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战役指挥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20:06
战役指挥问题
甲 集中优势兵力
(1)敌人的兵力大、物资多、装备强、训练敌久,规定了我军不能采取消耗战(包括击溃战),只能采取歼灭战,但加灭战首先需要集中优势。而集中优势,即受兵力对比的限制,又受技术水平和组织水平的限制。由于这些限制,我军不能在全国或全省东北集中优势,也经常不能在大型战役集中优势,要集中优势,唯有在小型战役解决问题。这又规定了我军不能采取战略歼灭战,也经常不能采取大型战役歼灭战,只能采取小型战役歼灭战。然而战役上的集中优势,只能通过战术上的集中优势来具体实现。假若战术上没有主攻方向,没有强大的突击拳头,没有突破一点、打开全局的战法,那么战役上的集中优势,就被平均分散了。集中优势的标准,战役上是四五倍,战术上在主攻方向自然大于战役上的倍数,更要酌量食用五六倍。
乙 作战方向和部署
(2)一点两面(多面)是我军为了清算一面平行而提出的作战方向和部署的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即使集中优势,还是不能家灭敌人,也不一定击溃敌人。而且一点的作战方向和两面(多面)的作战部署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一点,是使用一把后劲最大的尖刀(不是宽刀),从敌人的弱点(一般不是要点)直刺进去(不是横砍过去),保证打垮敌人扩张战果。然而单是组织这样的主攻方向还不够,比两面(多面)所有的刀尖,都针对着一点,同时并进,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兵力和发扬火力,所以没有两面(多面)就不会有彻底集中的一点。反之没有一点也不会有完全配合的两面(多面)。因为没有针对着一点的求心运动,纵然采取包围迂回,纵然食用强大的突击拳头于敌人的侧背(一般只钳制正面还是不能最有效扯紧绞索勒断喉管)。
丙 主要的战役情况和指导
(3)发生战役的情况,多数是在敌人向我进攻时,割裂他的大型战役的一路或一节,给与歼灭的打击,并于初战胜利后,逐次转用兵力(不是逐次使用兵力),各个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侦察敌人的企图和部署,更为了造成敌人的分散和错误,首先必须后退一步。击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还是不对的。然而后退一步,与苏区作战的大步后退(尤其是打磨推圈)绝不相同。因为苏区作战除了侦察敌人的企图和部署,造成敌人分散和错误以外,更需要相当时间,去消耗和疲困敌人,才能争取胜利的条件。现在却没有这需要了,后退一步的纵深,在八月下旬的苏中作战约数十里,在九月上旬的陇海作战约100里。后退一步的方向,一般是向敌人战役部署的外翼集中,虽然也有需要向正面退,和适当分散场合,在后退一步中,后卫的印尼东防御,对于主力的顺利转移和完全战役准备,都是必要的。
(4)为了削弱和转移敌人的正面进攻,当然热应该考虑敌进我进的军事路线,我军的一部或大部,并不后退一步,反而深入敌人的侧后,以乘虚开辟第二战场。然而现在的敌进我进,是一个大兵团的积极行动,与以保存力量为主,而又极端分散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敌进我进,绝不相同。这样的积极行为,必需敌后有奖强的群众基础,也必须部队有巩固的政治团结。由于这个条件或者还很脆弱,或者还存在若干缺点,所以敌进我进,还不宜在主力军过早提出,还只能当作后退一步的配合方式,在特殊有利时机用之。然而不是敌人进攻方向的主力军,好像敌人进攻北满时的辽东主力军,却要敌进我进,因属于战略配合范围,且存不论。
