,次针足阳明颊车二穴……针入四分,得气即泻”;“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针百会、风池……针入七分,大椎……针入五分,肩井……只可针入五分,曲池……、间使……针入三分,(足)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神清为度”。
《乾坤生意》(转引自《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
(二) 脱证
1.治则:益阴回阳、扶正固脱。
2.处方:神阙、关元、足三里。
3.方义:神阙位于脐中,属任脉,乃真气之所系,用以救垂危之阳;关元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络命门真阴,为阴中有阳之穴,元阳外脱,补阴以救阳;足三里为胃合,可资助生化之源,化生气血,扶正固脱。
4.治法:神阙隔盐灸,壮数不拘,以神清脉回为度。关元、足三里施补法留针,关元可在针柄上以艾卷灸之。留针时宜作间断刺激。
中风闭证脱证,如针灸疗效不显亦宜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5.古方辑录
《景岳全书·杂证谟  非风》:“灸非风卒厥危急等证:神阙,用净盐炒干,纳于脐中令满,上加厚姜一片盖定,灸百壮至五百壮。愈多愈妙,姜焦则易之。”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1.中风案之一
真定府临济寺赵僧判,于至元庚辰八月间,患中风,半身不遂,精神昏愦,面红颊赤,耳聋鼻塞,语言不出。诊其两手,六脉弦数。尝记洁古有云:中脏者,多滞九窍;中腑者,多著四肢。今语言不出,耳聋鼻塞,精神昏愦,是中脏也。半身不遂,是中腑也。此脏腑俱受病邪。先以三化汤一两,内疏三两行,散其壅滞,使清气上升,充实四肢。次与至宝丹如龙骨、南星,安心、定志、养神治之。使各脏之气上升,通利九窍,五日,声音出,语言稍利。后随四时脉证,加减用药。不旬,即稍能行步,日以绳络其病脚,如履阈(门槛),或高处,得人扶之,方可踰也。又刺十二经之井穴,以接经络。翌日舍绳络,能行几百步,大势皆去,戒之慎言语,节饮食,一年方愈。
(《卫生宝鉴》)
2.中风案之二
徐伻卒中不省,得桃源簿。为灸脐中百壮始苏。更数月,乃不起。郑纠云:有一亲卒中风,医者为灸五百壮而苏,后年余八十。向使徐伻灸至三五百壮,安知其不永年耶?
(《针灸资生经》)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中暑 -
【概述】
中暑,此指夏季炎热,感于暑邪而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身热烦躁等症状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金匮要略》中称中蝎。
有关针灸治疗的记载,较早见于《千金翼方》:“治热喝,灸两乳头七壮”。宋《医心方》记录了脐部热敷之法治疗本证,金元时期张子和以头部穴剌血治“大暑”。明清时期的针灸著作则汇集了前人的经验和成方。
现代医学中之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等,均可归属本证范畴。但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善和救治技术的提高,以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反而少见。
【病因病机】
因机体正气虚弱,复于盛夏感受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使之乘虚而入,邪热郁蒸,不得外泄,致正气进一步内耗,清窍被蒙,经气厥逆,而呈壮热神昏,甚至热极动风之象。若病情发展,气耗阴竭,则可发生虚脱等危急情况。
【辩证分型】
据病情进退,可辨为轻重二型。
(一) 轻证中暑
症见头昏头痛,胸闷呕恶,高热汗闭,烦躁不安,脉洪数,舌红苔黄腻。
(二) 重证中暑
除上述见症外,如为暑热蒙心,尚见神昏喘促,转筋抽搐;如属气阴两伤,则现面色苍白,汗出气短。四肢厥冷,猝然昏迷,脉象虚细,舌质谈白等症候。
【治疗】
(一) 轻证中暑
1.治则:清泄暑热。
2.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
3.方义: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隔,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4.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好。亦须间断运计。
5.古方辑录
《针灸逢源·卷五》:“中暑:暑乃天之气,所以中手少阴心经,初病即渴,其脉虚弱。人中、中脘、气海、曲池、合谷、中冲、三里、内庭。”
(二) 重证中暑
暑热蒙心
1.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2.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
3.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熄风镇惊之效。
4.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芒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5.古方辑录
《神灸经纶·卷三》:“中暑神昏:……百会、中脘、三里、脾俞、合谷、人中、阴谷、三阴交。”
气阴两脱
1.治则:补气滋阴。
2.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
3.方义: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阳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4.治法:气海、百会施艾卷雀啄法灸,持续不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此型甚为危重,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5.古方辑录
《针灸大成·卷九》:“中暑不省人事:人中、合谷、内庭、百会、中极、气海。……复刺后穴:中冲、行间、曲池、少泽。”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中暑不省人事:百会、风门、人中、承浆。中冲、合谷、少冲、气海、三里、内庭、脾俞、中管、阴谷、阴陵泉、三阴交。”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中暑案
余尝治大暑之病,诸药无效,余从其头数剌其有,出血立愈。
(《儒门事亲》)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衄血 -
【概述】
衄血指鼻、齿龈、耳、舌及皮肤等不因外伤而出血的病症。其常见的急症为鼻衄,所以仅选此加以讨论。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一) 火盛灼络
系风热犯肺、热蕴于胃或肝气郁结,热盛化火上扰,灼伤肺络,迫血妄行。症见鼻衄不止,量多色红,口渴引饮,头痛胸闷,急躁易怒,脉数,舌红或暗。
(二) 气不摄血
脾气虚弱,气失统摄,血无所主,上走清道而外溢。症见:鼻衄不止,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不宁,脉细无力,舌谈。
【治疗】
(一) 火盛灼络。
1.治则:清热泄火、凉血止血。
2.处方:上星、隐白、膈俞、禾髎;肺热加大杼,胃热加内庭,肝热加行间。
3.方义:膈俞为血之会穴,功专理血止血;上星位于督脉,清热降火,系治鼻衄之经验要穴;隐白乃足大阴井穴,既可益肿统血,又能清泄邪热;禾髎挟于鼻孔两侧而属手阳明经,为局部清热止血的配穴。如为肺热所致,配大杼加重清热透表之力;胃热迫血上逆,加内庭清胃泄热;因肝郁化火发病者,加取肝经荥穴行间,引热下行。
4.治法:隐白斜向上刺1分~2分,施补法运针1分钟后取针,挤出黑血一滴,再以艾卷灸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留针期间宜间断运针数次。
(二) 气不摄血
1.治则:益气摄血。
2.处方:素髎、脾俞、膈俞、足三里。
3.方义:素髎位于鼻尖属督脉,可提举阳气,制止鼻衄;膈俞理血止血,此二穴乃是治标。脾俞,健脾益气,摄血统血,足三里是强壮固本之要穴,具生气化血之功,且足阳明始于鼻旁,上行而左右交会于鼻根,亦可引离经之血复归,故此二穴重在治本。
4.治法:先针素髎,针尖从鼻尖端斜向上刺,深0.5寸~0.8寸,使针感放射至鼻根或鼻腔,施平补平泻法(即基本手法);继针余穴,用补法,足三里穴可以艾卷灸针柄。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咳血 -
【概述】
咳血指肺络损伤、其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一) 热伤肺络
外感风热燥邪或肝火上逆迫肺,灼伤肺络,致鲜血咳吐而出。症见血色鲜红量多,咳嗽胸闷,烦躁易怒,便干溲赤,脉浮弦数,舌红苔黄。
(二) 阴虚火旺
肺阴亏耗,阳虚火旺,火盛烁肺,迫血妄行。症见咳嗽 少痰,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血色鲜红,盗汗颧红,潮热烦躁,脉象细数,舌质红。
【治疗】
(一) 热伤肺络
1.治则;清热润肺,和络止血。
2.处方:肺俞、孔最、鱼际;外感加风门,肝火加太冲,血脱加涌泉。
3.方义:肺俞属足太阳又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太阳主一身之表,故用以达邪润肺;孔最为肺经郄穴,善调降肺气、清热止血,是止咳血之要穴,加荥穴鱼际更加重清解肺热之力。如为外邪骤入犯肺,加取风门逐邪外出;如为肝气化火,上逆烁肺,配肝经之原太冲,疏气机、降肝火,清络和营;如为血出似喷,两足厥冷者,宜速取涌泉导血下行,复归于元。
4.治法:肺俞穴宜针芒略向脊柱方向斜刺,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前胸放散(注意避免过大幅度提插,以免引致气胸),先行泻法,后行补法,泻多于补,留针。孔最可用梅花针反复叩刺至穴区皮肤轻微出血。涌泉穴,先令病人热水洗足后,将附子打烂贴敷于上,并包扎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时间依症状改善而定,亦须反复间断运针。
(二) 阴虚火旺
1.治则:滋阴降火止血。
2.处方:肺俞、中府、太溪、大椎。
3.方义:肺俞、中府为俞募相配,可滋肺阴、清肺火;太溪是肾之原,刺之能育肾阴而润肺降火,更属治本之法;大椎又名百劳,用以清骨蒸潮热。肺阴得润,虚火得降,咳血当能自止。
4.治法:均用针治。大椎以泻为主,先泻后补;太溪只补不泻;肺俞、中府以补为主,先补后泻。针法同前。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呕血 -
【概述】
呕血指血从口中吐出。此血来之于胃,呕血之量可多可少,少则数口,多则盈盆盈碗。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呕血之常见而急重者,多为火伤胃络。或因胃中积热,郁而化火,或因肝火犯胃,致胃络灼伤,血热妄行。症见口吐鲜血或紫黯之血块,量多。如为胃中积热,则脘腹胀闷,便秘色黑,脉象滑数,舌质红,苔黄厚浊腻;如为肝火犯胃,则口苦胁痛,烦躁易怒,脉象弦数,舌质红绛。
【治疗】
火伤胃络
1.治则:泻肝清胃宁血。
2. 处方:膈俞、公孙、内关;胃热加内庭,肝火加行间。
3.方义:膈俞,血之会穴,取其理血宁血;公孙为脾经之络穴,通于冲脉属八脉交会穴之一,冲为血海,故此穴能统血止血;内关通阴维络胃,本能和胃止呕,更与公孙属父母相配,二穴合用,其效益彰。胃热所致者,加胃经之荥,清热凉血;肝火犯胃者,复取肝经之荥,泻火止血。
4. 治法:公孙施用补法,余穴均施凉泻法。如暴呕血不止,宜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尿血 -
【概述】
尿血又称溺血,系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尿血可分二型,一为心火亢盛,一为脾肾亏虚,以前者更为急重。
(一) 心火亢盛
多因邪热久羁或情志过极,耗伤心阴或肾阴,致心火独力,移热小肠,灼伤脉络。症见小便热赤,带血鲜红,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脉数,舌尖红。
(二) 脾肾亏虚
劳倦久病,致脾肾双虚,脾不统血,肾失固摄。症见小便频数带血,其色淡红,精神怠倦,面色萎黄,腰背痠痛,头晕耳鸣,脉细,舌质淡。
【治疗】
(一) 心火亢盛
1.治则:清心泻火止血。
2. 处方:大陵、小肠俞、关元、大敦。
3.方义:大陵,手厥阴心包经之俞土穴,阴经以俞代原,故亦为该经原穴,心包乃心之宫城,泻大陵可降独亢之心火;小肠俞与关元是俞募相配,引小肠之热下行,凉血止血;大敦为肝之井,肝属木,木极生火,此穴对因七情过极,肝火灼伤膀胱阴络所致的尿血效果更为明显。
4.治法:大敦穴以三棱针刺血,余穴均用泻法。关元穴须导出向龟头放射的针感。
(二) 脾肾亏虚
1.治则:健脾益肾,补气摄血。
2.处方: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
3.方义:脾俞,刺之可鼓舞中气,统血有权;肾俞,刺之则补益下元,加强固摄之功,从而使血有归依而不渗漏于水道。气海乃元气之海,用其资生元气;三阴交,属脾经又为三阴经之交会,更可补脾肾而助统摄。
4.治法:气海穴,宜导出针感向阴部放射,施补法后,可在针柄上用艾卷温灸之,余穴均针刺,施补法,三阴交亦可平补平泻。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便血 -
【概述】
便血又名下血、泻血。凡血从大便而下、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者,统称便血。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一) 湿热内蕴
多因湿邪外袭,滞留中焦,或恣食生冷肥甘酒醴,损及脾胃,聚湿生热,下移大肠,火热伤络。症见便色鲜红,或先血后便,排便不畅,肛门疼痛,脘闷腹痛,脉象濡数,舌苔黄腻。
(二) 脾胃虚寒
脾虚久病,中气不足,气失统摄,血无所归,离于脉道,溢于肠内。症见下血紫黯,甚则色黑,脘腹隐痛,面色不华,神倦便溏,脉细,舌淡。
【治疗】
(一) 湿热内蕴
1.治则: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2. 处方:承山、隐白、长强。
3.方义:承山属膀胱经,因足太阳经别之一支别入于肛门,故针此穴可清化肠腑湿热;长强为督脉之络穴,可通任督而利腑气,二穴配合,治下血有效,如《百症赋》云:“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隐白系脾之井穴,善清脾胃湿热,为古人所喜用的治便血穴位之一。由于本型症情较急,取穴重在治标。
4.治法:三穴均用泻法。长强穴宜深刺,用气至法导出针感向肛门扩散。承山,手法不应过重,以免后遗不适感。隐白,取针后须挤恶血。
(二) 脾胃虚寒
1.治则:温中健脾,养血止血。
2.处方:太白、脾俞、中脘、气海。
3.方义:太白系脾经之原穴,脾俞为脾之背输穴,二穴配合以健脾统血;中脘乃胃之募人,温中消痛止血;气海助元,使统摄之功能更得以加强。本方着眼治本,健运中州,气血生化源源不绝,当能养血止血。
4.治法:气海穴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中脘穴先施泻法, 后施补法, 以补为主;余穴均用补法。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二十八》:“鼻衄不止,灸涌泉二穴,百壮”。“治吐血法,虚劳吐血,灸胃管三百壮;……凡口鼻出血者名曰脑衄,灸上星五十壮;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壮,忌针;吐血腹痛雷鸣,灸天枢百壮;吐血唾血,上气欬逆,灸肺俞随年壮”。“第七椎两边各五寸,主尿血;又灸大敦,各随年壮”。
