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言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53:43

献给我的她

 

张心言  编著

 

 

心 言 九 想

 

── 解 析 天 下 第 一 义

 

 

 

 

前言

这本书是为那些喜欢思考的人们而写的,是为那些善于逻辑推理的人们而写的,是为那些想要从根本上理解天地万物的人们而写的,特别是为那些在寻找自己最真实自我的人们而写的。

本书努力要做的是,使读者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一个思想境界,中极一元论的境界,所能给他们带来的那种解脱的感觉,那种灵感激发的感觉,那种把世间万物、过去未来都握在自己手里的那种感觉。

中极一元论是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之外的另一种根本的哲学理论。这四种哲学的区别是:唯物论只承认物质的一元存在,唯心论只承认精神的一元存在,二元论承认精神和物质的二元存在,而中极一元论却与它们都不同,其核心理念是:存在是一元的,但这个一元存在本身却既不是纯物质也不是纯精神。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中已经绽露萌芽。欧洲的经验主义者们曾经以这一理念为中心提出过经验一元论,近代则有美国哲学家Kenneth Sayre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过信息一元论。然而,不论是经验一元论还是信息一元论都各有所偏废,都没有能够将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充分展开。我的中极一元论虽然与它们有共同的根源但又完全不同,它能够比唯物论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比唯心论更好地解释精神现象,比二元论更好地解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比经验一元论或信息一元论更好地解释中极一元论的核心理念。

本书的第一和第二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影响不了一个人的生与死,增加或减少不了整个人类所具有的苦与乐。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宗教迷信而建立对理性和智慧的信仰。第三篇文章说的是:马列主义不可能在哲学上归结为唯物主义。第四篇文章点评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九位哲学家,认为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都存在着对人类心灵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各种哲学体系对人类理性和智慧的束缚。第五篇文章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特定的哲学理论,从不同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同的科学现象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该文系统地展示了中极一元论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其中的第二章是为了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绝对宏观、绝对微观、时间的绝对方向,以及科学法则的绝对不变,其中第三章的生命概念和第四章的SMB系统是为了破解进化论中的机械唯物主义。其中第五章描述了人心灵的基本结构、基本成分和基本功能活动,是为了破解对心灵认识上的属性二元论而写。第六篇是本书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探讨人的自我,特别是中极一元论的自我。第七篇讨论两性关系,试图用中极一元论化解男女之间一些难解难分的事情。最后两篇文章则分别讨论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金刚经,试图使读者们能理解它们的哲学内涵。

在本书的最后,附上了一篇我在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上部分发表过的英文论文,从中可以找到与本书中许多中文概念相对应的英文词汇。

本文集不论在文字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读者们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发送到zxy@live.de,作者在此谨致谢意!

 

鸣谢

作者谨在此向以下诸位良师益友致以由衷感谢,感谢他们阅读本书中部分章节并提出宝贵建议:

国哲学教授恒毓,佛学家张新华,医学教授何守俭,美国哲学教授Laureen Park,法国哲学教授Susanna Siegel, 中国社科院哲学教授江怡,香港心理学博士周德慧。

 

 

 

目录

 

第一篇  上帝 (2008)       第二篇  凡心 (2008)       第三篇  误解 (2009)

第四篇  境界 (2007)       第五篇  猜想 (1998)       第六篇  自我 (2010)

第七篇  男女 (2010)       第八篇  人道 (2008)       第九篇  佛眼 (2006)

 

 

正文

 

 

 

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但是,对于人生,古今中外的人们却总是有一些相同的疑问。例如,死亡真的是一个人完全的消失吗?如果不是,那么,人生从何来,死又何往呢?如果是这样的,一个人纵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声名盖世,大限一到,留下的都不过是一缕青烟、半杯黄土,那么奋斗一生的意义又何在呢?又例如,人的自我是什么呢?人与其它生物有什么不同吗?与世间无生命的万物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不同,那么我们是什么?它们又是什么?彼此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过去五十万年漫长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人们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作为他们对这些问题思考的结果,留下了无数充满智慧或愚昧的猜想。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人们最初提出的这类猜想,几乎全部都是宗教性的,其后有一个时期又主要是哲学性的,而现在则大多数是科学性的。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理论,看似不同,但也许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从最初或最终,从宏观或微观来看,也许都只是某种信仰。

创造宗教性猜想的时代虽然早已过去,但对已创造的那些宗教的信仰却依然在人们中间流传不息。现存的宗教门派中,信徒数量最多的当数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圣经公会和耶和华见证人。这些教派的信徒们都信仰同一位上帝的存在,而对这位上帝的信仰又都以对《圣经》的信仰为基础。

我不相信圣经,至少不相信旧约全书中《创世记》一文所说。在我看来,信仰这样一个上帝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放弃对人的理性和智慧的信仰,因为理智与信仰如同水火而不相容。不相信吗?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样几个例子。

 

 

 

 

 

 

 

 

 

 

 

 

 

 

 


第一篇  上 帝

真的有上帝吗?这大概是无神论者与宗教信徒们最爱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个很多余的问题,争论更是多余,纵然真的有上帝,那又能怎么样呢?

且让我们来假设,圣经中的记载都是真实的,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确实存在,而且,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以及世间无生命的其它万物,都是这个上帝所创造的。尽管如此,如果我们依然不相信他的存在,那又能怎么样呢?如果我们不但不赞美而且还要诋毁他,那又会如何呢?如果我们不但不服从而且还要反对他,那么他会怎样想,又能怎样做呢?

仅仅因为上帝确实存在而且人是上帝创造的,所以我们就应该信仰上帝吗?为什么呢?按照圣经所说,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不论是路边的一块石头还是乌云中落下的一滴雨水也就都应该信仰上帝了,是不是这样的呢?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石头和雨滴不必信仰它们的创造者而我们却必须呢?如果说石块和雨滴是没有生命的,那么一株小草,一只细菌,或者一粒在血管中游动的白细胞,都应该信仰上帝吗?如果说这些小生命都没有头脑,那么黑猩猩和海豚应该信仰上帝吗?它们会因为没有对上帝的信仰而在世界的末日受到惩罚吗?如果说没有其它任何生物具有人所具有的智慧,难道仅仅因为人具有智慧,所以我们就应该信仰上帝吗?但是仅仅凭借智慧,我们并不能认识或证实上帝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么具有智慧的人类到底为什么就应该信仰上帝呢?

如果真的如圣经所说,一切都是结果而只有上帝是唯一的原因,那么人徒然具有一颗智慧的心灵又能怎么样呢?那些不信仰上帝的心灵不也是上帝自己创造的吗?上帝创造一颗不信仰他的心灵在前,惩罚这颗心灵对自己的不信仰在后,这不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吗?如果说,无信仰心灵的出现是由于上帝在创造过程中犯了错误,那么,难道全知全能的上帝也会犯错误?犯这个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因为他并非全知?或者因为他并非全能?而且,难道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居然无法在事后纠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吗?即便是如此,应该受到责备或惩罚的依然不应该是这些属于残次产品的无神论者们而应该是上帝本人,难道不是吗?再或者,也许无神论者们是受了魔鬼的诱惑,就像夏娃受到蛇的诱惑而偷食禁果一样,然而,不论是夏娃的一颗能够被诱惑的心,不论是禁果还是蛇,难道不都是上帝自己创造出来的吗?难道全知全能的上帝对自己创造的后果并不是一清二楚?一方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另一方是不全知又不全能的亚当,夏娃和蛇,就算偷食禁果是错误的,那么在这件事情上谁应该负更多责任呢?谁又更应该为这一错误受到惩罚呢?同样,如果无神论者们是受了魔鬼的诱惑而不信仰上帝,那么无神论者的一颗能够被诱惑的心和诱惑他们的那个魔鬼又是谁创造的呢?难道上帝没有能力创造一颗使人能够抵御魔鬼诱惑的心吗?或者没有能力制止魔鬼对人的诱惑吗?一方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另一方是不全知又不全能的无神论者,那么在信仰的问题上谁应该负更多责任呢?如果这个责任应该由上帝自己来承担,如果上帝不是闯祸在前而推诿责任在后,那么,不信仰上帝的人们就不会在世界的末日受到惩罚,因为他们不信仰的原因在上帝自己那里,他们本人并没有过错;信仰上帝的人们也不应在世界的末日受到奖励,因为他们信仰的原因依然在上帝自己那里,他们本人并没有功劳。既然如此,心里想信仰上帝的人就去信仰吧,不信仰的就不信吧,也许这都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彼此之间又有什么好吵吵闹闹的呢?

另一个谈论很多的问题是: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这依然是个多余的问题。上面已经说过,如果一切都只是结果而只有上帝是唯一的原因,不信仰上帝的人不应在世界的末日受到惩罚而信仰上帝的人们也不应在死后受到奖励,那么,就算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对上帝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依我看,只有对上帝一无所求的人才是他真正的信徒,然而这样的人,在茫茫人海之中,即便有也是寥寥无几,而大多数信徒只是希望通过信仰上帝来得到一些他们无法通过其它方式而得到的东西。其实这后一种人并非真正地信仰上帝,而只不过是想与上帝做一笔用精神换取物质的交易,因此,他们最多也只能算是他的酒肉朋友。这些人也许从来没有想到过,如果上帝真的全知全能,那么他绝不会需要人对他的顶礼膜拜,否者,如果上帝真的喜欢人们对他的阿谀奉承,那么他必非全知全能。

人生总是既有痛苦又有欢乐,无论是上帝还是魔鬼,谁都不能增加或减少整个人类所共同具有的那一份苦或乐,因为苦与乐相互依存,没有苦就不可能有乐,没有乐,苦也无法单独存在。如果上帝能让一个人享受更多乐,那么同时必然有其他人要承受更多苦;如果上帝能让所有人享乐在前,那么在他们之后的人们必然要承受更多痛苦。

绝大多数信徒们都希望通过信仰上帝而得到死后的永生,其实这也是多余的。如果真有上帝,不论是否信仰他,人们都依然会得到永生。一个人即使不信仰上帝,即使在生前作恶多端,上帝也不会让他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否则世界末日的审判大会还有必要举行吗?否则审判大会后的惩罚又如何落实呢?否则地狱里的阎王和小鬼们岂不就失业了吗?

这些人也许会补充说,他们所要的不仅是永生而且是在天堂里的永生。这愿望是很美好的,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并非在上帝那里,而是在人本身之中。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这是人的一种本性。正由于人的这一本性,在天堂里的永生绝不会成为永乐,而在地狱里的永生也绝不会是永苦,因此也就既不可能有永恒的天堂,也绝不会有永恒的地狱。如果我们的这一本性也同样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他创造人的能力就在这里嘲笑着他赏善罚恶的能力。说到上帝对人的赏罚,这又是一件让我百思莫解的事。上帝怎样才能够赏罚一个灵魂呢?一个脱离了肉体的灵魂将不再有肉体的那些需要和欲望,既不会受伤或患病也不会衰老或死亡,既不需要黄金白银也住不着高楼广厦,既消化不了珍馐百味也受纳不了俊男美女,上帝如何才能使一个灵魂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呢?

更何况,天堂里的生活真的就那么令人向往吗?据圣经中的记载,当初亚当在上帝的伊甸园中虽然可以不用辛苦地工作,但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更吸引人的地方,他没有房子遮风挡雨,没有衣服御寒遮羞,没有亲朋好友来访,没有各式餐馆,也没有旅游观光,更没有电视音响或电脑网络可以以消磨时光,每日也不过摘些树上的果子充饥,一天与另一天无异,一年与另一年相同。想往这种生活的人现在住到非洲森林里就好了,又何必费那么多心思,经历那么久的等待和那么多的自我折磨呢?仔细想一想就能明白,人,按照其本性,就是为了生活在现在的这个世界之中而被创造出来的,既没有任何比这个世界更可怕的地狱,也不会再有任何比这个世界更美好的天堂。

其实人也许并不是上帝创造出来而上帝到可能是人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以满足有些人在心理平衡方面的需要或者有些社会在聚集人心方面的需要。对这样一些人和这样一些社会来说,这样一个上帝到是个好东西,对上帝的信仰到也是件好事情,因而也可以不算是多余的。问题只是,这样一个上帝,在对个人心理的支撑和对人民意志的聚集上,到底还能有多大力量?到底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呢?难道我们就创造不出一个比上帝更好的信仰吗?

 

 

第二篇  凡 心

 

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古巴比伦神话《吉尔伽美什史诗》,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神谱》和《变形记》,中国明、清时代的神话《封神榜》,《西游记》,《聊斋志异》,一直到当代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人们对神仙、魔鬼、的言中外仙女和巫婆的描述或想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仅仅只是在知和行的能力上超过凡人,但在情感、情绪和心理素质上却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颗七情六欲之心,这在中国的神话或民间传说中往往被称之为“凡心”。那么在比较严肃的宗教典籍中又是怎样的呢?这些典籍中至高无上的上帝是否也如同神话中那些神仙和魔鬼一样,也有一颗凡心呢?是否也遵循这里所说的神力加凡心的规律呢?例如,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经中所描述的那位上帝,耶和华,是否也有七情六欲呢?

在进一步讨论上帝的七情六欲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七情六欲。七情者,心之所授。其可以如《礼记·礼运》所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也可以如中医典籍所列: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者,心之所收。其可以如《庄子·盗跖》篇中所说:“目欲视色,耳欲听声,舌欲察味,志气欲盈。”以及鼻欲嗅香和肌肤欲抚摩等等。总而言之,七情六欲就是受基因所决定的那些人心灵的特性,是人的天性而不是习性。

在东方文化中只有神仙却没有像西方文化中这样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天地、生灵和万物的造物主,宇宙独一无二的主宰,一切现存事物的起点和终点。这样完美的一个上帝是旧约全书创世纪篇中的一大创造,是圣经旧约中其余内容的根源和基础,是新约中耶稣生死的原因和理由,自然也就是研究基督教上帝的性质的关键之所在。

创世纪共五十章,其中头两章说的是耶和华在七天内创造天地万物的过程,包括创造第一对男女亚当和夏娃。然而我读创世纪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世界呢?人做任何事情,理智和智慧的运用只是形式和方法,而七情六欲的宣泄和满足才是最根本的动力和动因,那么上帝是否也是在七情六欲的驱使之下而创造了世界呢?否则又是什么使他要这样做呢?

创世记中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创造这个光是在他创造日月星之前,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暂且不说,那么上帝为什么“要有光”呢?这其中的“要有”二字所表达的难道不就是一种欲望吗?随后又说:“上帝看光是好的”。那么对上帝来说光有什么好的呢?而且为什么没有光就不好呢?难道上帝也需光线才能看见?那么在没有创造光之前他又怎么办呢?这“是好的”三个字所表达的难道不是对六欲中色欲的一种满足感吗?此外还有:上帝将海和陆地分开,“看着是好的”。创造的植物生长接果,“看着是好的”。创造日月星辰,“看着是好的”。创造飞禽走兽游鱼昆虫,“看着是好的”,那么为什么海和陆地分开就好而不分开就不好呢?为什么有植物生长接果,有飞禽走兽遍布大地就是好的,否则就不好呢?为什么创造后才知道好不好,而之前却不能呢?仔细想想这些话,难道我们不能理解,这都是在以人或者说以编写圣经的那个人的,而不是以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吗?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样式造人”如果亚当是按照上帝的样子创造的,那么上帝是不是也就应该具有男人般的身体呢?上帝创造亚当之后又为他创造了一个女人,理由是因为“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那么为什么上帝会觉得一个男人独居不好呢?这里所表达的难道不是一种与性别有关的欲望吗?既然如此,上帝自己是不是独居呢?如果是,好又不好呢?如果不是,那又怎样呢?

创世记第四章中说:“有一日,该隐(亚当的大儿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上帝)。亚伯(亚当的小儿子)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 上帝为什么要供物?为什么有的供物能让他喜欢,有的又不能?而且在挑选供物时上帝为什么喜荤腻而厌素淡呢?这是否说明上帝有六欲中的味欲呢?如果上帝有味觉和味欲,那么他是否有必要来来满足自己的这一欲望呢?那么上帝的食物是什么呢?为了获取食物,上帝需要劳动吗?否则他的食物又从何而来呢?上帝需要胃肠道来消化吸收食物吗?需要血液循环把营养输送往全身吗?也需要排泄消化或代谢的废物吗?上帝到底为什么需要食物呢?

创世记第二章中说,上帝造伊甸园,安置亚当住在里面并对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后来夏娃受蛇的诱惑而吃了那树上的果子并且让亚当也吃了,上帝知道此事之后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为此“耶和华上帝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于是把他赶出去了。”上帝在此之前只是不让亚当他们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而其它果子都可以随便吃,包括生命树的果子,然而后来为什么却又怕他们会吃生命树的果子,并因此而把他们赶出伊甸园呢?而且,上帝为什么不愿意让亚当和夏娃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为什么不愿意让他们长生不老呢?为什么不愿意让他们和他自己一样呢?上帝到底是在怕什么呢?从这里难道看不出,上帝对他所创造的人并没有爱,并没有当父母的对自己的子女的那种无私的爱。

如果上帝真的全知全能,难道他不能不创造分别善恶树?或者不让那树结果?或者不创造蛇,免得它诱惑夏娃?难道他事先不知道,他创造亚当和夏娃,创造蛇和那禁果,然后又把他们都放在伊甸园中的后果是什么吗?如果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那么为什么他不责备和惩罚自己而要责备和惩罚别人呢?

创世记第六和第七章中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除,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 这里的忧伤和后悔都是属于七情六欲的表现。这后悔难道不正说明上帝并不全知而忧伤则又说明他并非全能吗?而且上帝把亚当夏娃赶出伊甸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因而能分辨善恶,现在又因为人类不辨善恶而要用大洪水把他们从地上消除,而且让无罪的飞禽、走兽和昆虫陪着一同去死,同时却偏偏又对所有水生物都网开一面,这是不是有点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朝令夕改吗?

也许有人会问: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上帝确实具有与人相同或类似的七情六欲,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圣经中不是已经说过,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吗?回答是:如果上帝真的有凡心,那么他的存在就有点不太好解释了。首先,七情六欲并不是人的形象而是人心灵中遗传记忆的产物,难道上帝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上也与人一样?其次,很多动物也都具有类似七情六欲那样的心理表现,难道上帝也按照自己而创造了其它动物的心灵?最关键的是,全知全能与七情六欲是不能在一体共存的。这也就是说,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必然不会再有七情六欲,而如果有七情六欲则必然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之所以天生具有七情六欲是因为人既非全知又不全能。不论是在人还是在其它任何动物,七情六欲都是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所必需的生物本能,就如同花朵的绚丽色彩和浓郁香味一样,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东西。上帝确实具有七情六欲,这一点我们从圣经中已经看到,那么到底是圣经不可信,还是上帝并非全知全能呢?

第二十二章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对自己的忠诚,要他将自己头生的儿子奉献给他,这也就是要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儿子然后再焚化。上帝之所以必须这样才能知道别人是否对他忠诚,正说明他并不能全知,对不对呢?

有的时候,人做一件事情是为了知道这样做的结果,这是因为人并非全知全能。上帝如果真的全知全能,即使他不创造世界也同样可以知道创造的一切结果,那么对他来说,做或不这样做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没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还要费这个事呢?由此看来,不仅七情六欲不能与全知全能共存,即便是全知与全能之间也是相互否定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个证据,证明了,他或者只是全知,或者仅仅全能,但绝非全知全能,然而,一个并非全知全能的上帝又如何能创造世界呢?

据创世记第一章中所写,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自己的样式造人”,这虽然符合了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但却不符合科学知识。为什么上帝要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人?或者反过来说,上帝在那一点上有可能像人呢?人体是一个结构和功能统一的生物体,人的任何外部形象都与其内部结构有关而任何内部结构又都与人体的特定功能有关,如果人体因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具有特定的形象,那么上帝何以要具有与人相同的形象呢?上帝的身体何以要分为头、颈、胸、腹和四肢呢?上帝要手脚做什么用呢?上帝为什么要具有眼、耳、口、鼻、舌、牙,以及躯体呢?因为不具有与人相同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所以上帝不可能具有与人相同的外部形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合理的推论吗?否则,因为上帝具有与人相同的外部形象,所以他必然具有与人相同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这难道不是另外一个很合理的推论吗?

虽然创世记中说的是上帝创造人,然而正是创世记中的话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其实并不是圣经中的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七情六欲创造了圣经中的上帝。除此之外,难道还能得出其它什么结论吗?

