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日根据地出版的部分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6:44
2008-06-16 22:13:43  《文物世界》   丁竹 浏览次数:189   文字大小:【大】【中】【小】
山西博物院收藏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发行的党政机关报、军报若干种,现择其较为珍贵者介绍如下:
《晋察冀日报》,8开4版,麻纸铅印(图一)。
《晋察冀日报》,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初名《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创刊,社址设在河北省阜平县城文娴街。《抗敌报》4开毛边纸,是一份单面石印三日报。邓拓任报社主任,是主要撰稿人之一。1938年8月16日第63期起改成铅印四开、四版、隔日刊。1940年11月7日,北方分局决定将《抗敌报》从第457期起改称《晋察冀日报》,由隔日刊改为日刊。邓拓担任分局党报委员会书记、社长兼总编,该报由晋察冀日报印刷厂印刷。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日报》在张家口市出版。
《抗战日报》,4开4版,铅印(图二)。
《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在山西省兴县石楞子村正式创刊,该报为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这是晋西北有史以来的第一份铅印报纸,报头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每三日出版一期。从1942年元旦起由三日刊改为二日刊,每周出三期。1944年为适应根据地发展的需要,在创刊四周年时改为日刊。在《抗战日报》创刊一周年的时候,晋西北军区贺龙司令员特意写了题为《强有力的武器》的纪念文章。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日报》的政治任务即告完成。为了肩负新的使命,从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 。廖井丹、赵石宾、周文、郝德青、常芝青等先后任社长,总编辑。
《晋西大众报》,8开4版,麻纸铅印(图三)。
1940年中共晋西区党委在筹备出版《抗战日报》的同时,也筹备着《晋西大众报》的出版。《抗战日报》于1940年9月18日创刊,10月26日《晋西大众报》也在兴县创刊,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是一个面向工农兵群众出版通俗读物的机构;始建于1940年秋,社长王修。《晋西大众报》的报头,是西北行署主任续范亭同志题写的。报纸初创时,是四开两版单面印刷。因为纸张缺乏,印报用的是当地生产的麻纸、马兰纸,纸质薄,粗糙发黄,不能两面用,只能单面印刷。《晋西大众报》始为周刊,周六出刊,1944年11月30日改为五日刊,逢五逢十出版,仍为两版。1945年6月5日第245期起,《晋西大众报》改名为《晋绥大众报》。《晋西大众报》主编先后由王修、周文、郝德青、西戎担任。《晋西大众报》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报纸。它以通俗的词句,适时地向当地干部、战士、群众报道国际国内形势的演变;以科学的知识教育群众;以正确的革命理论与斗争经验指导群众的抗日斗争。194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各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曾指出:各根据地都可以出版一种“如晋西大众报和陕甘宁的群众报”那样的通俗报纸,作为社会教育工具。
《晋绥大众报》,8开4版,麻纸铅印(图四)。
《晋绥大众报》1945年6月5日由《晋西大众报》改名而来。《晋绥大众报》两面印刷,周刊,每星期三出版。《晋绥大众报》先后由王修、周文、樊希骞、吉喆、卢梦、马烽、张友等人担任领导。《晋绥大众报》的出版地点报纸上标的是“山西兴县”,但实际上第一张报纸诞生在黄河西岸陕西神府县境内的杨家沟村。承印《晋绥日报》和《晋绥大众报》的吕梁印刷厂就长期设在那里。
《新华日报》(华北版),8开4版,麻纸铅印(图五)。
《新华日报》(华北版)为北方局的机关报。1939年1月1日在山西沁县后沟村创刊。何云为社长兼总编辑,陈克寒为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何云和40余位报社职工在1942年夏季的反“扫荡”中壮烈牺牲后,杜毓纭任社长。华北《新华日报》出至1943年9月30日,共846期。华北《新华日报》印刷厂没有固定地址,在炮火连天的恶劣环境下,随军转移、打游击,但报纸的印刷出版却从未间断。战斗紧张时出不了铅印报,就用油印机油印,出油印战时版。它对于华北抗战的坚持,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敌后新闻事业的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罗瑞卿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注华北《新华日报》的出版,在报纸的宣传方针上经常给予指导,并为报纸撰写重要文章,有时还就重大事件发表谈话,阐明形势和任务,解释党的方针和政策,为华北解放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1943年10月1日,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党委的机关报。
《新华日报》(太行版),16开4版,麻纸铅印(图六)。
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中央太行区党委机关报,以加强太行区的宣传报道工作。改版后,史纪言任社长兼总编辑,安岗、蒋慕岳、周永生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新华日报》(太岳版),8开4版,麻纸铅印(图 七)。
1944年4月1日《太岳日报》更名《新华日报》太岳版,由石印改为铅印。《太岳日报》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魏奉漳,1943年10月反“扫荡”中牺牲在阳城县。之后,魏克明接任社长兼总编辑。
《晋察冀群众报》,8开2版,麻纸单面油印(图八)。
1942年11月12日创刊,由晋察冀群众编委会编辑、出版。它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读者对象,是一份通俗小报。该报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易懂,以浅显、生动的文笔说明共产党的方针、抗日救国的道理、政策。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群众报》,8开2版,麻纸铅印(图九)。
报纸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读者对象,是一份通俗小报。 由晋察冀群众编委会出版,1942年3月13日出版第九期。此报是一位烈士的遗物。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老百姓报》,8开2版,麻纸单面石印(图一○)。
《老百姓报》它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读者对象,是一份通俗小报。1939年4月25日出版第六期,由赵城县牺盟会公道团乡宁工作委员会出版。1937年~1939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牺盟会的地方组织和山西新军出于发动群众、团结抗日的需要,在晋西南地区办了很多油印、石印小报和期刊。《老百姓报》就是其中之一。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雁北导报》,16开4版,麻纸油印(图一一)。
1942年出版第12期,由雁北导报社编辑出版,它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为读者对象,是一份地方报。主要内容是反映、指导雁北地区的抗战工作。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消息报》,16开1版,麻纸单面油印(图一二)。
1943年出版第61期。由消息报社编印。内容侧重刊登国内、国际战事,消息。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战地生活·号外》,长19.3厘米,宽11.6厘米(图一三)。 《战地生活·号外》,日文小报。麻纸油印报。山西版。由在华日本反战同盟分会编印。在号外中刊登了日本共产党中央代表冈野进前往延安访问的消息,及在华反战同盟三团体“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西北支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晋西北支队”、“日本工农学校晋西北分校”发电欢迎冈野进来访的电文。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春耕小报》,石印,长36.5厘米,宽32厘米,单面印刷(图一四)。
1940年5月1日出版第十二期,由临城县宣联会出版。《血的五月》是这一期的专题。整版刊登了5月1日到5月31日从国际到国内所发生的有影响的节日、战争、运动、协定、事件等大事。通过讲述里五月里的大事记,唤起民众的斗志。无史料记载它的发展经过。
参考文献
1. 《晋绥边区出版史》
2. 《中华印刷通史(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印刷业)》
3. 《中国共产党党报史略》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