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研究(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14:06:12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研究(续)

——学习美联社的点滴心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1d04e2010000it.html

 

每个记者都有独特的业务心得,都是值得我们汲取的养料。

70年代中期,美联社有地区分社,分散在街道、医院、法院,搜集各种消息。但后来,类似的消息太琐碎,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不需要这样细节的故事,不需要直接的消息,而更需要对信息的梳理和分析。于是,美联社的地区分社成为历史,记者工作的挑战性开始越来越高。譬如说,过去某个政治议员的一句话就可以原汁原味地成为报道内容,但是现在这只是小事一桩。新闻的级别提升了,对这种一事一报的操作模式,受众已经不买帐了。我们需要对信息的深度分析,是综合信息、阐释信息、并且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信息。记者已经不是单纯的采写者,更多是分析判断者,因为信息太多,读者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来梳理判断,于是记者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要为受众提供更加具有附加值的服务——分析判断。以往所说的报道客观观念,已经属于机械客观的范畴。我们现在必须在保证公正客观与表达自己见解的两个方向中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

如何寻找新闻线索?对于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绝招。我想除非是天才,否则每天记录所思所感,一定对寻找线索非常有用。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事物,都在思考生活。记者和常人不同的地方是记者是以思考生活和事物为自己的工作的,所以每每有一念闪过,就应该记下来,我把它叫做“沉淀”下来,否则这些不成熟的好点子就会随波而逝。昨天江苏卫星电视台表演春节节目,唱一首《南京的门苏州的桥》,南京有很多门,苏州有很多桥,我想这些门和桥都有自己的历史掌故,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几个?现在它们整体状况如何?这些桥的保留和拆除是否记录了城市成功和失败的变迁?如果对应起来做,似乎是很好的文章。每一天,每一次采访,都应该用心用力,注意锻炼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捕捉新的线索。每时每刻的思索,然后汇入笔记本,融会贯通,思考线索,电话求证,继续挖掘,发现线索,形成独家报道。在日常报道中,我们的线索只能依靠这个。

你写的题材如果是独特的,那么自然是好新闻。就像旅游学中把一些旅游资源叫奇异景观,独一无二。但是你经常碰到的是平淡的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这是常态。虽然说新闻需要抓取异态,但也需要从常态中捕捉趋势、方向、内在变化和逻辑关系。能从简单的事情中发现不寻常的变化,那是功力的体现。当然,最好的是既有好的由头,又有趋势的挖掘,那就漂亮了。总之,新闻不能只追求奇异景观,也要善于分析常态。

积累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记者不一定有个人关系上的好朋友,但一定要有愿意说话的朋友。要有自己的专家库,在紧急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话就完成任务。要把有用的人的名片输入电脑,以备查询。要把采访笔记按照日期来积累,万一可以用到以前的材料或者人名。

参加一个会议,有时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最糟糕的。但是,即使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能仅仅了解的自己想要的两三件事情,询问几个素材,而不去广泛寻求线索。以前,有人对我说某位记者能力强,效率高,到一个地方采访几句话一问,捞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转身就走。说话者的本意是指记者的问题到点子上,但是却突出了记者采访“单打一”的弱点。

我反省自己的采访,有两个缺点,一是逻辑上往往很清楚,但是对方无法提供更多的细节,而自己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再去挖掘细节(自己追问的能力实在不够);一是采访了一个主题后,对牵涉的主题没有深入思考,可能缺失了大量的新闻资源。前者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是很明显的弱点。只有记者才能提供现场的细节,而编辑不能。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细节,不仅通讯需要细节——我们总是机械地认为消息不要细节,因为累赘。其实,细节不仅是现场描写,还包括数据、事例、对比等等。我觉得自己的新闻中没有故事,如果有故事,就会有细节。细节来自于深入采访,如果只注重逻辑的展开而没有细节,故事会干瘪无味,无论调查性新闻还是一般消息,更不要提通讯类稿件。当然,细节来自于深入采访,经常是可遇不可得。记得中央媒体经常被中宣部组织起来去集体报道某个典型。读他们的作品,会发现记者捕捉到的细节各不相同——因为他们采访了不同的人,接触到不同的材料,没有人能够一网打尽这些细节。细节需要深入采访,也需要匠心独用。