 

 

参考文献

1.旧新约全书,“Shangti”版香港圣经公会,ISBN 962 293 009 3

2.New World Translation of the Holy Scriptures, New World Bible Translation Committee, 1984

3.Die Bibel,Württembergische Bibelanstalt Stuttgart, 1972

 

 

 

 

 

 

曾经有很多人,而且现在依然有一些人,虽然不信仰上帝,但却如同基督徒对待耶和华那样来对待马克思和列宁,如同基督徒对待圣经那样来对待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难道他们的话字字句句都是终极真理?难道在他们之后,人们对大自然,对自身,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就再也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吗?当然不是,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样一个例子。

 

 

 

 

 

 


第三篇  误 解

 

大概是因为恩格斯在他的《费尔巴哈论》中,把哲学家们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又被归属于唯物主义,所以,在他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往往都拥护唯物主义而反对唯心主义。多少年来马克思主义者们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就像是唐吉科德与风车搏斗一样,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仅不理解唯心论所说的“精神”是什么,也同样不知道自己所说的“物质”是什么。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与唯心主义搏斗的一部经典著作,虽然该书旨在批判马赫主义,但也颇费了一番笔墨来描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而偏偏正是这本书使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列宁,至少还应该包括恩格斯,并不懂得什么是唯物主义。

那么什么是唯物主义呢?唯物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哲学观点,认为存在着的一切都是物质。与唯物主义相反的极端哲学则是唯心主义,认为存在着的一切都是精神。那么什么是精神,什么又是物质呢?唯心主义者们认为,精神是一种能够感觉、认识、思维和创造的存在。其中有些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不同于人的自我,他们的哲学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黑格尔;另外一些则认为,精神与人的自我是同一的,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贝克莱和中国的王守仁。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者们,特别是对于列宁来说,物质又是什么呢?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四节中,他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英文译文是:“Matter is a philosophical category denoting the objective reality which is given to mall by his sensations, and which is copied, photographed and reflected by our sensations, while existing independently of them”,中文译文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实这也就是说,物质,作为一个概念,代表了一种独立于主观存在之外的客观存在。根据这个定义,我们至少可以说,列宁对物质的认识,从其起点上就具有一种二元论的性质。唯物主义是一种一元论哲学,而列宁的这一定义虽然承认了客观实在是物质的,但同时也悄悄地承认了主观实在是非物质的,因此并不是唯物主义的。仔细想一想就能理解,物质与存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决定了物质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它只可能相对与精神或者其它什么非物质的东西而共同存在。尽管《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本意是要宣扬物质的一元存在,但事与愿违,只要承认了物质也就承认了精神的存在,只要承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同时承认了精神的主观存在,辩证法就在这里与唯物论作对,使信奉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们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的窘境。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其实列宁的本意是说,物质与精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一切都是物质,因而精神也同样是物质。如果真的是这样,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对唯物主义者们来说,其结果只会更糟糕,因为,既然物质与精神是同一的,那么,说“世界是物质的”或者说“世界是精神的”也就没有什么不同了,说“物质决定精神”也就讲不通了;那么就必须承认,不仅物质可以产生精神,精神也可以产生物质;那么就无法排除精神产生和存在于人的心灵和人体以外的可能性;那么就无法否认物质起源于精神的可能性;那么,随着唯心主义的被否定,唯物主义也就否定了它自己。列宁显然是感觉到了这一点,因为在随后的第三章第一节中他写道:“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英文译文是:“Of course, even the antithesis of matter and mind has absolute significance only within the bounds of a very limited field—in this case exclusively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fundamental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of what is to be regarded as primary and what as secondary. Beyond these bounds the relative character of this antithesis is indubitable”。很多读过该书的人都注意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因为,既然仅仅只在哲学认识论中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物质而在本体论中没有,那么在哲学本体论中也就没有了唯物主义存在的基础。
    如果在本体论上列宁是一位二元论者,那么在认识论上他是不是可以成为唯物主义者呢?当然不可能!在上面摘录的这段话中,列宁已经说得很清楚:在“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物质和心灵是绝对相反和对立的,这种说法毫无疑问就是一种二元论,至少也是一种认识二元论。他在该书第一章第一节中还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可是,既然在本体论上心灵,感觉和思想与物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不同,心就是物,物也就是心,那么,为什么偏偏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就一定是唯物主义的而相反的就一定是唯心主义的呢?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便是合理的,但称其为唯物主义却依然是没有根据,没有道理的,难道不是吗?其实在列宁内心深处作怪的依然还是二元论,而作为他所谓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基础的正是非物质的心灵与物质的自在之物的二元存在。

如果列宁所说的认识路线并不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在彻底的唯物主义中“认识”是不存在的,更别说什么认识论。如果真的如唯物主义所说,一切都是物质,发生在所谓的认识过程中的无非只是一个物质的实体与其它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物体内部状态的变化,是可以用现代物理学来描述的那些实体以及发生在它们之间作用和变化,那么哪里还有什么“认识”可言呢?难道在物体之间有什么可以被称之为“认识”的物理作用吗?难道在物体内部有什么可以被称之为“认识”的物理变化吗?难道有什么基本粒子或能量可以作为“认识”的物质基础吗?难道有什么物理定律能够使一个实体对另外一个实体的作用,转化为对作用来源的实体本身的认识吗?如果说物理学中的道理是普遍和永恒的,而“认识”又是一种物理变化,那么“认识”就必然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和永恒的属性,“认识”不仅可以发生在心灵中也同样可以发生在其它任何非心的物体之中,这样一来唯物主义就变成了一种泛心论,而在泛心论看来,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只不过是不同名称,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

本图为意大利心理学家Gaetano Kanizsa 1955年发表于Rivista di Psicologia 49 (1): 7–30

 

列宁对唯物主义的理解,在本体论上是一种二元论,在认识论上依然是二元论,而他所谓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的心灵白板论的因袭。洛克的白板论是把现象或者“意识中的感觉内容”当作是一种“真”,一种与心灵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活动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对主观的作用。难道我们的感觉真的是纯粹的客观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上面这张图片,从中你可以看到两个等边三角形,其中前面一个比后面的更明亮,是不是这样呢?而实际上图中既没有画出任何三角形也没有什么亮度的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意识中的东西并非纯粹是客观存在的镜像。

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唯心主义只承认精神实体的存在,两者都不理解,构成认识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都是心与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都是心与物的共同存在。既然认识过程每一个环节的都是物质与心灵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共同存在,那么就不能说“物质是第一性而精神是第二性的”,而应该承认在认识过程中精神和物质是相互依存的,是结合在一起的,缺一而不可,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既不是第一性的也不是第二性的,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唯物主义不理解“物”,唯心主义不理解“心”,二元论不理解心与物的关系,而被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骂了千百遍的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还有后来的詹姆士、罗素、塞耶尔等哲学家们,却在探索着一个比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或二元论都更完美的哲学理念。这一哲学理念在西方哲学中被称为neutral monism,我认为翻译为“中极一元理念”会更好一些。中极一元理念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以外的第四种根本哲学理论,这一理论承认在本体论上存在是一元的,但又认为这个一元存在的属性同时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或者说,它同时既不是纯物质的也不是纯心灵的。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哲学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释,有待于展开为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欧美的经验主义者们,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詹姆士、罗素等,曾试图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中极一元理念展开。他们认为,意识可以被分解为一些最基本的感觉要素,而这些要素就是中极一元理念所说的那个本身既不是物质的又不是心灵的,但同时既构成物质又构成心灵的一元基本存在,这种学说被称之为经验主义的中极一元论,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亦被称为经验一元论。美国哲学家塞耶尔则另辟蹊径,认为被信息论称为信息的数学结构才是中极一元理念所说的那个一元基本存在,被称为是柏拉图主义的中极一元论或信息一元论。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所批判的是以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经验一元论,但这并不是唯物主义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而是二元论对一元论的批判。列宁在该书中指责说:“... ... 一个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马赫关于物即感觉的复合的学说,是主观唯心主义,是贝克莱主义的简单重复。” “在我们所考察的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学说中,除了重弹主观唯心主义的老调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这是列宁的一个误解,其实这两种哲学根本不同。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是纯心灵的,不被感觉到的或者不能被感觉到的也就不存在;而经验主义却认为,并不存在人们所谓的“自我”,因而也没有什么“被感知”,感觉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既不是纯心灵的也不是纯物理的,不仅可以存在于心灵中也可以在其之外。例如,贝克莱会认为,只有被看见或者能够被看见时,一束明亮的阳光才存在,而马赫却会坚持说,任何一道阳光,无论是在被看见之前或之后,无论是在哪个人的心里,或者是在心灵以外的任何空间或时间中,都是同样的,是一种基本和独立的存在。关键的不同之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的存在是以灵魂或者具有感知能力的自我的存在为基础,而经验主义的感觉的存在却不需要那样一个基础。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经验主义并不会像主观唯心主义那样,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列宁之所以无法看出马赫与贝克莱之间的这些根本不同,原因就在于他其实并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一个二元论者。

虽然,相对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无论是经验一元论还是信息一元论都代表了一种进步,但它们都依然没有能够将中极一元理念彻底地展开,都各自有所偏废。首先,经验一元论只注意到相同和不同质的感觉元素,而信息一元论又只注意到感觉元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联系,其实它们只是中极一元理念所说的那个一元基本存在的两个不同方面。其次,经验主义者们把意识当作是心灵的全部,其实心灵的大部份活动都发生在意识之外。塞耶尔认为信息可以独立地存在于物质和心灵出现之前,其实信息只不过是心灵中获得记忆功能活动的产物,因此,即便有信息这种东西也只能相对于心灵而存在。最后,上述两种中极一元论的不完美之处还在于它们的泛心论倾向,忽视了心灵中遗传记忆的存在,因而无法解释人与其它生物之间,不同人之间在心灵能力上的差异。

额外说一句,虽然马克思的那些被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成果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者们将其在哲学上归属为唯物论却不一定正确。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也同样不正确,因为生产力并不是纯物质的,上层建筑也不是纯精神的。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影响,邓小平甚至直截了当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学或者技术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那么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物质是第一生产力,还是说,精神是第一生产力呢?那么现代人类生活与其它地球生物生活的巨大不同,到底是物质产生精神还是精神产生物质的结果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而最终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即使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能够完满地解释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段历史的发展,但这并不能确保其逻辑和结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正确。例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果的共产主义,如同现存的资本主义一样,都是以人类拥有无限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和废物排放空间为基础,然而,至少现在看来我们并不具有这样一个无限的基础。很有可能的是,任何特定能源、资源和废物排放空间都仅仅只相对于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中的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而存在,因此,在它们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只可能是相对的。人类社会并非不可能持续发展,但这种发展的持续却不一定能够仅仅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基础。对整体人类来说,至少现在,更重要的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主动节制生育,节制消费和节制生产力的发展,更紧密地组合人的社会活动,使人类与环境相互适应,共同存在。这当然既不符合资本主义的本性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如果全人类一起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促使生产力向极度发展,那么要不了多久,我们迎来的不仅不会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到很可能是巨大的自然灾难,世界大战,人口和生产力的大毁灭和历史的大倒退,甚至可能是人类本身的灭亡。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曾经有自己狂飙猛进的年代而现在则处于低潮。马列主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又为什么又会失败呢?依我看,无论是它的成功还是失败都与它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与人性有关,与人心灵的特性有关。构成人性的不仅有习性而且还有本性,因为人的心灵不仅由获得记忆而且由遗传记忆构成,习性是获得性记忆的功能表现而本性则是遗传记忆的功能表现,习性是可变的,但本性却不可能改变。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也是事实:人类,这群地球生物中最具理智的生物,从整体上来看,与其它动物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在围绕着同样一种动物的本性而生存和活动着。马列主义成也在此,败也在此,成败都在于人民大众本性的守恒不变。马列主义成功时也就是它符合人民大众的本性之时,失败则是它与人们的这种本性相互冲突的结果。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都存在着对心灵本质和原理的误解。马克思主义者们对唯物主义的误解,归根结底也就是对人的心灵本身的误解。

 

参考文献

1.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摘录),列宁选集,第二卷,pp 12-254,人民出版社,北京,1965

2.Lening V.I.: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1908,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1999, 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08/mec/index.htm

 

 

 

 

在希腊文中“哲学”一词的意思是“热爱智慧”。古今中外热爱智慧的哲学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章和书籍,据精通这些文献的一些当代哲学家们说,在哲学上,所有该说的话,所有能说的话,都已经被前人说过,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哲学都不会再有什么新的发展。果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

 

 

 

 

 


第四篇  境 界

 

试图对所有已知现象做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统一的解释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至少也是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默默地进行着的一件工作。远古时的人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上帝和鬼神就是这种天性的表现。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由水生成。阿那西美尼认为一切都是气的聚集。毕达格拉斯说万物都是数。赫拉克利特则相信,任何事物都能转化为火而火也能转化为任何事物。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是由土、气、火、水等基本元素共同组成,基本元素是不变的,它们的组合却千变万化,不可穷尽。德莫克里特与恩培多克勒基本相同,但他的基本元素却不是土、气、火、水,而是被他称之为“原子”的更微小实体。释迦牟尼认为,人是地、水、火、风、空、识六种元素的复合体。老子的宇宙观则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现代物理学家们不仅认为原子是可分的,物质是可以转化为能量的,空间是有结构的,甚至设想宇宙也可以起始于“无”。人们的这些解释虽然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真真假假,但推动他们去探索和创造的那种内心深处的动力却不分时代、地域、种族或文化传承而总是同样的。思考哲学性质的问题和进行哲学性质的思考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是人特殊本能的一种普遍和永恒的表现。

虽然可以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藏着一颗哲学家的心灵,但最终能够成就为哲学大师的人仍属凤毛龙角,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有没有机会学习哲学文献,是否能得到前辈哲学家的指导,或者个人愿望是否强烈和努力多少的问题,而实在是一件勉强不得的事情。古今中外,到处都有一些作为哲学家的普通人和作为普通人的哲学家。那些出身名校,冠哲学硕士或博士头衔者,可以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些职位显赫,居哲学教授或院士之位者,也可以只是个普通人;甚至那些名满天下,多产哲学论著论文者,依然可以只是个普通人。判别一位哲学家的真假优劣,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能够作到:以所有已知现象为自己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纯理性的思维活动,最终得出对这些现象的一个统一的解释。这一解释不仅应该是对客观万物的统一理解,不仅应该是对主观自我的统一理解,而且必须是对这二者统一的理解。

统一客观万物与主观自我的认识过程并不一定异常艰难但却必定是一个表现为黑格尔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过程。评判一个哲学家的悟性高低和其理论体系的完美程度,就要看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定位之所在。如果将这三个阶段分开作为三种状态来看,亦可以称为“真”,“假”,“同”三种心灵境界。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专门研究哲学的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真正地超出该过程的第一阶段或者称为对现象的肯定层次。在这一层次上的人们与现象并排而立,都把现象当作是一种“真”,一种与心灵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活动毫无关系的存在。这一层次包括大多数古希腊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早期的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等,英国的培根,以及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他们的哲学有些被称为唯物论,有些又被称为经验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

也有很少数人能够从第一个层次再进一步,把现象的“真”看破。在他们那里,现象由真变假,或者在现象的背后有真实的存在,或者仅仅在现象的对面有真实的存在。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柏拉图和法国的笛卡尔等,在西方哲学中被称为形而上学或理性主义者。巴门尼德把现象斥责为幻觉,认为,尽管现象千变万化,存在着的事物本身却永远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从第一向第二层次转变过程中的感受:“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赖那些哪怕仅仅欺骗过我们一次的东西。”“外部世界对我们认知的帮助是这样的不可信赖,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一切真理的源泉都是仁慈的上帝,但却难保没有一个既神通广大又狡猾欺诈的恶魔,用尽它的巧计聪明来蒙骗我。我愿假定,天空、大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种错觉当作陷阱,来骗取我的轻信。”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比喻:在一个洞穴中,有一群囚犯手脚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他们背对着洞口,面前有一堵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唯一可以看到的只是那面墙上的影子,于是便认为这影子是真实的东西。后来,他们中的一个挣脱了枷锁,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的虚幻,但是其它囚犯却不相信他,认为他愚蠢,并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从这第二层次看来,现象不过是真实存在的影子。

说到战国时代的庄子,人们往往将其与老子相提并论,认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其实未必尽然。依我看,庄子至少也属于上述的第二层次而老子却是第一层次上的人。庄子在《齐物论》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认为现象的真实性是难以确认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如果这段古文比较难懂,那么以下笛卡尔的这段话则表达了完全相同的意思:“当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置身真实世界中。那么,我们清醒时的感觉与我们做梦时的感觉之间有何区别呢?”“当我仔细思索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人清醒时的状态与做梦时的状态并不一定有所分别。”“你怎能确定你的人生不是一场梦呢?”庄子和笛卡儿以此而提出了一个观点:我们既不能用现象本身来证实现象的客观存在也不能以其来否定其客观的存在。

其实从以现象为真的层次进到以现象为假的层次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让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在一个晴朗的仲秋之夜,一轮明月当空,第一层次问道:现在我看见的月亮难道不是一个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吗?第二层次回答说:不对,所谓的客观存在必须是不与你的心灵相互依存的存在。以月亮为例,你说你看到的月亮是圆的,其实它并不是圆的;你看到月亮发出柔和的白光,其实它并不发光;你看到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其实它在以高速运动着;你看到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其实它本身根本没有这些变化。你心目中的月亮就是由这些一些现象综合而成,但所有这些现象都不是月亮本身所固有的,不论它们存在与否都不会影响月亮本身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说的这样一个月亮怎么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客观存在呢?怎么能说没有心灵的创造在其中呢?如果我们心目中的月亮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那么再想一想我们知识中所有的那些实体,从宏观宇宙,空间和星体,生物和无生物,社会和自我,一直到微观粒子和能量,有哪一个不包含心灵的因素在其中?又有哪一个是纯粹的客观存在呢?

还有更少数人能够从这第二层次上再进一步,同时既超越唯物论又超越唯心论,而且站立在二元论或多元论的对面。对于这个层次上的人们来说,现象本身既真又假,既不真也不假。任何关于现象的概念,认识,理论都同时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都仅仅只是人的心灵和心灵环境彼此向对方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仅仅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人所具有的一切知识,包括所有的科学、数学、逻辑学或哲学上的概念、公式、定律和理论等等,都是这样一种中间产物,都是心灵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都既不是纯心灵的也不是纯心灵环境的。因而,并没有什么能够脱离人心灵或者脱离心灵环境而存在的知识、自然定律或宇宙法则。只要没有人的心灵,即使心灵的环境依然存在,这些知识、定律和法则也都将不存在。例如,如果没有人心灵的存在,也就不会有“1+1=2”的存在;如果没有人心灵中获得性记忆的功能活动,也就不会有因果关系的存在。人的一切作为也都是这样一种中间产物。例如,如果没有高能物理学家们的心灵,也就没有他们在加速器中发现的那些基本粒子。

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话可以说是独心论者们的基本信条。这句话也可以是正确的,如果他同时补充说“万物也是人的尺度”,因为不仅万物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而人也不能脱离万物而独立存在。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灵,因此也可以说,世间万物中都含有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中同样含有世间万物。这也就是说,一方面,人所知道的万物并不等于存在着的一切,这万物其实只是人的万物;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心灵不仅等于他的“自我”同时也等于“非我”,或者说,心灵不仅不等于“非我”,更重要的是,也不等于“自我”。

如果承认人的心灵与大自然中其它存在之间并没有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不同非心灵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不同心灵之间的关系,或者同时是这两种关系,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心灵与非心灵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心灵之间的关系中,大自然是一个或多个客观心灵,对应于一个主观心灵,双方都既具有遗传记忆又具有获得记忆,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虽然彼此不同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而且,每个主观心灵都不独立存在,都与特定的客观心灵相互依存,就如同释迦牟尼所说:“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在时间和空间中应该存在着极多不同的主观心灵以及与它们相互依存的客观心灵,人的心灵和相应的客观心灵只是其中的一对,人的全部知识和所有作为都仅仅只存在于这个“一对”之中。

笛卡尔被很多人当作近代哲学的起点,他的哲学虽然高于第一层次但却没有超越第二而进入这第三层次。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正当我要相信这一切(现象)都是虚假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那个正在进行思维的我’;由于‘我思,故而我在’这个事实超越了怀疑论者一切最极端的怀疑,我将把它作为我所追求的哲学中的第一条原理。” 其实,不论是“我”、“我思”还是“思”,与所谓的“虚假的现象”相比,都只有来源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都同样是意识,而意识中的“我”并不思维,思维的存在和思维产物在意识中的呈现也并不是自我存在的证明。现象为假的绝对化和思维本体为真的绝对化,必然使得对客观外界和主观自我的认识从两个相反的极端双双进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这是很多第二层次上的哲学的共同误区。当主观和客观分而为二时,不论我们以那一个为基础去认识另外一个,所得到的都依然只是虚幻,而只有在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相互存在之中,我们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存在。

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当走到极端时,相反的一元论都会变为相同的二元论,而任何一种二元论都是不彻底的哲学理论。要超越二元论就必须登上哲学的第三个层次,要登上哲学的第三个层次则有赖于对客观和主观的统一理解,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对心灵的理解,然而对心灵的理解却偏偏是历史上很多著名哲学大师的弱项。在柏拉图看来,任何从感官得来的东西都是荒诞无稽的,只不过是一些永恒不变的理念或模式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却认为,正好相反,这些理念或模式只不过是事物的影子,是事物的共同属性,不能先于事物本身而存在,不能在事物之外存在,也不能不随着一类事物的消亡而消亡。既不同于柏拉图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则说,我们都天生具有对于完美实体的概念。这些概念,例如一个完美的圆,在自然界里是找不到的,因而都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虽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都并非完全错误,但他们的理论中所暗含的对心灵的理解却都是错误的。从哲学的第三个层次来看,不论是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共性还是笛卡尔完美实体的概念都既存在又不存在于事物本身,或者说,它们只存在于心灵与环境的连接之中,既不纯粹在环境中也不纯粹在心灵中。

柏拉图不变的理念在黑格尔那里变成了一种能够以个人和社会为其存在形式,但又能够独立于个人和社会,自在自为地运动着的绝对精神。他试图用他所提出的对立统一,量质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等规律来证明绝对精神的实在和这种自在自为运动的可能性。到了他的学生马克思那里,黑格尔的那些精神运动变化规律又变成了可以脱离人的精神而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变化规律。其实,相对于人来说,既没有纯精神的存在,也没有纯物质的存在,更没有精神和物质二元的存在。他们师徒俩所说的对立统一,量质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等等都同样只是一种既有主观又有客观的存在,都既与人心灵的性质和原理有关又与心灵环境的运动和变化有关。

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都同样不是纯客观的存在。辩证法所说的任何对立或同一都只存在于特定的心灵和心灵环境之间。

如果仅仅从文字本身来看,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所说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与明代王守仁所说的“心外无物”并不完全相同,但无论如何,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以外真的是一无所有,那么别人的心灵存在于哪里呢?如果心外无物,心内和心外的区别自然也就没有了,心与物的区别也就消失了,那么如何确定心是心还是物呢?如何确定心在自己之中还是自己在心之中呢?如何确定这个心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呢?如果在说“心外无一物”的同时,再补充一句说:“物外亦无心”,那么心学的理论就会变得更加圆满了。

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否定人拥有与生俱来的,不经过经验就可以获得的知识,认为如果没有来自感官的经验,人的心灵就会如同一张白纸。他不知道,心灵中不仅有获得记忆还有遗传记忆,而遗传记忆就是一种先天的知识。如果没有遗传记忆,作为后天知识的获得记忆将完全无法生成;如果没有遗传记忆,即使有获得记忆也不能导致任何心理活动。其实,不仅在心灵中而且在组成人体的每个细胞里都含有先天的知识,否则细胞核里的三到四万基因是什么呢?谁又能说得出,基因中的先天知识与心灵获得记忆中的后天知识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否则一个受精卵如何能发育为一个婴儿呢?否则人体的百万亿细胞之间如何能分工又合作呢?否则婴儿何以生下来就会吃奶呢?否则那些先天脑发育不良的人虽然感官的经历与周围的人相同,但为什么心灵中依然可以空空如野呢?

