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螯虾养殖要走出四大误区 - 养殖管理 - 养殖户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6:54
  核心摘要:克氏螯虾养殖要走出四大误区 克氏螯虾(俗称克氏螯虾)原产北美,后移植日本,30年代又由日本传入我国江苏省,后自然传播到很多省市。克氏螯虾由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日渐为人们认识并大量食用。从其甲壳中提取的虾青素、几丁质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克氏螯虾养殖要走出四大误区

克氏螯虾(俗称克氏螯虾)原产北美,后移植日本,30年代又由日本传入我国江苏省,后自然传播到很多省市。克氏螯虾由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日渐为人们认识并大量食用。从其甲壳中提取的虾青素、几丁质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农业和环保方面。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克氏螯虾基本是靠天然捕捞,虽然克氏螯虾养殖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与养殖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澳大利亚精养的克氏螯虾亩产量可达670公斤以上,而国内普遍在100~200公斤水平。
1988年,湖北省最先向瑞典出口克氏螯虾,随后江苏省加工的冻克氏螯虾仁也开始销往国际市场。据卢森堡的欧洲数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1999年中国出口克氏螯虾仁就达4000~5000吨,其中2000吨是出口欧洲。浙江省出口主要是冻虾仁,宁波、温岭均设有加工厂出口欧洲,这是近几年来克氏螯虾价格从1.00/公斤上涨到4.00~5.00/公斤的直接原因。随着克氏螯虾国际市场的打开,国内克氏螯虾加工企业增多,为克氏螯虾规模化养殖提供了产后保障,据笔者测算,目前克氏螯虾货源供给紧张状况一时无法改变。
由于克氏螯虾行情的看好,我市部分农户在1999年就利用低洼圩田、河浜,废弃的坑塘进行养殖,2001年桐乡市克氏螯虾养殖有800多亩,但产量普遍偏低,效益并不理想。据笔者调查,克氏螯虾养殖亩产一般在100~150公斤,效益在200~400元之间,少数养殖农户甚至亏损。据笔者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养殖户对克氏螯虾养殖认识存在着四大误区。
误区一:对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不了解,没有掌握放养季节和做好防逃设施。从第一年秋稚虾孵出后,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是附生于母体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离开母体生活,并在5、6月份再次抱卵。据此推算,克氏螯虾亲虾放养时间应为第一年秋季(11~12月份),每亩放养40~50公斤,如放养幼虾则为第二年4~5月份,每亩放养80~120公斤。克氏螯虾还具有掘穴、逃逸的习性,如是新开池塘,塘埂中间应覆有网片,四周使用塑料薄膜、塑料板、网片等防逃设施。
误区二:因克氏螯虾能生活于鱼虾不能生长的沟渠中,误认为克氏螯虾能生活在发黑、发臭的水体中。其实清新水质是克氏螯虾养殖高产的关键。一般溶氧量比较低的水体中,克氏螯虾爬上水草、塘沟边不食不动,影响生长,更有甚者引起成批逃跑和死亡。如投喂屠宰场的下脚料过量,引起水质发黑发臭,便会引起死亡。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象管理虾塘一样,见到克氏螯虾爬边后即换水,特别是高温季节,应定期注水,水位保持80厘米以上。
误区三:对克氏螯虾疏于管理,不投、过量投喂或偏食。在精养的克氏螯虾塘,不投饵料,造成克氏螯虾互相残食。过量投喂鸡、鸭内脏会造成有机质发酵,水质发臭,产生有毒气体和缺氧,致克氏螯虾大批量死亡。因克氏螯虾食性杂,在水草缺少的池塘中要增加鲜嫩的水草,增加维生素,如我市灵安镇就发生了一起因养殖户长期投喂动物内脏,不投水草而导致克氏螯虾大批死亡的事故。
误区四:克氏螯虾抵抗力强,不易得病。其实进行高密度养殖之后,各种环境因子都易引起克氏螯虾发病。如据笔者调查,今年我市洲泉、乌镇、新生、濮院、灵安养殖户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有的甚至全军覆没。当然引起发病的原因很多,解决的办法主要靠防治。以预防为主,定期使用药物。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全池泼洒,5~9月份每月交替使用生石灰(20ppm)和强氯精(0.4~0.6ppm),高温季节保持水深在80厘米以上,定期注排水,同时应严格收购种虾、幼虾等。
作为一个新兴的养殖品种,养殖户在养殖克氏螯虾的过程中如能清醒地认识到以上的四大误区,严格管理,即可有效提高虾的产量,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