《类经图翼·十一卷》:“血证 吐血:百劳、肺俞、心俞、(夏止五壮)、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脊骨、中脘(虚劳吐血)、天枢、太渊、通里、间使、大陵、外关(刺)、足三里;……衄血:上星(灸一壮即止,一曰须七七壮,少则不能断根)、囟会(亦如上星)、百劳、风门、膈俞、脊骨、合谷、涌泉;……便血:中脘、气海,上二穴灸脱血色白,脉濡弱,手足冷,饮食少思,强食即呕,宜灸之,其效如神。凡大便下血,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与脐相平,须按脊骨高突之处,觉痠疼者是穴,方可于上灸之,不疼者非也,灸七壮即止。如再发即再灸七壮,永可除根。至于吐血衄血一切血病,百治不效者,经灸永不再发;……尿血:隔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列缺、章门、大敦”。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鼻衄不止,刺督脉痖门一穴,手阳明经合谷二穴,足阳明经内庭二穴”。
《杂病穴法歌》:“吐血尺泽功无比,衄血上星与禾髎”。
《针灸聚英·卷二》:“吐衄血:身热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针隐白、脾俞、上脘、肝俞。下血:肠血多在胃与大肠。针隐白,灸三里。”
《神应经》:“鼻衄:上星(灸二七壮)、绝骨、囟会;又一法:灸项后发际两筋间宛宛中”。“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呕血:曲泽、神门、鱼际”。“便血: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小便赤如血:大陵、关元”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咯血案
一壮年患嗽而咯血,发热肌瘦,医用补药,数年而病甚,脉涩。此因好色而多怒,精神耗少;又补塞药多,荣卫不行,瘀血内积,肺气壅遏不能下降。治肺壅,非吐不可,精血耗,非补不可。唯倒仓法二者兼备,但使吐多于泻耳。兼灸肺俞两穴在三椎骨下,横过各一寸半,灸五次而愈。
(《名医类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胸痛 -
【概述】
胸痛,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的统称。多与心肺有关,危急之候常见。早在《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就有“心痛,心烦而意(噫)。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阴温(脉)”的记载。说明古人很早就应用针灸治疗本证。及至《内经》,述之更详,如《灵枢·厥病》篇云:“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先取京骨、昆仑”。晋代的《脉经》和《针灸甲乙经》分别提出用心包经的五输穴和巨阙等多个穴位治疗本病。
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等病症均可归属于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此证病因多系外感内伤,病位在心与肺。或因七情内伤,气机郁结,血行迟缓不畅,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痹阻心脉,脉道不利,不通则痛。亦可素体阳虚,复感寒邪;阴寒内伏,胸阳不展,气血闭阻而发为胸痛。亦有因外感风热,内蕴于肺,邪热灼津成痰,痰热交结于里,壅塞经脉而发生胸痛。
【辩证分型】
(一) 气滞血瘀
痛如针刺,部位固定,脉象沉涩,舌质紫暗或现瘀斑。
(二) 胸阳痹阻
胸痛引背,气短胸闷,汗出肢冷,脉象沉细,舌谈苔白。
(三) 痰热壅肺
胸痛咳嗽,身热烦问,咳吐黄痰或铁锈色痰,脉滑数,舌红苔黄腻。
【治疗】
(一) 气滞血瘀
1.治则:行气活血。
2.处方:膻中、内关、足三里。
3.方义:膻中位于胸前,乃足太阳、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阳、任脉等五脉之会,能宽胸利气,促经气运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俾瘀阻得通,以治标之实;足三里为足阳明之合,善运脾健胃,助气血生化之源,可补本之虚;内关既为心包经之络,又通于阴维脉,“阴维为病苦心痛”(《难经》),宁心镇痛有殊效。本型症候为本虚标实,病位在心,三穴合用,可收标本同治,化瘀祛痛之功。
4.治法:膻中穴针尖向下平刺,反复运针,内关穴宜用气至法导针感放射至前胸或侧胸,上二穴均用泻法,足三里施以补法。留针至胸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留针期间反复间断运针。
5.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七》:“实则心暴痛,……内关主之”。
《圣济总录·针灸门》:“治胸痹心痛,穴天井、临泣、膻中,或灸百壮”。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心气疾病:心俞、内关、通里、大陵、中冲、膻中、上管、鸠尾。”
《类经图翼·十一卷》:“脾心痛:痛如针刺。内关、大都(五壮)、太白(五壮)、足三里(连承山)、公孙”。
(二)胸阳痹阻
1.治则:温阳宣痹。
2. 处方:心俞、巨阙、郄门。
3.方义:心俞在背位于阳,内应于心,巨阙在胸位于阴,心之募穴,二穴合用为俞募相配,针补而复灸之,可温通心阳,疏调心气;郄门,心包经之郄穴,善宣胸痹而止心痛。应用此方,能振奋衰微之阳气,消散郁结之阴寒。
4. 治法:心俞、郄门均应导出气至针感达前胸,巨阙针法同膻中。心俞、巨阙施补法,并以艾卷温灸针柄,郄门平补平泻(即“总论”之基本手法)。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四》:“心俞、膻中、通谷、巨阙、太仓、神府、郄门、曲泽、大陵主心痛”。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如灸冷心痛,燔针针任脉巨阙穴”。
《神应经·心脾胃门》:“心痛: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溪、通谷、心俞(百壮)、巨阙(七壮)”。
(三) 痰热壅肺
1.治则:涤痰泻热。
2. 处方:肺俞、丰隆、曲池。
3.方义:丰隆属足阳明而络脾经,此二经均直达胸臆,故可蠲化胸中之痰浊;曲池乃手阳明之合穴,能清解阳明之邪热;肺俞乃肺脏经气转输之枢纽,用以培补肺气,宽胸开结,增强清热祛痰之效。痰热一除,胸痛可解。
4. 治法:丰隆、曲池重用凉泻法,肺俞宜平补平泻。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五》:“肺俞、云门、中府、隐白、期门、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玉龙赋》:“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针灸大成·卷九》:“肺壅咳嗽:肺俞、膻中、支沟、大陵。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因而伤风,表里未解,咳嗽不止,吐脓血,是肺痈也。复刺后穴:风门、三里、支沟”。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胸痹案
会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患心痛,召迭里特视之。迭里特曰:“膏肓有淤血如弹丸,然药不能及,必针而后愈。”帝从之。呕出淤血,痛止。帝以其亲,每加赐赉。
(《辽史·迭里特传策》)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 怔忡 -
【概述】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宋《针灸资生经》倡用百会灸疗,明《针灸大成》强调内关、公孙等八脉交会穴用于本症的治疗。
现代医学中各种类型的重症心律失常,与本证类似。
【病因病机】
导致怔忡的病因较多。病人素体虚弱,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饮邪上犯,心阳被抑而发病;外邪乘虚而入,博于血脉,造成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或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引起怔忡;阴虚火旺,上扰心神;久病大病,不能温养心脉,均可引发本证。
【辩证分型】
依据病因病机,可辨为虚实两型。
(一) 实证
发则心动惊悸不止,胸而陈作。如饮邪上犯,兼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脉象弦滑;舌苔白滑;如瘀血阻络,则兼心痛如刺,脉涩,舌紫或有瘀斑。
(二) 虚证
心悸时作,坐卧不安。如心血不足,则兼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稍劳即发,脉象细弱,舌质淡红;如阴虚火旺,则兼失眠多梦,骨蒸潮热,烦躁盗汗,脉细数,舌红无苔;如心阳虚衰,兼见面白少气,形寒肢冷,脉沉弱,舌淡,苔白厚。
【治疗】
(一) 实证
1.治则:活血行水,通络定悸。
2.处方:间使、膻中、少府;瘀血加膈俞或厥阴俞,饮邪上犯加中脘或阴陵泉。
3.方义:间使,手厥阴之经穴;膻中,心包之募穴,二者配合有疏理心气、宁心定悸之作用;少府是心经之荥,刺之可宣通心脉,加强心脏之功能。如为瘀血痹阻,宜加取膈俞或厥阴俞,以活血化瘀;如为饮邪上犯,兼用中脘或阴陵泉,以利气行水。
4.治法:间使穴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胸为佳,与少府穴均用泻法。余穴可先行泻法,后行补法,以补为主。
5.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九》:“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憺憺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
《针灸资生经·第四》:“间使疗惊悸”。
《百症赋》:“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
(二) 虚证
1.治则: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2.处方:内关、通里、心俞;血虚加足三里,阴虚加太溪,阳虚加关元。
3.方义:内关通于阴维,善宁心神止怔忡;通里,手少阴心经之络穴,调心气定悸动;心俞,更有协调心脉气血、镇静心脏之效。如属心血不足,加足三里资生气血;如为阴虚火旺,配肾之原太溪,益肾水而降虚火;如为心阳虚衰,加关元培补元阳。
4.治法:内关、心俞均应气至前胸,针法见前,通里亦应以气至手法,促使针感沿尺侧向上传导。此三穴,先以中等强度的泻法,继用补法,并以补法为主。余穴均用补法,关元针后加艾卷雀啄灸。
5. 古方辑录
《玉龙歌》:“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玉龙赋》:“心悸虚烦刺三里”。
《神灸经纶·卷三》:“怔忡健忘不眠:内关、液门、膏肓、解溪、神门”。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心悸案
予旧患心气。偶睹《阴阳书》有云:“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因灸此穴而心气愈。后阅《灸经》,此穴果主心烦惊悸,健忘无心力。
(《针灸资生经》)
- 感冒 -
【概述】
感冒,亦称伤风,系指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一书。但早在《内经》中,即有类似记载。针灸治疗感冒,古籍文献中多载于外感热病中。如《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现代西医学之感冒、流行性感冒可归于本病证。
【病因病机】
本证系因人体御邪能力不足,风邪病毒乘虚侵袭肺卫,肺卫失于宣通而致,偏于风寒,则寒邪束肺,肺气不宣,阳气郁阻,腠理闭塞;偏于风热,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松,肺失清肃。
【辩证分型】
(一) 风寒感冒
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液清稀,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发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体酸痛,脉浮或浮紧,苔薄白。
(二) 风热感冒
恶寒发热,寒轻热重,或有汗出,头痛或昏胀,口红面赤,口干,微渴欲饮,咽喉干痛,咳嗽,咳痰黄稠,咯吐不畅,胸闷流浊涕,脉浮紧,苔薄黄。
【治疗】
(一) 风寒感冒
1.治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
2.处方:风池、列缺、合谷、迎香、风门。
3.方义:风池、合谷,以解表散邪;风门以疏调太阳经气,祛除风寒;列缺可宣泄肺气;迎香以通鼻窍。
4. 治法:均用泻法,刺激可略强,使之出汗。风门可针后加灸。
5. 古方辑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无汗恶寒,宜针太阳、至阴(出血)、昆仑、阳跷。”
《针经摘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脉浮,刺合谷。”
(二) 风热感冒
1.治则;疏散风热,清肃肺气。
2.处方:鱼际、大椎、尺泽、风池、外关。
3.方义:风热灼肺,清肃失司,放取手太阴荥穴鱼际,配合穴尺泽清泄肺热、化痰止咳而利咽喉;风池、大椎、外关,用以疏风解表,以祛邪热。
4. 治法:均用泻法,风池宜向内眼眦方向刺,使针感放散至同侧头颞部;鱼际快速进针,施捻转提插泻法后不留针;大椎穴针后可加罐。
5. 古方辑录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针灸大全》:“伤风面赤,发热头痛:列缺、通里、曲池、绝骨、合谷。”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 急性咳嗽 -
【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常见证候之一。早在《内经》已对本证之成因、症状、症候分类及治疗均有较系统论述。针灸治疗急性咳嗽,在《内经》中即有多处记载,如《灵枢·五邪》云:“邪在肺……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椎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至《针灸甲乙经》,进一步提到,应针对不同症状,取用不同穴位。《备急千金要方》还载述了一种艾薰之法,治疗咳嗽,方法是“以熟艾薄薄布纸上,纸广四寸,后以硫黄末薄布艾上,务令调匀,以荻一枚,如纸长,卷之十枚。先以火烧缠下去荻。烟从孔出,口吸烟,咽之取吐,止”(《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在后代的医著,如《针灸资生经》、《医学纲目》及《神灸经纶》等,都有大量记载。
现代西医学之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所出现之咳嗽,均可归属本证。
【病因病机】
咳嗽一证,其急性者多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致肺气上逆而发病。另有因内伤所致,或他脏有病累及于肺所致者,属于慢性咳嗽,本节略而不论。
