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氰咪胍的临床新用途_我的知识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26:05

甲氰咪胍的临床新用途  
西咪替丁,是一种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临床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及卓—艾氏综合征等病的治疗。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发现甲氰咪胍还可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疗。   
1.急性胃肠炎 有报道用甲氰咪胍治疗急性胃肠炎,1次注射好转率为96.06%,总治愈率为98.43%。用法为400~600毫克甲氰咪胍加入5%、10%、5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任意一种液体40毫升中,稀释后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其作用机制是该药阻断了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控制和改善了急性胃肠炎的粘膜充血、水肿,使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迅速消失。   
2.慢性腹泻 甲氰咪胍通过与组织胺竞争阻断H2受体,消除了组织胺对肠粘膜的有害作用,肠粘膜对水的通透性下降,重吸收增加,使腹泻症状得以缓解。用法是200毫克,每日3次,睡前加服400毫克;待腹泻稍缓解后维持用药,于睡前服400毫克即可。  
 3.慢性结肠炎 每次饭后服甲氰咪胍200毫克,每日3次,睡前再服400毫克,经过5~7周的治疗后,改用维持量,即每日只晚上睡前服400毫克,维持3个月或稍长。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组织胺H2受体,从而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及五肽胃泌素诱发的胃酸分泌,并抑制胆碱能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利于消化道溃疡的愈合。   
4.格林—巴利综合征 每日用800~1000毫克,分2次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滴,疗程10天,间歇期3~5天,同时辅用多种维生素。其机制与甲氰咪胍发挥的免疫调节功能有关,它除了可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外,还能增加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和免疫球蛋白分泌,还可使脾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抑制T细胞亚群维持正常水平,具有重建细胞介导作用,增强抗感染能力。  

 
5.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人类皮肤和血管上具有H1和H2组织胺受体,而甲氰咪胍可阻断H2受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用法是甲氰咪胍每天12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滴,紫癜完全消退后,以每天800~900毫克口服,连用15天。   
6.流行性腮腺炎 甲氰咪胍每天200毫克/千克,分2~3次口服;扑尔敏2~4毫克每日服2~3次,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7.水痘 甲氰咪胍治疗水痘的机制可能与甲氰咪胍能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恢复有关。用法为每天20~30毫克/千克,分2~4次服,疗程5~7天。   
8.肛门瘙痒症 原因不明的肛门瘙痒症可能与肛周皮下感觉神经过敏有关,而甲氰咪胍可阻断皮肤内的H2受体,减少组织胺释放,消除过敏反应。用法为200毫克,每日3次,餐前服,睡前加服400毫克,7天为一疗程。   
9.口腔溃疡 有人将甲氰咪胍研末后均匀地涂于患处,每日4次,涂药后禁水10分钟,一般涂1~2天溃疡面开始缩小,大部分在3天左右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