作为对白纸论的补充,洛克说,心灵还是一个会以意识思考的东西。但如果仔细想一想,又有谁能说得出来他自己是如何在意识里思考的呢?又有谁能说得出来他是如何到记忆中去搜寻所需的信息呢?我们甚至说不出我们在意识里做了什么事来抬起自己的手臂。其实我们的意识到真是一张白纸,唯一的功能只是显示心灵工作的能量产物,却不是产生这些产物的心灵工作过程本身。与洛克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极多,例如,笛卡尔认为,精神与物质最根本的不同之一就是前者能够思维而后者不能,他所说的精神只不过是意识;贝克莱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他所说的“感知”也是意识;陆九渊和王守仁所说的“心”同样只是意识。其实意识只是一种状态,思维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能量到物质又由物质到能量的循环过程,意识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能量环节,因此,意识虽然可以在思维过程中,思维过程却不完全在意识中。

在属性二元论者查莫斯(David Chalmers)所提出来的“意识难题”中,意识不仅能感觉而且能思维,不仅能记忆而且能回忆,不仅具有意志而且能支配身体行动。其实意识本身并不能做任何上面所列举的事情(9)。将这些能力都加给意识,只会使得意识成为心灵中的神灵,生物体中的非生物主宰,当然难以再用逻辑或科学来解释它。在本质上,这就如同当生机论(vitalism)说,存在着一种不可能为物理定律或化学反应所解释的生命力时所犯的错误。又如同当旧约全书的作者们把创造人和世界都归结为上帝耶和华的意愿和能力时所犯的错误。

经验主义者们,如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詹姆士、罗素等,认为不论是物质还是自我都是由感觉因素组成,感觉因素本身才是真实的,可以独立的基本存在。其实意识中的各种感觉因素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都是心灵与心灵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没有心灵中的记忆物质,或者没有来自环境的感觉能量,也就不会有感觉在心灵中的呈现。例如,如果先把左手放进热水而右手放进冰水里,然后再同时放进温水里,左手感觉水是凉的,而右手却感觉温暖,由此可以理解,感觉在心灵中的呈现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更不是可以脱离主客观而独立存在的。

休谟将经验的绝对化还导致他否认因果关系的存在,其实因果关系同时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并不能因为它的主观性而否认它的客观性。从一方面来看,任何被称为是“前因”或“后果”的都是同一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它们之间可以存在着无限中间环节,因此前因和后果之间的直接联系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人的心灵只具备有限的能力,不可能从无限上去把握任何变化过程。为了以其自身的有限来认识和掌握外界的无限,对发生于不同时间的不同现象,心灵不断地进行一种类似于统计学上相关关系的处理,从中选择出有限的,能够最有效地预测过程变化的环节作为前因和后果,这样一种前因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又不是一种纯主观的存在。

除了原因与结果之外,其它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等等也都既不是纯主观的也不是纯客观的。这些成对范畴中的前一个是心灵中获得记忆的统计学性活动的产物而后一个则是遗传记忆的非统计学性活动的产物。不仅仅是哲学,所有物理学和数学的理论也都以心灵的生理功能为基础,甚至是它特有工作原理的直接表现。

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因此人并没有天生的本质或者说本性,必须创造自我,创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质。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并不难发现,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后天获得的习性和遗传而来的天性的共同表现。天性是心灵中遗传记忆的功能表现而习性则是获得性记忆的功能表现,在心灵的功能活动中前者是后者的起点和方向而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发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界限而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和完美,前者决定了后者的本质而后者则决定了前者的形式。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其实就是意志,因此,不仅人具有意志,一切存在着的物体也都具有意志,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性都是意志的表现。泛意志论对于自在之物的认识应该是错误的,然而在对人的意志以及心灵的认识上,这一理论的深刻和彻底不仅远远超过笛卡尔的本体二元论,更为当今的属性二元论者们所望尘莫及。

人到底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呢?其实不论是“我”,我的“意志”还是“意志的自由”都只是心灵工作的产物,而不是心灵本身。无论这些产物的内容如何,在生产这些产物的心灵本身中既没有作为实体的“我”也没有我的“意志”,因此自由意志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对我来说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在人的意志与产生它的那个心灵的关系中是丝毫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

存在主义者的议论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任何个人都是一个在时间上突然出现的,在空间上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这样一个实体的概念却一定不会为黑格尔所赞同。在黑格尔看来,我们直接感觉到的任何独立存在其实都不过是一种幻觉,在一个整体中的任何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因而都不能完全独立地存在。那么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个人都不是一种绝对独立的存在,都不仅在时间上是他人生命的延续而且在空间上也是他人生命的组成部分。从对心灵的认识上来看,因该是黑格尔更有道理一些。首先,每个人的基因都来自其父母,因此心灵中的遗传记忆是其父母的延续。其次,心灵中的获得记忆也并非全部是自己的创造,大部分是与他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又是他人的延续。再其次,不论是遗传记忆还是获得记忆都仍然是人出现之前大自然中各种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又都是整个宇宙发展变化的延续。不过,任何绝对的整体就如同任何绝对的个体一样,依然是一种幻觉,不论是一个人的心灵还是整个人类,即便是我们这个宇宙也不可能作为一个绝对的整体而存在。最极端的整体必然同时就是最极端的部分,关于这一点请参考我在《猜想》第二章后半部分的解释。

在“自我”中含有对心灵的误解,在“上帝”中则含有对大自然的误解,其实二者都不过是心灵的产物。某些东方哲学,例如佛学,试图让人领悟自我的虚幻,某些西方哲学,例如康德和罗素的相关文章,又试图让人认识上帝的虚幻,但双方都忽视了上帝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产生,相互补充,相互完美又相互限制的关系。单独的“上帝”或“自我”都不是很真实的存在,但他们在相互的关系中使彼此都变得比较真实;单独的“上帝”或“自我”都不是很完美的存在,但他们在相互的关系中使彼此都变得更加完美。依我看,只有自我和上帝的共同破灭才使得它们各自的破灭成为可能,否则,如同尼采那样,仅仅宣布:“上帝已死”,不但奈何不了上帝还会使自我变得极端和异常。当自我死不了的时候,我们最好还是让上帝继续活着吧。不仅宗教的理论,很多经济理论和政治理念都同样包含有对心灵的误解,因而导致许多人与人,人与集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人类与大自然之间无法解决的冲突。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精神和物质并不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实体,而只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从对心灵的认识来看,这“不同属性”几个字所含有的便是他的理论依然不彻底的地方。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这种理性则是天赋的。从一方面来看,康德的认识二元论比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更正确地反映了心灵工作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来看,他认为他的十二个范畴是天赋的理性却是不正确的,因为心灵工作原理概括来说就是遗传记忆和获得记忆与心灵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只有遗传记忆可以说是天赋的而获得记忆却不是,而我们的理性或智慧却正好就是获得记忆功能活动的表现。

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可以更精确地分解为对实体和相互作用的认识。在不同哲学体系中,存在可以仅仅等于实体,或者仅仅等于相互作用,或者等于实体加上相互作用。经验主义者们否认任何实体的存在,他们不理解,感觉元素之间的那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联系其实就是实体的表现;也不理解,任何相互作用都发生在特定能量和相应的物质之间,而其中的物质必然表现为某种实体,更不理解,任何知识都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某种实体的结果,而任何行为则都是为了通过相互作用而改变特定实体。如果说实体只是相对的存在,那么相互作用也是一样的,通过心灵环境与遗传记忆的相互作用,心灵只可能得到现象,而通过心灵环境与获得记忆的相互作用得到的才是实体。实体与因果关系一样,都是心灵中获得记忆的那种类似于统计处理的活动的产物,只不过前者来自获得记忆的空间性统计活动而后者来自时间性统计活动。

任何一种本体二元论都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遇到难以克服的麻烦。既然精神和物质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那么一个精神性的心灵与它所在其中的那个物质性的人体何以能够相互作用呢?心灵何以能够感受人体又何以能够支配人体呢?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格令克斯提出了一个双时钟学说,莱布尼兹提出了一个身心平行论(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这两者的意思大致相同,都是说,心灵与人体之间并不相互作用,心灵的变化与人体的变化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身体的活动之所以似乎受心灵的支配是因为上帝预先将人心灵的变化和身体的活动调节得完全同步。这也就是说,当爱因斯坦在心中创造出相对论时,他的手恰巧也在纸上写出了相对论的论文;当贝多芬的耳疾发展到最严重程度时,他的心灵中恰巧也不再有外部世界的声音。如此,这就是本体二元论将心灵绝对精神化而将人体绝对物质化所得到的恶果。近年来出现的Epiphenomenalism不过是莱布尼兹身心平行论的变种。

在对意识本质的研究中,唯心论和本体二元论都已不再受人重视,在科学界中占主流的是唯物主义,在哲学界中则是属性二元论。当代属性二元论者们的基本观点是:本质上相同的物理实体可以具有本质上不同的属性,其中一部分可以归结为物理属性,另外一部分则为心灵属性(mental property)。任何一种属性二元论学说都在心灵属性与物理实体的关系上遇到麻烦。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具有无限属性又不受限制于任何属性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属性都是相对的,都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取决于作用发生的环境,取决于作用的双方,取决于双方的内部状态和变化过程。那么当代属性二元论者们所谓的“心灵属性”到底是谁与什么之间的相互作用呢?

在对心灵的理解上,任何一种以极端属性为基础的一元论,不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会导致泛心论,认为世间万物都具有或可以具有人心灵的属性;任何一种以纯粹属性为基础的二元论,不论是本体二元论还是属性二元论,又都会导致独心论,认为人心灵和/或其属性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泛心论把局部当作整体,独心论将整体归属于局部,都是过于偏激的和不够完满的理论。

并非仅仅只是在心灵哲学中,而且在任何哲学体系中都含有对人心灵的理解,或者说,这种理解是任何哲学体系都不会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哲学是这样,任何科学理论也是这样,对心灵的理解也是任何科学理论都必然含有的成分,只要含有错误的心灵或心灵组成部分,其对自然现象,对现象之间关系的解释一定是不可靠的。例如,控制论的开创者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从而提出一种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的三元论,并普遍为当代科学家们所接受。那么按照他的三元论,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而且心灵本身又是什么呢?如果心灵不等于信息,那么它与信息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心灵等于信息,那么它与物质和能量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不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同样会使心灵与心灵环境处于某种荒谬可笑的关系之中。又例如,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一个“潜意识”的概念并认为思维不仅可以在意识中也同样可以在潜意识中进行。其实意识只是思维活动的一个能量环节,整个思维活动是一个经过意识环节到非意识环节,又由非意识环节回到意识的循环过程,既不可能单独在意识中进行也不会仅仅在非意识中进行。再例如,近年来对濒死体验的调查报道成为科学界的热门课题和话题,认为是发现了心脏停止跳动后灵魂离开人体的科学依据,其实濒死体验只不过再次证实了现象或意识的相对性。另外,宏观实体,微观实体,单向时间等等,都是现代科学理论中的绝对观念。认为观察或实验的对象是可以脱离人心灵而独立存在的纯粹大自然,认为科学最终能知道一切,甚至能做到一切,则都是独心主义的表现。

总而言之,不论是对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还是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不理解心灵的人对大自然必有所误解,不理解心灵的人对家庭、社会、民族或国际关系必有所误解,不理解心灵的人对自己必有所误解。

 

 

 

 

 

科学是近代人共同的信仰,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虽然知道得越来越多,但理解得却越来越少。在哲学中却正好相反,大自然在哲学的理解中正变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完整,越来越与人的心灵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不相信吗?让我们登上哲学的第三个层次,用哲学家的眼睛来看一看,看看宇宙会是什么样,生命和生物会是什么,人的心灵会是什么又怎样的。

 

 

 

 

 

 

 


第五篇  猜 想

 

第一章    引言

因为我们是作为人而存在于时间的开始和终结之间,空间的整体和局部之间,所以,不论是个人有目的的行为,不论是宗教、道德还是科学理论,不论是各种社会组织还是任何经济体系,都深深地以一些猜想为基础。

这些猜想,在一方面,并不同于任何世俗意义上的猜想,因为它们试图将人类所具有的全部知识都担负在自己的肩上;在另一方面,又不同于任何科学理论,因为它们试图超越任何具体的现象而高高在上。这些猜想是对所有已知现象的统一理解,是使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相互交流整合的概念平台,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又是对于类似以下这样一些古老但依然令现代人困惑的问题的探索:

l        什么是现象?那个隐藏在所有现象之后自在自为的存在又是怎样的?

l        什么是宇宙的宏观和微观存在?我们这个宇宙从何开始又将如何终结?

l        什么是生命?人类以及它地球生物又是如何起源的?

l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记忆?心灵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又是怎样的?

l        什么是一个人的自我?整个人类存在的意义又何在?

本文献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由这样一类猜想所组成的逻辑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十二个猜想并以以下这个原始猜想作为自己的起点:

 

存在着的一切都起源于同一个东西,最终又都归结为它存在着的一切都由它组成,同时又都组成这同一个东西

 

原始猜想中所说的这个东西被古中国哲学家老子称之为“道”,被古印度哲学家释迦牟尼称之为“Dharma”,被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称之为“Apeiron”,被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等称为“Singularity”... 而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实存在”,简写为Reex

 

 

第二章    宇    宙

一.存在

    有很多东西被我们称之为“存在”而由所有个体存在所组成的那个整体则被称之为“宇宙”。

据自然科学家们说,我们这个宇宙起始于一个被称之为“大爆炸”的起点,现在已经经历了大约一百四十亿年的发展变化。在其宏观层次上,现在的宇宙是一个巨大但又不是漫无边际的空间,其中含有数十亿个星团、暗物质、它们的磁场和引力场,以及温度为2.73°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其中每个星团都是数千个星系的集合体而每个星系又都由数百万各式各样星体组成。十亿多星体加上大量星际尘埃和气云共同构成银河星系,在其中含有太阳系。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围绕着它的有八大行星,矮行星,卫星和大量小星体,其中包括我们的地球。地球外观略椭圆,具有五亿平方公里地表和6x1024公斤质量,有一个具有7x1022公斤质量的月球作为它的卫星。在地球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相交的薄薄层面中生存着包括人类在内大约八百万不同种类的生物。所有这些构成地球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又都是极多原子的聚合体。不同原子含有一个由不同数量的中子和质子构成的原子核,周围围绕着与质子等量的电子。中子和质子则进一步由不同色味的夸克所组成。

然而本文的第二个猜想却认为,上面所描述的这一切其实都不是Reex本身所固有的或仅有的,而都只不过是表现为人心灵和心灵环境的Reex相互作用并向对方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所有这些中间产物又都可以分别被称之为“意识”、“记忆”或“行为”。

人所具有的一切知识,包括所有的科学、数学、逻辑学或哲学上的概念、公式、定律和理论等等,都是这样一种中间产物,都是心灵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都只是特定空间和时间中人的心灵与相关环境之间的连接,都既不是纯心灵的也不是纯环境的,都不能脱离人而继续存在。例如,如果没有人心灵的存在,也就不会有“1+1=2”。人的一切作为也是这样一种中间产物。例如,如果没有高能物理学家们的心灵,也就没有他们在加速器中发现的那些粒子,因为那些粒子仅仅只是他们心灵与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本身。

作为一种中间产物,人类所具有的知识和行为系统在大自然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与其并存的必定还有与其它生物的心灵和它们心灵环境相关的知识和行为系统,它们与人类的系统之间应该只有相对的区别而没有绝对的不同。

第二猜想同时还认为,Reex是唯一的存在,其本身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消灭,既不能再获得也不会被失去,既不能被自己也不可能被其它任何东西所改变。这是Reex的绝对性质,是与人无关的性质,是对意识,记忆和行为的存在的否定,而以下全部文字所描述的则都是Reex的相对性质,是相对于人心灵的性质,是对Reex绝对性质的否定。

 

二.Reex总体的四种状态

本文的第三个猜想说,由所有Reex组成的那个总体总是要处于以下所描述的两种相反的极端状态和两种相反的中间状态中的一种之中。

Reex可以表现为无穷多的现象,这四种状态之一则表现为其中一个极端的所有现象,而与其相反的那个状态则表现为其中相反的所有现象。处于这两种极端状态的Reex都称为“纯Reex”,它们的表现则都称为“纯现象”。两种中间状态的Reex表现为界于这两类相反的纯现象之间的所有那些现象,都称为“杂Reex”,它们的表现则称为“杂现象”。这两种杂Reex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种的状态是以一种纯Reex为起点而向相反的另一种纯Reex的方向变化,另外一种的起点和变化方向与之正好相反,它们表现的现象则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猜想又可以称为Reex的状态公理

许多科学的基本概念都可以用状态公理来扩展并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

1. 能量和物质

如果用状态公理来扩展“能量”和“物质”这一对概念,我们可以得到四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的一种纯Reex可以称为“纯能量”而与其相反的那一纯Reex则可以称为“纯物质”。纯能量的现象是当所有的Reex都处于彼此之中并沿着同一条单向轨道做直线运动时的那种表现。而纯物质的现象则是当所有的Reex都彼此分离,各自沿着极多条往返轨道作曲线运动时的那种表现。所有的Reex聚而成纯能量,因而纯能量具有最高的Reex聚集程度;所有的Reex散而为纯物质,因而纯物质具有最高的Reex离散程度。这里所说的Reex聚集或离散并不等同于物理学中的质量概念。

纯能量只有总体而没有个体,纯物质只有个体而没有总体,然而两种杂Reex却都同时具有无数杂Reex个体和由极多杂Reex个体所组成的总体。任何杂Reex个体都同时沿着一条单向轨道和一到多条往返轨道运动,因而都同时具有能量和物质的表现,然而其所具有的往返轨道却不可能少于纯能量或多于纯物质。虽然任何杂Reex个体都同时表现为能量和物质,但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却可以有量的不同。相对比之下,如果一杂Reex个体比相应的另一个体运动更快、温度更高、更加多变、更微观、更同一、更同步、更对称、更简单、分布更均匀、具有更少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则可以被称之为“杂能量”;而如果一杂Reex个体比相应的另一个体运动更慢、温度更低、更少变化、更宏观、更多差异、更不同步、更不对称、更复杂、分布更不均匀、具有更多的空间和更少的时间,则可以被称之为“杂物质”。总而言之,杂能量比相应的杂物质更像纯能量,尽管没有任何杂能量可以具有纯能量的表现;而杂物质比相应的杂能量更像纯物质,尽管没有任何杂物质可以具有纯物质的表现。

杂能量只可能与杂物质相互作用而不可能与杂能量相互作用,反之亦然。特定的杂能量只可能与相应的杂物质相互作用而不可能与其它杂物质相互作用,反之亦然。在特定的一对杂能量和杂能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中,杂物质可以表现为实体。例如,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可以理解为两对杂能量和杂物质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杂能量都表现为力而杂物质则表现为实体。

2.微观和宏观

我们同样可以用状态公理来扩展“微观”和“宏观”这一对概念,那么纯能量又可以称为“纯微观”,而纯物质则可以被称为“纯宏观”。与纯Reex所不同的是,杂Reex个体总是同时表现为微观和宏观,其微观反映了杂Reex个体的单向轨道而宏观则反映了其往返轨道。我们的宇宙,作为一个杂Reex总体,在宏观层次上应表现为物质或Reex的往返运动,而在微观层次上应表现为能量或Reex的单向运动,但是这是一对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的往返运动和单向运动。任何一个杂Reex总体的存在过程中,总是有特定的微观与特定的宏观相依相随,或者其中的微观会越来越少而宏观越来越多,或者相反。在一个杂Reex总体中,我们既不能用它的微观来解释它的宏观也不能用它的宏观来解释它的微观,因为它们是同一杂Reex的不同方面的表现,是并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存在。正因为如此,认为从终极微观中能找到构筑大自然最基本单位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构筑大自然的最基本单位同时既是微观也是宏观的。微观物理学的发现也不会对认识我们宇宙的起点有任何帮助。因为现在所发现的微观只存在于现在并不存在于我们宇宙的起点上,并不能脱离现在的宏观而独立存在,而在宇宙起点上不仅没有现在的宏观也没有现在的微观。

3. 时间和空间

如果用状态公理来扩展“时间”和“空间”这一对概念,则Reex的单向运动表现为时间,单向运动的方向表现为时间的方向,单向运动的速度表现为时间的多少, 速度越快则时间越多;而Reex的往返运动表现为空间,往返轨道的数量表现为其空间的维度,往返轨道的数量和长度共同表现为其空间的大小和形态。当Reex个体沿着一条往返轨道运动时,它表现为一个一维的物体,称为“Reex线”;如果它同时沿着两条或三条往返轨道运动,则分别表现为两维或三维的物体,分别称为“Reex面”或“Reex体”;四条以上往返轨道运动的表现可以统称为“Reex场”。一个光子也许是由一条单向轨道和一个Reex面组成,其单向轨道产生光子的能量表现,而其Reex面则产生光子的物质表现。