【辩证分型】
外邪犯肺
咳嗽不止,风寒者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涕,形寒无汗,头痛发热,脉浮紧,苔薄白;风热者咯痰色黄,身热头痛,脉浮数,苔薄黄。
【治疗】
外邪犯肺
1.治则:散寒清热,宣肺化痰。
2.处方:肺俞、列缺、合谷;风寒加风门、风池及风热加大椎、曲池。
3.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手太阴与手阳明相表里,故取肺之络列缺,大肠经之原合谷,原络相配,散风祛邪,宣肺解表;加肺俞,更助宣肺止咳之力。风门为风寒入侵的门户,配风池可疏风散寒;大椎、曲池重在祛散风热。
4. 治法:上穴均用泻法强刺激,风门可针后加灸,大椎宜针后拔罐。
5.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上气咳逆,短气胸满,多唾,唾恶冷痰,灸肺前五十壮。”“上气气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猜,灸天瞿五十壮。一名天突。”
《丹溪心法·卷二》:“治嗽灸:天突穴、肺俞穴,大泻肺气。”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六》:“治咳嗽:身柱(三分,泻三吸)、至阳(三分,补三呼)。不已,再取后穴:肺俞(寸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泻六吸。寒痰红痰,俱是虚补实泻)。又法:风门(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
《神灸经纶·卷三》:“咳嗽:丹田、膻中、身柱、列缺、天突、俞府、华盖、乳根、风门、肺俞、至阳。”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咳嗽案
—人得伤寒症,七日热退而咳连声不绝,择家傍徨,召虞(虞抟,明代医家)诊,其脉皆沉细无力,人倦甚,以补中益气汤作大剂,加炮姜附子一钱,一日三帖,兼与灸气海、乳根三处。当日咳止,脉亦充而平安。
(《名医类案》)
- 喘证 -
【概述】
喘证,指以呼吸急促、张口抬肩,甚则昏厥痰壅,口唇青紫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证。喘证的证候在《内经》中有较多的记载。针灸治疗,在《索问·脏气法时论》中已有记述:“肺病者,喘咳逆气,……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晋代的《针灸甲乙经》中中府、云门等62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后世,从唐到清的医著中,喘证一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病症之一。
现代医学中,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心脏性哮喘等所出现的呼吸困难,类似本证。
【病因病机】
喘证的病因甚多,急症以实为主,故仅讨论实喘之病因病机。有因外感温热毒邪,热灼肺金,阻遏肺气,失于肃降,上逆而喘;或系恣食肥甘,嗜酒伤中,致脾不健运,痰浊内生,壅阻肺气,气逆喘息;亦可因七情过极,肝气横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上逆致喘。
【辩证分型】
喘证一般可辨为实喘、虚喘。本文只举急重之实喘辨治。
实喘:喘急胸闷,声高息粗,不得平卧。如属热毒外袭,高热面赤,烦躁不安,喘促气急,呼吸粗大,脉象洪数,舌质红绛;如属痰浊阻肺,喉间痰鸣,胸中窒闷,恶心纳呆,口唇青紫,脉滑,舌苔白腻;如属肝郁伤肺,发病急剧,多有精神因素,咽中不适,失眠心悸,脉弦苔薄。
【治疗】
1.治则:宣肺平喘
2. 处方:膻中、肺俞、天突;热毒加尺泽, 痰浊加丰隆,肝郁加期门。
3.方义:气会膻中,取其顺气降逆;肺俞能宣肃肺气,天突,阴维与任脉会,是调气平喘之效穴。如属热毒犯肺,加肺经之合尺泽,能清肺气而泄邪热;痰浊阻肺者,加丰隆以祛化痰浊;肝郁伤肺,配肝之募穴期门,流肝利气。
4. 治法:均用泻法。肺俞穴,针后加拔罐。天突穴先直刺至触及气管外壁后,循外壁向下刺1寸左右,以基本手法先激发出咽部发紧阻塞不适样针感,再施泻法。均留针至喘平或明显好转。留针期间反复给予间断运针。
5. 古方辑录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四》:“膻中:……治肺气咳嗽,上喘”。
《针灸资生经·第四》:“天突、华盖主喘暴”,“肺俞疗肺喘”。
《针灸聚英·卷二》:“喘:有痰、气虚、阴虚。灸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俞”。
《神灸经纶·卷三》:“诸喘气急: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乳根、期门、气海”。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喘证案
有贵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而起行,夏月亦衣夹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
(《针灸资生经》)
- 哮病 -
【概述】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为特征的疾患。其急性发作属于急症。本病名见于《证因脉治》。在金元之前,哮、喘统属一门,针灸取穴治疗亦无明显差别,如宋代《针灸资生经·卷四》。云:“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痠疼,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至明清,则已主张针灸治疗哮病应辨水哮、气哮、咸哮、冷风哮等之不同而分别施治,表明有了较大的发展。
本证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相当。
【病因病机】
哮病病因分为主因和诱因。主因系宿痰内伏,或为屡感风寒,恣食生冷,伤及肺气,肺气不布,凝而成寒痰;或因过食甘肥辛燥之品,内酿痰热,上干于肺,敛聚不散而成热痰。诱因包括外邪、饮食、情志、劳倦及气候变化等,均可触动肺中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撞击气道,肺气升降不利。痰气交结,呼吸困难,遂发哮鸣之声。
【辩证分型】
哮病分发作期与缓解期,这里仅讨论急性发作期之冷哮与热哮两型。
(一) 冷哮
寒痰留伏于肺,诱因触发成哮。症见呼吸急迫,喉间痰气作响,痰白而粘,胸膈满闷如窒,面色灰滞,口不渴,兼恶寒发热,脉象浮紧,舌苔白滑。
(二) 热哮
热痰内蕴,发而作哮。症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声高气粗,咳呛阵作,痰稠黄胶粘,咳吐不利,烦闷不安,口渴喜饮,兼头痛发热,脉滑数,舌红苔黄腻。
【治疗】
(一) 冷哮
1.治则:温肺散寒,豁痰利气。
2. 处方:肺俞、膻中、中脘、列缺。
3.方义:肺俞是肺之背输,取此穴可布肺气消阴寒;胃募中脘配气会膻中,能疏气理中,化痰湿、通气道;列缺,肺经之络穴,宣肺利窍,是治哮之效穴。
4. 治法:肺俞穴,宜先在穴区内按压,于最敏感点针刺,施补法,取针后以艾卷雀啄法灸之。余穴均用泻法,列缺穴须用气至法导出向肘关节部位之放射针感。留针至哮止,其间应反复间断运针。
5.古方辑录
《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针灸大成·卷九》:“哮吼嗽喘:俞府、天突、膻中、肺俞、(足)三里、中脘”。
《神灸经纶·卷三》:“哮喘:五哮中惟水哮、乳哮、酒哮为难治;璇玑、华盖、俞府、膻中、太渊、足三里、肩井(治冷风哮,有孕勿灸)、肩中俞(治风哮)”。
(二) 热哮
1.治则:宣肺清热,化痰止哮。
2.处方:定喘、璇玑、丰隆、鱼际。
定喘穴位置:大椎穴旁开0.5寸。
3.方义:璇玑属任脉位于胸前,能开胸而通利气机;丰隆络于脾,鱼际乃手太阴之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二穴合用可清化痰热;定喘为近人发现之奇穴,止哮有效。
4.治法:璇玑,先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继拔火罐。余穴用凉泻法,定喘宜持续运针2 分钟~3分钟,直至症状略有缓解。均留针(罐)15分钟,如哮症减轻不显,可继续延长留针(罐须去)时间。取针时,鱼际挤去恶血。
5.古方辑录
《肘后歌》:“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循经考穴编》:“期门:又治哮喘气逆。”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 黄疸 -
【概述】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黄疸一般分阳黄、阴黄两类。阳黄病程短,病势急,属于急症,其中传变急速,病情更为凶险者,称为急黄。本节着重讨论阳黄。针灸治疗本证。始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一》:“黄疸刺脊中”,并据黄疸的不同症候,分列主治俞穴。《肘后备急方》提出割舌下血脉治疗“急黄”。古人对本证救治十分重视,孙思邈在列举各种针灸药物之法后,指出:“黄疸之为病,若不急救多致于处,所以具述古今汤药灸锃方法”(《千金翼方·卷十八》)。宋《太平圣惠方》用点烙法治疗三十六种黄疸,颇为独特。
现代医学中的黄疸与本证含义相当。故凡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疾患等均可按此辨治。
【病因病机】
黄疸主因是湿邪为患。多由于感受时邪,郁而不达,风去湿留;或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阳黄者为湿蕴久而从热化,湿热交蒸,郁于肝胆,不得泄越,肝失疏泄,胆汁不能循常道,故侵淫肌肤而外显。若为疫毒所犯,起病更急,致胆汁泛滥,传变迅速,而损及多个脏器。
【辩证分型】
阳黄,症见目黄、身黄,其色鲜明,小便深黄,发热口渴,胁满腹胀,烦躁不安。脉象弦数,舌苔黄腻,舌质红绛。如为急黄,则见重度黄染,高热神昏,烦渴呕恶,苦黄燥而干等症。
【治疗】
1.治则: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2. 处方:脾俞、阳陵泉、太冲、至阳;急黄加大椎、胆俞、涌泉。
3.方义:阳黄,乃脾胃湿热薰蒸所致,取背输穴脾俞,泻其湿热;肝胆被郁,功能失职,致遍身发黄,故选胆经之合阳陵泉、肝经之原太冲穴以疏泄肝胆,令胆汁得循常道。至阳位于督脉,是退黄之验穴。急黄势急病重,宜急取大椎穴清泻热毒,胆俞利胆退黄,涌泉穴引热下行、醒脑定神。
4. 治法:首先在阳陵泉穴区按压得敏感点,即予深刺施泻法,持续运针片刻;继刺脾俞,平补平泻,至阳、太冲亦用泻法。然后,均留针20分钟~30分钟。如为急黄,大椎、涌泉施凉泻法,涌泉亦可以三棱针点刺出血。胆俞深刺,平补平泻法,刺激宜强。
急黄,尚需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5.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黄疸:然谷主黄疸一足寒一足热,喜渴;章门主伤饱身黄;中封、五里主身黄时有微热;太冲主黄疸热中喜渴”;“劳宫主黄疸目黄”。
《类经图翼·十卷》:“鼻交頞中:……黄疸急黄,此一穴皆主之。针入六分,得气即写,留三呼五吸不补”。
《通玄指要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
《针灸逢源·卷五》:“遍身面目俱黄,小便黄赤或不利:脾俞、然谷、涌泉”。
《神灸经纶·卷三》:“黄疸:公孙、至阳、脾俞、胃俞。酒疸目黄面发赤斑:胆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黄疸案
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太阴证也,最重难治。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十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扁鹊心书》)
- 胃脘痛 -
【概述】
胃脘痛指胃脘部疼痛而言,其类型甚多。这里仅讨论急性发作,痛势剧烈的胃脘暴痛。现存最早的针灸典籍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已提及脘痛;《内经》记载的以针灸治疗的心痛病症中,不少属于本证。历代针灸文献中,胃脘痛是主要适应症之一,其中包括胃脘暴痛。
现代医学之急性胃炎、急性胃出血、溃疡穿孔等可参照本证辨治。
【病因病机】
胃脘暴痛,多因外感寒邪,邪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失通降,气机阻滞,致生疼痛;亦有气滞日久,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则疼痛出血并现。
【辩证分型】
(一) 寒邪犯胃
胃脘疼痛,病势急暴,得温熨则减,口不渴、喜热饮,脉弦紧,苔白。
(二) 瘀血停滞
胃脘剧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如伤及胃络,可见突然呕血或黑便,脉涩,舌质紫暗。
【治疗】
(一) 寒邪犯胃
1.治则:散寒止痛。
2. 处方;足三里、中脘、胃俞。
3. 方义:胃合足三里,是治胃腑病症之要穴,针此能消散阴寒,通降胃气;中脘胃之募穴,胃俞胃之背输,输募相合,温中州,理气机,止胃痛。
4. 治法:先在足三里穴区按压得敏感点后刺入,施以气至法导针感向上,如能入腹最佳,再重用泻法;中脘与胃俞平补平泻,针后以艾卷雀啄法灸此两穴。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卒心病不可忍,刺任脉上脘一穴……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其穴下针;令患人觉针下气行如衮鸡子入腹为度;次针气海二穴,足少明涌泉二穴……如不已,刺手厥阴包络经间使二穴……次针手少阳三焦经支沟二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
《神应经·心脾胃门》:“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各三十壮)、膈俞、胃俞、肾俞(随年壮)”。
(二) 瘀血停滞
1.治则:活血化瘀。
2. 处方:膈俞、内关、公孙。
3.方义:膈俞,血之会穴,最能活血理血;内关、公孙二穴为父母相配,内关通阴维而系胃,公孙络胃经而属于足太阴,且与“血海”冲脉相联。故三穴配合,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如出现呕血、便血等症,亦可在本方基础上,参照“血证”一节加减治疗。
4. 治法:先针内关、公孙,均先泻后补,以泻为主;继针膈俞穴,平补平泻。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膈俞、治胃脘暴痛”。
《神灸经纶·卷三》:“胃脘痛:膈俞、脾俞、胃俞、内关、阳辅、商丘”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1.胃脘痛案之一
张仲文疗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灸足大趾、次趾内横纹中各一壮,炷如小麦,立愈。
(《针灸资生经》)
2.胃脘痛案之二
荆妇旧侍亲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脾痛,发则攻心腹,后心痛亦应之,至不可忍,则与儿女别,以药饮之,疼反甚,若灸则遍身不胜灸矣,不免令儿女各以火针微刺之,不拘心腹,须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
(《针灸资生经》)
- 霍乱 - 【收藏】
【概述】
