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干敢想】 【闯与创】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48:58
三个小伙子结伴外出,寻求发财机会。在一个偏僻的山镇,他们发现了一种又红又大、味道香甜的苹果。这种优质苹果在当地的售价非常便宜。
第一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双目发亮。他立刻倾其所有,购买了十吨最好的苹果,运回家乡,以比原价高两倍的价格出售。就这样他往返数次,成了家乡第一名万元户。
第二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沉思片刻。他用了一半的钱,购买了一百棵最好的苹果苗,运回家乡,承包了一片山坡,把果苗栽上。整整三年的时间,他精心看护果树,浇水灌溉。
第三个小伙子望着这些苹果,一连几天围着果园东走走、西看看。最后,他找到果园的主人,用手指着果树下面,说:"我想购买这些泥土。"
园主一愣,接着摇摇头说:"不,泥土不能卖,卖了怎么长果?"
他弯腰在地上捧起满满一把泥土,恳求说:"我只要这一把,请你卖给我吧!要多少钱都行!"
主人看看他,笑了:"好吧,你给一块钱拿走吧。"
他带着这把泥土返回家乡,请专家化验,分析出泥土的各种成分、湿度等。然后,他承包了一片荒山坡,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开垦、培育出与那把泥土一样的土壤。最后,他在上面栽种上苹果树苗。
十年过去了,三个人的命运迥然不同。
第一位购买苹果的小伙子依然去购买苹果,运回来销售,但是每年赚的钱越来越少了,有时甚至不赚或者赔钱。
第二位购买树苗的小伙子早已拥有自己的果园,但是因为土壤的不同,长出来的苹果有些逊色,但是仍然可以赚到相当的利润。
第三位购买泥土的小伙子,也是最后拥有并收获苹果的人,他种植的苹果色香味甜,引来无数购买者,总能卖到最好的价格。
在这个故事中,三个人一个比一个聪明,他们留给我们很多启示。一样的机会,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最先赚到钱的人不一定赚得最多,谁考虑得长远,放长线钓大鱼,谁收获得最多。
我想我与他之所以不同,答案就在于我对他说的话:"人生能得多少,就看你要求多少。"如果你只想要一块钱,你就只能得到一块钱。如果你梦想充满喜悦和成功的人生,也同样会得到。
在很多场合,当人们问起我,是什么原因改变了我的命运时,我总是回答:是我那一颗永不满足的心。是的,我总是不满足,总是想要得到更多。小时候在农村种田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家乡,永远也不要再回来;后来,我当兵到了部队,转业后,因为不满足安稳平庸的生活,所以立志到上海滩去闯荡。
当我们回顾历史,便会发现其中的伟大人物之所以会取得惊人的成就,皆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对生活有更高的期许,他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这些人物包括了达芬奇、林肯、海伦·凯勒、甘地、马丁路德·金、罗斯·派克斯、爱因斯坦、本田宗一郎等等。
亲爱的朋友,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有权要求得到更多!永远不要做生活的乞丐,因为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富翁。
台湾首富郭台铭说:"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我特别喜欢中央电视台一个公益广告的广告语,叫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穷人总是不敢去设想更宏伟的目标,总是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生活的琐事,所以他们一生都在为生活奔波,在羡慕别人的"功成名就",而富人考虑问题会从大处着眼,所以他们的事业会越做越大。 从小时候起,胸怀大志就是我的信条,事实证明,这也是获得成功的一条有效的捷径。我相信,在生活中,你永远都有两个选择:要么往大里想,要么往小里想,也就是胸怀大志与目光短浅的交锋。既然已经在思考未来,为什么不往大里想呢?这是你的选择。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没有人能阻挡你心中的大志!
