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绣图解——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11:37
苏绣 蜀绣 湘绣 粤绣
(一)苏绣   

  苏州地处江南,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历史悠久。1956年苏州虎丘塔发掘的4块宋代刺绣经帙,运用平抢、铺针、接针、施毛针等多种针法刺绣的花草图案,色彩鲜明,古朴大方。可见苏州刺绣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针法丰富多采,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宋代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绘画与刺绣互相影响,促使刺绣技艺竞相媲美。据记载,当时苏州有一条绣线巷,集中了不少志门为刺绣制作花线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700种之多,真是万紫千红各色俱全了。明清之际,在上海顾绣的推动下,使苏绣的风格与技法日臻完美,具有用色和谐文静,不露生硬跳动痕迹,行针平匀熨贴,毫无参差之处。乾隆时所修《上海县志》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习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劈丝为之,针细如毫发。那时苏州、上海等地凡经销刺绣品的商店都叫顾绣庄,苏州有绣市之称,并涌现了一批名家,如: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寿等,其中万以沈寿最著名。沈寿,江苏吴县人,她7岁弄针,8岁学绣,座年48岁。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艺局绣工科的总教习。沈寿继承传统并吸收日本绣法和西洋画、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体感,自称仿真绣,人们称它为美术绣。她的伤口如《意大利皇后丽娜肖像》、《英国女皇肖像》、《基督受难图》等,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她在《雪宦绣谱》中自述:我针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学焉,长而习焉,旧法而已。既悟绣以象物,物自有真,当放真,既见欧人铅油之画,本于摄形,形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潜神凝虑,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沈寿的学生著名艺人金静芬,在继承前辈运针绣艺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发展与创造。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钗等。   清初,江苏苏绣一直沿袭顾绣之名,实际上已不全是顾家所制。咸丰、同治(公元1851~1892年)以后,随着宫廷和贵族官僚刺绣服饰的需要,市场大量收购定制顾绣,市面仿作日益增多,到光绪前后,坊间不论何地所产绣品,一律以顾绣相称。此时,江浙各地涌现了一些知名刺绣艺人,如金星月(浙江鄞县人),王嫒(江苏高邮人),卢元素(满人,居江南),赵慧群(江苏昆山人)等。

  苏绣当时针法有齐针、抢针等18种之多。故宫博物院现藏成千上万件团花靠垫、座垫、椅披、幛幔之类,其中不少苏绣制品。1959年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织绣图案》一书,可以看出一些苏绣面貌。

  解放后,苏绣艺人发扬传统不断创新,名艺人顾文霞、李娥英(均系金静芬学生)等继承了苏绣优良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艺更是娴熟,绣品具有新意,并为培养新中国刺绣新作出了可喜的贡献。1956年顾文霞的绣作《猫》在英国伦敦的展出,以及她本人在伦敦所作的技术表演,轰动了当时的英伦三岛。 苏绣注重运针变化,目前常用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如乱针绣白求恩大夫)、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从原来常用的1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十种。齐针是各种针法的基础,线条排列均匀、齐整,是基本针法之一;乱针看似乱,其实乱中有律,它是利用长短参差的直针、横斜线条组织成交驻形,因而在掺合后仍能保留多种色线的固有色,色彩掺合的次数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为止;滚针要求两线紧捻,连成条纹,线条转折比较灵活,无论绣直线或曲线都比较恰当;打子主要是绣花蕊、花心和花篮等静物。苏绣讲究花线的粗细,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注重合理用线和丝理的变化。还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不但灵活综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绣鱼身线条就要略粗,排针密,才能表现浑厚感。又如绣石头、老树梗等,线粗,排针不必过于均匀。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形万言书逼真生动。苏绣艺人善于总结经验独辟蹊径,继发绣、双而绣之后,又相继成功地创造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样绣等新作。

  苏绣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就纯欣赏的美术绣品来说,是以针代笔,积丝累线而成。技法、针法的特点也就是和色无迹、均匀熨贴、丝楼分明、毛片轻盈松快四名话。可以说苏绣技艺是在绣制反映时代风貌的新作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整个说来,产品仍以室内装饰用品为主,除一部分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外,还远销日本、意大利、摩洛哥、新西兰、美国等近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湘绣   

  湘绣的发源地是长沙。长沙自古为文化名城,也是中南重镇。它地处湘江尾闾,多姿而秀丽的湘江纵贯其间,西倚岳麓山,东北则是济阳河冲击平原,境内江湖密织, 山岳连绵,山川形胜,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历来为蕴秀滋华之地,正是人到潇湘不想走,永留青春在。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工艺品的总称,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光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特点是丝细,后用皂荚仁溶液蒸煮,再裹起来揩拭,防止绒丝起毛,其光细胜眼于发丝,亦称羊毛细绣,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形成了湘绣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湘绣的传统题材是以狮、虎、松鼠等,特别是以虎最为多见。

