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发现泰宁风水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8:27
灵秀泰宁  风生水起
-----福建泰宁风水考察随笔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一道风雨古城门,两座沧桑古宅群
三弯溪水绕城过,四面青山抱古城
从这道诗里,你可读出泰宁的风水美景,当你亲临泰宁,这种感触就更加深刻,人如在画中游。当我受邀参加09中国泰宁第二届旅游文化节,踏上这块深藏闺中的神奇土地,心中涌动一种探究泰宁之美的亢奋热浪。

泰宁的风水规划
风水规划是建立一座新城市的理性操作。想当年,唐未时赣州古城扩城的规划就是出自于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的大手笔,其城市的走向和框架,沿续近两千年。身处旮旯里的泰宁当时太不起眼,但是它具有的山水之美,在风水师眼中是块始终要在历史天空中发光的珠宝。
规划前的泰宁建无章法。清顺治十一年《修复水道记略》说其:“于时民居晨星,前坊其址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时候,民房稀稀拉拉,毫不规范,地点主要在城西的前坊街一带(今合成氨厂厂址)。进入宋代以后,归化县经济繁荣,人口增殖,城市的建益显紧迫,于是就请了一位著名的风水先生来搞城市规划。这风水先生就是东川(今属云南)人范越凤。
范越凤来到泰宁,相度山脉形势,勘查溪流走向,风尘仆仆,走遍全县山山水水,依据山川龙脉走向,结合本县历史源流、文化背景,运用中国传统风水学的理论,为泰宁日后的城市建设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规划首先是将城址向东移动了500余米,搬到炉峰山东侧山麓。负阴抱阳,一条环城而过的小河流过古城,娓娓地讲述她诗情般的历史,据说,正是因为这片山水蕴藏着金子的缘故,她的名字叫金溪。
城址确定之后,便是挖掘水井,开通城市地下水道,待一切公共基础设施全部就绪,然后才开始建造街衢民居,迁徙城市。范越凤开挖地下水道时,还在北溪拦河筑坝,把河水引入下水道,平时既可解决市民洗刷用,发挥消防功能,发洪水时它还能分流部分河水,缓解灾情,设想非常周到,算得上是经典之作。范越凤的下水道设计又十分符合古代风水理论,城市搬迁以后,归化县“民物繁庶,人文丕振,”古镇百姓又把这项功劳记在范先生的头上,甚至认为,新城“风俗敦厚,编户殷足,处其庐者,皆能长子孙。”于是家家自觉遵守城建规则,维护排水设施,如果有人建房时影响到地下水沟,必将受到邻里的谴责。这样一来,下水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遭到破坏。
泰宁也与我们赣州古城一样具有古城墙,不过赣州古城墙保存较好。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最重要标志,南宋建炎初年,邻寇四起,岁无宁日,泰斗要知县章元振在城周建木栅藩篱,组织民兵日夜守护,保障了黎民的安宁,可算是古镇城墙的雏形。 至嘉靖三十八年,南昌举人熊鹗担任泰宁知县后才下定了筑城的决心。 营建城墙从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开工,采用划分地段,分片包干的办法进行,历时五年零七个月,至四十五年五月竣工。
新建的城墙东、南、北三面沿河,西边屏靠炉峰山麓。城外墙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内墙采用特大号的城砖,中间 夯土填实。城墙高5.3米,厚3.7米,周长2363米。开大小城门八个,东为“左圣门”,西为“右义门”(民国年间改为“共和门”)南为“泰阶门”(民国年间改为“中山门”),北为“朝京门”(民国改为“中正门”),东北“青云门”,东南“昼锦门”,西北“靖远门”,西南“菽仁门”。八座城门外接马路官道,上面建有城楼,可供卫兵驻守,墙头可以行人走马。城墙宏伟壮观,把整座古镇围成一个封闭的小城堡,是古镇历史上最大的一项工程。
古城墙的建设不仅成了安全保护屏障,也成了城市聚气的罗城。
从泰宁古城的规划和建设布局来看,风水是一种人与天地和谐的学问。正如《风水探源》一书中是这样说的: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满足的地形条件。
泰宁的风水格局

泰宁古城四维俱备,稍有风水知识者一看这山环水抱的四维格局,就知这是不可多得的一块风水宝地。时任兵部尚书的泰宁李春烨之父李竹隐写下了《县龙记》,指出自古被称作泰宁八景之一的“城东三涧”——金溪水在城东以北“三涧”汇集环绕泰宁城,得局得水又包藏完密。无怪泰宁山水“作状元之笔状”、“发状元之秀气”。
状元叶祖洽曾就泰宁的水流特点作过如下描述:“天下无水不往东流,唯有泰宁的金溪水与孔子家乡的泗水同样由东往西流。” 其实,他说的不全面,赣州古城就是水由东往西流,水口为章贡两江交汇处,也就是出辛戍。这种水流的方向一反常态,所带来的风水意义有哪些实质不同,有待于学者归纳比较。
泰宁山水之美吸引了世人目光。不少文人墨客登高远瞰泰宁城,俯瞰山下金溪水环绕山城,半壁合抱弯如长月,古城浑若红日坐落当中,啧啧赞叹泰宁充满田园诗意的“日月星”格局。 这方灵山秀水又是失意文人骚客驻留的所在。在泰宁县博物馆,保存了朱熹四季题壁诗的碑刻手迹,镌刻了理学大师对这方山水永恒的禅悟……
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
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
现在泰宁城区大体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布局。民居建筑采用了“坐龙脉”决定房屋朝向,城东房子坐西朝东,城西坐东朝西,而城南一带多坐北朝南,民居连片分布,不论奢俭肥瘦,一律“三厅九栋”九宫格排开,一姓一座,规模整齐。
尚书第:典雅之气芳泽后人

