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多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6:00

话犹如叶子,在叶子太茂密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

      说话是一种沟通,但是多言与少言则是另外一种沟通的智慧。所谓:"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一样的话几样的说,会说的,说得你笑,不会说的,说得你跳。"可见,同样的说话,会说和不会说,所引起的客观效果,相差很远,所以,说话也是一种沟通和艺术。


      近来书市中,人际沟通方面及说话术的书籍颇为畅销,可见,说话这件事是天天在说,但是要说得好也是一门学问。其实说话的沟通技巧和个性有关,有人天生开朗外向,经常笑口常开;有人内向拘谨,不擅言辞,相对的,两人的沟通技巧,一定大异其趣。说话是一种人际沟通的技巧,有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造成双方心结。要如何才能让双方都满意的沟通方式,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既定的立场和想法,要达到共识,唯有将心比心,让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否则鸡同鸭讲,也只有各说各话了。


      有句俚语是这样说的:"心歹无人知,嘴坏最厉害",有人是刀子嘴豆腐心,讲起话来十句有九句"惹人怨",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说话还好,一说起话来把人给得罪光了,当然,自己并不晓得原因,反而觉得这种事怎么会发生。若真要讨好每个人,那倒大可不必,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若能用心且如实看待每个人,就是不错的好方法。


      其实嘴坏有两种意思:一是多言,二是恶言。一般说来,多言的人通常是指喜欢三姑六婆,说长道短的揭人隐私的行为,多言的人大部分是会被原谅,因为属于个人的私德部分;但是恶言相向的人,通常是会引起祸端,因为一般人往往因为别人的恶言而怀恨在心,并激起对方强烈的反弹情绪。而恶言包括有诅咒、耻笑、辱骂、攻讦、中伤,所以尽量不要恶言来伤害别人,因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被别人伤害的对象。所以语言的运用,必须多做保留,以免别人利用你的话语,作为攻击的目标。


      语言是人与人相处的主要工具,善用语言可以使你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但是人与人之间,难免有时会有冲突和矛盾的产生,即使嘴巴和舌头不小心都会咬到,何况人是有脾气、有个性的。有人因言而招祸,有人因言而成就,一句话放在不同人的嘴上,产生不同效应,有人舌灿莲花,有人口出恶言。虽然每个人都有嘴巴,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善用语言,有人说:"言多必失,多言贾祸",可见,与人沟通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才是每个人的当务之急。


      下一站何处去


      "有人为工作而生活,有人为生活而工作",不管是为生存还是为生活,在"明天会更好"的前提下,不断为人生的下一站铺路,工作并不需要你,你却需要工作。


      要让自己不致遭受失业之苦,并及早发现自己的技能是否已经过时,就要问问自己,我必须注意什么样的知识?我必须注意什么样的趋势?我必须得到什么样的资讯?我又缺乏什么样的技能?在过去的工作型态,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般人的生涯发展,多半是依循传统模式力争上游。但是,当人的劳力和脑力均衡,逐渐被科技及自动化机械所打破,进而取代了大部分的劳力时,首当其冲,自然是原先这个位置上的人被取代。


      台湾的失业问题一直是目前劳资纠纷中浮出台面的问题,现在的职场也面临重洗牌风潮,有些工作是重新走入历史,有些工作则有了新的契机。大家在玩大风吹的同时,有人占了好位子,有人却失去自己的位子,而有心发展生涯的人,又必须具备哪些工作的条件呢?


      是该上车还是下车?下一站你又该往何处去?是转业还是跳槽?是当老板还是当伙计?都在考验着你的生涯智慧。所以,在工作中要能兼顾个人的兴趣及未来发展性,这样的"头路"并不好找,而找工作同时也是在找一个理想、一份信念。就以企业本身来说,由于网际网路的兴起,我想,没有一个意气风发的企业会认为,有一天自己也会兵败如山倒,但是,回头看看这样的例子却也不胜枚举;相反的,像微软、雅虎这种一夕成名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但是谁能冲破惊涛骇浪,谁又将黯然下台,在这个无法预知的世代,谁也不敢说。


      新科技所造成的网路通讯,是项不管在家工作或随时随地在网路消费等等的变革,对企业或对个人来说,是威胁,也是机会。在面对"新科技"的同时,已经改变了工作本身的价值,除了你自己外,没有人可以保证你的未来。所以,不管你的下一站要到哪里,要保有工作,就要随时随地的面对"改变",并时时检视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环境,才能让你顺利度过人生中的每一站。


      与压力共舞


      适度的压力是成长的原动力。


      人总是在压力下,才会显现出自己的潜力。压力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要如何战胜压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人面对大量的工作及生活产生了忧郁症,却无法排解,变成一种挥之不去的梦魇,因而设法解决压力则成为现代人刻不容缓的事。


      不管是上班族或者企业经营者,每天必须面对紧张及忙碌的事物,承受高度的压力指数,要化解压力与降低压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增强自己本身对压力承受的能力。有人说,要如何把压力化作助力,就是不要理会琐碎的压力,和压力一起成长,你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就做多少的事,不要把过多的压力一肩挑起。适度的压力是进步的原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则是负面情绪的来源。


      解决压力之道,唯有先放松,才能找到执著点。据报道,帮邹美仪看病的医师认为,唯一令她与恶疾结缘的原因就是"压力"。胖胖的邹美仪表示自己在二十四年的表演生涯中,不论是主持或表演,凡事兢兢业业的态度,并力求完美,长久累积下来,自然形成极大的压力。邹美仪感叹自己的理想固然实现了,却也丧失了最宝贵的健康。可见压力处理不当,对健康则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如何处理压力问题,并和压力共舞,则是现代人颇为重要的课题。

      大部分的压力都是来自于本身,要放下对事情过度的患得患失,才能避免"强压过境"。许多时候对于想办的事情,愈是在乎愈是做不好,若能用轻松的心情来面对事情,反而能将事情做好。在"压力锅"下每个人难免有些无奈和瓶颈,要走出压力的最根本办法就是"放下",所有的事情都难免有自我的成见和主观的认定,而过度的执著就是压力的来源。


      其实适度压力是一个成长的动力,但是压力的纡解不当,或者没有良好的纡解方式,只会让个人的身心造成负面的影响,小则情绪受影响,大则健康受到波及;唯有懂得和压力共处,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的压力,才做多少的事,了解完美不易得,让压力成为助力而不是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