纯能量或纯微观又可以称为“纯时间”,因为在纯能量总体中全部Reex聚集为同一个单向运动,具有极多的时间却没有空间;而纯物质或纯宏观又可以称为“纯空间”,因为在纯物质总体中所有Reex都彼此分离并各自沿极多往返轨道运动,具有极大的空间却没有时间。杂Reex,不论是其总体还是任何个体,总是同时既表现为时间又表现为空间。当一对杂Reex个体相互比较时,则其中一个的表现可以被称为“杂时间”而另一个则可以被称为“杂空间”。两个相反的杂Reex总体都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但它们的时间与纯能量的不同,它们的空间与纯物质的也不同,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相同,其中一个具有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空间越来越少,而另一个却正好相反。

还有很多对概念,例如:不可分可分、连续和非连续、对称和非对称、有序和无序、运动和状态、一元和多元、无和有等等,都同样可以用状态公理来扩展。其中每一对的前一个概念都可以为扩展能量,微观或时间概念的那一状态所扩展,共同归为一组,称为“阳概念组”;而每一对中的后一个概念则都可以为扩展物质、宏观或空间等概念的那一状态所扩展,共同归为另外一组,称为“阴概念组”。阳概念组给我们一个提示说:能量、微观和时间等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属性;而阴概念组则提示说:物质,宏观和空间等都是相反的另一个东西的不同属性。这两个提示可以共同称为Reex的组同一律。组同一律反映了我们这个杂宇宙中所有现象统一的杂本质以及这一杂本质与纯能量和纯物质之间的关系。依据组同一律,组内的因果只可以导致本质相同的变化而组间的因果只可以导致本质相反的变化。依据组同一律可以推导说,即使是两组之间不成对的概念也同样可以组合而取代上述这些成对概念对上述四种状态的概括和描述。例如,我们可以不用能量和物质这一成对概念,而只用其中的能量概念与阴概念组中的空间概念来匹配,并得出其结果:存在着的一切都是不同的空间和在空间中运动着的不同能量,以及空间和能量的相互转化。广义的空间不仅是光线的媒介而且是一切能量的唯一媒介,导体,载体和容器。虽然空间是我们宇宙中最像纯物质的结构,但是它只与最微观的能量相对应而存在,并不与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的存在。

 

三.Reex总体的一大循环

本文的第四个猜想说:Reex总体既不能永远停留在上述的任何一种状态中,也不能同时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状态,而总是要由这四种状态中的一种循序变成所有其它三种,因而,Reex总体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表现为这四种状态的循环交替。这一猜想又可以称为Reex的过程公理

这个循环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纯能量的无穷小的点,一个纯物质的无穷大的点和两个杂Reex的方向相反的段。这个循环可以被称之为Reex的“年循环”,它的纯能量点则称之为“夏宇宙”,它的纯物质点为“冬宇宙”,方向朝着夏宇宙的那个杂Reex的段为“春宇宙”,方向相反的为“秋宇宙”。年循环的方向是由夏宇宙,秋宇宙,冬宇宙,然后经过春宇宙又回复到夏宇宙。

在春宇宙期间,Reex总体逐渐和反复地向其自身聚集,具有越来越少的往返轨道,越来越多的能量和时间,以及越来越少的物质和空间。与崩溃或塌陷所不同的是,春宇宙的发展始终都是一个逐渐和反复地消耗杂物质产生杂能量的过程。在夏宇宙的那一点上,整个Reex总体聚集为不占据任何空间的一点纯能量,不再具有任何往返轨道和其表现。在秋宇宙期间,Reex总体逐渐和反复地从其自身离散,具有越来越多的往返轨道,越来越少的能量和时间以及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空间。与大爆炸所不同的是,秋宇宙的发展从始至终都是一个逐渐和反复地消耗杂能量产生杂物质的过程,而且,因为在秋宇宙起点上存在着极多时间,秋宇宙膨胀的速度在一开始非常慢,逐渐由慢变快。在冬宇宙的那一点上,整个Reex总体弥散为具有极多往返轨道但不具有任何单向轨道的纯物质。在纯物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Reex总体的变化方向逆转,重新进入春宇宙。

虽然夏宇宙类似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奇点”但又有根本的不同。广义相对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引力质量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温度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时空点,经过“大爆炸”,膨胀而形成,而夏宇宙的那一点虽然也极度微观但是却不具有任何引力质量。

宇宙由纯能量向纯物质的变化是一个维度逐渐和反复增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宇宙的形状起始于点和线,经过面和体,最终向极多维体变化。由于往返轨道的数量变化是非连续性的,所以宇宙的膨胀也是非连续性的,而且还应是非均匀性的。

在春宇宙和秋宇宙中含有许多类似于年循环的亚一级循环,称为“亚年循环”。每个亚年循环都由亚春宇宙、亚夏宇宙、亚秋宇宙和亚冬宇宙组成。与年循环不同的只是,在亚年循环中,任何亚夏宇宙都是杂能量而任何亚冬宇宙都是杂物质,任何亚秋宇宙起点上都存在着物质而春宇宙起点上都存在着能量。在春宇宙中,亚夏宇宙和亚冬宇宙会变得越来越像纯能量,而在秋宇宙中则会变得越来越像纯物质。不同亚年循环中的亚秋宇宙具有不同的初始状态和不同的中间过程,含有不同比例的暗物质,导致不同的生命活动,对于人类的出现和存在具有不同的可能性。通过亚年循环的反复研磨,纯能量被秋宇宙逐渐消化,而纯物质则被春宇宙逐渐消化。

既然年循环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连续过程,那么任何以一个有始有终的宇宙为基础的理论,不论是科学定律还是宗教经典,所反映的都只是年循环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亚一级的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既然年循环是一个反复由一元到多元,极多元,又回复到一元的连续过程,那么不论是一元论、二元论、多元或极多元论,在本质上都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它们分别选择了年循环或秋宇宙上不同的点作为其之后一切的起点。

因为人类存在于年循环的四个宇宙中特定的一个之中,而且在该特定宇宙的时间的一个特定的阶段上和空间的一个特定的局部中,所以,人类已经观测到的现象一定会少于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的四分之一,并且将永远无法超过这个四分之一的限制。

存在于任何一个宇宙中的现象绝不可能再存在于其它三个宇宙中。在夏宇宙中只有纯能量现象而在冬宇宙中又只有纯物质现象,它们不仅彼此不同,而且与杂Reex的春宇宙和秋宇宙也都不同。春宇宙和秋宇宙虽然都具有杂现象,但由于它们的起始状态和变化方向的不同,所以也不可能有相同的杂现象,例如,在我们的宇宙中原子出现于星体之前,而在相反的宇宙中类似于原子的东西却必须出现于类似于星体那样的东西之后。由于这种不同,任何以存在于一个宇宙中的现象为基础的科学概念或理论都不能应用到其它三个宇宙中去,也不能完满地解释或预测该宇宙本身的起始和终结。即使是在同一个春宇宙或秋宇宙之中,任何以存在于一个局部中的现象为基础的科学概念或理论并不一定在该宇宙的任何其它局部中都仍然正确。总而言之,在年循环中只有相对的而没有绝对不变和普遍适用的科学定律。

  

第三章    生    命

一.生命的本质

因为在我们这个宇宙的发展过程中,原子核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的出现,所以,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杂Reex总体中而且生活在一个秋宇宙之中。任何秋宇宙都是存在于其之前的一个夏宇宙的延续,秋宇宙中的一切杂Reex,从原子到星体,从植物到动物,从人体到心灵,在夏宇宙中并不存在,全都是秋宇宙从其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特定中间状态的组成部分。秋宇宙的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物质表现的起点使得一些物理学家们说,我们这个宇宙似乎是从“无”开始。发生在这样一个似乎是从无到有过程中的那些消耗纯能量并产生秋宇宙中一切杂Reex的创造性变化称之为“生命”。虽然这种生命在年循环中并非无所不在,但它也绝不仅仅只存在于活的细胞、植物或动物等一类生物体中。

生命是Reex的运动和状态的一种表现,然而并非任何Reex而只有杂Reex才有可能表现为生命,而且并非任何杂Reex而只有处于以下三种状态中的杂Reex才表现为生命。这三种状态中的杂Reex可以分别称为“纯生命”,“春生命”和“秋生命”。

纯生命是杂Reex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一杂能量获得更多往返轨道,不断地转变为一相应的杂物质,同时相应的杂物质又失去往返轨道,不断地变回该特定的杂能量。任何纯生命变化都不导致其所在环境中能量和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年循环可以看作是时间上的纯生命,而纯生命则可以看作是局部空间中的年循环。

因为任何杂Reex都必须向纯能量或纯物质方向变化,所以纯生命只是一种理论性的存在,任何具体的个体生命都是一种动态的不平衡,都具有特定的方向性。任何与秋宇宙的方向相同,变得越来越像纯物质的生命,可以称为“秋生命”,而任何与春宇宙的方向相同,变得越来越像纯能量的生命,则可称为“春生命”。生命的这种方向性决定了,春生命消耗物质产生能量并为更高Reex聚集程度的生命创造环境而秋生命则消耗能量产生物质并为更低Reex聚集程度的生命创造环境。例如,相比较而言,产生太阳的能量的那些变化是一种春生命,而直接或间接消耗太阳光的能量去产生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的那些变化则是秋生命。生物的变异和进化都是秋生命的表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反映的只是秋宇宙的方向性,因而并不适用于年循环、亚年循环或任何含有春生命的宇宙或亚系统,因为春生命必然导致熵值的负方向变化。

上述三种生命是本文的第五个猜想,也可以称之为Reex的生命公理

夏宇宙和冬宇宙都是由纯Reex组成,在它们之中也没有生命。在杂Reex宇宙中既有秋生命也有春生命,秋生命在秋宇宙中占优势而春生命则在春宇宙中占优势。

任何个体春生命都随着特定杂物质环境的形成而自然发生;任何个体秋生命则都随着特定杂能量环境的形成而自然发生。在所有参与一个个体生命变化的杂能量和杂物质中,正在发生生命变化的杂能量称为该生命的“杂能量成分”,其余的杂能量称为该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正在发生生命变化的杂物质称为该生命的“杂物质成分”,其余的杂物质则称为该生命的“直接物质环境”。所有那些与该生命同时存在但既不是该生命的成分又不是其直接环境的杂Reex都可以称为该生命的“间接环境”。在一个间接生命环境中可以有极多不同或相同的生命存在。共同的间接环境将部分个体生命的直接环境联结起来,使它们可以彼此互相交换能量和物质。虽然这种交换并不导致能量或物质的产生但可以导致间接环境中的能量和物质形成特定的时间上的过程和空间上的组织,表现为间接环境的关系、结构、形式、状态,以及变化过程等。生命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可以比较稳定也可以比较多变。一群具有相对比较稳定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的生命和它们之间的组织和过程共同称为一个 “生命的局部环境”。尽管在生命间接环境中可以找到极多生命局部环境而且每个生命局部环境至少含有两个以上个体生命,但对于每一个个体生命来说,存在着的却只有一个生命间接环境。

春生命和秋生命都可以发生两类不同的变化,分别称为“量变化”和“质变化”。量变化是组成春生命直接环境的杂物质或秋生命直接环境的杂能量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其所导致的生命成分的变化,其结果是直接环境中生命的产生或消亡。质变化是组成春生命直接环境的杂能量或秋生命直接环境的杂物质在形式上的变化,以及其所导致的局部环境中不同个体生命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的变化,其结果是局部环境中的关系、形式、结构和过程的产生或消亡。

量变化所导致的个体生命失去其能量成分或物质成分的那一状态称之为“死亡”。春生命的量变化最终导致其自身物质成分的消失,称之为“热死亡”;而秋生命的量变化最终导致其自身能量成分的消失,称之为“冷死亡”。

一个秋生命冷死亡后所遗留下来的生命物质成分称为“冻子”或“Frozon”。一个成人的身体是由大约1027个原子核和围绕着它们的电子组成。所有这些原子核都是冻子,都是遗留下来的以前的生命的物质成分。在产生冻子的同时,秋生命还会产生一些Reex聚集程度低于其生命能量成分的杂能量,称之为“淡能”。特定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和它产生的淡能之间不仅是Reex聚集程度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只能在不同的生命直接环境中存在,导致不同的生命活动,产生不同性质的冻子。

概括地说,按照秋宇宙的方向,所有原有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冻子都是在其之后新发生生命的间接物质环境。例如,产生原子的生命是以中子和质子为其间接物质环境,而产生分子的生命则是以各种原子为其间接物质环境。而组成新发生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的能量则是纯能量减去产生其间接物质环境所耗费的能量后所残余的淡能。精确地说,即使来自同一个秋生命的冻子,彼此也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同一种原子、中子、质子或其它任何物体之间都会有所不同。越是产生于秋宇宙早期的或产生于Reex聚集程度越高的生命直接能量环境中的冻子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差异越大。

质变化不会直接导致生命的死亡,但却可以导致局部环境中所有生命之间能量物质交换关系的改变。这种交换关系的改变可以导致一对相关的个体生命同时死亡,其中一个是热死亡而另一个则是冷死亡,共同称之为“组织死亡”。组织死亡在导致局部环境中原有生命和原有交换关系消失的同时又导致新的生命在新的交换关系中发生,因而它既不减少也不增加局部环境中参与生命变化的杂Reex的总量。整个生物进化和生物个体发育都充满着这种组织死亡的过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与物种的起源无关,也不能影响一个处于能量逐渐上升环境中的生命,而只在能量逐渐下降的环境中以生命的质变化为其作用点。

从秋宇宙本身的角度来看,上述的这三种死亡比任何生命的发生都更加重要。没有死亡,就没有秋宇宙的进一步演变,也就不会有原子,星体,植物或动物,更不会有人类本身的出现,所以我们不仅应该热爱生命而且更应该尊重死亡。

组织死亡所导致的,在同一个局部环境中的个体生命重建它们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的过程,称之为“局部环境重组”。局部环境重组是一种受达尔文自然选择支配的变化。局部环境重组可以有两个相反的变化方向并导致相反的结果,分别称之为局部环境的“整体化”或“特异化”。整体化是向纯能量方向的变化,局部环境中的个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彼此相像,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简单;而特异化是向纯物质方向的变化,局部环境中的个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彼此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与成人人体相比较,一个受精卵则是一个高整体化但低特异化的生命局部环境。由后者向前者的发育过程是这个局部环境中的个体生命之间关系的不断地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整体化变化,也有特异化变化,它们彼此既相辅相成又相灭相生。二者往往在一个人的中青年时期达到最平衡组合状态。在此之后则逐渐变为低整体化,高特异化。这样一种秋宇宙方向的变化不仅存在于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整个人类种族的发展过程之中。

秋生命的量变化可以导致新的质变化,这些质变化则导致在生命间接环境中发生组织死亡和个体生命之间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关系。组织死亡和越来越复杂的生命局部环境可以反过来减少局部环境中的量变化,延缓冷死亡的发生。因而,虽然秋宇宙是一个Reex的聚集程度逐渐和反复降低的过程,虽然这一方向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有Reex聚集程度较高的生命消亡和Reex聚集程度较低的生命发生,但是个体生命的局部环境的变化却可以与秋宇宙的生命间接环境的变化不一致,而表现为一个量变化和质变化交替占优势的过程。

量变化和质变化又都可以进一步分为决定性变化和随机性变化。决定性变化是与年循环方向一致的生命的量变化或质变化。随机性变化则是与纯生命方向一致的变化。任何生命变化都同时或不同时地含有这两种不同的变化。因此可以说,对任何生命总体进行抽样调查所得出的统计学分布,如果只反映该总体在其决定性变化的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上的随机性变化,那么这种分布往往都是不精确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总体的实际分布总是要比在那个时间点上得出的统计分布更偏向纯能量或纯物质方向。

 

二.秋宇宙不同阶段中的生命 

从纯能量到纯物质,秋宇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Reex整体将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物质现象,具有越来越少的能量,越来越多的冻子,越来越少的统一性,越来越多的差异,以及Reex聚集程度越来越低的生命组成成分和越来越复杂的生命局部环境。秋宇宙的这一方向决定了,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春生命和秋生命。概括地说,在秋宇宙早期的春生命和秋生命可以称之为“高能量生命”,在秋宇宙晚期的生命可以称之为“高物质生命”,在此之间的春生命和秋生命则可以称之为“高组织生命”。这三群不同的生命是本文的第六猜想。

1.最典型的高能量生命不具有生命的间接环境,而是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生命的直接环境之中。其生命能量成分近似于纯能量,其生命物质成分极度微观,Reex聚集程度极高。在秋宇宙的起点上,高能量生命,如同今天的动物和植物一样,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代谢,自身的繁殖,并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离秋宇宙起点越近的秋生命,其寿命越短,产生冻子的速度越快,产量越多,产生每一个冻子所耗费的Reex总量越大,冻子的Reex聚集程度越高,体积越小。

高能生命最先产生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体积极小但Reex聚集程度极高的Reex线。虽然这些Reex线本身只占据很小的一点空间,但是它们却含有大约全部Reex总量的95%,而宇宙中其它的一切,从原子到植物,动物和人,以及大部分可见星体,则都是用剩下的5%的Reex创造出来的。随着宇宙环境的逐渐变冷,这些Reex线逐渐变为具有极多往返轨道的Reex体。它们存在于星系和星团的中心部位中,具有极大的引力质量,可能就是人们在寻找着的暗物质(non-baryonic dark matter)。

2.最典型的高组织生命既具有生命的直接环境又具有生命的间接环境。其生命能量成分和物质成分的Reex聚集程度既不像高能量生命的那么高,又不像高物质生命的那么低。高组织生命与高能量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之间差异极大。例如,地球上现存的高组织生命大多是以生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为其生命的物质成分,这些化学键只需要几个电子伏特的能量就可以裂解,这几个电子伏特的能量就相当于构成该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的能量级别。然而,物理学家们为了模拟我们这个宇宙开始后第10-12 秒时的直接能量环境,却要耗费千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秋宇宙起始于所有Reex聚集为一的纯能量,在那一点上的生命所具有的直接能量环境是绝对不可能为物理学家们所再现的。由此可以理解,所有现存的所谓无生命的物质,其实都是过去的生命的物质成分,是深深地被我们现在的能量环境冷冻起来的冻子。

概括地说,一个个体生命的直接环境的Reex聚集程度越低,量变化越慢,它的寿命也就越长。例如,产生所有质子和中子的那种高能量生命只存在了大约百万分之一秒的瞬间,而地球上的高组织生命已经存在了大约四十五亿年,现在仍然活跃在植物和动物体中。如此长时间的存在,使高组织生命有机会产生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生命局部环境。

一方面,高组织生命既不像高能量生命那么统一又不像高物质生命那么复杂,另一方面,它又是高能量生命的统一和高物质生命的复杂的结合。创造既复杂又极其巧妙地统一为一体的多生命局部环境是高组织生命的本性,也是高组织生命按照秋宇宙方向演变的必然结果。高组织生命局部环境的这种既统一又复杂的时空组织并不是一个造物主或上帝的存在的证据。

随着秋宇宙不断演变,所有生命所具有的直接环境都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因而会越来越依赖于局部环境中个体生命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一个秋生命通过这种交换所获得的能量和物质既可以来自一个春生命也可以来自其它秋生命。

3.最典型的高物质生命不具有生命的直接环境,分别存在于极多个生命的间接环境之中。其生命能量成分为接近热力学绝对零度的能量,物质成分近似于纯物质。这类生命要在秋宇宙接近终结时才会出现。

很有可能的是,科学家们所认识到的这个宇宙还只是年循环的亚一级循环中的一个亚秋宇宙。如果是这样,那么它就不是从无开始,在它的起点上就应该已经存在着具有较多往返轨道的杂Reex和秋生命。

 

三.地球生物生命的起源

高组织生命的复杂并不能成为上帝存在的证明。例如,虽然成年人体由大约1014个细胞组成,但却以一个受精卵细胞为其起点,是由一个细胞发展而来,成人人体要比那个受精卵细胞复杂1015倍。这是一个经过无数次验证的事实,生成如此复杂一个人体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特定的起点,如此而已。不仅仅是人,整个宇宙、一切高组织生命和所有地球生物也都同样是这样,是同一个特定起点的自然结果。如果说从第一个细胞到成熟人体的发育过程以基因为基础,那么从宇宙起点到地球上第一个细胞出现之间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以一套非生物基因为基础。非生物基因相当于SMB系统中的遗传记忆,只有通过特定的SMB系统才能发挥其基因的作用,对SMB系统的详细讨论请参见本文第四章。

发生在由核酸,蛋白质,糖和脂肪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生物体中的高组织生命称为“生物生命”。地球上活的植物,动物和人都是能在特定间接环境中自我维持和自我再产生的生物生命局部环境。生物生命只存在于秋宇宙中,因为,夏和冬宇宙中不可能有生命发生,而春宇宙的方向又决定了在其中不可能产生生物体。

任何秋生命的发生总是某种能量出现的结果。那个导致地球生物生命出现的能量首先来自太阳系的形成,特别是地球本身形成的变化。大约五十亿年前一大团旋转的宇宙尘埃逐渐地和分别地向几个中心聚集,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宇宙尘埃聚集为太阳,剩下的则分别形成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其它太阳系星体。杂物质的聚集总是导致春生命活动的发生,其活动又总是导致部分杂物质转化为杂能量。在聚集为星体的过程中,从各个聚集的中心部位开始,部分宇宙尘埃由杂物质转化为杂能量。各个星体所具有的宇宙尘埃的总量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所经历的春生命活动在形式和持续长短上的不同,以及它们所获得的春生命活动产物的不同。太阳中持续存在着的春生命活动则为其它星体提供了第二个能量来源。随着这些宇宙尘埃聚集过程的完成,各星体上春生命活动逐渐减弱而秋生命活动则逐渐出现和增强。在不同春生命产物的基础上,在不同量的太阳能的哺育下,各个不同星体上的秋生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过程,导致了各自不同的生命状态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生命局部环境。可以说,正是地球的质量、太阳的质量以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植物、动物和人的生物生命出现并存在于现在的地球上。