(5)后退了一步确定了歼灭的目标,才发起我军的初战。初战战役的组织形式有:侧击性的包围和伏击性的包围。侧击性的包围是目前使用极普遍的,在后退一步后,由侧面转向目标奋进合击。伏击性的包围,是适合于特种地形和特种气候的,在后退了一步之后,于目标的前进道路不知多面的埋伏,等待并吸引敌人陷入埋伏中而攻击之。初战影响整个作战过程很大,要侦察好准备好才打,绝不容许观望和疲塌。除了战役指挥员以外,各级指挥员绝无决定打与不打之权,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区域、目标路线和友邻关系等规定。任何超过命令范围的独断专行,都是极端有害的。初战的最高艺术,在于以一部或大部从隐蔽地透入为主或潜留敌人的战役部署中,者一着若走不好,就会丧失全盘的主动。
(6)初战,可能只有一个战役,也可能包括同时的或交错的两三个战役。但无论多少战役,初战的彻底胜利,还只能歼灭敌人的一部,这须逐次转用兵力各个击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残部可能靠拢或增援,或停止防御,或自行逃跑,所以我军各个突破的战法,也可能是打援兵或打据点或追击。然而歼灭敌人的一部,可能使残敌在精神上和组织上发生动摇,假若侦察并判断已确实动摇,就不可用初战的原则所拘束,要放手吃大块,要敢于以少胜多,要高度发扬三猛战术,尤其不可坐待命令和指示,要在总的作战方针下独断专行。
(7)经过了初战,也经过了逐次转用兵力,各个突破,诚然在一些小型战役上获得彻底胜利的可能,但是对于整个大型战役的敌人(一般在五六万人以上),还不能全部歼灭。在敌人退出解放地之后,我军或结束作战或向敌占区进攻,要看具体情况来决定。但即使向敌占区进攻,也是属于顺手牵羊的性质,抓一把算一把,绝不可冲昏头脑长驱直入。
(8)发生战役的情况,其次是在进攻敌人的据点时。进攻据点包括打援兵和打据点两部内容。而两部内容除了又足够的兵力分别担当(例如西丰战役)以外,最好做到打完据点再打援兵,万一必须同时开火,究竟以一部监视据点而集中兵力打援兵,还是以一部钳制援兵而集中优势打据点,要看具体情况、我军企图来决定。但一般条件,却适合于集中优势打援兵。打援兵的方法,主要是采取遭遇性的包围或埋伏性的包围。但与在敌人大举进攻时比较起来,却没有多看一着稳走一步的余裕,必须争取先制,速战速决,最好不让敌人站稳,更不让敌人会合。假若敌人会合了,那就必须承认我军的兵力不足或战役指导有了毛病,战役指挥员要重新考虑打与不打得问题。即使决心打下去,也要变更部署,并增加必要的兵力。
(9)打据点计有奇袭和强攻两种战法,而两种战法又常兼用于每个战役中。因奇袭的利益,尤其是夜袭的利益,固然要尽量争取,起码要占领准备强攻的优良阵地(是真的或城关火城桥集团碉堡的一、二前哨工事和制高点)。但奇袭却极少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尤其在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奇袭更难凑效。例如西丰战役,我军还在90里外集中,敌人就已觉察了。要提高奇袭的比重,在我军的任务容许自由选择时,最好撇下第一线据点,透入敌占区的纵深作战。例如陇海作战初期,就是透过40里的纵深,奇袭350里的铁路线而又最能出其不意。反之需要夺取某一据点时,最好乘其立脚未定,设防未固,马上动手。然而不论怎样提高奇袭的比重,我军的作战计划,必须在包括奇袭失效时的强攻。除了奇袭与强攻外,一般不采取围困封锁,假若势非围困封锁不行,我军不用堡垒对堡垒的战法,而以这一任务交给地方武装的游击战法达成为妥。
(10)当敌人在坚固建筑中,摆开部队编成火网时,要机警的看出这是由奇袭到强攻的转折点,马上停止奇袭准备强攻。除了一般侦察计划和组织外,尤其要着重炮兵和爆破等技术准备。没有技术准备的强攻是绝无胜算的。但是我军还只有低级的技术水平,因而不可拘束于炮兵和爆破等狭隘圈子。要善于利用所有的群众技术,同时不可以过高的依靠技术而丧失英勇战斗的精神,技术是不能帮助且不能代替英勇战斗的。强攻的部署,除了有足够的把握,迅速消灭敌人于坚固建筑中(例如西丰战役)以外,与其四面合围,逼迫敌人作困兽之斗,不如缺一围三,虚留生路,乘其逃跑而歼灭之。强攻的战法,最初是彻底集中技术准备,一举突破并占领前沿(市镇的城墙城楼、集团堡垒的外围阵地),以掌握上风,以控制全局。在突破并占领前沿之后,不能从正面一个一个房屋或一个一个堡垒地打,以进入内部据点作战,要侦察判断作为防御组织骨干的几个坚固建筑,大胆的钻空子,把几个坚固建筑割裂并鼓励起来,然后彻底集中技术准备,各个突破。
