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M2对GDP的比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4:17
曾令华
(南方证券有限公司,长沙 410000)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金融理论界不时有人提出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GDP比例攀高的问题;并以此为据论证我国经济中货币供应量的充足性,论证M2对GDP高比例所潜藏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银行支付风险)。如戴根有同志就指出:"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十分稳固,但同时我们对通货膨胀的危险也应保持警惕。由于多年货币供应高增长,广义货币M2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相比,我国是最高的。1998年,印度为0.5,美国是0.67,韩国是0.6,日本高一些,是1.2。中国1998年是1.31,1999年是1.46。……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贷款资产质量不高,缩小了,而负债又要按期偿还本息,所以这就隐藏了一个很大的支付风险。M2对GDP的比例越高,整体的支付风险越大"(2000)。有人论述今年的物价变数时也提到:"货币供应量增长相对较快。近几年,我国货币发行增速较快,目前M2与GDP的比率已是世界较高水平"(高辉清,2001)。理论界提出上述问题开了人们的眼界。也说明:对我国M2对GDP的比例问题进行讨论,是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一、 我国为什么会形成相对高的M2对GDP比例
(一)我国储蓄率高,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快,导致M2对GDP的比例高。
我国是世界上的高储蓄率国家。1990年,我国总储蓄率为38.8%,城镇居民储蓄倾向为15.7%,农村居民储蓄倾向为14.8%;1999年,总储蓄率为39.7%,城镇居民储蓄倾向为21.1%,农村居民储蓄倾向为28.6%,总储蓄率=1-总消费率,总消费率=总消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储蓄倾向=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倾向;农村居民储蓄倾向=1-农民纯收入消费倾向。计算这些比率的有关数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农民纯收入、农民消费支出)见:《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65、313、330页。银行储蓄存款增量是居民当年储蓄的组成部分,居民持续的高储蓄倾向导致居民储蓄存款累积额(余额)巨大,准货币中绝大部分是储蓄存款(2000年,准货币为8.2万亿元,其中储蓄存款6.43万亿元),储蓄存款余额对GDP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M2对GDP的比例越来越高。2000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M2(135万亿元)的比重为47.6%,储蓄存款余额对GDP的比例为0.719(1985年的时候,该比例为0.181)。
储蓄率低是一些国家M2对GDP比例低的原因之一。如美国,1980年总储蓄率为19%,1997年为16%〖ZW(〗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15页。居民储蓄倾向,1991年为83%〖ZW(〗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1年1月20日至26日一期;《参考消息》2001年2月21日第4版。〖ZW)〗,2000年"8月份美国个人储蓄率创历史最低纪录,为负0.4%"(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李正信报道,《挣的不少,花的更多》;《经济日报》2000年10月3日第4版。〖ZW)〗,2001年居民储蓄,英国《经济学家》周刊预计为负数〖ZW(〗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1年1月20日至26日一期;《参考消息》2001年2月21日第4版。〖ZW)〗(美国人的很大一部分储蓄分布在住房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资产上)。美国人的储蓄率低,而其储蓄资产还有一部分分布在股票、债券的形式上,所以,美国的储蓄存款对M2、对GDP的比例低,从而导致M2对GDP的比例低。1993年12月,美国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余额为12155亿美元,占M2(35631亿美元)的比重为34.1%F·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55页。对GDP(65530亿美元〖ZW(〗《世界经济年鉴1998》,经济科学出版社,第566页。〖ZW)〗)的比例为0.185;M2对GDP的比例为0.544。
(二)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单一,居民对储蓄存款服务的需求比证券市场要大。
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的储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银行、股票、债券)转化为投资,居民的储蓄不会集中到银行储蓄存款一种形式上,因而使得储蓄存款对GDP的比例较小。
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居民储蓄主要集中在银行储蓄存款这种形式上,这是我国M2对GDP比例攀高的原因之一。
(三)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慢,对M1的需求也相对多,从而导致M2对GDP的比例相对高。
我国狭义货币M1的流通速度比美国要慢。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数据来源见上文),M1余额为11284亿美元〖ZW(〗F·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页。〖ZW)〗,M1的流通速度为581次。我国1993年名义GDP为34634.4亿元,M1余额为16280.4亿元,M1的流通速度为2.13次。到2000年,我国名义GDP为89404亿元,M1余额为53000亿元,M1的流通速度为1.69次。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慢,相对于GDP来说,对M1的需求也就多,也就是说M1对GDP的比例相对高(M1对GDP的比例不过是M1流通速度的倒数)。
我国M1流通速度慢于美国等国,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  月工资制度,即职工工资一月支付一次。工资支付制度对居民的货币持有量有重大影响。单位时期内,工资支付次数越少,居民的平均货币持有量就越多。假定月工资额为W元,如果一月支付一次工资,职工的月平均货币持有量(也是年平均货币持有量)就是W/2元;如果一月支付两次工资,职工的月平均货币持有量就是W/4元;如果一月支付四次(周工资制),职工的月平均货币持有量就是W/8。我国实行的是月工资制度,相对于收入水平来说,这使得我国居民的平均货币持有量比实行周工资制的国家要多得多。
2  我国消费信用不发达,分期付款少,这使得我国居民发生购买行为时的货币持有量比分期付款情况下要大。这种情形与工资支付制度对公众货币持有量的影响相似,分期付款次数就相当于工资支付次数。分期付款次数越多,要求购买者平均持有的货币量就越少;相反,要求购买者平均持有的货币量就越多。所以,消费信用不发达也是我国居民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的平均货币持有量较大的原因。
