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1:10

“就近入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作者 赵玉成   发表于2010-08-25 03:22

就近入学,电脑派位,是一种看似公平的做法,更是一种偷懒的做法。

  近日,据《河南商报》报道:因不满小升初的入学分配,郑州市博物院社区的47名家长带孩子来到金水区教体局楼顶抗议。

  其实,每一个经历过孩子入学的家长,对这一幕都不会太过陌生。就近入学,电脑派位,是一种看似公平的做法,也是现今各地流行的做法,更是一种偷懒的做法。47名家长抗议的结果可能有两种:有效,他们的孩子重新进入名校,或者无效,此事不了了之。有效的结果侵犯了其他学生的权益,无效的结果使得47名学生自己权益受损。据金水区教体局副局长许士柯解释,按去年划片的分配方法,这47名孩子应该分到省实验中学。但今年尽管一再扩充,但班级都已超额,只好从最外围的社区调整,把超编的孩子调到了四十七中。许局长称此举实属无奈。 

  在当下,我们可以体会许局长所谓的“无奈”,僧多粥少,大家都想进名校,但问题是,这47名家长明显感到自己被耍了,他们原本期待就近进入一所名校的资格被人莫名其妙地拿走了。如果按照就近入学原则,那又何必劳烦这47位孩子舟车劳顿而方便另47位孩子呢,如果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的话,又何必要转这47位而不是那47位呢?如果学校质量都差不多的话,家长为什么还要抗议呢?就近入学的基础是教育部门可以将每一所学校办成一模一样,而所有的学生对教育需求也是一模一样。这样才能期待学生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到哪里都严丝合缝——可惜这太过理想化了。

  每所学校如果按照一个目标,不论是排分数,比升学率(在小学就是比进入好初中的人数),那总是会有一小部分胜利者,和一大部分的失败者——总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竞技比赛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但基础教育应该追求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孩子的进步是与自己相比的进步,孩子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个性化发展,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追求,也应该是差异化的。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要求是能进入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所以,对于这类家长孩子的楼顶抗议,解决的办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差异化办学,把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以此来吸引家长和学生。某些地区推行教育券制度和学校生均经费发放政策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这使得对学校的评价体系多元化,平衡学校之间资源投入的差异,更能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是社会能提供教育信息,使家长学生能选择自己需要的学校。例如加强原有教育系统内的教育督导体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人大代表参与督导,甚至引入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它们可以从各方面对学校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简单地靠成绩、靠名气来划分学校。这类评价的公布,也使学校的办学质量面向社会公开,杜绝教育浪费和不公的产生,更能更进一步从各个教育层面给家长选择学校提供参考。(作者系教育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