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象》之一《秦淮断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6:54

自驾车旅行,从北京出发,这一次,目的地是南京。同样是自古帝王州,一北一南,我从历史天平上的一端驶向另一端。

春末夏初季节,南京的天空蓝得疏朗,阳光脆薄,像玻璃糖纸会被轻风揉碎,也会被湿润的空气慢慢舔尽。掠过挡风玻璃的树影,映照着这座城市新鲜洁净的面孔,又透露出几分森然的古意。

第二天早起外出。空气湿润怡人。这早晨是“深巷明朝卖杏花”里的“明朝”。停好车,在东水关遗址码头附近,我寻到了“十里秦淮”的起点。

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东水关是秦淮河在南京城的入口,背倚六百年前的明城墙,又将秦淮河分为内外两界。一带碧水蜿蜒而去,内秦淮犹如一叶弯曲的眉梢,石头城的无限风情就攒聚在这里。

泊在岸边的几座画舫聚拢一处,铺张着复古的优美。上船稳坐,举目皆是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岸上人家。俯首凝视波痕,道道水纹勾断一帘幽梦,又在粼粼碎影中极力拼凑起水月镜花。

船在街市中穿行而过,总像是电影胶片的辘辘转动,极尽流畅,又如默片般悄无声息。人影在胶片里尽自行动,船上人忘情看着景致,两下不经意间打个照面,才猛然省悟,哪有什么看与被看,水流脉脉,画舫来去,都不过是秦淮人家窗前淡去的风景。

临近夫子庙时,河道变得开阔了,岸上车马行人也渐渐喧腾起来。那幽幽中闪烁的水色,沉沉的有古都的厚蕴。船从桥下过,我保持了仰望的姿态。一大片仿明清的古建筑随之呈现眼前,南岸的大照壁上双龙腾跃。不待画舫移近那照壁,我便登了岸。人群熙熙攘攘,多是要过文德桥去。我跨上桥来,径直走向对面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墙角树挂数着时光的痕迹,却再也忆不起王谢堂前的昔日繁华。此时没有残阳,不见归雀,古时的阳光落不到我身上。傍着草木亭台行走,我穿梭于古今之间,遥想魏晋大族。

一扇朱门,几对花窗身后,掩映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几步开外,李香君故居也深隐于巷陌之中。未见灼灼桃花,也来不及感慨美人义重,楼阁已清淡如洗,《桃花扇》唱响在别处。

安然在临水的回廊坐下,要上一壶茶。欲阴欲雨的天气,黛瓦白墙更显清肃。对着这河厅与水榭,让人断了其他向往,暗暗以为,守着一抹金陵春痕,就这样坐上一生也是好的。李白独酌月下时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的饮茶也自有茶友,回廊上的兰花,笼中不时出声的鸟儿便是,还有谁比它们更清雅?

雨终于耐不过人的期待,零零落落下了几滴。这已能让人联想起古代,秦淮河上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眼前,船只往来,覆着复古的鸡油黄的琉璃瓦。有人打伞从桥上走过,撑起的却不是油纸伞。想拿出相机,最终坐着没有动弹。这个时刻只属于我自己,像朱自清走在笼罩月色的荷塘边,有他宝贵的孤单作伴。有时候,倒希望身边有个人,也能为我拍几张最本真的照片。

酽酽的,这茶喝出了几分醉意,起身拂一拂衣袖,我重又登了船。繁华渐去,回到寻常市井,听着河与船的耳语,夹岸尽现烟柳重重。

内秦淮河的最后一个码头是中华门。

城门深重,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古老的明城墙历历斑驳,让人忍不住要去触摸。一瞬间,会有轻轻拍上时光肩头的幻觉,以为时光会在这里回过身来,真的让你看到过往。可是,再晃一晃脑袋赶走这种浪漫,才发现任一个人的手掌放上去,都显得太过稚嫩,经不起这沧海桑田。那城砖上凸起的文字,像是刺青后新生出的肌理。横看竖看,几百年前的城砖各就其位,各有标记,是否会让现代流水线下无穷复制的砖石生出妒羡?

站在这城墙上,向东望去,又想起那“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的情境。“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是南京城墙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段,文人墨客登临凭吊,感叹世易时移。如今又是烟柳堆起帘幕无重数,我心中无嗔也无喜,只是随心所欲。

在台城上漫步,可以将玄武湖一览无余。与染尽胭脂水粉的秦淮河不同,湖水绿波盈盈,粼光细细,有着春回后的无限舒展。自先秦起,玄武湖见证了朝代兴亡、历史的光影。湖水不抬头看城墙,是城墙低头看湖水。这城的故事只有这水能收藏、能映出。

砖缝间的野草花已数不尽几度荣枯,墙身投下的暗影从这头移到那头,也不知重复了多少回。这段城墙屹立了几百年,似乎就专等着我来到这里。何不跳舞?正该在这超时空的台城上。别笑我癫狂,连我自己也不知是什么舞步。就让我在这大明的舞台上纵情跳着现代的舞,与时间来一次自由自在的畅快嬉戏。

 

 

夜色乍现时,重又回到秦淮河畔。

灯光次第亮了起来,灯影映于水中,目见迷离。“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霓虹与灯彩极易让人联想到旧时王谢的勾栏瓦肆。但船上是安静的,夜晚的水声仿佛听得到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岸上的笑语都像花瓣零落,随风拂尘而去。夫子庙人头攒动,流光溢彩。天下文枢的牌坊,江南贡院的大门,与周围商铺的灯光辉映着一场亦古亦今的不夜天。

这一带的景致与夫子庙本身若即若离,游客也是如此,更多的人是来这里寻访美味小食与纪念品,尝尝晚晴楼的干丝,奇芳阁的包饺,再带回几颗精美的雨花石,便是一夜良宵。夫子庙的夜色如一柱沉香,散发着很传统的中国味道,让人在街市中观望不尽,不知所往。

弃舟还车,回到路上,车里传来的音乐适合现在的心境。在这城市里行走,在这夜色下奔驰,在这灯光中颠簸。我喜欢这种感觉。那是一个人的身影,一个人的经历,一个人的梦境——一个人的秦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