霍乱是以发病急骤、卒然发作、上吐下泻、突然腹痛(亦可不痛)为特征的急性病症,因其病势凶险,起于顷刻之间,挥霍撩乱,故名霍乱。霍乱的名称始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针灸治疗本病,首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旁三”治疗本证;《灵枢·经脉》载,公孙主治“厥气上逆则霍乱”。至晋代,《针灸甲乙经》中人迎等17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中有关本证的文献条目颇多,采用的方法多为灸法。到唐代,《千金翼方》则提出“不可逆灸”的观点。及宋代,《医心方》记载了用火灸、熨法、炙法等治疗本证的经验;《针灸资生经》则灸上管、中脘、神阙、关元等穴,还特别强调水分穴的重要性。到元明时期,《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学入门》等记录了盐熨法、外敷法、隔药灸法等民间验方。《名医类案》、《东医宝鉴》等记载了用放血、刮痧治疗“绞肠痧”的经验。经检索,在历代医藉中,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有145条之多。
霍乱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肠胃炎,诸如急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副霍乱等。
【病因病机】
霍乱病因复杂,主要有二:一系感受时邪、暑湿或寒湿等秽浊之气,郁遏中焦,致脾胃受伤,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上吐下泻而成霍乱;一因饮食不慎,误进不洁之物,或恣食生冷,暴饮暴食,损及脾胃,清浊混淆,发为霍乱。
【辩证分型】
霍乱分型颇多,兹将适于针灸治疗之常见证型,分列如次:
(一) 寒霍乱
暴起呕吐下利,初时所下尚带稀粪,继则清稀,秽臭不重,腹痛或不痛,四肢清冷不温,胸膈痞闷,脉象濡弱,舌苔白腻。
(二) 热霍乱
吐泻骤作,吐泻物腐臭难闻,发热头痛,烦渴脘闷,腹中绞痛,小便短赤,甚则四肢疼楚,转筋拘挛,脉象濡数,舌苔黄腻。
【治疗】
(一) 寒霍乱
1.治则:散寒燥湿。
2. 处方:中脘、天枢、气海、三阴交。
3.方义:霍乱之病机,关键在清浊相干,乱于肠胃,故取胃之募中脘,大肠之募天枢,以通调肠胃,恢复其正常功能;温灸气海,散阴寒、利气机;配三阴交,升脾气,祛湿浊。四穴合用,俾使浊降清升,寒湿之邪得祛,吐泻之症可消。
4.治法:气海宜隔姜灸,中脘、天枢用泻法,三阴交穴先泻后补,以补为主。
5. 古方辑录
《医学正传·卷二  霍乱》:“治霍乱吐泻不止,灸天枢、气海、中脘四穴,立愈”。
《扁鹊心书·卷上》:“霍乱吐泻,乃冷物伤胃,灸中脘五十壮;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神灸经纶·卷三》:“霍乱逆冷:巨阙、中脘、建里、水分、承山、三阴交(逆冷)、照海、大都”。
(二) 热霍乱
1.治则:清热化湿,
2.处方:中脘、天枢、委中、足三里;转筋拘急加足外踝骨尖、承山。
3.方义:中脘、天枢,一如上述,旨在平肠门之逆乱;委中,清血中热毒,且有解腘筋挛急之效;足三里,健脾运胃、利气化湿;邪热过盛,取大椎加强清热之功。本方使用得当,上能平逆止呕,下可关门止泻。如转筋明显加承山以抑痉,足外踝骨尖更是制拘急之奇穴。
4. 治法:委中刺络出血,足三里先泻后补,以泻为主,足外踝骨尖可灸七壮,余穴均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三里、主霍乱遗矢失气”。“支沟、天枢、治呕吐霍乱”,“承山、治霍乱转筋。”
《景岳全书·杂证谟  霍乱》:“刺委中穴出血或刺十指出血,皆是良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 暴泻 -
【概述】
暴泻,又名暴注,是指发病突然,以排便次数剧增,泻下急迫为特征的内科急性病证。早在《素问》中已提到针灸治疗“飧泄”。而暴泻的针灸治疗,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中即有记载:“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也强调灸水分对本证的良好疗效,刘完素则用灸大椎的方法治疗“寒热水泄”。元明时期《卫生宝鉴》、《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等记录了葱熨、盐熨、艾熨、外敷等方法的民间验方。
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急性食物中毒,及某些肠道过敏所致的急性腹泻均归属于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暴泻发病,有因外感寒湿、暑湿之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相随而下;或系暴饮暴食、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辩证分型】
(一) 外感暴泻
泻下急迫,腹痛肠鸣。如为暑湿所致,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脉濡数或滑数,舌苔黄腻;如外感寒湿,则见泄泻清稀,或兼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脉濡缓,苔薄白或白腻。
(二) 食伤暴泻
腹痛肠鸣,痛时即下,痛势急剧拒按。泻后痛减,粪便臭如败卵,腹胀痞满,食后痛甚,泄泻更著,脉滑,舌苔垢浊或厚腻。
【治疗】
(一) 外感暴泻
1.治则:清暑散寒化湿。
2. 取穴:天枢、上巨虚;暑湿加曲池、隐白,寒湿加神阙、阴陵泉。
3.方义:天枢是大肠之募,上巨虚是大肠经之下合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聚之处,合穴是经脉气血所汇之地,二穴又统属胃经,合用可调整胃肠传导与运化功能,是止泻之要穴。如为暑湿所致,加手阳明之合曲池,解阳明之腑热;足太阴之井隐白,清利湿热;如为寒湿所困,取神阙,温阳健脾,消积寒而助运化;脾经之合阳陵泉,化湿滞而止泄泻。
4. 治法:天枢、上巨虚,平补平泻,宜中强刺激,上巨虚应在压痛明显处刺入。曲池、隐白用泻法,隐白出针后宜挤去恶血。神阙隔盐灸,阴陵泉先泻后补,以泻为主。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神阙、治泄利不止”,“天枢、主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若心腹痛而后泄,此寒气客于肠间云云,灸关元百壮”。
《扁鹊心书·卷中  暴注》:“若危笃者,灸命关(位于‘胁下脘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二百壮可保”。
《神应经·肠痔大便门》:“暴泄:隐白”。
《针灸大成·卷九》:“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
(二) 食伤暴泻
1.治则:消食导滞和胃。
2. 处方:脾俞、中脘、大肠俞、足三里。
3.方义:本证为食伤脾胃所致,现脾之背输脾俞,胃之腹募中脘,健脾和胃,实为治本之策;足阳明胃合足三里,更可通降胃腑气机,配大肠俞化积导滞,推陈致新使大便得以转实。
4. 治法:脾俞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大肠输主肠鸣、腹 月真 肿、暴泄”。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水痢不止,食不化,刺阳明经天枢二穴……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百壮”。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泄泻案
一人患暴注,因忧思伤脾也,服金液丹,霹雳汤不效,盖伤之深耳。灸命关二百壮,小便始长,服草神丹而愈。
(《扁鹊心书》)
- 暴痢 -
【概述】
痢疾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为特征的病证。痢疾一名,见于《济生方》,《内经》称“肠澼”,。暴痢则是指起病急骤的痢疾,症状明显,可兼恶寒发热,好发于夏秋之际。虽在汉代《伤寒论》中已记载“下利便脓血者”可用针刺治疗。但暴痢的针灸治疗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一》:“肠澼泄切痛,四满主之。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之后,《肘后备急方》则采用灸上脘、巨阙、两乳、大都等治疗“下痢”。到唐代,《千金翼方》提到用灸法针丹田治疗本证。。金元时代《丹溪心法》记载,用田螺肉封脐治疗痢疾。明代《奇效良方》记录了用热熨、外敷疗法治疗本证的民间验方;《针灸聚英》还记录了灸法治愈患“滞下昏仆”的暴痢医案。
鉴于痢疾类型较多,这里仅讨论病势较为急重的湿热痢和疫毒痢。现代医学中之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及中毒型痢疾与此类似。
【病因病机】
急症痢疾的病因,多为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于生冷不洁之食,损及脾胃、肠腑,致湿热蕴积,脏气受阻。湿热疫毒之气,交蒸于内,蒸灼肠道,脉络受伤,气血凝滞,化为脓血。其中,感于疫毒者,发病更为急重,热毒炽盛可蒙蔽清窍,动风惊厥,甚至可出现外脱内闭之危候。
【辩证分型】
(一) 湿热痢
湿热之邪壅滞肠俯。症见其热不畅,腹痛,泻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濡数,舌红苔黄腻。
(二) 疫毒痢
疫毒之邪薰灼肠道。症见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痢下鲜紫脓血,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至昏迷痉厥,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
【治疗】
(一) 湿热痢
1.治则:清热燥湿止痢。
2. 处方:合谷、上巨虚、天枢、内庭。
3.方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配大肠之募天枢,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合而可通调大肠腑气,因痢疾病位在大肠,腑气一调,即能湿化滞行;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用以清泄肠胃之腑热。
4. 治法:均采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针灸大成·卷九》:“赤白痢疾,如赤:内庭、天枢、隐白、气海、照海、内关;如白,里急后重,大痛者:外关、中脘、隐白、天枢、申脉”。
《神灸经纶·卷三》:“里急后重:下脘、天枢、照海;赤白痢:长强、命门”。
(二) 疫毒痢
1. 治则:清热解毒止痢。
2.处方:天枢、足三里、曲池;抽搐不止加太冲、阳陵泉,高热神昏加水沟、委中,厥脱加关元。
3. 方义:天枢,清热毒而通腑气;足三里,调脾胃而解阳明气分之热毒;曲池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泄肠热、凉营血。如热毒炽盛引致风动抽搐,则刺足厥阴之原太冲以熄风,筋会阳陵泉以止搐;热毒蒙闭清窍而现神昏谵语,此时宜急取血郄委中泻血中之热,人中以开窍醒脑;如因热毒过于耗气伤阴,致正不胜邪有厥脱之状者,须取关元大炷重灸以益阴回阳固脱。
4. 治法:天枢、足三里、曲池均施凉泻法,应据病人情况,适当加大强度。委中以三棱针刺血,神阙隔盐灸。人中、太冲、阳陵泉宜用泻法,须持续较长时间运针,直至症状有所改善。另外,当本证出现神昏惊厥等症时,在取穴和治法上可参考“昏迷”、“痉证”、“厥证”等。值得指出的是,疫毒痢甚为危重,需要中西医疗法协同抢救。
5. 古方辑录
《针灸聚英·卷二》:“泻痢: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陷下则灸之、脾俞、关元、肾俞、复溜、腹哀、长强、太溪、大肠俞、三里、气舍、中脘”。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1.痢疾案之一
浦江郑义宗患滞下昏仆,目上视,溲注,汗泄,脉大。此阴虚阳暴绝,得之病后酒色,丹溪(朱丹溪。元代医家)为灸气海渐苏,服人参膏数斤愈。
(《针灸聚英》)
2.痢疾案之二
方荫山治一小儿,八岁,患滞下,每夜百度,食入即吐。乃以熟面作果,分作二片,以一片中空之,用木鳖子三个,去壳,捣如泥,加麝香三泥,填入果心,贴脐上,外以帕系定,用热鞋熨之,待腹中作响,喉中知有香气,即思食能进,是夜痢减大半。二三日渐愈,后以此法治噤口痢多验。
(《名医类案》)
- 呕吐 -
【概述】
呕吐,又称呕、呕逆、呕涌,系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饮食物和痰涎从胃上涌,自口而出的病证。病证名始见于《内经》。针灸治疗呕吐,在《素问》和《灵枢》中都有有记载。晋代《脉经》用针灸治疗实证呕吐;《针灸甲乙经》中太白等5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则用灸奇穴的方法治疗“吐逆”。及北宋,《太平圣惠方》用点烙之法治疗呕吐。南宋时期《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倡用灸中脘、热熨、隔药灸等方法。金元时期,刘完素以针大陵,灸太溪、昆仑的方法治疗“吐”和“秽呕”;窦汉卿则重视八脉八穴对本证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神应经》、《医学入门》、《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这里仅讨论急性呕吐的针灸辨治,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囊炎、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等所出现的呕吐,可归属于本证。
【病因病机】
急症呕吐多属实证。其病因或为外邪诸如风寒湿邪及秽浊之气等侵袭,或因伙食不洁、误食有毒之物,致脾胃损伤,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本节主要讨论邪毒犯胃。
另有因情志失调、中阳不足等所引起的呕吐,发病不甚急重,略而不论。
【辩证分型】
邪毒犯胃,突然暴吐不止,伴高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脉数,舌苔白腻。
【治疗】
1. 治则:驱邪降逆,和胃止呕。
2. 处方:中脘、胃俞、内关、曲泽。
3.方义:胃俞、中脘,分别为胃腑之背输与腹募,合用可祛胃中邪毒而降胃气、止呕逆;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以泻血法治之,有清邪热止呕吐的作用。
4. 治法:曲泽以三棱针刺血;胃俞先泻后补,以补法为主;余穴用泻法。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壮”。
《针灸资生经·第三》:“胃俞、主呕吐,筋挛,食不下”。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呕哕无度:大陵”。
《神应经·痰喘咳嗽门》:“呕吐:曲泽、通里、劳官、阳陵、太溪、照海、太冲、大都、隐白、通谷、胃俞、肺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吐泻案
一人吐泻三日,垂死,为灸天枢、气海二穴立止。
(《名医类案》)
- 呃逆 -
【概述】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症状,因属胃气上逆,呃呃有声,故称呃逆。