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合适的对象。我们和政府官员打交道多一些,说明我们涉及的报道领域还不够宽泛。我记得新华社一个老记者说,做新闻惟一诀窍就是找到那个人并让他开口。我还发现,即使是最配合你的采访对象,也有一个采访热情周期,一般在40分钟以后,接受采访的兴趣就会下降。因此,需要事先准备好问题,在关键的时候刺激他们,让他们保持清醒和兴奋的头脑。

报道长江三角洲的日常状态就是“在某一天或几天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你的接受能力往往决定了你的表达能力。当然,还是要立志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新闻线索既可以从网上寻找,监视动态,随时出击,更应该保持对某一个领域的兴趣,持续地关注,不停地联系相关人士,收集相关材料,思考问题,形成选题。长此以往,可以形成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独到见解,成为综合记者中的专业记者,更加有优势。

关于采访记录,记者都各有习惯。有的是有文必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新华社有个领导就是这种习惯,“怕到用时方恨少。”另一种方法,则是从不带笔记本,只听不记。用中青报张建伟的说法,感动的素材是不可能忘记的。美联社的记者也有这两种极端。但我们大多数人往往都处于其间,选择要害的记录。我觉得,自己的记录还是少了。不记录的记者是有天赋的。自己对原汁原味的语言,对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记录得语焉不详。当时写稿时候非常清楚,但是日后回头再看,就连自己也搞不懂写的是什么。应该珍惜自己的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素材,这是积累,感性知识的积累,只有积累才有飞跃。

医学等科技报道是很难写的。第一,你如果能明确告诉读者什么病被突破了,SARS从此消失等信息,那当然是重大新闻,但是你往往做不到,因为医学等科技发展是缓慢的,节点出现的机会并不多。第二,技术上的复杂导致表达上的困难。我们现在比较多倾向事件,就是发生在科技界的事件,一般有关体制、权益、名利、改革等要素,但是关于直接的科技报道却并不出彩。是不是应该改变一种观念,能否加大力度做一些直接报道科技进展的文章?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基地也不少,有没有人就此排摸过?

有些稿件见报后并不能让被采访者开心。那么,是否应该给他们寄一份报纸?以前我觉得应该回避,现在则觉得应该主动沟通。我们一般不针对个人,只针对工作,所以应该和当事人多沟通,取得理解。同时,这也是扩大媒体和自己影响的途径之一。

美联社也和我们一样,在做“文风改进”。他们比较推崇的做法是用讲故事的手法来重新整合新闻素材。这种要求在美联社全社范围内推广执行。美联社特写部主任布鲁斯认为,讲故事需要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我们现在的大量报道都是在说结果,而过程的精彩却被放弃了。报纸需要大的信息量,也需要真实的故事来支撑版面。没有精彩的故事就没有卖点。布鲁斯说,故事更加容易使读者理解和记忆,“他们不需要干巴巴的事实,他们需要真实的生活。”他举例来说,新英格兰地区在90年代房产和银行市场不甚景气,当地报纸作了大量报道,可是因为专业性太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来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个热狗经销商的故事——他由于接受银行的建议,购置大量房产,最后因为不景气而背上3万元的债务——才开始引起读者重视。我想,我们在报道温州人购房时,总是希望获得宏观材料,甚至因为这是老掉牙的题材而懒得报道,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或几个在上海的温州“炒房族”,详细写他们的故事,不很好看吗?(当然,首先要符合市里的宣传政策。)我觉得这可以上升为新闻操作的一个方法论——就是在比较复杂的重要新闻中截取一段鲜活的素材,放大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