3我国准货币的流动性比金融发达国家准货币的流动性要小,这也使得我国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对M1的持有量增大。美国的M2-M1就比我国准货币的流动性要大。美国的"货币总量M2在M1之上增加了其他能够签发支票的资产(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及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以及其他能以极小的成本迅速变现因而具有极大流动性的资产(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隔日回购协定及隔日欧洲美元等)"(F·S·米什金,1998,P55)。对于这种情形,黄达先生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中由王松奇撰写的第10章"货币供给"章也指出:金融创新创造了流动性,"定期存款到期前不便于流动,于是创造易于变现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定期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自动转帐制度;储蓄存款不能开支票,于是创造了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帐户,等等。这些都使得流动性加强了,并大大突破了原有货币层次的界限。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以致各国货币统计口径经过一段时期就不得不进行调整"(1999,P281)。准货币的流动性增强意味着准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狭义货币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狭义货币的需求量。在我国,这种情形则不明显。"在中国,……金融工具不仅种类少而且也较少变动,从而各层次货币供给间的界限也比较明显"(黄达,1999,P281)。"界限明显"就是准货币不起M1的作用,从而增大了对M1的需求。
以上所谈决定我国M2对GDP相对高比例的因素,都不是短期的。这种"高比例"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只有在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居民迎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时候,我国居民储蓄率才会下降;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也将分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任务;只有到了这种时候,我国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才会显著放慢,M2对GDP的比例才会下降。而在这个时候到来之前,去着意压缩储蓄存款的增长,控制M2对GDP的比例,则未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 相对高的M2对GDP比例是否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高增长
这要讨论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准确指标究竟是M2还是M1。而这又要求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 准货币是不是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
如果准货币是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媒介,那末准货币与狭义货币之和--M2,就能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指标;反之,M2则不能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准确指标。如上文指出,美国这样的国家,准货币的流动性也很大,"货币总量M2在M1之上增加了其他能够签发支票的资产。"但我国不是这样。我国管理较为严格,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一种非现金金融资产不能签发支票,它就不是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不是充分意义上的货币。所以,在我国,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指标是M1,而不是M2。
(二) M2的增长是M1和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还是结果?
如果M2是M1和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那末M2的较快增长就会带来M1的较快增长;因此,也可以把M2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准确指标。但是M2不是M1和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而是结果。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增量是银行以贷款和其他资产业务(如票据贴现、购买国债)的途径投放的。银行增发贷款(或办理其他资产业务)不是以准货币而是以M1的形式增发(或办理)的。银行的客户申请贷款是由于缺乏支付手段,是要进行购买(或者偿还债务),而不是要把从银行借到的钱又以定期存款的形式在银行存起来(客户以高利率向银行借钱,然后又以低利率把同一笔钱存进银行,这完全是一种无谓的赔本举动)。所以,银行增加贷款的结果是增加M1而不是增加准货币。准货币主要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是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果,是国民经济(GDP)增长的结果。因此,M1、储蓄存款与M2之间的因果关系是:M1和储蓄存款的增加导致M2的增加;而不是M2的增加导致M1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M2不过是M1和储蓄存款之和(M1和储蓄存款增加,M2也增加),而不是独立于M1和储蓄存款,并能创造M1和储蓄存款的一种货币形式。
既然M2不是M1和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而且M2中的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是不能开支票的,我们也就不能从M2的总量上(以及M2对GDP的比例上)来判断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高低。
(三) 准货币向M1的转化问题。
准货币可以转化成M1。从这个角度来说,M2增长又可以是M1增长的原因。但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讨论:一是转化有中间环节,即要通过银行发放贷款和居民提取存款,准货币才能转化为M1;二是转化有条件,不是M2增长或者准货币增长就一定会转化成M1的增长。
银行以准货币增量为资金来源发放贷款,会不会造成M1的过多供应,取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者的行为,取决于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以前,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前身国有专业银行)不担心贷款风险,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规模也控制不力;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发生过贷款规模过大并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1988~1989年、1993~1995年的高通货膨胀也是这样发生的。但是从1994年起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已经变得高度警惕,贷款行为已经变得十分谨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引发通货膨胀(或者引发高通货膨胀),可能性已经不是很大。那末,通过居民提取存款会不会引起M1的过多供应呢?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更小。