针灸治疗,在《灵枢·口问》篇中已有记载:“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呃逆有轻有重,差别极为明显: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如持续不已,则数小时乃至昼夜不停,甚者并发虚脱之危候。后者属内科急症,为本节讨论重点。
现代医学中之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溃疡、脑血管疾病及手术后呃逆等出现的呃逆症状,均可参照本证辨治。
【病因病机】
呃逆病因甚多,或因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寒气蕴蓄于胃,损伤脾胃,寒气上逆;或因感受外邪,燥热内结,气不顺行,腑热之气上冲;亦系素有宿疾,恼怒抑郁,气机不利,气逆痰厥;若因手术伤及胃络,血脉瘀滞,也可使胃气上逆令呃逆发作;尚有因正气亏虚,中气耗伤,损及胃阴,导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致膈间之气不畅,断续冲出喉间,引起呃逆之证。
【辩证分型】
可分为实、虚二型。
(一) 实呃
呃声有力,声短而频,连续不断。如为寒滞胃中,得热稍减,脘及膈间不舒,脉迟,舌质淡,苔白润;如为胃热上冲,口臭烦渴,尿赤便秘,脉滑数,舌红,苔黄燥;如为痰阻气逆,胸胁闷胀,头目昏眩,脉弦滑,舌红,苔白腻;如为瘀阻胸胃,胸闷刺痛,或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大便干黑,脉沉涩,舌暗或有瘀斑,苔薄。
(二) 虚呃
呃声急促,断续而发,口干舌燥,烦躁嘈杂,脉细数,舌红干或有裂纹。
【治疗】
(一) 实呃
1.治则:降逆和胃止呃。
2.处方:膈俞、内关;寒呃加中脘,热呃加内庭,痰呃加丰隆、行间,瘀呃加期门。
3.方义:膈俞为膈之背输,统治膈膜之病;内关通于阴维,能宽胸利膈,平冲逆之气。寒呃,加灸中脘,温中祛寒而降胃逆;热呃,加针内庭,清泄胃火通腑下气;痰呃,配行间泻肝火疏肝气,丰隆化痰浊而降气和中;瘀呃,膈俞本属血会,善理血活血,加期门条达胸胃气机,气通血活,瘀化呃止。
4. 治法:中脘宜用隔姜灸,余穴均针刺施泻法。内关、膈俞应以气至法激发针感至前胸。
5.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卒哕:穴膻中、中府、胃管(灸数十壮)、尺泽、巨阙(各灸七壮)”。
《针灸集成》:“呕吐:中脘、内关并针,三阴交留针,神效。”
(二) 虚呃
1.治则:生津养胃平呃。
2. 处方:胃俞、膻中、内关、足三里。
3.方义:胃俞,滋生胃津,濡润胃腑,升降得以通利;膻中乃八会之气会,开胸利膈,平冲止呃;内关则有加强降逆止呃的作用;足三里和中扶胃,使机体真气渐充,阴津化生有源。
4.治法:胃俞、足三里用补法,膻中以艾卷雀啄法灸之,内关平补平泻。
5.古方辑录
《医部全录·诸疾呃门》:“呃逆,灸膻中、中脘、气海、三里”。
《类经图翼·十一卷》:“哕逆:乳根(三壮,火到肌即定;其不定者不可救也)、承浆、中府、风门、肩井、膻中、中脘、期门、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呃逆案
有病霍乱吐痢垂困,忽发咳逆,半月间遂至危殆。一医云:凡伤寒及久病得咳逆,皆恶候,投药不效者,灸之愈。遂令灸之,火至肌,咳逆随定。元丰中壶为鄜延经略使,有幕官张平序病伤寒已困咳逆甚,气已不属,忽记灸法,试令灸之,未食顷遂瘥。其法乳下一指许(乳根穴),正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妇人即屈乳头度之,乳头齐处是穴,艾柱如小豆大,灸三壮,男左女右,只一处,火到肌即瘥,若不瘥,则多不救矣。
(《名医类案》)
- 急性腹痛 -
【概述】
急性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突然发生剧烈的疼痛而言,其病势急剧,变化迅速,是常见而重要的急性证候之一。针灸治疗腹痛,始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腹痛,腹张(胀)……皆久(灸)足泰(太)阴温(脉)”。《针灸甲乙经》中足三里、复溜等45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采用“灸乳后三寸”、“抓其脐上三寸”等方法来治疗“卒腹痛”。唐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认为灸胞门、天枢等穴,对本证有效;《外台秘要》载述《救急方》、《张文仲方》等古医籍中与本证相关的内容。及宋,《医心方》与《针灸资生经》分别收录灸法、熨法、火针、“玉抱肚”等方法治疗腹痛的经验。金元时期的窦汉卿强调八脉交会穴中内关、公孙、列缺、照海对本证的治疗作用;《济生拔粹》按照不同的经络对腹痛进行分型治疗。元明时期的《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等载有用熨法、外灸膏、代灸膏等治疗本证的民间验方;《卫生宝鉴》、《名医类案》等则记载了用艾灸、热熨、放血等方法治疗本证的医案。
现代医学中凡非手术治疗的内外科各类急腹痛均可归于此证范畴。
【病因病机】
导致急性腹痛的病因颇多。有因外感寒邪,过食生冷,寒滞于中,气机不利而痛;有因暑热之邪侵袭或恣啖辛热之品,热郁于内,气机不和而痛;或因情志怫郁,肝胃不和,气机壅塞;或因跌仆创伤,蛔虫窜扰,气滞血瘀,气机活动阻滞,不通则痛。
【辩证分型】
急性腹痛多实,可辨为三型。
(一) 寒痛
痛势急暴,得温稍减,遇冷更甚,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脉象沉紧,舌苔白腻。
(二) 热病
腹痛剧烈,腹壁拘急,胀满拒按,烦渴引饮,便秘溲赤,脉象浮数,舌红,苔黄腻。
(三) 实痛
气滞为主,腹痛腹胀,攻窜不定,痛引少腹,脉弦,舌质暗;血瘀为主,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脉细或涩,舌质青紫而兼瘀斑。
【治疗】
(一) 寒痛
1.治则:散寒祛痛。
2.处方:关元、下巨虚。
3.方义:腹痛病位多在下焦,温灸关元可消下焦之积寒,则阳气得伸;下巨虚属胃经而为手太阳之下合穴,太阳主表,取是穴可达寒邪,通腑气。阴寒散,气机利,则腹痛可止。
4.治法:关元宜隔姜灸,须大炷重灸至痛缓,亦可先施以热补法,继用泻法,以热补为主,在留针期间,艾卷薰灸针柄。下巨虚施泻法。留针时间长短,须视疼痛症状改善而定,30分钟~1小时不等,下同。急性腹痛症情危重或针灸疗效不显者,须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小腹疼痛不可忍者,刺任脉关元一穴,次针足阳明经(足)三里二穴。”
《神应经·腹痛胀满门》:“小腹急痛不可忍及小肠气……:灸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灸五壮,男左女右,极妙。二足皆灸亦可”。
《针灸聚英·卷二》:“腹痛:……宜灸气海、关元、中脘”。
(二) 热病
1.治则:清热通腑。
2.处方:内关、气海、行间、建里。
3.方义:内关为心包经之络,别走少阳三焦,配气海可通调腹内之气机,理气镇痛;行间为肝之荥,刺之可清下焦之邪热;建里,泄腑热而通腑气。
4.治法:均用凉泻法。宜持续运针至痛解。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四》:“中极、主腹中热痛。行间、主腹痛而热”。
《神应经·腹痛胀满门》:“腹痛: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
(三) 实痛
1.治则:利气活血止痛。
2. 处方:中脘、足三里;气滞加期门,血瘀加地机。
3.方义:实痛病机,在于经脉瘀阻,腑气不通,取中脘、足三里,意在调整气机之升降,逐腑通肠;气滞为主者,加取肝募期门,疏泄郁结之气;血瘀为主者,加取脾郄地机,活血通瘀。祛瘀开闭,气通血活,腹痛可止。
4.治法:中脘、足三里,先行泻法,后施补法,泻多于补;余穴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肘后歌》:“伤寒腹痛虫寻食,吐*虫尤 乌梅可难攻,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还胃气通”。
《针灸聚英·卷二》:“腹痛:……实痛宜刺泻之,太冲、三阴交、太白、太渊、大陵”。
《针灸大成·卷九》:“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如不愈,复刺后穴:关元、水分、天枢(寒湿饥饱)”。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腹痛案
一男子壮年,寒月入水网鱼,饥甚,遇凉粥食之,腹大痛,二昼夜不止。医与大黄丸不通,与大承气汤,下粪水而痛愈甚。诊其六脉,沉伏而实,面青黑色。虞曰:此大寒症,及下焦有燥屎作痛,先与丁附治中汤一帖,又与灸气海穴二十一壮,痛减半;继以巴豆、沉香、木香作丸,如绿豆大,生姜汁送下五粒,下五七次而愈。
(《名医类案》)
- 奔豚气 -
【概述】
奔豚气系指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的一种病证。奔豚一名,首见于《内经》。因其发作突然,痛苦剧烈,故列入本书介绍。本证的针灸治疗,始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之后,从唐宋至明清的针灸医藉多有记载,尤以明清为多。取穴多用腹部经穴,方法则强调灸法。
现代医学中某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与此证有类似之处。
【病因病机】
奔豚气的病因,有因惊恐忧思损伤肝肾,结甚之气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寒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本证发病,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并与冲脉的关系尤为密切。
【辩证分型】
(一) 肝肾气逆
系肝肾气火循经上逆。症见气从少腹直冲咽喉,惊悸不宁,发作欲死,腹痛喘逆,呕吐烦躁,甚则抽搐厥逆。气还则止,反复发作,脉象弦数,苔白或黄。
(二) 寒水上逆
乃下焦阴寒水气上逆。症见先有脐下悸动。旋即逆气上冲至心下,心慌不止,形寒肢冷,脉象弦紧,舌苔白腻。
【治疗】
(一) 肝肾气逆
1.治则:平肝降逆,理气和胃。
2.处方:期门、太冲、公孙、气海、内关。
3.方义:期门肝之募,太冲肝之原,两穴配合,可平降冲逆之肝火肝气;肝肾气火多循冲脉上逆,公孙通于冲脉,取之更可加强降逆之功,而与心包经络穴内关父母相配,又能理气和胃,止呕宁神;气海为气聚之海,用是穴,使气复归于海。
4.治法:气海、太冲两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薰灸时间以皮肤红润,症情缓解为度,内关平补平泻,余穴均用泻法,持续运针后留针。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针灸资生经·卷四》:“奔豚,灸气海百壮。或期门、或关元百壮”。
《神灸经纶·卷三》:“积气上奔急迫欲绝:期门、天枢、梁门;奔豚气逆痛不可忍:关无”。
(二) 寒水上逆
1.治则:温阳行水,调气降逆。
2.处方:关元、气冲、膻中、水道、三阴交、气冲。
3.方义:关元乃三阴经与任脉之会,且“冲脉起于关元”(《素问·举痛论》),寒水上逆,实根于此,故取之能温阳行水,抑止其冲逆;水道,用以通利下焦之水道,使水气得泄;气会膻中,又兼心包之募,可理气平逆,定志宁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而属脾经,针之行寒水、降逆气;气冲位于胫之气街,是古人用治奔豚气之验穴。
4.治法:关元隔姜灸,气冲艾卷雀啄法灸,余穴施泻法。发作时可不断用温热水浸手足。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俯仰,灸足阳明经气冲二穴……可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次针三里二穴而愈。”
《针灸逢源·卷五》:“奔豚气,从少腹起,气上冲胸腹痛:肾俞、章门、气海、关元、中极”。
《神灸经纶·卷三》:“胁痛,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气海、关元、期门、窍阴”。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 癃闭 -
【概述】
癃闭是指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常见急证。其中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最为急重。早在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癃闭证,《灵枢·热病》还主张刺血法治疗:“癃,取之阴*足乔 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东汉时期的《金匮要略》记载,刺泻劳宫及关元,可治疗妇人伤胎之“小便不利”。至晋代,《脉经》采用针泻横骨、关元的方法治疗”小便难”;《针灸甲乙经》有44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宋代的《医心方》记录了用熨法、灸关元、敷脐疗法治疗本证的经验。元代的《世医得效方》收载了治疗本证的各种民间验方,如熨法、掩脐法、涂脐法、火灸法等。明清时期的《神应经》、《医学纲目》、《东医宝鉴》、《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经查找,在我国古代医藉中,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有264条之多。
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均可归属于此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证病位虽在膀胱,但癃闭的发生多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因人体小便通畅,有赖三焦气化正常,而气化功能则依靠此三脏,特别是肾。故癃闭的病因病机,在上焦多为肺热气壅,肺失肃降,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在中焦常因脾胃受损,脾气不升,浊阴难以下降,影响膀胱气化;在下焦,或因湿热蕴结,膀胱排泄闭阻,或因命火衰弱,膀胱气化失司。
【辩证分型】
本证可分虚实二型。
(一) 实证
小便不通或量极少,小腹胀满。如为肺热,则咽干烦渴,呼吸急促,脉数苔黄;湿热,口苦口粘,渴不欲饮,大便不爽,脉濡数,舌红苔黄腻;外伤(或术后),瘀血阻滞,欲解不下,小腹胀满疼痛,脉涩或细,舌紫暗或有瘀斑。
(二) 虚证
小便不通,点滴不爽。如中气下陷,则气短神疲,食欲不佳,脉象沉弱,舌淡苔薄;如下焦亏虚,则面色*白光 白,神祛畏寒,腰膝痠软,脉沉细尺弱,舌淡。
【治疗】
(一) 实证
1. 治则:清热化湿通瘀。
2. 处方:中极、三阴交;肺热加大杼,湿热加膀胱俞,外伤加行间。
3.方义:中极为膀胱之募,可调节膀胱之功能,通膀胱之壅滞;三阴交,能疏调下焦之气机,开闭通窍,二穴是治疗本证的主穴。如为肺热壅滞,加大杼以清泄肺中郁热,使肺气得以肃降,水道得以通调;如为湿热蕴结膀胱,配膀胱之背输膀胱俞,清化湿浊;如因外伤所致,加行间疏理气机,气行血行,行气化瘀,使阻塞得除,尿路通利。
4.治法:中极穴,快速进针至皮下,令病人作深呼吸,趁吸气时针芒偏向下缓缓送至适当深度,以气至法使针感向龟头放射,反复用泻法;三阴交亦宜用气至法引导针感扩散至膝关节或股内侧,平补平行,如气至不理想,可加强捻转的强度与幅度。余穴用泻法。留针至有尿感,其间须间断持续运针。下同。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石门、关元、阴交、中极、曲骨,主不得小便”。“阴包、至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治小便不利”。
《类经图翼·十一卷》:“小便不利不通:三焦俞、小肠俞、阴交、中极(兼腹痛)、中封、太冲、至阴”。
