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不妨把中国的博士看作名誉博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47:19
http://view.QQ.com  2009年10月31日08:31   珠江晚报  刘洪波我要评论(84)
作者:刘洪波
“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这是纪宝成说的,虽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身份做保,但我无法肯定是否可信。因为不知其依据是什么,统计,还是观感?
其实,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也好,在高校也好,都应该是高校与官场荣辱与共,双方皆大欢喜。至于先官员后博士,或者是先博士再做官,顺序也不见得就有多重要。发出那么多博士帽子,本身就不是学术之需,而是就业市场上的“高档人才”,到哪里就业不可?当官,大家都说好有型,于是拿了博士帽都去当;博士,大家都说高档次,于是当了官的都去拿。我看两种情况差不多。
听说,中国的大学教授数量是世界第一多,北大、清华之类,就比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校教授要多好多倍,这又怎么样呢?最多的教授,最多的博导,最多的院士,最多的博士……不知是不是应该恭贺一下这冠军头衔已经获得。
最大的博士群体不在高校而在官场,可能很多人看了就要激动。但最大的博士群体在高校,又怎样呢?官员没有纷纷戴上博士帽,又怎样呢?最大的博士群体不在高校而在官场,又怎样呢?把这几个“又怎样”想一想,我看就没那么激动了。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中国的博士,有很多都可以叫“名誉博士”,不必以学历与学力衡量之,而要看作是一种名誉称号,获得这称号的途径因而可以是奖赏,可以是捐需,也可以是购买,或者也可以是学习,而且就算是学习获得,也仍然可能只是一个名誉,为了对每一个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学位的人负责,入学之期大家都基本得到了“3年发帽子”的承诺。
积极一点看吧。博士,这个还能让人产生“知识”联想的称号,与官员是如此密切地联系,这就是“尊重知识”的表现。当然,如果严格地区分呢,意义就是“严肃学术标准”和“官员不以权谋私”,这也是值得表彰的。在现有的观念体系里面,博士与官场,不管怎么搞都有积极意义可说。
在这个观念体系里面,根本不足以说某一种搞法是对还是错。官场有最多的博士,这只是又一项冠军而已。要说它好,它就是“最有知识的官场”或者“最崇尚知识的官场”;说它不好,它就是“最虚假的官场”或者“最无廉耻的官场”。如同我们说到培养最多的博士时,它既可以是教育成就的证据,又可以是教育劣质化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