首先,我国储蓄存款对GDP的比例高是我国高储蓄率的反映(储蓄存款增量对GDP的比例是社会总储蓄率的一部分),它不是强迫储蓄,不是"笼中虎"。"笼中虎"的说法在短缺经济年代有一些根据。因为在短缺经济年代有一些年份发生过居民对储蓄存款净提取(储蓄存款余额负增长)的现象。如1960~1962年、1969年《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285页。。但即便是在短缺经济年代,发生居民对储蓄存款净提取现象,也是以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为前提的。上述发生储蓄存款净提取的年份,就是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遭受大跃进、"公共食堂"和文化革命"文斗武斗"破坏的年份。在我国经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之后,居民对储蓄存款净提取的现象就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性了。
其次,储蓄存款部分地转化为M1(即不是居民对储蓄存款的净提取),也是有必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通货膨胀导致实际利率下降和居民形成通货预期。这里的因果关系要弄清楚:储蓄存款变动(增幅显著缩小)是果,物价上涨是因。是M1增加过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再引起储蓄存款部分地向M1转化;而不是居民先提取存款,引起M1的供应过多,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引起居民提取存款的现象,中央银行也有措施予以控制。只要中央银行采取保值储蓄措施,转化方向就会发生逆转(手持现金和活期储蓄存款向定期储蓄存款转化)。总之,储蓄存款向M1的转化不是无条件和不可控制的。只要不首先制造出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居民提取存款而引发通货膨胀的现象。
三、 相对高的M2对GDP比例要求银行改善资产经营
M2对GDP的高比例实质上是储蓄存款对GDP的高比例。忧?"高比例",是忧虑储蓄存款太多,实际上是担心发生两个问题:一是储蓄存款转化成M1;二是存款利息的支付负担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上文已经作了讨论。这里专门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
银行体系的存款增长,银行的资产及资产收益也在增长。发生存款利息的支付负担问题,是资产收益可能补偿不了负债成本。"M2对GDP的比例越高,整体的支付风险越大"(戴根有,2000)。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形。一是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跟不上存款的增长,从而导致资产收益补偿不了负债成本。二是存贷利差太小,导致资产收益补偿不了负债成本。对待第二种情形的根本性措施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让资金市场和银行业的竞争去决定利率水平。
在第一种情形下,一定有银行资金的过剩(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过多)。出现这种情形,无论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都要求银行扩张资产。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不扩张资产,社会的过剩储蓄就得不到运用,宏观经济就不能实现在充分就业水平(在我国可代之以"充分生产水平")上的均衡。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不扩张资产,就不能解决成本--收益不对称问题。从长期来看,要有规模更大、机制更健全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同银行业一起,担当把社会储蓄高效率地转化为投资的任务。但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无法在短期内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时候,银行必须充当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角。银行不充当主角,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谁去满足居民的存款服务需求呢?所以,银行不能通过收缩负债来解决收益问题。银行扩大资产业务是有空间的。即使不涉足股市,也还有贷款、票据贴现、购买国债、购买政策性银行债券、对证券公司融资、大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融资等业务可做。
银行扩张资产,有关方面担心的是资产收不回来。从总量上来看,银行债权规模是永远扩大的,银行体系的债权总量是不要收回的。实际发生的情形是具体的债权对象(债务人)的更换。客户甲归还对银行的债务,客户乙取得对银行的债务。或者说,银行收回对客户甲的债权,发生对客户乙的债权。当然,银行对甲的债权收不回来,会限制对乙的债权的发生。对待这种情况,我国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银行收不回来的老债权(比如对"客户甲"的债权)正在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收购。银行要防止或控制在最低限度的是:新的收不回来的债权的发生。企业和银行两方面改革的进行,使新的收不回来的债权的发生可以防止或减少。银行的客户(企业)在变化,新客户不是都象老客户那样还不起对银行的债务。从银行方面来看,银行最了解企业的信息,比证券市场更能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此,F·S·米什金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说:"如同在汽车市场上二手交易商帮助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一样,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了类似的作用。金融中介机构(比如银行)成为生产公司信息的专家,从而能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银行所以具有从信息生产中获利的能力,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它们主要发放私人贷款,而不是购买在公开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这避免了搭便车问题。由于私人贷款是不交易的,其他的投资者便看不到银行在做什么……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持有大量非交易贷款,这是它们得以成功地在金融市场上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只要它们主要提供私人贷款,就有能力避免搭便车问题。私人贷款是不交易的,所以没有人能搭中介机构监督和执行限制性契约的便车。于是,提供私人贷款的中介机构获得了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收益,它们的工作减少了潜藏债务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我们在分析中的一个关键发现是:在股票、债券等可流通证券上存在着搭便车问题,表明了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在企业融资活动中应发挥比证券市场更大的作用"(1998,P190、196)。
总之,银行不能不扩大债权而去收缩负债业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表明我国银行业规模太大了(因为整个银行体系已经扩大不了债权),要象纺织业、煤炭业那样进行收缩调整。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二律背反":从银行业不敢扩大资产规模方面来看,银行业规模是太大了;但从社会公从增长的存款服务需求来看,银行业的规模又还不够(因为现有规模的银行业吸收不了现有规模的存款供给)。跳出这个二律背反的办法恐怕也是"两手抓":一手抓国有银行业规模的收缩调整;一手抓中小金融机构的培值,把国有大银行承担不了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交给中小金融机构去承担、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