《针灸大成·卷九》:“小便不通:阴陵泉、气海、三阴交,……复刺后穴:阴谷、大陵”。
(二) 虚证
1.治则:健脾益肾利尿。
2.处方:关元;中气下陷加阴陵泉、脾俞,下焦亏虚加委阳、肾俞。
3.方义:关元可暖阳消寒,温补下焦而激发气化功能,是治疗虚证癃闭之主穴。如为中气下陷的脾虚癃闭,加脾俞以升脾阳,脾经之合阳陵泉以降浊阴、利水道;如为下焦亏虚之肾虚癃闭,加取肾俞以益肾元助气化;又因肾虚癃闭与三焦功能有关,肾间动气不足,三焦决渎无权,故还需取三焦下合穴委阳,增强三焦决渎之功。
4.治法:关元进针法同中极,并可向中极透刺,亦需反复运针引出气至针感,施补法,并以艾卷灸针柄。脾俞、肾俞用补法,阴陵泉和委阳宜平补平泻。同时,配合按摩小腹部,以加强疗效。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转脬小便不通,刺任脉关元一穴……用长针针入八分,患人觉如淋沥,三、五次为度;次针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针入三分。凡小便不通,勿使攻之,先针关元一穴讫,特别使人揉少腹,刺三阴交二穴即透矣”。
《针灸逢源·卷五》:“小便闭癃。闭,不通也,癃,即淋沥也:小肠俞、阴交(当膀胱之上口,故灸此)、阴陵泉”。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癃闭案
王仲阳治一士人弱冠未婚,……便溲俱不通,秘闷欲死,王即令用细灰于患人连脐带丹田作一泥塘,径如碗大,下令用一指厚灰四围高起,以新汲水调相硝一两余,令化,渐倾入灰塘中,勿令漫溢,须臾,大小便并然而出,溺中血条皆如指大。
(《名医类案》)
- 急淋 -
【概述】
淋证系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痛引脐中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有“淋”、“淋溲”、“淋满”等病证。晋代的《脉经》已采用刺足少阴和横骨穴的方法治疗“尿有余沥”;《针灸甲乙经》记载,针灸治疗本病证在《针灸甲乙经》中即有记载,如:“小便难,水胀满,出少,胞转不得溺,曲骨主之”。明确表明属于淋证者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已将淋证分为气淋、石淋、劳淋、血淋等数型,并分别予以选穴灸治;《外台秘要》认为,灸足大趾前节上及中封等穴对本证有效。及宋代,在《太平圣惠方》中,中极、小肠俞等9个穴位的主治包含本证;《医心方》则认为灸足外踝中央和脐中,对气淋、热淋等有良效;《扁鹊心书》强调以灸食窦、关元来治疗本证。至元代,《卫生宝鉴》用灸气门来治疗“诸淋”。。明清时期的《神应经》、《医学纲目》、《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则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本证之急性者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之尿石病的急性发作,急性尿路感染等。
【病因病机】
急淋的病位在肾与膀胱,其病因以湿热为主,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小利而发为本病。若湿热邪毒客于膀胱,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膀胱热盛,热伤阴络,迫血妄行,则为血淋;湿热久蕴,煎熬水液,尿液凝结,聚为砂石,则为石淋。
【辩证分型】
将急性发病者分为三型。
(一) 热淋
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急迫不爽,痛引脐中,脉濡数,苔黄腻。
(二) 血淋
尿色红赤,或夹紫暗血块,溲频短急,灼热痛剧,滞涩不利,脉数有力,舌尖红,苔薄黄。
(三) 石淋
尿中时夹砂石,小便滞涩不畅;或尿不能卒出,窘迫难忍,痛引少腹;或尿时中断,腰痛如绞,牵引少腹,连及外阴,尿中带血,脉弦或数,苔薄白或黄。
【治疗】
(一) 热淋
1.治则:清热解毒,通淋除湿。
2.处方:肾俞、膀胱俞、中极、曲骨、阴陵泉、三阴交。
3. 方义:取肾、膀胱两经的背俞穴泻之,以清泄肾与膀胱湿热;中极是膀胱募穴,能助膀胱气化,清理膀胱湿热;曲骨对尿涩难下,效果甚好;阴陵泉、三阴交有健脾利湿通淋作用。
4.治法:均用泻法,先针背部俞穴,后针腹部穴位和四肢穴。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卷三》:“长强疗五淋,曲骨疗五淋,小便黄,……中极治五淋,小便赤涩”。
《东垣十书》:“热淋取关元、气冲。”
《针灸聚英·卷二》:“淋:属热结……灸三阴交”。
(二) 血淋
1.治则:清热凉血,通淋止血。
2.处方:肾俞、京门、血海,委中、中极。
3.方义:肾俞、京门为俞募相配,可鼓舞肾气,通淋止痛;血海为止血之验穴,委中为血郄,二穴合用能凉血止血;中极有通淋之效。
4. 治法:肾俞、京门用平补平泻,余穴均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针灸大全·卷四》:“小便淋血不止,阴器痛。阴谷二穴、涌泉二穴、三阴交二穴”;
(三) 石淋
1.治则:清利湿热,排石通淋。
2.处方:肾俞、京门、阴陵泉、三阴交、委阳、天枢、中极。
3. 方义:古人认为诸淋总由“肾虚而膀胱热”,故补肾俞、京门以强腰补肾,化气行水,此乃治本之法;亦可泻此二穴流畅气机,通利水道以止痛,乃急则治其标。取脾经的阴陵泉、三阴交以健脾利湿;泻三焦经的下合穴委阳以清利下焦湿热,三穴合用以获清热利湿之效。天枢、中极,可调理局部经气以加强涤石通淋之效。
4. 治法:肾俞。京门,平时用补法,如绞痛发作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石淋,脐下三十六种病不得小便,灸关元三十壮,又灸气门三十壮”。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血淋案
文学道卿,传治血淋方,独蒜一枚,山栀子七枚,盐少许,三物共捣如泥,贴患人脐上。所亲患血淋二年余,殊甚,诸医治之罔效,一日,张过视,谩试以前方即时紫血黑片碗许,遂愈。
(《名医类案》)
- 疟证 -
【概述】
疟证系指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病证。《内经》对针灸治疗疟证已有相当认识,如《素问·刺疟篇》指出;“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本节仅讨论疟证急性发作及症候凶险的瘴疟的针灸辨治,现代医学中的疟疾和恶性疟疾与此类似,而流感、肝胆病及败血病等所现之寒热往来症候亦可归属于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疟证病因,主要为外感于疟邪、瘴毒及六淫之气。而过食生冷、油腻之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蕴,困阻脾阳,则更易受邪。疟邪瘴毒侵袭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病。其中,若为瘴毒所伤,邪郁于内,素体阳盛者,则热毒炽烈,耗气伤液,甚则扰乱神明;素体阳虚者,瘴毒湿浊壅闭于内,阻遏阳气,甚则蒙蔽清窍。
【辩证分型】
疟证分型颇多,这里仅将急重凶险者分列两型如下:
(一) 正疟
症见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寒战鼓颔,肢体酸痛,寒罢则壮热,口渴引饮,头痛面赤,汗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舌红,苔薄白或黄。
(二) 瘴疟
症见恶寒壮热。如为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便秘尿赤,甚则神昏谵语,脉洪数或弦数,舌红绛或黑垢;如为冷瘴,寒甚热微,或恶寒战栗无热,甚则神昏不语,脉弦,苔白厚腻。
【治疗】
(一) 正疟
1.治则:和解达邪。
2. 处方:大椎、间使、后溪。
3.方义:疟证为阴阳之气相搏,大椎属督脉,能疏导一身之阳。故取其宣阳和阴;疟邪伏于少阳,间使为手厥明之经穴,厥阴少阳为表里,用之能疏泄三焦,达邪外出,和解表里,调节阴阳之气;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又为手太阳之输,故可疏太阳与督脉之经气,乃治疟之要穴。
4.治法:均用平补平泻法,后溪穴于针后加灸(艾卷雀啄法)。在发作前2小时~3小时刺灸。
5.古方辑录
《杨敬斋针灸全书·卷下》:“发疟寒热;大椎、脾俞、中管(脘)、合谷、后溪、间使”。
《通玄指要赋》:“疟生寒放兮,仗间使以扶持”。
《玉龙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二) 瘴疟
1.治则:清热化浊。
2.处方:大椎、陶道;热瘴加曲池、合谷、内关、后溪,冷瘴加脾俞、公孙、间使,神昏加水沟、十宣。
3.方义:感染瘴毒,多因湿热郁蒸,邪郁于内,首重通阳驱邪毒,故取大椎、陶道;热瘴为热重于湿,加手阳明合曲池,手阳明原合谷,以清阳明之热毒;内关别走手少阳三焦,通于阳维,疏三焦气机,和胃止呕;后溪作用如上述,加强辟秽除瘴之功;冷瘴为湿重于热,加脾之背输脾俞,脾经络穴公孙以健脾胃,祛湿浊;加间使以宣达阳气。神昏谵语,十宣刺血,泻热宁神;神昏不语,针水沟以醒脑开窍。
4.治法:大椎、陶道,以平补平泻法持续运针3分钟~5分钟后取针,艾卷雀啄法薰灸至出现红晕;曲池、合谷施凉泻法,内关、后溪施泻法;脾俞、公孙、间使,均先补后泻,以泻为主;十宣点刺出血;水沟宜用泻法持续运针,直至神志清楚。瘴疟症情凶重,须配合中、西医疗法救治。
5.古方辑录
《针灸聚英·卷二》:“疟:有风暑、山岚瘴气、食老疟、疟母、寒湿痹、五脏疟、五腑疟。针合谷、曲池、公孙;灸不拘男女,于大椎中第一节处,先针后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节亦可”。
《类经图翼·十一卷》:“疟疾:大椎(三壮立愈,一曰百壮)、三椎(骨节上灸亦可愈)、譩譆(多汗)、章门、间使(久疟)、后溪(先寒后热)、环跳、承山、飞阳、昆仑、太溪(寒疟)、公孙(为主治)、至阴(寒疟无汗)、合谷”。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疟疾案
有人患久疟,诸药不效。或教之以灸脾俞即愈。更有一人亦久患疟,闻之,亦灸此穴而愈,盖疟多因饮食得之,故灸脾俞作效。
(《针灸资生经》)
- 狂证 -
【概述】
以精神躁狂,喧扰不宁,动而多怒、毁物打骂为临床特征的病征,称为狂证。狂名出自《内经》。本病证的针灸治疗,《灵枢·癫狂》篇曾专作论述,提出针、灸、刺血等法救治,如“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骶骨二十壮”。内容十分丰富。至晋代,《脉经》选用“顶上三圆”、“绝骨下二寸”、“外踝上三寸”等穴治疗本证;《针灸甲乙经》中涉及本证者共有74条文献,天柱等97个穴位之多;而《肘后备急方》治疗本证的方法是灸“阴茎上”、“两乳头”、“足大指本节聚毛中”、“鼻下人中”、“耳根前”等。到唐代,《千金要方》中涉及用针灸治疗本证的文献共计78条,该书认为灸头部、手足部等经穴,对本证有效;还记载了治疗本证的许多经外奇穴,如“手逆注”、“河口”、“大幽”、“臣觉”、“慈门”等,并提出了著名的治疗癫狂“十三鬼穴”。及北宋,《太平圣惠方》补充了神聪等12个穴位有关本证的主治内容,并用秦丞祖的“灸狐魅神邪法”(即灸少商)来治疗本证。南宋时期《扁鹊心书》依然强调用艾灸补阳之法治疗本证,所取穴位为巨阙,而且注明要先服“睡圣散”,用内服药物的方法来麻醉止痛。明清时期的《神应经》、《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逢源》、《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经查,针灸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305条。
现代医学中之精神分裂症,燥狂型精神病等多可归属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狂证多因先天秉赋不足,继受恼怒惊恐所致。肝火过旺,影响及脾,脾气不伸,运化无权,痰浊内生,痰火交结,郁于胸隔,上扰神明,蒙闭清窍而发病。
【辩证分型】
狂证,可分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等。以前者急重,故仅讨论此型。
痰火上扰,多先有烦躁头痛,目赤面红,继而突然狂乱无知。逾屋上垣,骂詈叫号,打人毁物,不食不眠,脉象弦大滑数,舌质红绛,苔黄腻。
【治疗】
痰火上扰
1.治则:清心涤痰,潜阳泄火。
2.处方:定神、丰隆、劳宫、大椎、涌泉。
定神位置:人中沟下1/3与中1/3交界处。
3.方义:定神为经外奇穴,可开窍定神;劳宫乃心包经之荥,清心定志;涌泉属肾经之井穴,肝肾同源,益肾水可降肝火;丰隆,法痰化浊;大椎清热潜阳而能醒脑。五穴共用,降肝火祛痰浊,醒心神镇狂越,标本兼顾,内外同治,以竟全功。
4.治法:定神宜斜刺向上1寸~1.5寸,平补平泻持续运针2分钟,留针,并作间断运针。涌泉穴,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余穴均用泻法,针刺深度宜适当加深,施强刺激,亦留针。
5.古方辑录
《千金备急要方·卷十四》:“狂邪发无常,被头(即披发)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冲阳、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劳宫、大陵,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 *虚欠 欷,喜笑不止”。
《扁鹊心书·卷中》:“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治法:光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
《杂病歌·心邪癫狂》:“涌泉一穴与心俞,登高而歌摄衣走”。
《针灸大成·卷九》:“发狂,不识尊卑:曲池、绝骨、百劳、涌泉”。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狂证案
有士人妄语异常,且欲打人,病数月矣。予意其是心疾,为灸百会,百会治心疾故也。又疑是鬼邪。用秦承祖(南朝刘宋针灸家)鬼邪法,并两手大拇指,用软帛绳急缚定,当肉甲相接处灸七壮,四处皆著火而后愈。更有二贵人子,亦有此患,有医僧亦为灸此穴愈。
(《针灸资生经》)
- 痫证 -
【概述】
痫证属于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俗称“羊痫风”。发作时,以粹然仆倒,昏不知人,抽搐鸣叫,口吐延沫,移时苏醒为主要特征。痫证发作期为急症,亦即本节讨论的内容。
针灸治疗始见于《灵枢》已有“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的记载。至晋代,《脉经》取阳蹻(绝骨)治疗“癫痫”;《针灸甲乙经》中仆参等5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唐代《千金要方》按脏腑进行辨证,将本证分成各脏腑之痫,分别取穴治疗。宋代,《太平圣惠方》补充了眉冲等8个穴位有关治疗本证的内容,并补充了猪痫、羊痫、食痫等的治疗方法。南宋时期《扁鹊心书》强调用灸中脘来治“痫”;《针灸资生经》则用灸百会、中脘、风池的方法治疗“痫疾”。及金元时期,《脾胃论》强调督、冲、二*足乔 脉对本证的治疗作用;《卫生宝鉴》阐述了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的观点。明清时期《神应经》、《针灸大成》、《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医著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现代医学之癫痫与本证相当。
【病因病机】
痫证多由秉赋不足,先天遗传,又与惊恐所伤、饮食失调等有关。其病机变化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肾为先天之本,本先不足,惊恐伤肝,肝肾同源,而致阴不敛阳,生热生风;饮食不节,损及脾胃,精微不布,痰浊阻滞。三脏互相影响,风阳升动,疾浊上逆,阻滞心窍,窜扰经络,发为痫证。
