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爆一个博导带47学生 泡沫博士成学术民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1:53
2010年08月29日 03:35现代快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3条


“博士生不如研究生、研究生不如本科生”,这是人们为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总结的顺口溜,博士越来越多,但质量是不是稳定,却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8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出炉,一组令人震惊的调查数据,披露了当前中国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其中提到的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了47个博士生,更是焦点之中的焦点。处于风口浪尖的周光礼教授,这几天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武汉的媒体同行告诉我们,估计是这本书让很多人不高兴了,周教授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不便再说话。周光礼陷入了沉默中,但这本书抛出的问题却引发了热议,博士是不是已经严重泡沫化了?接受柒周刊采访时,尽管不少专家对调查样本采集的科学性还存保留态度,但他们都达成一点共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确下降了很多。
[量多质降]
博士生数量多了,质量却下降了
“浓缩的才是精华,但如今的博士生数量太多,培养质量也一落千丈。”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导介绍,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博士生教育一直有“质量下降”之虞,一些论文造假事件也助长了质疑之声。
周光礼教授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2009年,全国在校博士生24.63万名,这个数据是1999年5.4万的4.56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但是与数量猛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却在下降。
昨天,南京一位博导毫不客气地指出,全国每年会评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些论文的水平还比较高,但更多的博士生论文中毛病一大堆。比如大段大段抄录他人论著资料、数据,乃至论证过程和论点。很多选题缺乏创新价值,炒冷饭的很多,这些现象近两年更为严重,登录论文库稍微看几页,就会发现有的论文“似曾相识”。“还有一些博士生的论文连英文单词都会拼写错误,基本功不扎实啊。”
[老师说]
读博动机不纯,生源质量变差
在周光礼看来,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博导水平不够,博士生读博的动机很功利,博士生急功近利等因素造成的。
“现在博导对学生的指导力度确实有待提高,导师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仲伟俊坦言,有一部分导师和学生见面很少,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目前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博导水平和国外也有很大差距,掌握科研的方法也有改进空间。但是,我们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发现,生源质量本身也在明显下降,博士生明显不如过去那么用功。
还有一位博导透露,现在许多学生过于实际,缺乏学术研究方面的精神,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交、打工以及外语的学习中去,从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有的甚至连导师布置的每周一篇笔记的要求都完不成,要他们完成的前期调研数据也是迟迟交不上来。
南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导埋怨说,“在博士招生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关系介绍人来,一看就是想来混个博士帽的,压根不是来搞科研的。但是不接受也不行,有时是迫于领导的压力、有时是不好驳了朋友的情面。这样搞下去,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怎么可能提高?”
[学生说]
导师常年在国外,一年才见一次
“我们导师是这个领域的知名专家,常年要出国,有的时候一年都难见上一面。”昨天,南京的一位博士生告诉记者,导师连面都碰不上,学术上的指导就更谈不上了,很多事情都是和师兄们讨论交流的。如果碰上什么问题,就由师兄们通过邮件向导师请教。他说,当初选择这位导师,说白了就是他的名头大,将来毕业了,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师出名门。如果要出国,名气大的导师写推荐信,效果也更好。
虽然已经读博第二年了,但赵同学和导师的联系基本上都限于电话和邮件。“博士生除了要代老师指导硕士小师弟外,自己有问题了,大多数时候只能与课题组里另外一两位没有资格带博士生的老师切磋。”赵同学说,一个月能和导师聚一次探讨学术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为自己的导师那么多的社会兼职,还要带硕士研究生,还要出席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博士生,更谈不上在某个学术问题上共同研究,顶多是给自己指出一个大致方向。在这里读博主要靠自觉,没有人管你每天是否有进步。有些同学无故离开学校十天半个月的,也从来没有老师过问。“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也有很多导师还是会每周开个小型报告会,和博士生探讨课题的。”
不敢给博导打电话,就怕接任务
周光礼教授的调查还披露,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这种情况是有,但不同学科的严重程度不同。”在电话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博士生李同学显得有些谨慎,他透露说,偏工科专业的博士生为“老板”干私活的几率更高,比如建筑设计、自动化等等专业。因为导师经常在外接项目,如果接到一个大的研发项目,就把项目分解给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负责一块内容。最后导师会根据项目的情况给学生分钱,给多给少那就要看导师了。有一次完成一个企业的合作项目,导师每个月固定给他800元,但他发现,按照企业的计划,他每个月个人应该能拿到接近3000元,差额部分都成为了老师自己的“利润”了。
“我读的是四年博士,有两年在国外读书,但是假期回国的时候都不敢去拜访国内的导师。”马先生博士毕业一年了,“只要去看导师,他就会笑呵呵地问,‘你最近忙不忙啊?’通常当你还没来得及回答的时候,导师就会紧接着说,‘不忙的话,帮我搞个项目吧。’想拒绝根本不可能,谁让他是‘老板’呢?”
<<上一页 12下一页>>

欢迎订阅凤凰网资讯电子期刊
大事发生,手机看凤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博客】“博士大国”的跃进游戏
教授的坚持 为何难成“教育美谈”
五岳散人:8名复旦教授的郁闷
刘效仁:美国博士教育高淘汰率是面明镜
博士批发让人反思大学定位
中国成“博士大国”引热议:要博士脑袋不要帽子
【博客】好大学不是培养教授,而是搜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