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01:44
新周刊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11:33新周刊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1][2][3][4][下一页]
躁动时代的成功迷梦
三晚两天就能改变你的人生
可不可以不成功
刘培:一不小心就喝下成功学这碗毒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08:24中国青年报
作者:刘培
最新一期《新周刊》长文报道了作为“毒药”的成功学。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种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形成产业。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集体体制的退潮,在给人们带来身份自由的同时,孤独、恐惧和缺乏安全感也随之而生。再也没有父亲一般的权威,一切都要靠自己,自由这时竟转化成一种致命的恐惧——原本依靠父母的青年一旦独立走进社会,面临的经济压力是不堪忍受的;原来被国企全面“包养”的工人,一旦再就业,就感到了个体力量的渺小;个体在庞大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中,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家”。这些无依无靠的人,很容易倾向选择一个能让自己成功的“精神导师”,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恐惧和压力。这正是弗洛姆意义上的“逃避自由”。那些好为人师的精神导师乘虚而入,把自己装扮成上帝的形象来拯救这些“逃避自由”的人。
然而,成功大师们,带给人们的只是人类世界已知的公理,诸如“要自信面对”、“要拿出勇气”、“要有口才”等等。他们的语调是不讲道理的、是强词夺理的,“要××,不要××”,从来不需要理由。所以说,成功学的洗脑魔力,与其说是来自成功大师的语言,不如说是来自学员内心的渴求——你的内心需要有一个坚定的权威告诉你该怎么做!
成功学虚构了一个炫目的前景诱惑人们,却并不能给人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成功途径。它只能通过“过度开发”和抽空人的内在精神,来维持表面上的坚挺。就像靠“伟哥”支撑的人一样,药力过后便只剩空虚和恼人的无力感。这时候,一个“心理症候群”形成了:这些人变得渴望服从,渴望成功学带来的幻觉,他们彻底沦为“被掏空的人”。人在这里不再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不再具有独立的内在精神。这些受害者像一群木偶一样,以统一的模式被成功学牵引着走向虚无的远方天堂。
在没有成功学的时候,不成功也能够幸福,因为人还可以独立思考、批判审视,具有自由精神;自从成功学成功地蛊惑人们“逃避自由”以后,却既不能成功也不能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