  众所周知,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湖南、湖北等地发现了不少麻布、锦、绢等丝织品、纺织品,其中不少是绣品,为我们了解楚文化、楚国丝绣,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一批又一批埋藏在湖南和昔日楚地领域地底的光彩压目的古绣品的出土,对世人进一步认识湘绣源流沿革及其绣艺传统,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对楚绣、汉绣技艺和神奇浪漫的艺术特色的考证,《湘绣史话》(李湘树编著)一书已作详尽的系统研究,这里恕不赘言。我们需要廓清的是湘绣与楚汉刺绣的渊源关系。关于这一点《中国染织史》(田自秉著)中说:湘江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去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江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李湘树认为田自秉教授的论述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与实际的。辉煌灿烂的楚绣与马王堆汉绣,不但是中国刺绣史上足资骄傲与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绣顺理成章的最初发展之源。在工艺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从刺绣工艺的文化深层内涵剖析,上述论点是很正确的。它对探讨湘绣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广有影响的绣种的承前启后,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湘绣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还吸取了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优点,发展成为清代刺绣艺苑的后起之秀。

  (三)蜀绣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工艺品之一,早在西汉时已有记载,它亦叫川绣,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所达百余种,常见的有滚针、掺针、铺针、晕针、盖针、戳针、沙针等等,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绣制一般为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等。

  蜀绣盛唐时期已有记载。清初艺人们又吸取了顾绣的长处(清朝末年成者尚有几家打着顾绣铺名的作坊),以及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蜀绣用成都地区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由于选料、制作认真,成品工坚、料实、价廉,长期以来行销于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颇受欢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帐幔、鞋帽等实用服饰品。花纹取材,由艺人们根据民间吉庆词句或流行式样,自行描绘绣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苏绣构图布局及运针设色方法。模仿绘画章法构图的纯欣赏品绣画较少,民间质朴喜庆气息浓厚。当时成都是生产蜀绣的中心。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的有30多种,如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等。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划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解放以来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蜀绣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达四五千之多,相当于刺绣工厂在职职工的15倍。她们除刺绣被面、枕套、头巾、手巾、衬衣、桌布等几十个品种外,还积极生产外贸出口的生纺绣片、绣屏等。绣品仍保持浓厚的地方特色。蜀绣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时常得到画家的大力支持, 如《薛涛制笺图》绣屏,就是画家赵蕴玉提供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潇洒光亮、色调柔和。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四)粤绣   

  又称广绣,包括潮州绣。它历史悠久,国内以故宫藏品为最多,具有代表性,它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光彩夺目,针步均匀多变,纹理分明,多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它大件为尺高屏风,小如荷包套,多作写生花鸟,按照民间风俗习惯而富于装饰味,长以凤凰、松鹤、牡丹、猿、鹿、鸡、鹅、孔雀等为题材,混合组成画面,颇具特色 。

  粤绣相传有一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明清以后更加盛行。粤绣亦称广绣,泛指广东近二三世纪的绣品。《存绣堂丝绣录》及《篡组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背心之类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绣红日灰去右方绣藤萝老树,中间掺杂锦鸡、八哥、鹦鹉等,或立或飞神态各异,树下白羊3只,取材布局颇有西洋油画风味。粤绣用色浓艳过于苏绣,且多注重光影变化。

  18世纪中叶,广东还流行皮金绣,即纳丝绣的一种,底层多用羊皮金作衬,金光闪烁,格外精美。广州刺绣艺人还创造性地用孔雀毛编成线绣花,绣品金翠非凡;有的还用马尾鬃缠绒作勒线,可谓匠心独运。

  粤绣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和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就曾获得很高的评价。现今粤绣,大件绣品如被面、屏风,小件如荷包、扇套、绣花鞋等,多作写生花鸟,照民间习惯而富于装饰味,并常用凤凰、牡丹、松、鹤、猿、鹿、鸡、鹅等为题材,混合组成画面。妇女衣袖、裙面,则多作满地折技花,铺绒极薄,平贴绸面,有的只有翠蓝一色,风格独特。总之,具有浓厚地方色的粤绣,在国际上以及在港、澳侨胞中,备受欢迎,历久不衰。

  (五)顾绣

  指代表顾名世一家的刺绣技法和风格的刺绣工艺品。顾名世,明代嘉靖年间人士,住在上海露香园,又称露香园绣,他的孙媳妇叫韩希孟,她善画工绣,摹绣古今名画尤为神妙,又被人称为韩媛绣,她绣工精细,用针巧妙,顾氏后代,继承此种绣法,并收徒传艺,专门刺绣各种花鸟走兽画幅、画页、手卷等陈设品。

  发绣-用人发绣成的工艺品,又叫墨绣,黑白发之间,不仅有偏黄、褐和灰、白的色彩差别,还有深浅浓淡的不同层次变化,发绣用人发,求长补短,三尺以上属上品,偶遇奇异色发,五六寸亦如获至宝,人发需经碱水去污,清水漂洗等技术处理,使之成光泽及软化要求,除嘴唇涂红和印章染色外,一般都用天然发色。中国的发绣,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已有发绣这一工艺,它吸收国画技法及丝绣经验,在滚、缠、接多中手法运用中,充分把握多层次的晕色技巧,显示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墨画韵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