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回应质疑 称5.4万亿灰色收入仍是低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6:16:26

王小鲁回应质疑 称5.4万亿灰色收入仍是低估

2010-08-29 09:11:41 来源: 华夏时报 跟贴 181 条 手机看股票

灰色收入,5.4万亿,国家统计局两个处长的质疑性文章。

一个很难明确界定的敏感词汇和一个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加上官员的参与,诸多的敏感因素迅速发酵成一个热点话题。

事件起源于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估算,2008年中国居民“隐性收入”高达9.3万亿元,其中“灰色收入”达5.4万亿元。

8月24日、25日,针对经济学者王小鲁对中国居民“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元的估算结果,国家统计局网站相继以个人名义发表文章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该研究在抽样、推算方法上存在问题,推算结果明显高估了中国居民收入水平。

“高估的可能性不大,但很可能低估,原因在报告里有详细的解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王小鲁回应质疑。

无处不在的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也许是个说不清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灰色收入存在让这个话题持续着它的热度。

专家PK统计局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统计局官员坦言,由于统计局官方抽样调查,接受调查者不愿上报真实的收入,很多高收入者也不能够纳入统计范围,所以统计局统计结果往往只包括工资性收入,灰色收入的确存在。

由于统计条件和中国现阶段现金消费习惯的限制,统计局调查不可能掌握所有收入,“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谁都不清楚。”上述官员坦言。

事实上,王小鲁也有类似的感觉。王小鲁坦言,由于灰色收入本身就是存在于统计数据之外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只能是估算,不可能有确切的数据。

上述统计局官员接受本报采访时和两篇质疑性文章观点相同,虽然收入分配数据由于客观原因存在数据失真,但是王小鲁的调查因不是随机抽样且样本量过少,很难准确反映灰色收入,5.4万亿的灰色收入存在高估。

王小鲁则明确指出,由于研究的首要目的是取得关于居民收入的真实数据,他的调查借鉴了社会学调查方法,还采取了若干辅助措施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对于高估的质疑,王小鲁表示,两位质疑者回避了为什么这些验证都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他们说不准,举出的几条理由都有很大偏差,有的本身就是对报告的错误理解。王小鲁认为,“即使真的不准,也有偏高和偏低两种可能。两位一致说高估了,但并没有提出任何根据,更没有做任何验证,所以只能算他们个人的主观猜测。”他同时表示,“高估的可能性不大,但很可能低估。”

无处不在

统计局官员和专家的争议让有关灰色收入的关注迅速升级,不过灰色收入报告事件迅速成为热点,似乎重点不仅仅在于5.4万亿是否高估。

“争论这个数据有意思吗?”这是一个网友对相关新闻的一个评论,更多的网友更看重灰色收入本身。

“如我知道的一个林业局,全体工作人员每年公费出国至少一次,多的有几次。我的一个朋友在县级移动公司当经理,光配发的股票就有100多万。”一个网友在评论中写道。

翻看各大网站的新闻评论,类似的跟帖随处可见,即使专注于数据本身,记者翻看新浪网多页评论,没有发现一个有关5.4万亿高估灰色收入的评论,相反认为低估的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现实的研讨会上,报告完成之后,曾有媒体组织就报告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参会的《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告诉记者,会上与会人士多数认为5.4万亿这一数据存在低估。

刘杉告诉记者,从王小鲁调查样本构成中,专业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和个体户占比达到40%,而权力阶层占比只有5%,而报告中最高收入者收入和大多数人所了解的高收入者相比也并不高。统计报告显示,调查样本推算,最高收入组比较法的结果是1人年均收入为16.4万元,模型分析法的结果是13.9万元。

正如刘杉和大多数网友的感觉,周围一些取得大量灰色收入的人士,收入可能远远高于调查推算的数据。一次会议上,记者结识了西部某资源大省从事投资行业的人士,当时正在联系一桩矿山买卖生意。

结识记者时,他已经在北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目的是要联系某大型央企负责当地矿山的官员,并促成这次矿山买卖,他表示,只要找到相关项目,事情基本上就可以解决。当然事成之后他将得到一笔不小的回报,如此大手笔,可以想见其中可能产生多少不在统计数据之列的收入。

权力寻租是主因

按照王小鲁研究报告的定义,灰色收入除了包括对其合法性没有明确界定的收入外,也涵盖了大部分事实上的非法收入。王小鲁认为,隐性收入的绝大部分是灰色收入,同时他强调,灰色收入主要是通过权力寻租实现的。

王小鲁指出,灰色收入通常和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公共投资与腐败、土地收益的分配和其他垄断收益的分配,四种现象关系密切。而从各大网网站的评论来看,受到关注最多的也是权力阶层的灰色收入。

 

今年两会期间,“灰色收入”这个词汇一度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的视野,但在随后的一片争议声中,灰色收入的提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删除。

对此王小鲁表示,即使“取缔”了灰色收入的概念,也决不等于取缔了灰色收入,实际上等于对如此重大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前述统计局官员则告诉记者,事实上统计局也在努力改进统计方法,努力更加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分配数据。该官员坦言,统计数据中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分配数据确实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果能够真实反映这些数据,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等都会更容易解决。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 【已有181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复制网址 闪电邮转发

相关新闻

  • 财经周刊:灰色收入之争的背后 2010/08/28
  • 统计局连刊两文驳斥“5.4万亿元灰色收入” 2010/08/26
  • 美媒:中国灰色收入9万亿 富豪生活像暴发户 2010/08/13
  • 王小鲁:5.4万亿灰色收入没纳入“统计” 2010/07/30
  • 《政府工作报告》修改15处 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