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又来了—南京印象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9:12
日本人又来了—南京印象记转载
近日参与策划南京某综合体项目,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座城市,琐见锁闻琐议记录如下:
1.         这是一座充满伤痛记忆的城市,在那场大屠杀中,负责接待我们的司机说:他们家和亲戚有26口人死在屠刀下。清晨漫步在中山码头的江边,浓雾会告诉你,这是一座充满忧郁和伤痛的城市;
2.         但是记忆只停留在有伤疤的人心中。在长江大桥下的江边路上,有一处纪念那场大屠杀的纪念碑。碑体已经破烂不堪,更不堪入目的是碑身背后已经成为内急的人们大小便的最佳场所;
3.         南京人很热情,但南京的地铁不像北京那么方便,花2元钱就可以随便乘坐。但在这里是按站计费的。对于我这样的外来人,自助买票很困难。这时在地铁里做保洁的阿姨就会主动过来,帮你买好票。然后自豪的告诉你:小伙子,一看你就没做过地铁;
4.         在城铁里,一位西装革履的小伙子左手拿着一包瓜子,右手拿着手机向老婆汇报:告诉你啊,瓜子从去年的5元涨到现在的8元了。这物价涨的不得了,从明天开始我负责买菜。好勤劳节俭的老公;
5.         南京的美女很多,尤其是在晚上,人手一部手机,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打电话。热心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美女一般都在晚上出现,他们的太阳从每天晚上9点升起,这话很诗意也很现实:街头巷尾的洗浴、洗脚、保健中心是他们的归宿;
6.         南京的夫子庙很热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停留在马路边的黑车和黄包车一大片。过一个人都上前热情的问你:去酒吧吗?去玩小姐吗?看来除了房地产,色情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7.         这是一座具有厚重沉重历史的城市,这尤其体现在大学校园里。和当代大学建筑相比,民国时期的建筑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南大、南师大,还有那座藏在紫金山的南京体育学院,让你流连忘返,美的让你窒息;
8.         进南师大时,在文学楼的门口,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打太极拳。一进文学院的正门,扑面而来的是鲁迅的雕像,硬的让你的目光弯曲而折服。恍惚间让你感觉穿越了历史,不知自己在那朝;
9.         当地人告诉我,这些校园的建筑都是国民时期,那个时候虽然有战乱,但是国民党对教育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舍得花钱,建筑质量都非常好。确实和微小的总统府相比,南京体育学院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就显得很庞大了。和书上的历史不同,也许民间的声音更值得去品味;
10.     我们项目的地块在长江大桥旁的下关区,是典型的棚户区。小环境脏乱差,很多人都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大多数的房子短则50年,长则百年。在这里,你很容易找到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有弹棉花的、有租小说的、有录像厅,这里的人很健谈,拉上你,就能说半天这里的历史,比如那个房子是汪精卫的,那个房子是日本人存放炸药的,那个房子当年遭到炮弹轰击;

11.     地块的对面就是江北,花2元钱就可以乘轮渡到对岸,那里就是著名的南京北站,这里的一位父亲让全国人民都记得,那就是朱自清“背影”的主人公,就是从这里的站台留下那著名的背影;
12.     如今这个站台已经基本荒废,但是这里还有一位国父。孙中山的灵柩就是从这里下火车,然后做轮船到对岸,然后搬运到紫禁山的。顺便说一下中山陵,建筑很唯美,但占地太大,貌似有3000亩,如果换做今天,多好的别墅用地啊,地方政府可以多收几千亿的土地出让金;
13.     房子虽然破旧,但是人们都喜欢养花,随便从胡同走出来一位匆忙去上班的女子,美都会让你惊艳一番。当然也随处可见美女端着尿壶出来导尿,又让你匆忙间皱了眉头,生活就是这样,会煞了你的风景;
14.     胡同依旧,但这里即将成为历史。这里的大妈都会告诉你,这里要建南京的外滩,要成为南京的CBD,可见政府的宣传力度和改造决心。城市更新了,更新背后,一段历史也将被遗忘;

15.     这块地卖了200多个亿,但是老百姓很担心自己的房子能补偿多少。有两位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75岁的大爷,3岁就搬到这里,面对拆迁,说出来的话让我无言:小伙子,我活了这么大,现在提起拆迁,我感觉日本人又来了。痛入心扉的感觉!

16.     还有一位40多岁的妇女,一个人把孩子养到12岁,如今拆迁,抛弃自己12年的老公突然回来了,不是赎罪,不是看望他们娘俩,而是回来领补偿款的。妇女一脸愁容的告诉我们,像他这种情况怎么办?未来会不会流浪街头。拆迁不仅拆除了旧建筑,也拆出了人的本性;

17.     有过首都经历的人都很讲政治,生活在南京的人也很温柔。虽然有一肚子的牢骚和委屈,但是和你倾诉完之后都不忘告诉你: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感谢党啊!

云中公子欢迎您

',1)">
您已欣赏本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