大约四十五亿年前,地球上的春生命活动开始逐渐减弱而秋生命活动出现并逐渐增强。在地球逐渐变冷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秋生命不断出现,然后又逐一消失,并一路留下大量冻子。在这一过程的某个时间点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生命能量环境,在其中,碳原子之间以及碳原子和其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以既不断形成又不断裂解。就在这个环境进一步变冷的过程中出现了地球上第一代生物生命,称之为“地能生物生命”。

地能生命以不同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为其生命的物质成分,以含有地球春生命所产生的能量的各种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组成成分为其生命的能量成分。它们在一个局部化的大环境中生活并迅速和大量地繁殖。地能生命的活动留下了极大量和各种不同排列组合的原始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地能生命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远在任何核糖核酸,蛋白质或细胞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现在任何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中所发现的染色体实际上都只是部分原始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或好或坏的复制品的好或坏的组合。地能生命和其环境可以共同称为“DNA World”。

大约三十五万年前,随着地能的减少和地球能量环境的进一步变冷,两种第二代生物生命在由原始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的生命局部环境中出现。它们可以分别称为“太阳能生物生命”和“生化能生物生命”。前者以太阳光为其能量来源,后者则摄食其它生物体,以食物中所含有的生物化学能为其能量来源。两者都以各种不同的核糖核酸,蛋白质,糖和脂肪等生物分子为生命物质成分。第二代生物生命并不创造新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被称之为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复杂程度并不决定第二代生物体的复杂程度。例如,人的基因大约有两万多个,而水稻的基因是人类的一倍。在同样基因的基础上可以演变出不同种类生物,在基因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发生物种变异和遗传变异后的性状。在沿着秋宇宙方向演变的过程中,它们产生了其它各种不同的生物大分子、不同染色体中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不同组合、细胞、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在不同原始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基础上发生的具有第二代生物生命的生物种类可能是现存生物种类的两千万倍,但大多数已经为秋宇宙的变迁和自然选择所淘汰。现存的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这两种生命演变和发展的产物,人类则起源于其中的生化能生物生命。秋宇宙的方向决定,其它现存生物的生存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人类,而且,不论我们是否付出越来越大的努力,人类在地球上仍将会变得越来越孤独,最终,人自己也将绝迹于地球。以上所述是本文的第七猜想。

因为秋宇宙在其进程中必然表现得越来越像物质,生物由分子,细胞,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过程中的随机变化也必然越来越少,所以物种的发生是不可能仅仅用概率理论来解释的。物种的发生、演化和消亡都是以本文第四章所说的那个SMB系统为基础。从秋宇宙的开始一直到现在,包括生物在内的所有高组织生命都是SMB系统,都由SMB系统组成,又都组成SMB系统,在这一点上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如果加以比较,现在的与最早期的生化能生物生命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生命能量和物质成分,相同的直接环境,都以原始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复制物为它们活动的基础。唯一不同的是,现代的生化能生物生命的局部环境要复杂地多。可以说,作为生化能生物生命的人类在过去四十亿年中的发展主要是一种秋生命的质变化,是使生命局部环境的越来越复杂的变化,是高组织生命最活跃的创造领域由生物大分子,经过细胞,经过多细胞生物,向生物社会的方向迁移的变化。人心灵中的生命与其以前的生命的本质区别只是它们与秋宇宙的时间关系的区别。

自远古至今日,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始终以太阳能为其根本,包括:阳光能,风能、潮汐能、水电能、生物能、含在木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中的能量,以及用动物或植物所制作食品中含有的那些能量等等。甚至统治者用权力所获取或企业主用财力所换取的人力资源在实质上也是太阳能。人类为了获取和利用这一能量不仅创造出相关的科学和技术而且创造出相应的社会和经济组织,整个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取更多和如何更充分利用这一能量的纪录。然而太阳能毕竟是一个有限的能量来源,随着我们能够越来越充份地利用它,它为人类发展所提供的余地也就变得越来越有限。不论是人类内部争夺能源的战争还是在这一能量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都不能最终地解决这一危机,总有一天,人类将,或者在太阳能的界限内走向萧条和最终的冷死亡,或者在一种新的能源基础上,例如核聚变能,获得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繁荣并能进入比太阳系更大的空间中发展。

按照所依赖能量的不同可以将地球生物的整个存在过程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第一代生物生命的存在依赖于地球形成所产生的能量,因而称为“地能世纪”。

2.第二代生物生命的存在,包括人在内,依赖的是太阳所释放的能量,称为“日能世纪”。

在其早期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是自然食物,中期是农林牧渔业所提供的食物,后期是工业和生物技术所提供的食物。

3.第三代生物生命的存在依赖的将是核能,称为“核能世纪”。

这一代也可以分三个阶段:早期人类生存依赖的是核裂变能量和其它高科技综合能量;中期依赖的是核聚变能量;晚期依赖的则是利用其它星体产生的能量和人体的非生物化。

 

第四章    组    织

与高能量或高物质生命所不同的是,高组织生命的发生、存在和发展都更依赖于其局部环境的组织,有时间和空间的组织。这“组织”二字之中蕴涵了高组织生命的一切奥妙。组织得越完美的高组织生命也就越像纯生命,尽管没有任何高组织生命是纯生命。本文的第八个猜想认为,任何生物性的或非生物性高组织生命的局部环境,不论是一个细胞,一棵植物,一只动物,一个生物群体,还是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由一些形式各异但本质相同的基本单位所组成,同时它们又都组成这一基本单位,可以称之为“SMB系统”。SMB系统是一切高组织生命的基本单位。虽然一个细胞可以是一个SMB系统,但一个SMB系统绝不总是一个细胞,否则在第一个细胞出现之前就不会有高组织生命,否则高组织生命就不能存在于亚细胞层次上,也不能存在于非生物生命的局部环境中。这一猜想又可以称为Reex的生物公理

一个SMB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其中两个部分由一个个体生命的部分间接环境组成,分别称为“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第三个部分由该生命的直接环境和生命成分组成,称为“核心部分”。除了输入和输出部分以外的间接环境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反馈部分”和“系统环境”,其中的反馈部分则是SMB系统的第四个组成部分。

对一个SMB系统的输入部分来说,该系统输出部分的变化也是其系统环境变化的一个部分;对输出部分来说,系统输入部分也是其所作用的系统环境的一个部分,因此有的时候系统环境也可以是反馈部分而反馈部分也可以是系统环境。在反馈部分中可以没有生命的直接环境或生命成分,但在系统环境中则含有其它生命,甚至极多不同的个体生命。连接系统环境和输入部分的特殊界面称为“感受器”。连接系统环境和输出部分的特殊界面称为“效应器”。杂能量或杂物质可以通过感受器由系统环境进入输入部分或者通过效应器由输出部分进入系统环境,也可以通过反馈部分直接进入输入部分或者离开输出部分。核心部分介于输入和输出部分之间,是系统内的杂能量和杂物质相互作用的场所。

进入一个SMB系统中的杂Reex可以发生三种不同变化,分别称为“生命变化”,“形式变化”和“位置变化”。SMB系统的核心部分或反馈部分中可以含有一个消耗物质并产生能量的个体春生命或一个消耗能量并产生物质的个体秋生命。该生命的活动使杂物质变为杂能量或相反,两种变化都是生命变化。形式变化是系统中杂能量或杂物质的形式的变化。位置变化是系统中的一份杂Reex与其它杂Reex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在这后两种变化中能量仍然为能量,物质也仍然为物质。发生在SMB输入和输出部分中的主要是形式变化,发生在核心部分或系统环境中的不仅有形式变化还有生命变化,而位置变化则可以发生在系统的任何部位中。人的心灵是由许多不同SMB系统组成,其活动不可能仅仅用生物电在神经中的传导,神经介质在突触间的传递,或者生物电和神经介质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解释,因为前两者都只是位置变化,而后者只是形式变化。进一步还可以猜测说,越是具有长轴突的神经细胞或者与长轴突相关的细胞部分,涉及心灵重要功能如意识和记忆等的可能性越小,因为意识和记忆都是生命变化的结果。

不论一个SMB系统由什么组成或组成什么,相对于系统本身而言,其输入的杂Reex可以被称为“感受”,输出的杂Reex可以被称为“行为”,存在于系统内既不是被输入的也不会被输出的杂Reex则可以被称为“记忆”。虽然感受,行为和记忆都是杂Reex,但前两者的性质总是相同而记忆却总是与它们相反。在一个含有秋生命的SMB系统中,感受和行为更像杂能量而记忆则更像杂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EME系统关系”;在一个含有春生命的SMB系统中,感受和行为更像杂物质而记忆则更像杂能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MEM系统关系”。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典型的MEM系统关系而视觉系统则具有典型的EME系统关系。不仅动物如此,所有植物和单细胞生物也都是由具有MEM和EME系统关系的SMB系统相互连接而组成。

感受和行为之间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相对于系统的方向相反的运动。感受是从环境向系统方向的运动,而行为是从系统向环境方向的运动,除此之外,它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都导致生命变化,感受所导致的生命变化发生在系统的核心部分而行为所导致的发生在系统的环境中。SMB系统输出的行为绝对不是它输入的感受本身。在进入具有EME关系的系统后,感受成为生命的直接能量环境的组成部分,记忆则是直接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在进入具有MEM关系的系统后,感受成为生命的直接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记忆则是直接能量环境的组成部分。行为是由感受和记忆作为直接环境和生命成分的生命活动的产物。记忆既不进入也不离开系统,又可以分为遗传记忆和获得记忆两类,前者是一个SMB系统固有的结构,后者是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构。生物体中的SMB系统,其遗传记忆是受基因影响而产生的结构,获得记忆则在其工作期间与生物体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构。具有获得记忆的SMB系统一定具有遗传记忆而具有遗传记忆的SMB系统却不一定具有获得记忆。一切生物活动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原理都可以用SMB系统中感受,记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来解释。

具有EME关系的SMB系统的内部过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入系统的杂能量与记忆相互结合的变化,另一类是记忆与输出系统的杂能量相互分离的变化。前者是系统向纯能量方向的变化,后者则是系统向纯物质方向的变化。其中杂能量与记忆结合的状态可以称之为“E-盈”。当记忆与输出的杂能量相互分离后,记忆发生特殊的结构变化,是对特定杂能量向系统输入的一种期待状态或者一种有准备的状态,称之为“E-亏”。在一个具有MEM关系的SMB系统中,相当于E-亏的是对特定杂物质输入的期待,称之为“M-亏”。不论是E-亏还是M-亏状态都是与系统输入和输出过程方向相反的变化,是由输出部分向核心部分或由核心部分向输入部分的变化。一个SMB系统的完整的功能活动应该是一个由这两类方向相反的变化共同组成的反反复复又周而复始的循环。

一个SMB系统的外部表现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的表现可以概括为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和合题,是获得记忆活动的综合表现,可以称为“Waltz节律”;另一类可以概括为老子的物极必反,一个从杂能量到中间状态,经过杂物质,中间状态,然后再返回杂能量的循环过程,是遗传记忆活动的综合表现,称为“Bruce节律”。一个同时具有遗传和获得记忆的SMB系统也同时表现出这两种节律。

SMB系统之间可以交换杂能量或杂物质。这种交换称为“通讯”或“communication”。在SMB系统之间通讯的过程中只有被称之为“信号”的杂能量或杂物质的交流而没有信息的传递。通俗地讲,信息只是SMB系统对输入到其中的信号的解释;精确地讲,信息是通过感受器而输入到具有EME关系的SMB系统中的杂能量对于作为记忆的杂物质的作用,或者是输入到具有MEM关系的SMB系统中的杂物质对于作为记忆的杂能量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不论是在输入到SMB系统的信号中,在记忆中,还是在从SMB系统输出的信号中都没有信息。一个系统从输入的信号中获得的信息的不同和多少不仅仅取决于该信号本身而且还取决与该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记忆,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任何信息都只是信号与记忆的相对存在,没有任何信息能够脱离一个相关的SMB系统而独立存在。Kenneth Sayre的信息本体论认为,信息不仅可以独立存在而且可以先于心灵而存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Claude E. Shannon的公式 I=-log2P 是大多数现代信息和通讯理论的基础,但它并没有解释信息的本质,也不涉及一个SMB系统中的位置变化和生命变化,而仅仅只是涉及到形式变化,设定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二进制信号之间转换的数学关系。同一段文字,虽然具有同样的信息值,输入不同心灵却后可以导致极多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行为,由此可见该公式并不能定义SMB系统中的信息。另外,现代信息论之所以把心灵作为信道来解释是因为信息论只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理论,并不包含发送者或接收者本身,特别是信号在后两者内部的生命变化,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心灵,自然只会得出一些荒谬的结果。

在一个时间点上作为一个SMB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或在另一个时间点上可以成为另一个SMB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一个时间点上一个SMB系统的特定的组成部分,同时或在另一个时间点上可以成为另一个SMB系统的不同的组成部分。两个具有共同组成部分的SMB系统,往往具有相反的系统关系。一个SMB系统可以是另一个SMB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含有多个SMB系统。由具有MEM系统关系和EME系统关系的亚SMB共同组成的SMB系统称为“复杂SMB系统”。支配个体生物的整体行为的都是复杂SMB系统。人的心灵是由连接内脏器官的具有MEM系统关系的SMB系统和连接体表感觉器官和随意运动器官的具有EME系统关系的SMB系统共同组成的复杂SMB系统。

一个活的生物并不等于一个SMB系统,因为其不仅是由许多SMB组成的而且并非所有组成它的SMB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存在于该生物体中。在组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SMB系统中,有些系统的三个部分都存在于该生物体中,有些只有两个部分,甚至一个部分,而其它部分则存在于该生物体的环境中。完全存在于一个生物体内的SMB系统产生该生物的个体行为,部分存在于生物体内的SMB系统产生该生物的集体行为或整体行为。

成年人体由大约1014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又都由许多SMB系统组成,同时又组成许多SMB系统。其中大多数系统产生的是亚细胞或细胞的个体行为,部分系统产生的是不同细胞群体,器官或功能系统的集体行为,只有很少数产生人体的整体行为。其中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产生人体的遗传性整体行为和获得性整体行为的系统。任何生物,只要其同时具有产生这两类整体行为的SMB系统,也就具有一个本质上与人的心灵相同的心灵。一个受精的卵子并不具备心灵,应为它还只是母体的一个部分,组成它的SMB系统还只产生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同样,过去人们认为心脏就是心灵的看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因为组成心脏的SMB系统产生的只是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支配人的整体行为的系统可以分为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和人类系统。植物系统的活动主要基于遗传记忆,人类系统的活动主要基于获得记忆,动物系统则介于两者之间。其中的植物系统是最基本的控制人体整体行为的SMB系统。只有在植物系统的特定状态中,例如以下将讨论的觉醒状态中,动物系统和人类系统才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并非所有的人体整体行为都能称之为“人的行为”,其中有些只能称为“植物行为”或“动物行为”,而人的行为仅仅只是环境与心灵中获得性记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那些行为。一个处于植物状态的人,其体内的细胞仍然能一如既往地产生个体行为,集体行为和植物性或动物性整体行为,唯一缺少的只是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获得性整体行为。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不仅是一种遗传记忆,也可以存储获得记忆,但都只有作为一个SMB系统的特定组成部分时才能起到基因的作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仅仅作用于不同SMB系统之间的连接,自由竞争中的自由是以SMB系统中生命的量变化为动力,质变化为界限。如果没有SMB系统,无论是基因还是自然选择都不能完美地解释物种的起源。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既不是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主宰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只是一个复杂SMB系统与另外一个复杂SMB系统之间的平等关系。

人类社会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人体,由个体的人组成其SMB系统,其中有些人组成社会SMB系统的输入部分,有些组成输出部分,核心部分或者反馈部分。在人们同时所组成的那些不同SMB系统中,有些产生人的个体行为,有些产生集体行为或整体行为。那些产生整体行为的SMB也同样可以分为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和人类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可以是不同的系统。

 

第五章    心    灵

在本文的讨论中,“心灵”这一概念指的是以解剖学上的人脑为中心的这样一个生命的局部环境,其客观上表现为人体对体外环境的复杂行为反应,主观上显示为各种不同的意识,结构上为一个具有大量获得记忆的复杂SMB系统,功能上则产生着人的遗传性和获得性整体行为。

 

一.    心灵的基本组织结构

从宏观到微观,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的层次,人的心灵也是如此,既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微观的,而仅仅存在于从人体到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那些层次上。无论如何努力,从原子或亚原子层次上都不会找到人心灵特有的组织结构。

概略地说,人的心灵也就是解剖学和生理学上所说的人脑,所以不论是感觉还是运动,不论是情绪还是思维,不论是意识还是记忆,心灵的任何主观或客观表现都可以通过对人脑施以特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而诱发,改变或终止。还应该补充说,人的心灵并不仅仅只是人脑本身,另外还要再加上脊髓、神经节、周围神经和循环体液作为其输入输出机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作为其感受器和效应器。但又并非整个神经系统或者上述的这些器官的每一部分都属于心灵的组织结构。

另外,心灵的结构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状态而且是作为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而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其组织结构和功能活动从无到有,又从多到少,从简单到复杂,又逐渐向比较简单回复。下图所示意的是存在于这一过程中间阶段的心灵基本组织关系。

 

图(1)  人心灵的基本组织关系

位于图中内环和外环之间的区域代表心灵的遗传部分。内环内的区域代表心灵的获得部分。外环外的区域代表心灵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但人体以内的部分。三个扇形区分别为感知脑(SB),情绪脑(EB)和行为脑(BB)。标记为0的是中心记忆,1是情绪脑的记忆区,2是感知脑的记忆区,3是行为脑的记忆区。标记为7,8和9的锥形区是中介脑,4,5和6是各个中介脑的记忆区。蓝色条块是意识产生的部位。

如上图所示,人的心灵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称为“感知脑”,“情绪脑”,“行为脑”,三个“中介脑”和一个“反馈部分”。感知脑与构成人体表面的感觉器官有较直接的输入联系。行为脑与执行随意运动的骨骼肌有较直接的输出联系。情绪脑与内脏和人体内环境有较直接的双向联系。中介脑是上述三个脑之间的联系。反馈部分与三个脑的遗传部分有较直接的联系,部分包括在图(1)之中,部分在其之外。上述的六个脑又都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称为“遗传部分”和“获得部分”。遗传部分由遗传记忆组成而获得部分则由获得记忆组成。虽然这两部分都既有秋宇宙变化又有纯生命变化,但各个脑的获得部分,不论是在进化上还是在个体发育上,都要比遗传部分出现得更晚,因而是心灵较新的组成部分。获得部分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亚部分,其中一个亚部分为各个脑所特有,称为各个脑的“周围记忆”,另一个亚部分仅仅为感知脑、情绪脑和行为脑所共有,称为“中心记忆”。中心记忆是未分化的或者是最新形成的获得记忆,含有对意识的实时记忆,是心灵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心灵结构的中心。任何向中心记忆区运动的杂Reex都是在进入心灵,而向相反方向运动的都是在离开心灵。从遗传记忆向中心记忆,获得记忆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呈板层状分布,称之为“记忆层”。越早形成的获得记忆在分布上越接近遗传记忆,在功能上也更像遗传记忆。上述各个脑和反馈部分共同组成心灵这一复杂SMB系统,它们本身又分别由很多不同的SMB系统所组成。组成各个脑的SMB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分别称为: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和人类系统。植物系统多具有MEM系统关系,含有很多遗传记忆和很少获得记忆,人类系统与之相反,动物系统则介于二者之间。情绪脑含有的植物系统最多,各个脑的遗传部分含有的动物系统最多,获得部分含有的人类系统最多。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输入,例如,中心视觉输入人类系统而周边视觉则输入动物系统。人类系统的输出主要通过锥体系,动物系统的输出主要通过锥体外系,植物系统主要通过植物神经和循环体液。三个不同系统之间似乎只有通讯而没有直接连接。以上所述人心灵的基本组织关系是本文的第九个猜想。

神经细胞可以通过长轴突与其它神经细胞或体细胞相连接,成年人脊髓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到足趾肌肉的轴突甚至可长达一米。从神经胚胎发育过程来看,两个细胞之间的这种长距离连接可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当它们彼此临近时形成的,之后,两个细胞胞体随着发育分离得越来越远,它们之间的连接逐渐发育延续为长轴突。因此,轴突越长的神经细胞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生成越早,越可能组成心灵的遗传部分,而轴突越短甚至没有轴突的神经细胞则生成越晚,越可能组成心灵的获得部分。甚至有可能,所有神经系统解剖层次上的宏观结构都是心灵的遗传部分,而获得部分仅仅存在于位于大脑皮质的部分神经细胞甚至神经胶质细胞的亚细胞微观结构中。其中情绪脑的获得部分位于大脑皮层的前额叶,感知脑的获得部分位于顶枕颞叶,行为脑的获得部分则位于二部分之间的大脑皮层。

 