丁 指挥要则
(一)怎样下决心?打呢还是不打呢?在各种具体情况下,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基本办法,使细心的冷静的研究情况,不可粗枝大叶,不可冒冒失失。要由战役的指挥员(单独行动的指挥员)担任主要的思索和负全责货主责来决定。他虽然应采纳好的意见,但不应受或左或右的未经充分思考的旁人的意见所波动。
如果客观的情况,的确有胜利的把握(这里须注意有时表面看来似乎没有胜利把握,但过细研究时却发现大有可为),则应当大胆的果断的决心打,切不可放过胜利的机会。如果缺乏战斗的积极性,害怕伤亡和过分慎重,过高估计敌人,在能取胜利的机会不大,这必然使所属部队失去胜利的机会,失去创造部队光荣战史的机会,就不能使部队逐渐成为所向无敌的主力或主力中的主力。要知道由于不积极打胜仗而直接间接引起部队中士气的低落,他的损失往往大过于战斗中伤亡的损失。同时要知道敌人方面,只要我歼灭他愈多,他的放肆与前进就会愈减少,否则如果我们不打他,他便愈发放肆起来,就反而更麻烦了。所以光打游击或仅仅是扰乱,不给敌以严重打击,使横直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凡有胜利把握时,而对整个局面有利或无碍时,就应当坚决的打。在这种情况下,如因上级没有命令,或上级因不明情况,命令不打而不打,那就是机会主义了。
另一方面,当然应当严格的估计情况(不仅看表面的情况,主要看到请款的实质),如果当面的具体情况实实在在的的确确不能取得胜利时,那就索性不要打。断然的决定不打,而另待有利的机会再打,免得损伤士气和反而助长敌人的放肆。如不冷静的考虑,乱打一阵,明知不能胜而乱打一阵,这就会把部队士气打下去了,也就是使以后碰到能打胜仗的机会反而不能打了,就弄得两头都失算。
打或不打的问题,只能由战役指挥员决定,在战役内部的指挥员则应完全照命令执行。无论情况如何,都应坚决完成自己方面的任务。
(二)凡是已经开始并正在进行中的战斗,则必须坚决打下去。虽然在战斗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表面看来好似没有胜利可能的样子,这是就应想到敌人的伤亡,敌人的混乱,敌人的恐慌,而坚决地打下去。对敌人的增援虽然应当顾虑和作适当的对付方法,但主要的是不要太顾虑。如果仗打到一半稍遇到困难得时候,就轻易撤下来,那就损伤了士气,同时失掉了胜利机会。如果继续坚持打下去,即令打不下也至多是多一点伤亡,但绝大多数场合时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指挥员的顽强性,就表现在这种时候。
但如果在明明白白的的确确知道没有胜利可能时,则虽在命令下达以后,但如果部队尚未进入战斗时,或刚进入战斗时,战斗已打到山穷水尽而确无胜利可能时,则应断然停止进攻,放弃战斗,这乃是战役指挥员灵活机动的一种表现。
(三)在战略战役的部署上,都应当反对平均主义,反对平分兵力,反对同志进攻几个目标。在战略上应在几路中选一路打,以五六个团攻击一个团。在战役上对于所欲打之一路敌人,应当详细侦查他所处的地形,在他整个的阵地上去找出它的最大的地形上的弱点(及其它弱点)在什么地方,而将我军进攻的火力兵力最大部分,由这个弱点里象尖刀一样的刺杀进去(不是象宽刀一样的砍过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点两面战术的“一点”,这就是把我们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敌人一个主要的弱点上,这样就能保证一定能打跨敌人,而不致弄成对峙的僵局,就能保证突破一点以后,能乘敌乱之际,猛烈扩张战果,使敌人无法布置新的抵抗而使敌全部瓦解。
这里千万要注意,如果不严格的侦查地形,不去发现敌人真正弱点在何处,而仓促的性急的虎头虎脑的将主力展开和进入战斗(遭遇战、追击战在外),那就如同工作时,不做调查研究而主观的决定方针,那就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犯了急性病之错误。故必须耐心将地形侦查明白以后才展开主力。但是如不紧张迅速的进行侦查,疲疲沓沓的耽搁时间,着同样是不对的。为了迅速准确起见,战役指挥员应亲自到最前线去,亲自侦查与掌握情况,不可打官僚主义的仗。