山川再美无水灵动也是缺憾。有水才有诗情画意,有水才有经济涌动。正是这条含金量极高的河流金溪,使这座人口只有3万,面积不足10平方千米的古老小城,有了“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它乳汁般甘甜的清澈之水,培育了宋神宗熙宁三年状元叶祖洽和宋庆元二年状元邹应龙,并由此有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一时间,大理学家杨时、朱熹和抗金名相李纲都纷纷慕名来到这里,或隐居读书讲学或潜心治学。
我说,到了泰宁不从从容容游览尚书第,那就是枉来一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古民居建筑,是昨天泰宁奉献给后人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所保存的信息散发出昔日主人的辉煌和明清建筑的精美。尚书第座落于县城中央,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间协理京营戊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第宅,又称五福堂。尚书第坐西朝东(酉山兼庚),临街院门为午山子向,水口为甲卯,来水为庚酉;厅内神龛为酉山卯向丁酉与乙酉之间界缝。
尚书第平面长方形,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长87米,东西宽52米),主体建筑为五幢,辅房八栋。分五道门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余间,均系砖、石、木结构。其院落建筑中前厅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中、后 厅为穿斗式。其中第二座为李春烨住宅,分前厅、中厅和库房,面宽15.7米,进深51.5 米,面积808平方米,建筑规模等级均大于其他4座。院的门楼全用条石构筑,墙面匾额、柱梁和须弥座均精雕人物、飞鸟、卷草、团花等图纹,并用重叠斗□构成。门前有一对高 2米的抱鼓石。屋面灰瓦,檐口悬吊陶质落水漕。高挑的屋脊,用灰瓦或薄石板砌压。甬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庭院前的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有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横匾分别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覆星晨”、“依光日月”、“都柬”等石刻。
中国古建筑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男尊女卑,体现在建筑布局上。在尚尚书第每个厢房内都有一口阴井,阴井有方形、圆形、还有椭圆的,最深的有五米。当时女子的地位非常低,出门不能往正门走,只能往边门走回廊,就连她们洗浴用的水也不能往外泼,要倒在厢房里的阴井,所以也把阴井叫做"倒香汤"。
考察尚书第,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所有天井放水口均在右侧(南方丙午丁位)
让我缓步行走在包容太多历史故事的尚书第豪宅内,思绪飞翔到千年之上的时空,当年的李春烨身处其间是何等的荣耀。他是泰宁的骄子,他的成功为泰宁后人树立了读书做官的榜样。
寻访李春烨墓和杨筠松祖母墓

尚书墓: 墓从西向东,总面积为1040平方米,墓用花岗石板砌成,并生铁水浇铸,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墓台六层,第一层立着一对华表,高8米多,上雕2座石狮,头朝墓内,栩栩如生;第三层周围有石栏杆、石花窗,雕刻花卉禽兽;第六层中央用圆形石刻太极封盖,正中原有三块墓碑,现存其二。这是李春烨与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墓坐北朝南,临大金湖江边,水口为庚酉,后有来龙秀挺,左右两侧护砂有情, 属于垅葬其麓葬法。
至于杨筠松祖母墓,仅有历史资料可考:
该地在泰宁县城,土名洪港口,其龙乃南干正条,穿草坪峡后少华大旺处分正脉,巍峨广袌,绵亘盘旋数百里,极其高大,非足力所能及,一枝一叶,皆甚长远。入局起涨天水星,横列十数里,帐之中垂落一脉,欲断不断,复顿高金,贴在帐下,圆满光肥。     两畔帐带如丝串珠者数十条,护从繁华,于高金星面微开小窝,在上聚出结穴,弦棱伶俐,两鞠弯环,窝间平坦圆整,不深不阔,宛然如燕窝,仅可藏车隐马,龙势雄大,穴情小巧,真贵格也。不假外山包裹,穴自周密藏聚,天然可爱,穴前有平坦数尺,下注嘉泉,广不盈亩,四时不凅不溢。堂前一山,近可攀摘,秀媚方平,不迫不欹,整然端拱,外洋及左右一切山水俱所不见,恬然安静,如坐密室。而后枕大帐,高贴有力,不帝端居帷幄之中,外山诸山,重重叠叠,拥护罗列,合之案拱,皆大龙交缠,惟火结在山腰下,余气甚长,难免倾跌。虽穴高而藏,不知外面有倾跌之患,终是离乡方贵,此居龙势牵连,煞气未尽,高金结穴,又是武屋星,金旺于西,金脉入首,扦卯向,宜以武取贵。
据传说杨筠松避巢乱,过此爱之,求以葬母,后其孙有为霖州使者,当时天下大乱,天下分南北莫能归,后来迁居山西太原,世为边将,名叫杨无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