二. 心灵的基本组成成分

当一个人的心灵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时,例如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们可以说:“我知道”, “我懂”,“我愿”,“我想到” ,“我记得” ,“我是”,“我做”等等,但是在同一心灵的各组成成分之间或者它们的相互作用中,“我”这个主语以及所有与其共同使用的那些谓语动词却不能再使用,因为同一心灵的各组成成分都已经是在“我”之内,而且,这主语和其谓语在这样一个“我”之内并不能分而为二。“心内无我”应该是帮助我们理解心灵的第一法则。按照这一法则,心灵可以感受环境变化但在其内部却没有一个感受者;心灵中可以呈现各种意识但是却没有这些意识的观察者;心灵中储存着记忆但却没有记忆的收藏,管理和使用者;行为可以起始于心灵但是心灵中却没有行为的发起和指挥者。心灵只是一个由许多SMB系统所组成的生命局部环境,其中唯一存在着的只有这些感受、意识、记忆、行为,以及它们的中间产物。任何心理现象所表现的都仅仅只是它们本身在心灵内部自在自为,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生命变化,形式变化和位置变化。

感受和行为是本质相同但来源和运动方向都不同的杂能量,在本文第四章已讲过。

与感受和行为所不同,意识是一种产生于心灵内部春生命活动的杂能量,既不是被输入心灵也不会被输出心灵。意识的产生起始于来自感觉器官的能量输入或者是来自心灵的输出部分的能量再输入,但是它们都仅仅激发和调控意识的产生却并不直接成为意识本身。每当意识出现时,心灵并不是获得或感觉到这一能量而只是在产生它。感觉性意识可以比拟为产生于电视显像管灯丝的热电子而来自感觉器官的输入则可比拟为来自天线的电视讯号,与屏幕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图像的是那些热电子而不是电视讯号本身。感受的输入是感觉器官将环境对人体的作用进行分析的结果,但意识的产生却是对这些分析结果的综合。电视机前可以有人观看,但在心灵中却没有一个自我或一个灵魂在那里观看意识。意识生成后即离开感知脑的遗传部分而进入其获得部分,并在那里与获得记忆相互作用。我们的一切主观体验,不论是与感觉器官、内脏器官或运动器官有关的感受,思考的结果,还是回忆,都无非是一种意识。发生与睡眠中的梦和催眠术中的意境都是意识。所谓的濒死体验也是一种意识,但是,是在心灵没有或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意识。虽然意识是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环节,但仅仅意识本身并不能感觉或识别,并不能记忆或回忆,并不能思维或支配运动,更不能驾驭或代表整个心灵。意识并不神秘也不为人类所仅有。它不仅可产生于人心灵中,也同样可以产生于任何具有获得记忆的其它动物的心灵中。

因为意识是杂能量的产生,所以它在性质上应该不是轴突中的神经电冲动而可能是细胞胞膜内的除极化变化。意识产生于感知脑遗传部分,见图(1)。这个部位或者是丘脑中发出丘脑皮质束的神经元或者是接受丘脑皮质束的神经元。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说,只有具有大脑皮层的生物才可能具有意识,或者说,意识是与获得记忆是一对在生物进化上和个体发育上共同发生又相互依存的功能性状,没有获得记忆的生物也就没有必要具有意识了。

在心灵获得部分的不同亚部分之中和之间同样有杂能量的产生和交流,但这些杂能量既不是意识也不是行为,可以称为“潜意识”或“潜行为”。潜意识与意识和行为之间只有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当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向心灵的输入和离心灵的输出时,潜意识也可以如同意识一样在心灵中呈现,就好像太阳落山后,月亮和星星就可以显现出来一样。在主观体验中呈现越强烈的是越像纯能量的杂能量,反之则是越像纯物质的杂物质。意识是心灵中同时存在着的不同杂能量中最像纯能量的杂能量,因此,尽管心灵中同时可以有多个杂能量作为潜意识而存在,尽管任何潜意识都有可能成为意识,但是在同一时间点上心灵中只可能有一个杂能量作为意识而存在,这是理解心灵的第二法则。在正常情况下,意识是心灵中最像纯能量的杂能量而遗传记忆则是最像纯物质的杂物质,潜意识和获得记忆则介于此二者之间。相对于意识,潜意识则成为杂物质;相对于遗传记忆,获得记忆则是杂能量。心灵中与心灵环境中的杂能量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

觉醒和睡眠状态的相互交替是整个人体的一种节律性变化。在睡眠中,整个人体的工作模式由从外界获取营养改换为利用营养来维护自身,特别是维护那些负责从外界获取营养的感觉和运动器官,以及支配这些器官的心灵获得部分。觉醒和睡眠状态的相互交替伴随着心灵内部能量环境的变化。如同人体的其它任何部分都需要在特定能量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一样,心灵有两个域值高低不同的能量环境,构成该环境的能量可以称为“觉醒能量”。觉醒能量均匀和广泛地产生于心灵内部,为心灵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基础能量环境。在高觉醒能量状态时心灵中春生命活动占优势,在低觉醒能量状态时则相反。当心灵由觉醒状态向睡眠状态转变时,觉醒能量逐渐降低,中心记忆的功能活动首先受其影响而减弱终止,随后是各个脑的获得部分,最后则是心灵的遗传部分;当心灵由睡眠状态向觉醒状态转变时,觉醒能量均匀上升,但是首先是心灵的遗传部分的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后是各个脑的获得部分,最后才是中心记忆。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觉醒能量会有规律地升高又降低,表现为遗传记忆,形成比较早的获得记忆,以及少数比较新的获得记忆的功能活动。但中心记忆和大部分接近中心记忆的获得记忆只有在觉醒后才会有功能活动。意识和睡眠是心灵中不同能量的功能表现,因此做梦并非睡眠所必须,并非感知脑和行为脑的自身维护所必须。意识和行为不仅可以产生于觉醒状态也同样可以产生于睡眠状态,睡眠中的意识称之为“梦”,睡眠中行为则称之为“夜游症”。

觉醒能量,感受,意识,潜意识和行为(包括语言表达和肢体运动)等杂能量可以共同称为“心灵能量”,简称为“心能”。不同的心能只可能与各自相应的遗传或获得记忆相互作用,而不能直接由一种心能直接转化为另外一种。除了觉醒能量以外,作为杂能量的心能不仅具有一定的时间过程而且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构成共同空间结构和连续时间过程的心能称为一个“心量子”,是心能的基本单位。按照上述的第二心灵法则,虽然在心灵中同时可以有很多心量子存在,但是却不可能有两个心量子同时作为意识而存在。

按照上述的第一法则,心灵并不选择或集中在意识的某一特定部分上,在心灵功能活动中根本不存在什么可以被称之为“注意”的东西。通常所说的“注意”只是心灵的产物,而并非有一个“自我”在活动。所谓的外显性注意只不过是一种行为,是心灵向感觉器官输出的行为,而内隐性注意则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选择。作为一种现象,注意的转移与以下将要讲到的心能循环有关,是按照第二法则原有心能循环的中断和新的中心处理过程的开始。不论是外显性还是内隐性注意,都似乎在提示我们,在心量子的质变化和量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关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只能做相反的变化,因此一个心量子质量的度应该是一个常数。

相对于心能,记忆是组成心灵的杂物质。作为杂物质,记忆表现为心灵的结构,或者说,心灵的所有结构都是它的记忆。记忆是在心灵这一生命局部环境中的生命的物质成分和直接物质环境,而心能则是这些生命的能量成分和直接能量环境。心灵中的春生命消耗记忆产生心能,而心灵中的秋生命则消耗心能产生记忆。两种生命都发生生命的量变化和质变化,并不断导致心灵内部生命局部环境的重组。心灵的生命局部环境与人体内其它任何生命局部环境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作为杂物质,记忆的功能与其形态结构有关。记忆的形态结构可以随着作用于其的能量的强弱不同而不同。作用于记忆的能量可以分为状态能量,操作能量和创造能量。创造能量导致记忆的生命变化,操作能量导致记忆特异性形式变化而状态能量导致记忆普遍性形式变化。觉醒能量是状态能量,心能都是操作能量,其中的意识和潜意识同时还可以是创造能量。依照所含状态能量的不同,记忆与操作能量和创造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生命变化,形式变化或位置变化。例如,不论是在睡眠还是在觉醒状态,意识都可以被产生,但是,因为缺少觉醒能量作为其基础,在睡眠状态下所产生的意识通常只是操作能量而不能成为创造能量。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梦往往不能被作为新的记忆而保存下来的原因。

记忆分为遗传和获得两种。虽然在胎儿心灵中生成的主要是遗传记忆,但这并不是这两种记忆的不同之所在,遗传记忆是基因所决定的不同细胞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灵结构,而获得记忆则是心灵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灵结构。遗传记忆是心灵的变化方向不可逆的结构,与其相关的心灵活动表现为本性;获得记忆则是心灵的变化方向可逆的结构,与其相关的心灵活动表现为习性。相对比之下,遗传记忆更像秋宇宙,而获得记忆则更像纯生命。因为获得记忆的产生是意识或潜意识与遗传记忆或已经存在的获得记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它也就并非是或者并非仅仅只是意识或潜意识内容的一个完整和精确的复制品,而是对意识内容进行类似于统计学中那种随机抽样和相关关系处理的结果。关于记忆活动的统计学效应,请参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既然记忆的不是意识或潜意识的内容,那么回忆时所得到的内容也就不是已经保存在记忆中的现成资料,而是在回忆时刚刚产生出来的意识。

心灵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以解释为心能与记忆的相互作用和作用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和作用结果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现在作用于过去而产生将来,这是理解心灵的第三法则。以上三个法则共同为本文的第十个猜想。

 

三.心灵的基本功能活动

心灵的功能活动可以分为本能和智能两类。本能活动是遗传记忆的生命活动而智能活动则是获得记忆的生命活动。这两类活动彼此类似,并行进行,又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前者是后者的起点和方向而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发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界限而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和完美,前者决定后者的本质而后者决定前者的形式。除了获得记忆本身的功能活动之外,心灵的其它任何功能,诸如:睡眠和觉醒状态的交替,意识的产生,注意的转移,以及语言和行为的输出等等都是心灵的本能活动。即使是获得记忆,其在心灵内的产生,存在和变化也都无不以人心灵所特有的本能为基础。心灵的任何产物都是智能活动和本能活动的共同结果,因而并不会有什么纯智能的心灵产物。

 

 

图(2)  心灵的整体功能

在心灵的功能活动中,心灵环境和心灵获得部分是为心灵遗传部分所分隔的两个在功能上可比的部分,它们与心灵遗传部分发生类似的相互作用,共同产生人的知与行。

 

在心灵的遗传部分之间,情绪脑和行为脑与感知脑的功能关系就如同感知脑与外环境的关系,而情绪脑与感知脑和行为脑的功能关系就如同行为脑和外环境的关系。情绪脑的遗传部分具有其自己的感觉输入和行为输出系统,协调心灵和身体其它部分的功能活动,同时又是心灵本能活动的中心。

在心灵的获得部分之中,最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形成记忆和遗忘。形成记忆是心灵的获得部分之中或者获得部分和遗传部分之间的结构由简单向复杂的变化,遗忘是方向相反的变化,但二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变化。记忆不断形成又不断消失,但在数量上形成的记忆总是会超过消失的。在心灵形成的早中期,获得记忆主要是在遗传记忆之间形成,而后则越来越多记忆在原有获得记忆之间形成。对形成于获得记忆之间的记忆来说,形成越早的获得记忆在功能特性上越像遗传记忆。

记忆不断形成又不断遗忘的效果就如同对意识的变化进行了一种统计学的处理,处理的结果是在心灵的获得部分中形成各种模拟存在,模拟心灵环境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各种不同实体和它们的属性,称为“统计实体”,或者是模拟过程的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称为“统计因果”。尽管统计实体和因果是对心灵环境的模拟,但是它们并不应被看作是所模拟的实体或因果在心灵环境中存在的证明或反证。在这些统计实体和因果的基础上,感知脑中的生命活动可以模拟环境对其遗传部分的作用关系,称为“内世界”;情绪脑中的生命活动可以模拟人体其它部分与其遗传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内身体”;行为脑中的生命活动可以模拟其遗传部分对环境的作用关系,称为“内行为”;而中介脑获得部分中的生命活动则可以模拟以上三个脑遗传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内关系”。内世界、内身体、内行为和内关系共同组成一个位于心灵内部的镜像整体,称为“内整体”。内整体是处于生命状态的获得记忆,统计实体是活的记忆,既不同于纯粹的获得记忆也不同于意识。在觉醒状态下,内世界、内身体、内行为和内关系中的统计实体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或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动和自主地进行模拟活动,自动和自主地与心灵的遗传部分相互作用,同时,意识能量不断加入而行为能量又不断离开它们的活动,潜意识不断在它们之间交换,从而使它们的模拟活动又都受到环境向心灵的输入和心灵向环境的输出的激发,强化,引导,调节,制约和止息。总而言之,获得记忆所保存的是统计实体,统计实体的属性或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获得记忆活动所产生的是统计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整体的功能活动是对作用于相关遗传记忆的心能的作用做时间或空间上的补充,并把这种补充的结果再反馈给遗传记忆。内整体内的模拟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分别称为“限制性信息场”和“超限制性信息流”,而超限制性信息流又可以分为“超空间限制性信息流”和“超时间限制性信息流”。限制性信息场是输入到内世界,内身体,内行为或内关系中的特定杂能量(意识或潜意识)所激活的一群相关的统计实体,组成内整体的整体活动的一个部分,按照被激活的统计实体本身的属性活动变化,是对该杂能量的回忆,识别,是相应的信息流活动的空间。超限制性信息流是模拟该杂能量在该限制性信息场中的状态,运动,以及与该信息场的相互作用,是内整体中的个体活动,按照该特定杂能量本身的特性活动变化,是对该杂能量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补充。与同一个被输入到内整体中的杂能量相关的信息场和信息流是一个功能上的整体,共同称为一个“信息炉”。信息炉形成之后,其信息场和信息流相互作用并生成一份杂能量产物和一份杂物质产物。其杂能量产物会从所在的内整体那一部分输出到其它部分进一步处理,该信息炉可以随着这一输出而消失,而其杂物质产物则遗留为内整体中获得记忆的改变。

信息炉中限制性信息场的活动识别输入杂能量中复杂信息,使信息流在一个最有效的经验和知识范围内活动,并抑制与这些经验和知识相矛盾的识别,解释,判断或行为的产生。信息炉中信息流的活动是对输入杂能量的时间性或空间性信息补充。在内世界中,信息炉产生于意识的输入,信息流向过去方向的时间性补充可以产生对意识发生原因的解释,而向将来方向的补充可以产生对意识变化结果的预料,空间性补充则产生对意识由整体到细节,由局部到全局,或者由此及彼的理解。在内身体中,信息流的活动从时间和空间性上补充自身与输入杂能量之间的关系。在内行为中,信息流从时间和空间性上补充与输入杂能量相应的行为。人心灵的强大,既不在于它能感受或作用于环境,也不在于它能存储或支配极大量的信息,甚至不在于它能如影随形地模拟外环境的运动和变化,而仅仅在于它通过感觉器官在时间空间上有限的能力所间接地知道或者通过运动器官在时间空间上有限的能力所间接地做到的那种能力之中,仅仅在于它超越感觉和运动器官的有限而无限地去创造的那种能力之中,仅仅在于聚集这些间接能力的那种间接的目的之中。

信息炉可以发生于内整体的任何部分而在内整体中也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与不同意识相关的信息炉。信息炉是组成内整体的个体,而内世界、内身体、内行为和内关系则是不同信息炉的集体。内世界中信息炉的产物是对意识中复杂信息的解释;内身体中信息炉的产物是对来自内世界的解释与身体的复杂关系的判断;内行为中的信息炉的产物是与内世界的解释和内身体的判断相对应的复杂行为。因为情绪脑另外具有本身自己的输入和输出,所以,来自内世界的解释不仅可以激活内身体中一个完整的信息炉也可以仅仅是其限制性信息场或超限制信息流。内身体本身的输入所激活的不仅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炉也可以仅仅是其限制性信息场或超限制信息流。与内世界所不同的是,在内行为中,信息炉的限制性信息场往往为来自内世界的解释激活而其超限制信息流是对来自内身体的判断的模拟。

一个信息炉可以具有春生命或秋生命的性质。意识的输入能够选择性地增加内整体的局部环境中的能量,并进一步增加其中春生命的活动;行为或语言的输出则能够选择性地减少内整体中的能量,并进一步增加其中秋生命的活动。行为或语言的输出对内整体的活动具有与意识的输入同样重要的影响。当不能得到适当的形式,方式和机会表达时,内整体中的能量和春生命活动的增加会导致其局部环境的重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重组会导致新的创造,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导致获得记忆的病理性改变,甚至进一步导致遗传记忆的病理性改变。 

行为脑的行为输出可以导致人体外环境的变化而情绪脑的行为输出则可以导致人体器官和内环境的变化。情绪脑的遗传部分具有自己独立的感受和行为能力,输入和输出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遗传记忆的复杂SMB系统,功能上则产生着人体的遗传性整体行为。其它许多动物也都具有与人情绪脑遗传部分同样或类似的器官。

作为内整体活动产物的潜意识并不能作为语言或行为直接或完整地输出到心灵以外,而只能与情绪脑或行为脑的获得部分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内整体活动的产物被部分地和分批地解释并翻译为情绪脑和行为脑遗传部分的语言输出或行为输出。对同一个内整体活动的产物,情绪脑和行为脑往往同时以各自不同形式的语言输出。情绪脑遗传部分输出的语言称为“O语言”,行为脑遗传部分输出的语言称为“M语言”。它们不仅可以作为语言输出,还可以作为意识再输入心灵获得部分,但绝不会同时既被输出又被输入。O语言是人与很多动物共同具有的语言,可以用于人与某些动物之间的交流;M语言是一些人之间共同具有的语言,可以用于那些人之间的交流。O语言比较简单,内容无非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对内整体产物的表达比较完整但不够精确。M语言十分复杂,依照人们生活所在地的不同,受教育的不同,从事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如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方言,行话,以及有声语言以外的形象或抽象形式的表达,对内整体产物的表达比较精确但不够完整。人对O语言的使用是生而知之而对M语言却需要经过习而得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O语言可以单独用以而M语言却往往需伴随着O语言使用。不同人对不同人的O语言的感受和用O语言来向不同人表达的能力有天生的不同,这种不同很难为后天的学习所改变。能用O语言彼此交流的朋友才能获得诚挚的友谊,能用O语言彼此交流的夫妻才会拥有幸福的家庭,能用O语言彼此交流的人们才能组成一个强大的民族。

 

图(3)  心能循环

SBH感知脑遗传部分,SBA感知脑获得部分,EBA情绪脑获得部分,EBH情绪脑遗传部分,BBA行为脑获得部分,BBH行为脑遗传部分,IBA中介脑获得部分,IR内反刍,ER外反刍。

 

刚出生时,人心灵中还没有或仅有极少获得性记忆,意识直接与遗传记忆相互作用并生成行为输出。随着人经历和知识的增加,在不同脑遗传记忆之间会形成越来越多的获得性记忆,心能在心灵中流动的主要路径也随之而变成:意识首先与感知脑获得部分中的获得记忆相互作用,然后再到情绪脑或行为脑的获得部分进一步处理,最后经它们各自的遗传部分输出。从意识,经过获得记忆,最后到情绪脑或行为脑的遗产部分的这一功能过程称为“中心处理”,中心处理的路径则称之为“中心思路”。虽然心灵中也有不经过中心思路的处理过程,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人的其它智慧都仅仅只是中心思路的功能表现。

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是内整体所输出的杂能量产物反馈回中心思路并再次与获得记忆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由情绪脑或行为脑的遗传部分反馈回中心思路的过程称为“反刍”,反馈的不同路径统称为“反刍思路”,详见图(2)。反刍是不同脑之间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反刍不仅可以通过心灵内部而且还可以部分地通过心灵外部途径进行,前者称为“内反刍”,后者则称为“外反刍”。例如,绘画的过程就是一种通过手的输出和眼的输入的动作-视觉性外反刍。女性的思维往往比男性更趋向于采取语言-听觉性外反刍,她们正在想的往往就是她们正在说的,输出的语音再通过听觉器官的输入而完成外反刍。

心能通过中心思路和不同反刍思路循环并反复与获得记忆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可以简称为“心能循环”。完整的心能循环包括意识,中心思路,行为和反刍思路,其中的意识和行为是心能循环的多可能性环节而两个思路则是心能循环的多决定性环节。心能循环是心灵最根本的整体功能活动。不仅任何思维过程都由一到多重心能循环组成,对往事的回忆,滔滔不绝的一番讲演,或者一气呵成的武术套路动作,也都既不是自身连续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输出,在本质上都同样是一种外反刍,也都是由一到多重心能循环组成。用另外一句话来说,不论是思维,回忆,语言表达还是行为动作的过程,虽然看起来是连续的但实际上却都是由多个外反刍的心量子组成,在其中每一个心量子和另一个心量子之间都间隔着一个中心处理过程。从心能循环的角度来看,知和行并不是两件孤立的事,在时间上,知和行是一个连续心能循环过程的两个环节,在空间上,任何知都含有行,任何行也都含有知,知是行加上环境而行是知加上心灵。

一个信息炉的杂能量产物和杂物质产物相互分离后,其杂物质产物仍然可以作为一个不含信息流的信息场单独存在,是一种处于E亏状态的信息场。这种信息场可以是心灵对即将要通过反刍思路而输入的特定杂能量的一种预料和期待,是对于会接受到特定输入的一种有准备状态,是连续的思维,表达和行为动作的重要环节。

以上所述心灵的功能活动是本文的第十一猜想。人的心灵等于心能与表现为人脑中特定结构的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作用的结果,这是Reex的心灵公理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从意识到记忆,心灵在本质上是一个微小的亚秋宇宙,相应地,心灵的全部外在环境则可以被理解为一或多个宏大的客观心灵。这个客观心灵同样是由遗传记忆和获得记忆组成,其获得记忆部分则可以被称之为“外整体”。外整体也具有与内整体相类似的性质和活动,也是一种存在于遗传性记忆基础上的获得性记忆,既具有自己独立的活动又受人心灵的影响。外整体和内整体之间相互交流杂能量,导致彼此之中杂物质的质和量的改变。