【辩证分型】
痫证临床上可分多种类型,但作为针灸治疗的常见急症仅取肝风痰浊一种。
其发作:旋即昏仆,抽搐吐涎,或有鸣叫,甚则二便失禁,脉象弦滑,舌苔白腻;如属痰火,则发作前急躁心烦,咯痰不爽,口苦便秘;脉弦滑数,舌红苔腻。
【治疗】
1.治则: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2.处方:鸠尾、水沟、腰奇、丰隆、太冲;痰火加大椎,昼发加申脉,夜发加照海。
腰奇位置:尾骨尖直上二寸。
3.方义:鸠尾为任脉之络,水沟位于督脉,二穴合用,任督相配,协调阴阳逆乱,开窍醒脑;腰奇系古人治痫证之经验要穴;丰隆,调理脾胃,豁痰化浊;太冲,平熄肝风。如偏于痰热火盛,加大椎以泄热定痫;日间发作,为病在阳*足乔,加申脉,因申脉通于阳*足乔 ;夜晚发作,为病在阴*足乔,加与阴*足乔脉相通之照海。
4.治法:鸠尾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余穴均针刺施泻法。先针水沟,持续运针,刺激强度须适当增大,继用他穴。
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天井、小海主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
《针灸聚英·卷二》:“痫:俱是痰火,不必分牛马六畜。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阳*足乔(昼发)、阴*足乔(夜发)”。
《类经图翼·十一卷》:“风痫:百会、上星、身柱、心俞、筋缩、章门、神门、天井、阳溪(灸此不必合谷;灸合谷不必阳溪)、合谷、足三里、太冲”。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痫证案
丹溪治一妇人,久积怒与酒,病痫。目上视,扬手踯足,筋牵,喉响,流涎,定则昏昧,腹胀痛冲心,头至胸大汗,痫与痛间作。此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气独行,脾受刑,脾胃间有酒疾,为肝气所侮而为痛。酒性喜动,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用竹沥、姜汁、参术膏等药甚多,痫痛间作无度。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间以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石膏与竹沥服之,无数。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肉。……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安。
(《针灸聚英》)
- 急性头痛 -
【概述】
头痛系指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中起病急骤、头痛剧烈者属急性头痛。头痛病名出自《内经》。而在《内经》中,也已提到急性头痛的针灸治疗,如:“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厥病》)。至晋代,《脉经》采用刺风池、风府、眉冲、颞颥等方法治疗急性“头痛”;偏头痛。宋代的《太平圣惠方》补充了上星等12个穴位关于治疗本证的内容,该书所载“三十六黄”中也有7黄涉及本证;。元代《卫生宝鉴》则用头顶放血之法治疗风痰引起的“头偏痛”。明清时期,《针灸大全》则取八脉穴中的公孙、外关、列缺三穴,并配合不同穴组,以治疗各种不同的头痛。《东医宝鉴》提出了针“阿是穴”的观点。
现代医学中的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所致的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可归属于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急性头痛的病因,分外感与内伤。外感多为风、寒、湿、热,但以风为主。其主要病机是:外邪自表侵袭经络,上犯巅顶,阻遏清阳之气;若风挟寒邪,则寒凝血滞,络道受阻,血郁于内而发为头痛;若风挟热邪,则火热上炎,侵扰清空,气血逆乱而头痛。内伤头痛,多与伤及肝、脾、肾有关,其急性者,常为肝气郁结,化风化火,循肝胆之经上扰头面,引致偏头痛。
【辩证分型】
急性头痛,可辨为下列二型。
(一) 外感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痛势陈作。如为风寒外感,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恶风畏寒,遇风尤剧,甚则头皮肿块暴起,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如为风热外感,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脉象浮数,舌红苔黄。
(二) 偏头痛
其痛骤发,痛势急剧;或左或右;可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反复发作,脉弦实有力,舌质红,舌苔黄。
【治疗】
(一)外感头痛
1.治则:散寒清热,疏风止痛。
2.处方:(l) 共同取穴:风池;(2) 分部取穴:头顶取百会、通天;前头部取上星、阿是穴、合谷;后头部取天柱、阿是穴、昆仑;(3) 分型取穴:风寒取风门;风热取大椎。
上述穴位。根据头痛症型及所属部位配合选用。
3.方义:风池通于阳维脉,又位于头部之两侧。阳维维系诸阳,主阳主表,“阳维为病苦寒热”(《难经》),故是穴乃头部通阳驱风、达邪解表之要穴。因头部为诸阳之会,部位不同,属经亦不同,所以,取穴需按部分经,远近相配,重在疏导各经阻滞之经气,含通则不痛之意;其中阿是穴所在,多是病邪结滞之处,针之以通导局部气血。病属风寒,加取风门,风门属膀胱经,太阳主一身之表,该穴可散风寒,解表邪;病属风热,加取大椎,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又是督脉与诸阳之会,能泄凤热,驱阳邪。
4.治法:风寒、风热初起先补后泻,以泻为主;复发则均用泻法。风寒留针时间可据症情适当延长,风门穴针后以隔姜灸,灸5~7壮;风热,以皮肤针在头部反复作中强度叩刺。
5.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六》:“合谷、天池、丝竹空、鱼际、四白、天冲、三焦俞、风池,治头痛”。“头维、大陵,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
《神应经·头面门》:“头强痛:颊车、风池、肩井、少海、后溪、前谷”。
《医学纲目·肝胆部·卷十五》:“头痛呕吐:神庭、印堂”。
《针灸大成·卷九》:“正头大痛及脑顶痛:百会、合谷、上星。……诸阳聚会头上,合用先补后泻,宜补多泻少,其病再发,愈重如前,法宜泻之,无不效也。复针后穴。真头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医者当用心救治,如不然,则难治。神庭、太阳”。
(二) 偏头痛
1.治则:清泄肝胆,通络止痛。
2.处方:丝竹空、率谷、临泣、风池。
3.方义:偏头痛病发少阳之分野,丝竹空属手少阳,率谷属足少阳,两穴相透,最能清肝胆之风火,疏局部之经气,为治偏头痛之要穴。肝胆互为表里,取胆经之输足临泣,平降肝胆之亢火,且临泣通于带脉而与阳*足乔 会合于目锐眦,可止偏头痛;风池属胆经位于头部,取之以通络定痛。
4. 治法:丝竹空穴平透率谷穴,施平补平泻法,持续运针至痛缓;风池穴,宜朝对侧眼球方向进针,并用气至法导出感应向同侧头颞部扩散,最好能上至巅顶,前达额部,施泻法;临泣亦用泻法。
5.古方辑录
《扁鹊心书·卷下》:“偏头风或左或右,痛连两目及齿,灸脑空穴二十一壮,……再灸目窗穴二十一壮,……左痛灸右,右痛灸左”。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偏正头痛,刺手少阳经丝竹空二穴,……以患人正坐举手,下针,针入三分;次针足少阳经风池二穴……针入七分,吸气五口,顶上痛为效,次针手阳明经合谷二穴……刺五分,内捻针令病人吸气三口,次外捻针呼气三口,次又内捻针吸气五口,令人觉针下一道痛如线上至头为度。长呼一口气出针”。
《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头痛案
有士人患脑热疼,甚则自床投下,以脑拄地,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终不已,服诸药不效。人教灸囟会而愈。热疼且可灸,况冷疼乎。凡脑痛、脑旋、脑泻,先宜灸囟会,而强间等穴盖其次也。
(《针灸资生经》)
- 眩晕 -
【概述】
眩是眼目昏花,晕是头脑旋转,二者同时并现,统称眩晕。其急性发作之重症,属于急症。眩晕之病证名虽始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但在《内经》中早有记载。在《内经》、《伤寒论》中已有用针灸针灸治疗的记载,在《针灸甲乙经·卷之十》所述:“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类似内耳眩晕病。该书还注意了用配穴治疗本证。到唐宋时期,治疗本证多用灸法,还使用火针,《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等有此记载。宋·窦材曾记录针灸治疗重症眩晕一则:“一人头风发则旋晕,呕吐数日不食,余为针风府穴”,并配合药物而“永不发”(《扁鹊心书·卷上》)金元时期,李东垣、张子和等采用放血疗法治疗本证。
现代医学中之内耳眩晕病等可归入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眩晕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如心脾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肝肾阴精亏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跌仆所致头部损伤,瘀血阻滞等。这里仅选择急重常见的痰浊中阻所引发的眩晕加以论述。该证多因恣食肥甘或劳倦太过,七情过极等损及脾胃,健运失司,中阻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辩证分型】
痰浊中阻,症见眩晕阵作,旋转不已,耳鸣耳闭,难于站立,动则晕甚,呕吐恶心,胸闷脘痞,甚则汗出,面色苍白,脉象弦滑,舌苔白腻。
【治疗】
1.治则;化痰和中。
2.处方:风池、内关、合谷、丰隆。
3.方义:风池通于阳维,又为手足少阳之交会,能疏理三焦气机,通导清阳上升;内关通于阴经,为手厥阴之络,手厥阴与手少阳相表里,故取之能利气降浊,和胃止呕;合谷为手阳明之原,取此乃宗“头面合谷收”之旨;加胃络丰隆,涤化痰浊。
4.治法:风池针法同前,与内关用平补平泻法;合谷、丰隆施泻法。
5.古方辑录
《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头眩,眼目生花:神庭、上星、风池、肺俞、合谷。”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眩晕案
帝(唐高宗)头眩不能视,侍医张文仲、秦鸣鹤(均唐代医家)曰:“风上逆,砭头血可愈。”后内幸帝殆,得自专,怒曰:“是可斩,帝体宁刺血处耶?”医顿首请命;帝曰:“医议疾,乌可罪?且吾眩不可堪,听为之。”医一再刺。帝曰。“吾目明矣!”言未毕,后帘中再拜,谢曰:“天赐我师”。身负缯(丝织品)宝以赐。
- 急性胁痛 -
【概述】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痛病症名出自《内经》。本节主界讨论起病突然,疼痛较剧,变化迅速的急性胁痛。针灸治疗,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胁病……皆久(灸)少阳温(脉)”。《内经》则更提及急性胁痛的治疗,如:“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素问·缪刺论》)。从《针灸甲乙经》到《神灸经纶》的一系列针灸医著中,均有关于胁痛的治疗,总的情况是,取穴重视远道穴与局部穴相结合而偏重远道穴,方法以针灸相结合而以针剌为主。
现代医学之胸胁部急性挫伤、急性肝炎之肝区疼痛以及急性胸膜炎之胸胁痛症侯等,均可归属此证范畴。
【病因病机】
胁痛之病因,包括跌仆外伤、情志郁结、湿热内蕴、痰饮停蓄等,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浊阻遏胁络,肝胆失于疏泄条达,不通则疼,发为胁痛。
【辩证分型】
急性胁痛可分三型,肝胆湿热蕴结在“黄疸”一节已作叙述,从略。
(一) 瘀血阻络
症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胁肋下或见积块,脉象沉涩,舌质紫暗。
(二) 痰饮停积
症见胁肋剧痛,痛掣肩胛,咳唾稀涎,胸肋痞胀喘满,脉沉紧或沉弦,舌苔白腻。
【治疗】
(一) 瘀血阻络
1.治则:化瘀通络。
2.处方:膈俞、支沟、阳陵泉、期门。
3.方义:胁肋为少阳、厥阴二经之分野,故取手少阳之经支沟,足少阳之合阳陵泉,配肝募足厥阴之期门,以疏二经之气,活血化瘀通络;膈俞系血会,可理血活血。四穴合用,可条达胁肋之郁结,疏通脉络之瘀阻,自可消痛止疼。
4.治法;膈俞、支沟宜用气至法激发出向前向上针感,四穴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胁支急痛。穴支沟”。“治胁痛。穴膈俞、中膂俞、窍阴、阳谷、颅囟”。“治胸胁痛不可忍。穴刺期门(针入四分,可灸七壮)、次针章门(针入六分,可灸七至七七壮)、行间、丘墟、涌泉”。
《针灸大成·卷九》:“胁肋疼痛:支沟、章门、外关。……复刺后穴:行间(泻肝经,治怒气)、中封、期门(治伤寒后胁痛)、阳陵泉(治挫闪)”。
(一) 痰饮停积
1.治则:祛痰通络。
2.处方:支沟、丘墟、章门、公孙。
3.方义:支沟系治胁痛之验穴;丘墟乃胆经之原穴,可疏调胆经经气,通达病所之郁阻;章门位于胁,为脾之募穴又属于肝经,能健脾逐饮,驱运胁络气血,加脾之原穴公孙,有化浊祛痰之功。
4.治法:章门平补平泻,针后加灸;公孙先泻后补,以泻为主;余穴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标幽赋》:“胁疼肋痛针飞虎”。
《外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胸胁痛不可忍,刺足厥阴经期门二穴……针入四分,次针章门二穴……针入六分,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足少阳经丘墟二穴,足少阴经涌泉二穴”。
《针灸聚英·卷二》:“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针丘墟、中渎”。
《神灸经纶·卷三》:“胸膈痰壅:公孙。”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 项强痛 -
【概述】
项强痛系指以颈项部疼痛、活动不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急诊中多见的颈项部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并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等,属本节讨论的范围。项强一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汉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称之为项背痛。针灸治疗首见于《素问.骨空论篇》:“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据统计,自秦汉至明清,有关本证针灸治疗的文献有190条之多,表明古代医家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医学中的项背部急性软组织损伤、落枕等可归入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风寒外袭太阳经脉,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项失所养,引发疼痛;或因颈 项部用力不当、夜寐位置欠佳、外力损伤等造成血瘀气滞,经脉痹阻,而致项强不利,疼痛难忍。