为了彻底集中兵力就不必须在其它的地方尽量的节约兵力,只派出少数助攻部队就行了。为了彻底集中兵力,就必须等候后续部队,基本上已到达时才能发起猛攻,免得突破敌人后接不上气,而失去乘敌溃乱扩张胜利的时机。
如果怕疲劳,不叫后面部队靠上来,那结果常常误事。
在战役上使用的兵力,宁可感觉到多了,而不可感觉到不够。如兵力多时可进行重重包围,将余下的或地方的新部队放在战场周围,担任打突围敌人的任务,或置于适当地点担任打增援敌人的任务。
(四)上述的“一点战术”,就是保证能打垮敌人。但是很多时候虽把敌人打垮了,费了很大的牺牲,敌人却跑了,退却或突围跑了,结果等于白费力气,而使士气很大的懊丧。这就是由于害怕失联系而不敢派出迂回敌人的攻击部队的结果,所以必须派出得力部队进行勇敢的迂回包围退路,并应尽可能将主攻方向选择在敌人退路上,而在敌人别的方面派出助攻部队。
应采取两面进攻或三面包围或四面围攻,应视兵力而定。通常至少应是由两面的攻击部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两面”战术,但无论是两面进攻或三面四面,均必须将主力集中在一面上的敌人弱点上,主攻方面兵力的对比,应当是三与一或四与一之比。
(五)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的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能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烈开火,这就是我们所谓“猛打”。这种火力用法,它是反对零零碎碎打的,反对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
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射击后,我突击部队应乘此际敌人发呆发慌时,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来不及调兵时,猛烈冲锋,奋然跃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去,以刺刀刺杀敌人。不敢以刺刀杀敌的不算最勇敢的部队与战士,我军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这就是我所谓的“猛冲”。
对于已被冲动的溃乱敌人,应实行猛烈的追击,要一直压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猛追”。这时要特别发扬冒险精神,如果不猛追下去,则敌人乘机集结发动反攻,则往往失掉胜利,此际各级应不待命令自动的猛追。此际落在后面的部队应迅速的向前去集结或迅速集结后前进,切不可因骄傲而懒散而怕疲劳而发洋财而休息,这样才免得追到前面去的部队孤单无力。
附说:上述指挥要则共五条:第一、二两条,讲的是作战决心(第一条讲战斗前的决心,第二条战斗中的决心)。第三、四两条,讲的是一点两面战术,即是讲作战部署的原则。第五条讲的是三猛战术,亦是讲战斗动作的原则。
战术上的原则太多,难得懂,难得记,我们根据实战经验,只提出以上几条是主要的原则。这几条原则虽然不能代替和包括一切原则,但如能在以上几条上不犯错误,大道理就能管住小道理,就对胜利有了基本保证。上述几条原则应当在各级干部中平时完全打通,如平时不打通临时交待是来不及的,也来不及理解的。这些战术,只有所有指挥员都懂得,才能在战场上互相提醒,才能不约而同地配合起来。如平时大家无统一的军事思想,就难得临时做到统一的军事行动。
必须加强干部对以上几条的战术教育,每个指挥员和政治委员应使自己、使下级懂得并力求发扬与熟练,和继续补充与修正这些要则。关于战斗员之三三制战术,不在这里写。
林彪 九月三十日写于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