人类习惯于把自己视为万物之灵长,天生具有创造的能力和主宰的权力,其实这并不很正确。不论是从秋宇宙的微观或宏观的层次还是从其初始或终极的界点来看,人与其它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以及其它任何存在着的物质和能量之间都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同样只是秋宇宙全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秋宇宙特定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作为高组织生命的人类已经、正在或将会创造出什么前所未有的事物,人和人的心灵本身仍然为存在于它们之前的高能量和高组织生命所创造,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它们的活动和变化的延续,最终都必须遵循和追随秋宇宙的发展和变化。人类连同其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在下一个冬宇宙来临之前全部消失并将在其之后的秋宇宙中再次出现。因此,不论是任何个人或整个人类的存在都只有相对的意义而没有绝对的意义。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个人或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类行为的共同道德准绳,真善美的判断标准,以及科学、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都不仅仅存在于我们自身中,而是更完整地存在于人类与年循环的相互关系中,特别是与秋宇宙的相互关系中。我们是秋宇宙的一个部分,秋宇宙也是我们的一个部分。这是本文的最后一个猜想,也可以称为Reex的人类公理,至此,本文也就到了它自己的最后终结之处。

 

 

 

 

 

上一篇文章探讨了天地万物,包括人和人的心灵,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天地万物,他人,自身,甚至人的心灵都不不可能比一个自我更真实。接下来这篇文章所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自我,中极一元论的自我。

 

 

 

 

 

 


第六篇  自  我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各样的生物,特别是各种动物,似乎它们无一不围绕一个中心而生活着,那个中心可以被称为“生物性自我”。由生物性自我所导致的行为,无论形式上有何不同,本质上都相同,都无非是“为我”。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生物性自我和“为我”的行为,才有了达尔文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有了地球上今天这样一个活跃着八百万不同物种的自然环境。

虽然人与其它动物一样,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但在“为我”的能力上却大不相同,其它动物“为我”的能力是不变的而人的能力却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大。当“为我”的能力守恒不变时,自我会导致一个自然环境中充满不同物种,使不同物种和谐共存。在这一环境中,一种动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物是对环境的保护,是符合天理的行为。在这一环境中,原始人类的自私和“为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合理的。这种自然环境的存在,本来就是不变的生物自我与不变的生物能力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节制的结果。然而人的能力并不是不变的,随着人对知识的积累和对工具的发展,随着人的获得能力越来越多地超越其遗传能力,自我的作用也就逐渐由对自然和谐的创造而转变为对其的破坏,使人越来越无法与大自然和谐存在,越来越无法彼此和谐存在,也越来越无法与自己和谐存在。

在其它生物,是“为我”的能力约束了它们的自我,而在人类,却是自我危及能力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人类的获得能力,古今中外,有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改变人的自我,例如:王朝帝国对帝王统治的神化,江湖帮会对兄弟义气的推崇,企业组织对团队精神的宣扬,等等。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则是孔夫子的教化:儒学否定人天生就具有的自我而肯定一个后天获得的自我,认为人的自我只存在于家庭或社会关系之中,特别是在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之中;儒学否认人与人之间天生平等,宣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因此,为臣者应尽忠,为子者应尽孝,为妇者则应谨守三从四德。《曾文正公全集》中说得更清楚:“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但所有这些办法往往不过是“以人之公谋己之私”,甚至是“夺众人之志以遂一人之愿”,最终都没有真正改变人的自我。

相比之下,耶稣基督所采用的方法也许更好一些。耶稣的方法依靠人的本性,要用上帝来取代自我在心灵中的中心地位。人都天生怕死,怕苦,怕劳动,但却又必须劳动才能生存,要经历艰难困苦,最终都难免一死。按照圣经中所说,人不喜欢却又不得不承受的这一切原来只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在亚当被逐出伊甸园时,上帝对他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那么,人如何才能获得上帝的宽恕,脱离苦海,重返天堂呢?耶稣回答说,无论何人,只要秉持他的教导,都会得到上帝的宽恕。圣经新约中记录了耶稣对门徒们的许多教导,首要的是“爱主你的上帝”,其次则是“爱人如己”。将“信主”与“爱人”结合在一起是耶稣的一大创造,是圣经新约中千言万语的精髓。就是这样,对上帝的信仰通过耶稣的博爱而转化为摆脱自我束缚的动机和力量,对上帝信仰越虔诚的基督徒,在精神和行为上自然也越无私。

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基础正是耶稣方法的高明之处,但也是其死穴,因为任何宗教信仰都与理性和智慧水火不相容,而摆脱生物性自我的束缚正是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本性之间的对抗。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释迦牟尼的方法又比耶稣基督的更好。释迦牟尼的方法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要用智慧直接破解自我。正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反复强调,“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其中这一切法无我”的意思就是说,在一切事物中都没有什么可以被称之为“自我”的存在。如果真的如释迦牟尼所说,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可以作为自我而存在,那么灵魂、地狱、天堂、上帝等等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用了。

仔细考究起来,自我之所以被认为是自我,所依据的无非是以下这么几条理由:第一,自我是一种守恒不变的存在,幼年时的,青年和成年时的我,与老年时的都是同一个我,甚至生前死后都不会有任何不同其实,身体的任何成分都既不断合成又不断分解,任何结构和功能都日新月异,每一瞬间存在着的都是一个重新产生出来的人。第二,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其实,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又通过子女而再延续,在过程上并不独立;每个人又都与其他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在状态上也不独立。第三,自我是一个同一和不可分的存在。其实,人的本性、习性、意识、情绪、记忆、语言和行为都是心灵不同部分与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第四,自我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众生芸芸,“我”却只有一个。其实,人体都是由蛋白质、脂肪、糖、核酸、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和气体组成。这些成分,无论是组成这个人的还是组成那个人的,都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与组成其它动物或无生命物体的成分也没有什么不同。第五,自我是人体的主宰。其实,人体的各个部分既分工又合作,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控制,其中没有任何一部分仅仅控制而不被控制。第六,我们的意识和我们对身体随意运动的支配证明了自我的存在。其实不然。意识产生于这样一个过程:第一步,身体内外的变化作用于感觉器官。第二步,感觉器官把自己的感受综合汇报给心灵。第三步,在心灵中,来自感觉器官的报告以图像、声音、嗅觉、味觉、触觉或其它方式呈现为意识,就如同电视天线接受信号,信号输入电视机,最终在电视屏幕上呈现为图像一样。当然,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感觉输入的结果,也可以由思考或回忆引起。无论如何,意识在心灵中的呈现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有一个自我在心灵中感受着意识的呈现,这就如同一个开着的电视机并不是有人在观看的证明一样。同样,随意运动也不是自我存在的证明,请做这样一个实验:把你的手臂慢慢举起,与此同时,请仔细注意你在自己心灵中都做了些什么。你将发现,在举手过程中,你只能感受到自己手臂的抬起,但却说不出,你主观上做了任何事情而导致手臂的这种运动。不仅意识和随意运动如此,同样也没有任何主观证据来证明思考或记忆是自我所为。总而言之,无论是人体还是心灵都不等于自我,而上面所说的那样一个自我的存在,不论是从客观上还是从主观上都无法被证实。

释迦牟尼的“无我”所否定的是作为实体而存在的自我,但生物性自我却是作为相互作用而存在的自我;释迦牟尼的无我所否定的是超自然的自我,但隐藏在生物性自我中的却正是自然本身。无论如何,生物性自我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人性自我的存在都不因此而被肯定或否定,因为人性自我并不等于生物性自我。作为生物自我的主要是生物体内遗传记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作为人性自我的却主要是人心灵中获得记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生物性自我可以是其它所有动物唯一的自我,但却不是人所仅有,人性自我既包容又超越生物性自我,因此既本性自然又理性智慧。如果人类的获得能力还可能也有必要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事情应该是认识和唤醒人性自我,而不是压抑或否定人的生物性自我。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性自我是一个自在却还没有被自知的自我,但也有不少人早就认识到了它的存在。在西方,人们对人性自我的理论性认识就蕴藏在哲学的中极一元理念(Neutral Monism)之中。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极一元理念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彻底的一种哲学理论,但知道这一理念的人并不多,理解它的更少,即便在哲学家们中也是如此。这一理念在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年--前546年)的思想中已经绽露萌芽。在他前后的大多数著名哲学家如泰勒斯,阿那西美尼,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和德莫克里特,都局限在一条大同小异的思路上,也就是:任何宏观实体都是由具有独特属性的微观实体所组成,而阿那克西曼德却与他们都不同,他认为,世间万物在本体上是一元的,这一本体可以具有无限不同的属性,但又不受限制于任何属性。中极一元理念有两个定义,其中的基本定义正是根源于阿那克西曼德的属性相对论,这一定义说:存在是一元的,但其本身却非物质也非精神,或者说,既非纯物理的亦纯心灵的。阿那克西曼德去世两千年后,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年—1677年)首次提出属性二元论,认为:唯一存在着的是一个一元整体,而物质和精神只是这个一元存在的两种不同属性,这个一元存在还有其它不同属性,但我们能够认识的却只有这两种。斯宾诺莎思想中所含有的属性相对论孕育了中极一元理念另外一个定义的产生,是对上述基本定义的补充,这一补充定义说:人心灵与心灵环境之间的一切都同时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或者说,同时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灵的。这一定义十分重要,其中包含了中极一元理念与其它哲学理论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无论是唯物论、唯心论还是二元论,都无一不以纯物质的或/和纯精神的属性为基础,而只有中极一元理念把自己建立在杂属性的基础上。例如,虽然属性二元论和中极一元理念都承认物理和心灵属性的存在,但在属性二元论那里,物理的和心灵的是两类并立的纯属性,而中极一元理念的补充定义却认为,所有已知和可知的属性都同时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灵的,都只不过是心灵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和相互存在。

在中极一元理念中,随着相互对立的纯物质客观和纯精神主观的共同消失,世间万物便与人的心灵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个杂属性整体,如同《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每个人性自我都是这个杂属性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其中一个特定心灵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存在着,因此既属于心灵又属于心灵环境;既存在于人体内又存在于体外;既是过去又是将来。以心灵或人体为界限划分出“我”和“非我”的观点与做法都是不应该的,因为那是对自我另一半的盲目和背弃。

中极一元理念的补充定义认为,虽然人性自我作为特定心灵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存在,但无论是这一特定心灵还是其环境,都不可能比这些相互作用更真实。因此,我们既不应该被心灵所束缚,也不应该被自身、他人或万物所束缚,而应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存在于万物和心灵之间,存在于他人和自身之间,存在于过去和将来之间,存在于化彼为此的过程之中,又存在于化此为彼的过程之中。

世间万物有存有亡,人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人性自我每一瞬间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生生死死,追求一个超越生与死而存在的自我,最终不过是自欺欺人。也正是因为有生方有死,有死而有生,所以,人性自我对死亡只有尊重而没有恐惧,人性自我对最终死亡的理解就在其对现在的认真之中。一个对死亡的必然性感到恐惧的人,必然沉迷在一个虚幻的自我之中,必然在动物本性的奴役之中,必然在世间万物的束缚之中,必然没有生活在现在之中。

中极一元理念的基本定义与补充定义之间的不同决定了,人性自我既不能全知也不会全能,任何对终极的知或能的追求只是在改变着心灵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是在改变着人性自我。任何对心灵的改变都改变着自我,任何对心灵环境的改变也都改变着自我。然而,作为一个什么样的自我而存在,却又不仅仅在于如何创造和改造自己的心灵和心灵的环境,而在于具有彼此相应的心灵与心灵环境。一个仅仅具有伟大心灵环境的自我并不因此而伟大,一个具有渺小心灵环境的人性自我却未必渺小。

佛教宣扬说,人生皆苦,无休无止,没有什么乐可言。其实苦与乐相互依存,没有苦就不可能有乐,没有乐,苦也无法单独存在。苦乐是为人而生,人也是为苦乐而生。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我们这个世界中就总是会有苦,也永远会有乐,无论是上帝还是魔鬼,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科学家,谁都不能创造或消除,减少或增加整个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乐与苦。例如,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最多也只是使苦乐在时间或空间中分布得不平衡,使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乐多苦少,同时使另一部分人苦多乐少;使一个国家里的人乐多苦少,同时使其它国家里的人苦多乐少;使某段时间里乐多苦少而随后的时间里苦多乐少;使某一代人乐多苦少而随后的一代里苦多乐少。功利主义哲学家们主张,人应该追求欢乐而逃避痛苦,他们所主张的是一种以生物性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是残缺不全的人生,最终也并不能改变人类生活中苦乐的守恒。人性自我则不同,既不以一身之苦为苦,也不以一心之乐为乐,而是在努力创造自己欢乐的同时又主动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份痛苦。在它看来,既有乐又有苦才是完美的人生,既有自身又有他人和万物才是完整的自我,既存在于心灵中又存在于心灵环境中才是真实的存在,既有所作为又逍遥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

 

本文初稿曾发表于:欧华导报(Chinese European Post),总204期,第21版,2010年7月。

 

 

 

 

第七篇 

 

 

如果可以把男人分为“男”和“人”,把女人分为“女”和“人”,那么,许多男人想要的其实只是女人中的那个“女”,而许多女人想要的也许只是男人中的那个“人”。

从生到死,从小到大,女人中的那个“女”总是在变化着。女人刚出生时还不具有多少“女”,年老之后,具有的“女”又会越来越少,即便是在这之间的那些岁月里,女人中的那个“女”也不过是有时聚集得多些,有时又消散得多些,有时甚至全无踪影。女人真如同一株昙花,枝叶虽长青久绿,花朵儿却难得几时明媚鲜艳。

有谁知道这个“女”是从何而来,如何而来,又为何而来呢?或者真的如圣经中所说,女人是上帝用取自男人身上的骨肉所造。如果藏在女人身体中的原本就是男人的至亲骨肉,那么,对所有女人中的那个“女”,每个男人们都天生就担负着一份关心、爱护的职责。倘若一个男人的账本上只记些个肌肤之亲,房帷之爱,婚姻礼法或子女传承的事情,那么,不论他的女人怎么想,对其他所有女人来说,他都依然是个薄情负心之人。

爱美大概是女人的天性,为了一个张皮和几个曲线,女人们几乎什么事都愿意做,也什么都敢做。如果说,美丽仅仅只是一种身体表面的或者视觉性的东西,那么女人中的那个“女”中虽然美丽,但却又不仅仅只是美丽。从根本上来说,“女”是一个女人生命力的表现,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表现,因此,如果一个女人变得不美丽了,十有八九是她的健康出了问题,也许是在饮食、睡眠、体育运动或精神生活上有所不足或者过分,或者是这四方面不够协调。

无论女性的美丽在两性关系中有多么重要,男人爱女人的原因却并非仅仅是由于女人的美丽。首先,美丽只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只相对于某个或某些男人的心灵而存在,并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庄子·齐物论》中举例说:人人都认为,毛嫱和骊姬是大美女,但鱼儿见了,潜入深水,鸟儿见了,拍翅远飞,麋鹿见了,扬蹄奔离,四者之中又有哪个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如果女性的美丽可以比喻为各种花朵儿,那么想一想,世界上有没有一朵为所有人公认最美的花呢?俗话中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其次,如《孟子·告子上》中告子所说,“食、色,性也。”男人之所以喜欢女人,其实是受着自己天性的驱使。同性恋的男人便是一个反证,虽然也有男人的身体,但那些人却不会因此而喜爱女人。再者,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因为男人的天性或女人的美丽,还因为彼此理解,相互认同,结合能使双方都变得更完美。对两性间长久的幸福和谐来说,男女双方心灵上的匹配互补、相悦相通要比美丽更重要,比财富更珍贵,这其中的道理,不仅这世上的女人们都懵懵懂懂,就是男人们,至少在最初,也没有几个弄得清楚。

女人可以享受男人的爱,也可以利用男人中的这个“男”来谋取好处,但在有些事情上却应该另想办法。例如,一个女人如果仅仅靠自己所具有的“女”来获取一个丈夫,也许就不是一件很妥当的事情,以后,待到她的“女”太少而那男人的“男”太多的时候,或者当她的“女”不如别的女人那么多时,他们之间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合久必分”的事情,而一旦这类事发生,应受责罚的并非仅仅只是她的男人,这女人自己也有一些无法推卸的责任。须知,这样的爱恨离合原本都是同一个根源,除非是无这样的爱,方能无这样的恨,既然要这样的爱在前,那么又何必有失爱的悔恨在后呢?在这样一类的悲剧中,女人责备男人变心是没有道理的,而男人被责备变心则是很冤枉的,其实,之所以有这一番前爱后恨,始合终离的曲折故事,正是因为男人中的这个“男”始终如一,并没有改变。

女人们更想要的是男人中的那个“人”,这其实到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这男人中的“人”比那女人中的“女”更珍贵、稀少。虽然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男人,但并非每个男人都具有同样多的“人”,甚至并非在每个男人中都存在着这个“人”,在有些男人之中,存在着的不过是一只雄性动物。那么“人”与“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一切生物活动都围绕着两个目的: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二是繁衍自己的生命。其它动物主要依靠先天遗传的能力来到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而人类主要依靠后天获得的能力,包括:信息的聚集和应用──获得性的知的能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获得性的行的能力,以及理想的形成或生活目标的选择──获得性的目的。这获得性知和行的能力围绕着获得性的目的,便组成了存在于一个女人或男人中的那个“人”。

不论是“人”还是“性”,都可以有生、长、成、衰、灭的变化,虽然两者的变化并不一定同步和协调。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少不同的“人”和“性”,有的人,“人”多一点而“性”少一点,有的人相反;也有的人,“性”先长而成,有的人则相反。“人”的功能是维持生命,而“性”的功能则是繁衍生命。男性在繁衍生命上的使命是尽可能多地播种,而女性的生物使命却是使每个冒出来的小苗儿都能够健康发育、长大成熟。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责备男人太花心或女人太实际,其实不论男女,都同样受着自己生物本能的驱使,只不过生物本能驱使他们去执行的是不同的任务,甚至是相互矛盾着的任务。在现代社会中,舆论、道德、宗教和法律主要是对女性生物使命的保护,却不利于男性生物使命的执行,但如果想到,使一个卵子受精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实在无法与养育子女的千辛万苦相比,有这样一点点偏向其实也是应该的。

当执行维持生命的任务时,心灵处于一种想要获得的状态,而执行繁衍生命的任务时,心灵却处于一种想要给予的状态,想要给予自己所具有的,甚至自己。这种想要给予的不平衡心态会驱使一个人去寻觅一个异性,只有找到这个异性,才能使给予的心态进一步变为给予的行为,而只有给予的行为才能使给予者的心灵重新恢复平衡。相对于给予者来说,那个异性越完美,给予的行为会越彻底,给予者的心灵也会因此而变得越宁静,反之,给予的行为会有所保留,而给予者的心也难免动荡不安。

人只有这一生,人这一生可以爱无数次,爱无数人,也可以只爱一次,只爱一人,看起来都是爱,其实并不相同,就如同“爱”与“性”之不同。性关系是人们“男”与“女”的结合,而纯粹的爱却是男女双方“人”的结合,或者说,在爱情中,男女会跳出各自原来的自我,结合为一个共同具有的自我,既给予又获得。只爱一人的原因可以各自不同,而爱无数次的原因却一定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或她的异性自我,也就未必会比那只爱一次和一人的人更幸福。无论是性还是爱,可以自由选择,只是不能兼而得之。《诗经·国风·邶风·击鼓》中描述过一种爱,一种深沉、宁静的爱,说来不过八个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果有人希望得到这种爱,那就请更精心地呵护你们共同具有的那个自我吧,不要误把太多心血花费在“男女”上。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爱都会有点孤独,因为爱一个人与被一个人所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爱或者为爱而付出与被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当你为那个人而付出很多时,是你在还自己的情债,而那个人并不因此而欠了你什么。有的时候,一个爱也可以同时萌生在两个人中,但是,这既可以是那对男女的幸福,也可能就是他们的灾难。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也没有完美的女人,更没有完美的两性关系,纵然有,我们自己未必就是那完美的另一半,一生一世甜美、和谐的两性关系一定不是上天赐予的,却一定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一定是下功夫创造出来的。

无论爱是如何美妙神奇、绚丽辉煌,依然没有超出维持和繁衍自己生命的范围,因此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东西,不是什么纯精神的东西,更不是什么至高无上的东西。不仅爱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人的一切情感、情绪、欲望、好恶都是先天对后天的补充,都是遗传能力对获得能力的补充,都是以维持和繁衍生命为最终目的,我们不应该错把手段当成目的。

古往今来,人们忙忙碌碌,辛苦终身,所作所为不过是维持和繁衍生命两件事,或者是有意的,或者是受了身体的诱惑和强迫。可是,人又为什么要维持和繁衍生命呢?做了这两件事有什么意义?不做又能怎么样呢?维持和繁衍生命真的是一种目的吗?人生真的有目的吗?也许伯恩斯坦的话并没有错,他说:“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

生不如意,生不自由,人也可以一死,以死来摆脱生物本能对自己的驱使和奴役。可摆脱了之后又怎么样呢?死亡并不等于自由,死亡也不会使一个人对自己更满意,死亡只是一个自我彻底和永远的消失。人生如果空虚,死亡难道会比它更充实?