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
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此法就是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如能模仿这种方法,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力了。例如初次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难免会疑惧万分,这时候,不妨将此不安的情绪,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几乎愣住了,我的心忐忑地跳个不停,甚至两眼也发黑,舌尖凝固,喉咙干渴得不能说话。"这样一来,不但可将内心的紧张驱除殆尽,而且也能使心情得到意外的平静。
有一个位居美国第5名的推销员,当他还不熟悉这行工作时,有一次,他竟独自会见美国的汽车大王。结果,他真是胆怯得很。在情不自禁之下,他只好老实地说出来了:"很惭愧,我刚看见你时,我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结果,这样反而驱除了恐惧感,这要归功于坦白的效果。
宇宙不分好坏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巫师,他告诉国王自己发现了一种可以把沙变成金子的魔法。国王当然很感兴趣,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于是巫师向国王解释了他的方法。整个过程看上去很简单--除了其中一条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想到阿布拉卡达布拉这个词,只要一想到,魔法就会被打破,金子就没法变出来了。这个国王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总是无法把那个词置之度外,于是,他始终没有变出金子。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为了讽刺魔法师的狡猾和国王的愚蠢,但我们可以从"吸引定律"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案例。生活中有不少人,总是想他不想要的东西,却还纳闷儿怎么这些事一直不断出现?比如,一个人总是担心自己的债务--这种思想反而会吸引来更多的债务。因为"吸引力定律"并不能知道你是"喜欢"还是"讨厌"某个东西,也不管你认为事物是好还是坏,它只是衡量你最着重思考的东西,只是回应你的思想,让你的思想成为现实。
多罗茜·布兰蒂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我毁灭的种子,如果任其滋长,只能带来不幸"。
"吸引定律"是自然的法则。它是客观的,在它的眼中,没有好、坏的分别。它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经验的形式,把这些思想因应给你。
假设你坐在那里,看着堆积如山的债务,并且感到心情糟糕透顶,你就会把这些信号发射到宇宙中。
"唉!我这么多的债务,真是烦恼死了。"
你这样想只能是不断地向你自己强调这种糟糕的状况,这种感觉充满了你的整个身心,结果你得到的将会是越来越多的这种感觉。
如果你想减肥,你每天说"我不要胖,不要胖!"结果怎么样?你还是胖了!因为宇宙是听不到"不要"的,它只听到"胖"字,结果,它就把"胖"给了你了。你应该说"我要苗条,我很苗条,我很健康"。
同样,小孩子不听话也是父母吸引的结果。通常都是小孩子开始有一点不听话之后,父母就开始告诉自己,告诉别人:"我的小孩真的很不听话!"最可怕的是,他们还不停地告诉小孩本人:"你知道吗?你真的很不听话呀,你不听话,不听话……"父母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说,还有回音的感觉。宇宙听一了,说:"你想让小孩不听话吗?你的愿望将是我的命令。"你的小孩就会越来越不听话了。
如果你说"我不要生病",宇宙听不到"不要"就会听到"生病",然后把"生病"给你了,这样就满足了你的愿望。
这就是为什么不想要的东西总是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原因,因为你对"不想要的"想得比"想要的"多。
从这点看,吸引定律就像是一个非常顺从的不辨是非的天真孩子一样。当你把思想聚焦在你想要的事物上,并且持续集中注意力时,你就是在运用宇宙最大的力量,召唤着你想要的事物,于是吸引力定律每一次都会原原本本地把它回应给你,因为它分辨不出你对某件事物所发出的"不要"、"不"、"别",或其他任何否定的字眼。当你用否定的字眼说话,吸引定律所接收到的其实是很肯定的事情。比如:
"我不想出丑,不想丢脸,千万别让我丢脸。"
因为,不管你推销的技术如何高明,也不管你的业绩是何等的优异,总是替人家干的。”吉列说,“这一行赚钱再多,终究有个限度。所以我认为要想赚大钱,必定要自己干。”
“嗅,原来你想当大老板!”那位同行带点调侃的口吻说,“你将来准备做什么生意?看样子你好像已经胸有成竹了。”
吉利摇着头说:“要做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我相信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推销员。”
由这段谈话,我们可以看出吉列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这正是一个创业者不可缺少的重大因素之一。在推销员的这段生涯中,吉列有一个独特的习惯,每到晚间休息时,总是煮一壶咖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面喝,一面沉思。由此可见,想要致富首先应具有致富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福布斯》富豪们也均是具有这样坚定的信念。
让我们看看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的话: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一项任务中刚开始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它的因素都重要。记住这一点,你就有了成为亿万富豪的条件。“人人都能成为亿万富豪”并非虚妄之言,因为只有在我们的信念指引之下,我们的素质才能超常发挥,我们就可以作出一些一般人做不到的事,追求财富的道路也将变得更宽广,我们将在不自不觉中攀上财富的巅峰。
《福布斯》富豪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素质是,他们敢于去做,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可是富豪们愿意,因为他们渴望成功,他们有克服恐惧的力量,敢于冒脸,他们甚至将人生都视为大胆冒脸的一系列过程,比如在幼儿时期,他们经由不断跌倒,爬起,最后学会走路的过程是冒险;年纪稍长学骑脚踏车,不断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最后学会随心所欲地驾驭脚踏车的过程也是冒险;人生的大部分技能如游泳、溜冰、开车、公开演讲等等的掌握过程还是冒险。
正是在这样的许多冒险尝试之后,他们才获得了他们原来想要获得的东西,他们果敢地将这样的冒险体验运用于获取财富。《福布斯》排出的中国富豪,无不是勇敢地面对人们所畏惧的事物,冒险犯难,把握机会,才做出今天如此大的成就。
2002年,汇景新城开盘当天即受到广州市民热情追捧,并以3.2亿元的成交额表明: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
从周泽荣的投资,我们不难看出,创业过程中如果追赶潮流,头碗汤已经被别人喝了,后面的难免兑水,你就是能够挤进去抢得一碗,营养成份也大打折扣,很难养得你肥头大耳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浪头在不停地涌,但每一浪都会淘汰一大批人,下一个浪潮就该由新人主宰了。而这些新人,正是那些先潮流甚至是逆潮流而动者。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一条,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社会经济也难免有高峰和谷底的运行周期。一个潮流来了,搅起无数的泥沙和泡沫,看上去热闹,而实际上鱼龙混杂,风险极大。
事物都有一个孕育和发展的阶段,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上升的初期是最具潜力的,但却不为常人所认识,等到了鼎盛,到处沸沸扬扬的时候,形势也就该急转直下了。追赶潮流的人,往往是追到了这样的节骨眼上,等你好不容易站上浪尖,却是泡沫破裂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