【辩证分型】
(一) 风寒强痛:项背疼痛如掣,痛无定处,或项痛拘急而冷,痛连背脊,得温稍缓,脉浮或紧。
(二) 气滞血瘀强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剌 ,日轻夜重,难以转侧,脉涩。
【治疗】
(一) 风寒强痛
1.治则:疏风散寒止痛
2.取穴:天柱、后溪、风府、秉风。
3.方义: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足主阳主一身之表,针之可解表而风祛风寒,又属局部取穴,更可疏调项背部经气;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小肠经主表而通于颈项,故取之可增强解表镇痛之功;风府为治项部病症要穴,与天柱穴相伍,相得益彰;秉风亦为手太阳经穴,是古人治疗项强痛的验穴。
4.治法:天柱直剌,进针1.2寸,施提插泻法;后溪,进针后,边施捻转手法,边嘱患者活动头部,行针约2分钟;风府、秉风进针得气后,行泻法。均留针。局部可拔罐。
5.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颈项强,身寒,后溪主之。
《神应经》:头项强急:风府。
《循经考穴编》:秉风:项强不得回顾,腠理不得致密,风邪恶易入。
(二) 气滞血瘀强痛
1.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2.取穴:风池、委中、肩井、养老、阿是穴。
3.方义:风池、阿是穴均为局部取穴,以疏理项部壅滞阻塞之气血;委中为足太阳经之经穴,又称血郄,足太阳通颈项,取之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功;养老,为手太阳之郄穴,急病多取郄穴,且为治项部损伤的验穴。
4.治法:风池可采用透剌法,即风池透风池;委中以28号毫针点剌出血;阿是穴剌络拔罐;肩井,进针得气后留针,不可针之过深;养老,直剌至得气后行提插泻法,令患者活动项部,并留针至症状缓解。
5.古方辑录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挫枕项强,不能回顾:少商、承浆、后溪、委中。
《针方六集》:风池:颈项强急。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项强案
昔魏武帝患风伤项急,华佗治此穴(风府)得效。
(《针灸大成》)
- 急性腰痛 -
【概述】
腰痛系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发病突然,疼痛剧烈,转侧明显不利者,属于急性腰痛。《内经》叙述颇多,除了散见于一些章节外,《素问·刺腰痛篇》集中介绍各条经脉病变所致的腰痛证候与针灸之法。内容十分丰富。晋代《脉经》采用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和阳*足乔的方法治疗“腰背痛”;《针灸甲乙经》中有86条文献、委中等75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共计105穴次)。到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强调奇穴对本证有效。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补充了多个治疗本病的效穴。金元时期的刘完素用经络辨证的方法治疗本证,而窦汉卿则重视八脉交会穴外关、后溪、申脉、列缺对本证的治疗作用。元明清时期的《磐石金直刺秘诀》、《济生拔粹》、《神应经》、《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逢源》、《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总之,后世亦将腰痛作为针灸主治病证之一。
本节主要讨论外伤所致的急性腰痛,现代医学中的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等可归入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证病因较多,包括外邪侵袭、肾亏体虚、跌仆损伤等。外伤所致的急性腰痛,主要为跌仆损伤。此型患者,因腰部受暴力打击、坠地、或用力不当,损及筋脉,气血瘀滞不通,瘀血留着腰部而发生疼痛。
【辩证分型】
瘀血腰痛,症见腰部猝然剧痛强直,腰痛如锥,固定不移,痛处拒按,轻则俯仰不便,重则转侧不能,坐立不安,脉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疗】
1.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处方:水沟、委中、阿是穴。
3.方义:腰部损伤常及督脉,以致经气痹阻,取水沟能通导督脉,行气活血而止痛;如伤在脊柱两侧,多为膀胱经脉,因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委中为足太阳之合,用之可疏经气,通瘀滞,且本型血瘀为主,选用“血郄”益增化瘀之效。阿是穴即触痛最明显处,以祛病所之瘀血。
4.治法:水沟得气后,平补平泻运针2分钟~3分钟,留针,令病人不断活动腰部;委中施泻法,取针后挤出血数滴,如不能挤出,宜加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以三棱针丛刺,或皮肤针重度叩刺,拔罐。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腰卒痛:去穷骨上一寸,灸七壮……腰痛不得动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脐,取杖度背脊,灸杖头处,随年壮,良”。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忽然气滞腰疼,不可俯仰,刺足太阳络神关(志室)二穴……毫针针入五分,得气即泻……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刺足太阴经委中二穴……取经血而愈。凡腰痛刺之不已者,刺八髎穴而愈”。
《针灸聚英,卷二》:“腰痛:……血滞于下,委中出血”。
《针灸大成·卷九》:“挫闪腰胁痛:尺泽、委中、人中。……复刺后穴:昆仑、束骨、支沟、阳陵泉”。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腰痛案
吴孚先治君端之腰痛异常,从目内眦进药而愈。或问之曰:是乃睛明穴也,在目内眦红肉中,其脉行足太阳,经于腰背,下应足少阴,通于心。腹腰背之痛,以睛明进药,良有奇验,古来神圣有从耳进药者,病愈而耳聋,针之则愈矣。
(《续名医类案》)
- 痹证 -
【概述】
痹证系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以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或红肿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痹的病名,首见于《内经》。针灸治疗痹证,在《素问·痹论》中即已明确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之后,《针灸甲乙经》载有各种性质及不同部位痹痛的针治之法。后世医著,诸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及《针灸大成》等,皆有这方面的丰富资料。
痹证有虚实之分,证型颇多。本节仅讨论其较为急重的寒痹和热痹,与西医的风湿热、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有相类之处。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系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其急性发作者多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
【辩证分型】
(一) 寒痹
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稍减,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面色少华,形寒怕冷,口淡不渴,脉弦紧,舌淡苔薄白。
(二) 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喜凉恶热,皮肤可见红斑,伴有全身发热,汗出,疲乏,心烦口渴,尿黄便干,脉滑数,舌红苔黄燥或黄腻。
【治疗】
(一) 寒痹
1.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2. 处方:分二组。(1)全身取穴:大椎、气海、神阙、关元;(2)局部取穴:上肢:肩髃、肩髎、巨骨、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居髎、阳陵泉、梁丘、犊鼻、委中、悬中、昆仑、殷门、太冲。
3. 方义:阳虚气弱,内外不固,寒邪易于侵袭,入于筋骨,发为寒痹,故取关元、神阙、气海,以壮元阳益元气,逐寒固表;大椎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既能祛散外感之邪,又可调和诸阳经气机,此为治本之举。局部取穴,多属关节局部及阳经之穴,旨在疏经活血,助阳散寒,系治标之法。局部与整体相配,标与本同治,共奏扶正祛邪、温经止痛之效。
4. 治法:大椎先施泻法,后以温针留针;关元、气海、神阙,用艾炷隔物灸,前二穴隔姜灸,神阙隔盐灸。余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之法,针后,在关节附近穴位加清艾条悬灸15分钟。
5. 古方辑录
《针灸甲乙经·卷十》:“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主之”。“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针灸聚英·卷四》:“身寒痹治曲池穴,列缺环跳与风市,委中商丘及中封,再兼临泣八穴攻”。
(二) 热痹
1.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2. 处方:分二组。(1)全身取穴:大椎、身柱、曲池;(2)局部取穴:同寒痹。
3. 方义:本型多系风热外邪乘虚侵袭或风、寒、湿痹延久化热。大椎、身柱均属督脉为清泄邪热之要穴,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亦为清热之验穴,取之以泻热邪;局部取穴,则重在行气血,通调经络。
4. 治法:大椎、身柱、曲池,以28号毫针,得气后行凉泻法,行针1分钟~2分钟,中强刺激不留针。关节局部穴,宜用刺络加拔罐法,余穴用泻法,留针15 分钟~20分钟,间隙运针。
5. 古方辑录
《类经图翼·卷十一》:“足腕肿痛:解溪、丘墟”。
《医学纲目·卷三十二》:“如足跟不得履地:风池;如膝盖肿起:曲池(一寸半)、阳陵泉(一寸半)”。
《神应经》:“手臂红肿:曲池、通里、中渚、合谷、手三里、液门”。“两膝红肿疼痛:膝关、委中、三里、阴市”。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1.痹证案之一
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针上髎一穴,环跳一穴,阳陵泉一穴,巨虚下廉一穴,即得跪起。
(《备急千金要方》)
2.痹证案之二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手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
(《针灸大成》)
- 破伤风 -
【概述】
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乗虚侵入而发痉者,称为破伤风。其中外伤所致又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又称撮口脐风。本证的记载首见于《五十二病方》,称为伤痉、婴儿索痉。本证名见于《太平圣惠方》:“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也。”其针灸治疗的记载则始于南宋的《扁鹊心书》:“破伤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灸关元穴百壮”。在之后的历代箸作中,如金代的《针经指南》,明代的《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均有阐发。本证与现代医学中的病名一致。
【病因病机】
破伤风一证,多因创伤之后,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以以经脉拘急甚则内传脏腑,毒气攻心,引起严重症状,使病情迅速恶化。
【辩证分型】
破伤风的急性期可分为以下二型。
(一) 轻证:此证以邪在肌腠经脉为主症状一般先从头面开始,进现时扩展到躯干和四肢。先感牙关紧急,或头痛、恶寒发热,烦躁不安;继则出现肌肉痉挛,面呈苦笑,项背强急,四肢抽搐,但发作间隔时间较长,脉弦或弦数。
(二) 重证:风邪恶入里,以致抽搐频频,甚则角弓反张,任何轻微剌激,如声、光、震动等,可诱发剧烈的阵发性抽搐。当风从火化,则有高热大汗;热结脏腑,则咳喘痰鸣,腹胀便秘。严重者,常致吞咽困难、癃闭,以致窒息死亡。舌质红或干绛,苔黄浊,脉弦数或洪数。
【治疗】
(一) 轻证
1.治则:熄风止痉。
2.取穴:后溪、外关、大敦、行间。四肢痉挛加八邪,牙关紧闭加下关。
3.方义:以上均为古人治破伤风之常用穴。后溪为手太阳之俞、督脉之会,为熄风止痉之要穴;外关,手少阳之络,别走厥阴,又这八脉交会穴而通阳维,故可熄肝风而清邪热;大敦、行间为肝经之井、荥穴,能加强清热熄风止痉之功。八邪为经外奇穴,可缓解局部抽搐;下关,对牙关紧闭者有松利机关作用,此二穴,属局部取穴。
4.治法:后溪穴以26~28号2寸毫针向合谷方向透剌,施提插加捻转泻法;外关用提插泻法,大敦、行间用捻转泻法;八邪、下关均宜深剌,施泻法。于痉挛间歇期可留针30分钟~1小时。每日治疗1~2次。
5.古方辑录
《针经指南》:外关:破伤风(胃、肝)。——后溪:破伤风(搐)。
《医学入门》:大敦: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等症。
(二) 重证
1.治则:清热熄风镇痉。
2.取穴:风池、合谷、太冲、水沟、太阳、十宣。
3.方义: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能清热熄风而醒脑;合谷、太冲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合称四关,可平肝熄风而镇惊。水沟,可通调阴阳之逆气而开窍。配太阳,以加强清热苏厥之功;加十宣以加强镇惊止搐之效。
4.治法:风池进针1.2寸,或风池透风池,行中强度提插泻法;合谷、太冲施提插加捻转泻法。水沟,施雀啄式提插泻法。太阳、十宣剌血。每日治疗2~3次,间歇期留针。症状控制后,可根据病情留针数小时。
5.古方辑录
《针灸大全》:“破伤风,因他事搐发,浑身发热颠强:大敦二穴、合谷二穴、行间二穴、十宣十穴、太阳紫脉(宜锋针出血)。”
《针灸大成》:“破伤风症:承浆、合谷、八邪、后溪、外关、四关。”
《医宗金鉴》:“合谷主治破伤风,痹痛筋急针止痛。“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破伤风案
一人因拔髭一茎, 忽微肿起不食。有友人询余,余曰:此破伤风也。速灸为妙。疡医认作髭疔,治以寒凉,不数日发痉而死。
(《医林指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