“生者空空,死茫茫,性、爱、名、利皆无常。人生忽然,终难住,我自何来,归何方?”读者朋友,当你对人感到失望的时候,当你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时候,希望你会回想起哲学中极一元论的这样一段议论,定会有所帮助:人生以中为极,一切事情都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开始和终结之间,心灵和心灵环境之间。一旦偏离中极而走向极端,人事自然会变得虚无缥缈,反之,只要我们努力生活在自我和非我之间,天性和理智之间,性和爱之间,行动和目的之间,有所求和自由自在之间,那么人生必然会真实确定,两性关系也会变得更深沉宁静

 

 

 

 

 

亚洲人与欧洲人有一点不同:欧洲人喜欢在一些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创建宗教,而亚洲人却喜欢在思想家和他们思想的基础上创建宗教,不论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如此。其实释迦牟尼并不是佛教的创始人,老子也不是道教的创始人,而是古代两位伟大的哲学家。作为全书的终结,以下再献给读者两篇短文,分别讨论作者对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金刚经的理解。祝愿读者们在自己的研修中获得更多开悟的喜悦。

 

 

 

 

 

 

 

 


第八篇  人 道

 

在黄河和长江两岸古老的黄土地上曾经活跃着一个宗教,后来的人们称其为“道教”。道教主要是以关于老子的传奇故事和他留下的一部《道德经》为幌子,做了不少谋虚逐妄的事情。两千多年来,信奉道教的老百姓们一直将老子作为神来顶礼膜拜,尊称为“太上老君”。求逢凶化吉的人向他虔诚祈祷,想升官发财的人将他隆重供奉,甚至在葬礼中给死者都还要念几遍道德经听。这些事现在说起来虽然很好笑,但从中到也可以感觉到老子和道德经在当时影响之巨大。老子当然不是神而是古中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在道德经中的教诲深深地渗透在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思维和行为之中,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传统最主要的一个源头。

关于老子本人真实而可靠的史料实在是没有多少。他的真实姓名可能是李耳或老聃,就如同“孔子”或“孟子”一样,“老子”是对老聃的尊称。他大约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也许当过周王朝管理图书文档的官员。据说《道德经》是老子路过函关时应关令尹喜的请求而写,书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天道和人道两类。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老子的宇宙模型,将世间万物的存在作为一个统一的,由简而繁的过程来解释,可以称之为“天道”。除此之外,道德经中大部分内容讲的都是人道,是关于帝王将相如何治理老百姓的道理,是关于智者如何驾驭愚民的道理,是关于绅士和学者们如何处世为人的道理。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意思是说,这人道原本依然来自于天道,所以也同样是天经地义。这个观点也许值得人们考虑,但老子对这种联系的具体论证却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例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又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及“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还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从天道中悟出的人道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弱者道之用。”因此只有处之于柔弱才能运用和获益之于道。道德经解释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然而我却觉得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而且与道德经中的其它观点相互冲突。其实,强者亦道之用。只用柔弱而不用刚强的天道是不完整的,因而只是一种局部的和暂时的东西,并不是普遍和永久的天道。

除了人道效法天道以外,在道德经中占据篇幅最多也最宝贵的思想都是对近代人所谓的“对立统一”的认识,用老子自己的话则是:“反者道之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的存在和活动表现为相反的状态或过程的相互关联。更具体点来说,在对空间状态的认识上道德经讲究的是相反相成,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丑已;皆知善之为善,斯恶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对时间过程的认识上道德经讲究的是物极必反,因而“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三条规律中最基本的一条。在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对立统一规律还仅仅处于它的萌芽状态。例如,阿那克西曼德曾提出,所有基本元素都相互对立。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唯心辩证法的开山鼻祖,但他的文章十分艰涩难懂。马克思是唯物辩证法的奠基人,但没有关于对立统一的专著。毛泽东的《矛盾论》,专门讲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律,不妨与道德经结合起来看,前者在辩证法的理论上讲得比较系统和全面而后者则比较偏重于实例和实用。道德经中的一些实例如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荐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过,不论是对老子的或黑格尔的辩证法,还是对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辩证法,都仍然应该加上一点点解释和补充,那就是:任何对立或统一,任何相反和相成都只存在于特定的心灵和心灵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因此,如果没有人的心灵或心灵的环境,自然就没有什么相反,也不存在什么相成,无论是唯心辩证法还是唯物辩证法都不会存在。例如,在一个心灵既不能感觉到也不能作用到的世界中,绝对不会有任何事物长或短,长短仅仅是二个客观事物在主观自我中连接的结果。不仅“相反相成”如此,“物极必反”中的“极”和“反”也是如此。因此,对立统一既是天道又是人道。

老子的物极必反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有根本地不同之处,前者没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题、反题和合题中的合题,因而表现为布鲁斯节律,而后者则表现为华尔兹节律。对这两种节律的详细解释,请参阅第五篇《猜想》的第四章。

老子的道与唯物辩证法也有所不同:首先,后者认为存在是一个整体,其一切组成部分都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其实这只是存在的一个状态,在其它状态中,也可以只有整体而没有组成部分或者只有组成部分没有整体。其次,后者认为存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其实这只是其过程的一个阶段,在其它阶段,发展也可以由复杂到简单。道德经认为,虽然道永远在循环往复地运动,但是其本身却并没有任何改变,如二十五章中所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强为之名曰”这也就是说,道德经的宇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恒动,而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却都需要内部矛盾作为动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其实存在着内部矛盾未必一定导致发展变化而没有内部矛盾就一定不发展变化,正如道德经第四十章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顺便补充一句,如果将对立统一律应用于粒子物理学,那将意味着任何粒子都是无限可分割的,即使在最小的粒子中依然应该存在着矛盾,因而不可能存在有最小的粒子,也就是说世间万物不可能有其微观;如果将对立统一律应用于天体物理学,那将意味着任何天体之外都存在着与其相反的天体,因而我们的宇宙也将不可能有其宏观。再仔细推敲一下还可以发现,如果对立统一律在任何时间点上都成立,那么,我们的宇宙将既不能有起点也不会有终点。由此可知,对立统一律即使成立也只能存在于时间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之间,以及特定心灵与其环境的特定关系之间。

孔夫子的名声和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与老子几乎同样,孔子讲的无非也是人道,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但孔子的人道是要建立一种习性,要用习性压抑甚至取代人们的本性,使人的行为趋向华尔兹节律。老子的人道却不同,是以人的本性为基础,是对本性的布鲁斯节律的认识和利用。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经中所描述的圣人都具有与普通人同样的本性,只不过为达到其私心所采用的手段与普通人相反而已。例如以下这几段中所说: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越有,既以与人己越多。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损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中有很多话,看完之后会引导人往更深一层想一想,而且也只有在这想一想后才会真正有所收获,但也有些话直接用去便会有很大效益,例如: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分,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从物极必反推导出一套阴柔的谋略:“将欲收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这大概是喜欢玩弄阴谋诡计的人们记得最牢,应用得最多的一段话,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应该是抗衡这种谋略最好的办法。

道德经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其中的“无为”不仅仅可以指的是自己无所作为,也可以指的是用自己的作为使他人无为。道德经第三章说的就是这后一种无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而三十七章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则属于前一种无为。意思是说,作为君王,只要不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百业自然会兴旺,人民自然能富裕。但是自己无所作为只能让其它事物在不受自己的影响的情况下变化发展,却不可能让任何事物在自己的影响下变化发展。虽然有的时候,在有些事情上,任其自由发展也许反而更利于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但绝不是在任何事情上只要无为就一定能有所为的,有为和无为都兼而为之才是成大事业的正道。

道德经第八十章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话被不少人误认为是一种复古的梦想,其实古人的生活也并非如此,这只是老子从他的虚心实腹、与世无争等原则推导出来的一个理想国。道德经五千言,句句充满智慧,唯独这段话同时还能使人感觉到老子广大和深厚的仁爱之心。随着当今世界人口与时俱增,能源和资源渐趋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相信终究有一天,人们会领悟到这个理想国的深意。

 

 

参考文献

1.张兆裕 编《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1996第二次印刷。

2.韩非 《解老》www.confucius2000.com/tao/hfjyl.htm

3.王弼 《老子注》www.wenhuacn.com/zhexue/daojiao/dianji/laozizhu/

4.河上公《老子章句》www.360doc.com/showWeb/0/0/277662.aspx

5.毛泽东《矛盾论》www.marxists.org/chinese/17/marxist.org-chinese-mao-193708.htm

 

 

 

 

第九篇  佛 眼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起于两千五百年前古印度人释迦牟尼的教化,然而依照我的理解,在释迦牟尼所留下的佛法中更根本的只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借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的一句话来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仔细读一读新约旧约或可兰经,其实并不难看出,那里的千言万语都是以一位全知全能的,创造和主宰一切的,非人的上帝的存在为核心,这是所有宗教共同和根本的特点。然而在佛经中却完全没有这样一位上帝,恰恰相反,按照释迦牟尼的本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人人都天生具有佛性,一旦自己的佛性得到启迪,都能成为与他同样的佛。佛性的启迪又之称为“开悟”,而“佛”这个称呼在印地语中原本也只是“开悟之人”的意思。至于现在的佛教,那其实是拿着释迦牟尼另当别用,也就只好另当别论了。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原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古印度小国迦毗罗卫的太子,29岁时出家修行,35岁时自修开悟,80岁时因患病兼食物中毒而去世。在其开悟后的四十五年中释迦牟尼说了很多话来解释什么是开悟和如何开悟,这些话被其弟子分别记录整理成文字,其中最重要,最精妙,也流传最广的,就是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可能为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整理成文,是一部让我很喜欢的经文,譬如其开头的第一段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圜,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样一段话不仅证明该经成文较早,文字更真实可靠,也证明阿难确实能得佛之真传。

    金刚经中的文字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如来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他与弟子须菩提问答讲解的记录;二是须菩提对佛所说法的理解,其中有些解得好,有些却又并非是释迦牟尼的本意;三是佛陀为了使该经文得以保存和流传而说的福报;四是与该经的主旨不符,也许是后人掺进去的话。例如那几句关于佛陀往生的话,与“一切法无我”“无寿者”的道理相悖逆,绝不会是释迦牟尼所说。依我看,对后面这两类话其实大可不必理睬,留在那里便罢了。

    虽然如来说法原本是为了帮助弟子们开悟,但在实际上,何为开悟和如何开悟却又不能直接由成佛者向未成者传授。释迦牟尼亦曾为此而感叹说:“我法妙难传”。究其原由:一者,开悟是心灵中获得性记忆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并非由于外力的推动,而是获得记忆在意志之火中反复熔烁,又在思虑之水中细细研磨的结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是变化后心灵新的组织和功能状态,心的产物虽然可输出但心本身的组织和功能却不能。再者,心灵所获得的信息是来自感觉器官的讯号与其自身中的记忆相互作用后的产物。佛说一句话,在众弟子心中,依各自的记忆积累和功能状态的不同,最终产生的是各自不同的信息。没有与佛相同的心,是不可能将佛法中的信息在自己心中完全再现的,因此成佛者所能给予未成者的都只是间接的帮助。释迦牟尼在其四十五年的教化中分别针对各种不同的人和心灵创造了各种不同的帮助方法,《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就是这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据该经中记载,“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更确切地说,金刚经的方法应该称之为“佛眼”。如经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佛眼就是金刚经第一类文字中所含有的那许多精妙意境。这些意境既是如来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是佛心中的世间万物。例如下面这两段话: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又如这几段话: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还有如: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若人言: 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对于尚未开悟者来说,经文中的这些文字也许是相互矛盾的,但对已经开悟而且开悟层次相似的人来说,则非但如此不能使这些意境得到一个完整和完美的表达。修此一法门者不应只是将金刚经颂诵礼拜,更不要就其表述咬文嚼字,也不必去实践这些意境,而是应该循其意境而返意境之源,经其意境而入生意境之心。这或许就是金刚经中开悟成佛的大法门。

  不过,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明心见性开悟成佛,任何外来的帮助,不论是金刚经中的佛眼还是释迦牟尼留下的其它任何一种法门,都还只是次要的,修禅心佛性之道原本就不在佛经释语之中。与释迦牟尼相似,但凡能够开悟之人都天生具有一种特殊的心性,或早或晚,自然萌发出对终极真理的强烈渴求,又都经历一番长期而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切磋,最终都会有一次或多次,通过冥思苦想在心灵中聚集起极高的能量,使积累的无数零散获得记忆在这一能量中自然和迅速地融通聚合为一个组织程度很高的内心世界。心灵经历漫长渐变过程后的这一突变就是通常所说的“开悟”,而开悟后具有极强大认识能力的心灵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其实对于开悟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体验。每当我们对一个问题长期冥思苦想之后,答案从心中突然涌现同时伴随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时我们就正体验着一个与佛的开悟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的小小开悟,通常亦称之为萌醒、开窍、来灵感、恍然大悟等等。所不同的只是,这小小的开悟是我们心灵中涉及一事二事的小变化,而佛的开悟是对生死、自我、他人、众生、心灵,以及世间万物存在的统一理解,是无漏无遗的大彻大悟,是其心灵中原有人我事物的彻底灭度,因而又称为“无余涅”。佛这种开悟所带来的喜悦真是不可限量,通常的体验实在无法与之相比。

但凡是开悟成佛,原理和过程往往相似,根基和门径却很少相同。自古至今,从东到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比比皆是,却都依各自经历和学识之不同而不尽相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得之不易,持之更难,即使是同一个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亦可随时时处处而不尽相同,实无常住久持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开悟虽然是努力的结果但却绝非任何一种努力都能够成就。很多人的不果并不是努力不够而是因为目的或方法有误。其诸如打坐、颂经、持斋、拜佛、修庙、布施等等,虽然也都有一番辛苦和付出,但终究与悟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没有什么关系。

更进一步来说,开悟其实还只是“知”字上的圆通,是外界在心灵中完整和完美的内化,万物由异而同;另外还有一类修为,称之为“神通”,则是在“行”字上的圆通,追求自我自由和充分的外化,自我由同而异。神通又分两种,其中一种,自我外化在物或非人的生物中,另一种则外化在其他人的心灵中。求开悟者将努力用于自己心中的获得记忆上,而求神通心灵者则用于他人心灵中,众人心中的遗传记忆上,升华他人的原始欲望和本性,转换为外化自我的力量,使我化为众人,又使众人化为一人。开悟与神通,二者的内境与外界截然相反,古往今来能以一心一身兼而得之,内圣而外王者,实无有人,实不可有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无至高无上,无终极止善。例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的这段话:“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却也还可以补充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有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既住且不住之心。

 

 

 

 

附录:

 

 

据圣经创世记第十一章说,古时候的人们曾经计划修建一座与天一样高的巴贝尔塔。为了阻止这一计划,上帝让人类由说同一种语言变为说不同语言,人与人之间难于交流,互不理解,计划也因此而失败。

当初上帝给人们所设置的那一障碍如今依然存在,了克服它,在此附上一篇我在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上部分发表过的英文论文,从中可以找到与很多中文概念相对应的英文词汇

 

 

 

 

 

 

 

 


A Neutral Monism’s Theory of Mind and Matter

 

While most neuroscientists are busy on the way of reductive physicalism and most philosophers of mind are busy on the way of property dualism, I have made an effort to follow the way of neutral monism.

Most well-known philosophical theories fall into four main categories, materialism, idealism, substance dualism and property dualism, according to their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Roughly to say, materialists accept only physical existence, idealists accept only mental existence, substance dualists accept both of them, and property dualists accept the existence of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properties but attribute them only to physical substance. And neutral monism is none of them.

Neutral monism is a minority in western philosophy, explored and developed by David Hume, Ernst Mach, Richard Avenarius, William James, Bertrand Russell, Kenneth Sayre and others. As its ancestor, one may trace back to Anaximander,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who holds that the substance, from which all things are derived and constituted, may have unlimited properties but never be limited by any of them. 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versions of neutral monism (1-8), its core idea has still not been understood fully, which is commonly described as: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are reducible to one and the same thing that is, however, neither mental nor physical by itself. This definition might be problematical, since it has not def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the mental clearly. Therefore, before any further discussion, l would propose a second definition as its complement, which is: Everything that exist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i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at the same time. It, however, must be emphasized that this definition does not mean to say that everything within that relation is a mixture of purely physical and purely mental.

The second definition is the same as to say that all physical and mental properties ar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physical and mental substances change into each other during the interactions, and are maintained dynamically as a state or states of interexistenc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se interactions, interchanges and interexistence,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substances or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properties. Also because of the relativity of physical and mental substances and their properties, no component of human mind may be either purely physical or purely mental.

Neutral monism is different from panpsychism. The latter holds that all physical entities possess or may possess certain mental properties, but the former rejects the idea of purely physical substance or purely mental properties. And what neutral monism tells, the existence that i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at the same time, may be found only within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which is, therefore, neither eternal nor omnipresent.

Neutral monism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opposite of panpsychism, which may be called as monopsychism. The monopsychism holds that human mind is unique in its substance and/or properties. For example, a monopsychist would believe that,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re is a mind in existence, it always has the same kind of properties and always gives rise to the same kind of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s those a human mind may. Monopsychism is a fundamental assumption of many religious, anthropological, soci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theories, and may be traced back to Protagoras, the Greek philosopher who said once: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ings which are, that they are, and of things which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 Both substance dualism and property dualism are examples of monopsychism. Quite the contrary, neutral monism holds that all what human beings may know and can do exist only within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and thus accepts indirectly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e might be non-human or even non-biological minds existing outside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and also the possibility that human mind composes and is composed of other kind of minds, and that human mind is evolved from and may evolve into other kind of minds.

In his interpretation of neutral monism, Kenneth Sayre tried to replace Mach’s “element”, James’ “pure experience”, Russell’s “sensation” or “event” with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8). In my opinion, however, both of them are co-existences betwee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And both are relative, neither may exist independently.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empiricists’ concepts indic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but the Platonist’s concept indicates the interexistence. Frank Jackson’s thought experiment (9) may be taken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ir co-ex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oth the dual aspect theory and emergentism (11-15) are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purely mental properties and purely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us is not of neutral monism but property dualism. John R. Searle’s views (10) may be summed as: “knowing” and “understanding” are fundamentally two different things, and “understanding” is purely mental. Therefore, a computer may know but never understand, since it is purely physical. Such a view may also be classified as a kind of property dualism.

Neutral monism does not want to deny the existence of either Kant’s things-in-themselves or human selves, either past or future, but only says that none of them are very real. What neutral monism insists on is that, to any human being, to all of us, nothing could be more real than those interactions, interchanges and interexistence betwee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which will, therefore, be called together as human reality in rest of this paper. Accordingly, the second definition may then be restated as: Everything existing within the human reality is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at the same tim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may be taken as a physical explanation of the human reality.

In view of the second definition, the utmost basic constituents of human reality are those interactions, interchanges and interexistence betwee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not those entities described by microphysics, and the utmost whole that those interactions, interchanges and interexistence constitute is the human reality, not the entity studied by macrophysics. Microphysics and macrophysics, and all the other scientific activities between them, only coexist together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reality.

The human reality is a dynamic existence and never stays as it is but always extends into either mind’s environment or mind itself. There are, however, three limits to its extension, some of which are mental limits to its physical extension and some are physical limits to its mental extension, even though we may never reach those limits.

 

1. The universe limit (16)

The nature of the human reality determines that all the things that we may know may be included in or divided into two extreme states and two intermediate states. The two extreme states may be called as pure energy and pure matter and the two intermediate states as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None of them or their differences may still exist if human reality does not.

Though the two extreme states may not 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ough an extreme state and an intermediate state may not exist at the same time either, one of the intermediate states may exist only when the other does. In comparison, a dual energy may exist as a dual energy only because it appears faster, hotter, more microscopic, more unified, more synchronous, more symmetric, more evenly and equally distributed and having more time or fewer structures than the coexisted dual matter, and vice versa.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natures,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may only exist together as the intermediate states between pure energy and pure matter, and pure energy and pure matter may only exist separately as two opposite extremes of the intermediate states. Therefore, the universe may exist as a circulation that goes from pure energy, through intermediate state, to pure matter, and then back to pure energy again. The American astronomer, Edwin Powell Hubble, found in 1929 the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our universe is expanding, which determines that a pure energy may exist as the beginning point of our universe and a pure matter may exist as its end point, and our universe itself is then a process developing from the pure energy to the pure matter.

Every constituent of the human reality may be understood as a pair of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This is the reason why all the different entities studied by different branches of science may be understood as coexistenc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reality.

 

2. The life limit

Nothing except the pure energy existed at the beginning point of our universe. All the intermediate states such as atoms, asters,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were created afterwards. Such creative changes may be called as lives or life. Life i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in which a pair of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continuously changes into each other,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a special limit within the universe limit.

The states of lives have to change towards either pure energy or pure matter, which towards pure matter may be called as autumn life and which towards pure energy as spring life. Spring life consumes dual matter and produces dual energy, and autumn life consumes energy and produces matter. Since our universe is evolving from pure energy to pure matter, autumn lives generally dominate over spring lives in our universe.

Among all the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that participate in the changes of an individual life, the portions of them that are changing to each other are called the life’s components and the rest the life’s direct environment. All the rest of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that coexist with an individual life but are neither its component nor its direct environment are called as the life’s indirect environment. All the lives existing at the same time have the same indirect environment through which they may exchange matter and energy with each other. Those exchanges do not change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matter and energy in the indirect environment but d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s and processes in it. A group of lives bound up with relatively more stable organizations and processes is called together as a local environment of lives. A human body is such a local environment and a human mind, too.

There are fundamentally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lives existing in time, one of which existe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our universe, called as the life of high energy, another at its end, called as the life of high matter, and the one between them is called as the life of high organization. All microbes, plants, animals, human beings are lives of high organization.

Constituents of the human reality may cause life changes in either mind or its environment. Human mind may appear as an entity when its environment exists as dual energy and causes life changes in mind. Its environment may appear as entities when mind exists as dual energy and causes life changes in them.

 

3. The organism limit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ves of high organization depend on neither matter nor energy but their organization. No matter how complex the organizations of microbes, plants, animals, human bodies and human societies may be, they all compose and are composed of basic unifications that are fundamentally identical to each other, called as sensation-memory-behaviour system or SMB system in short. The SMB system is a limit within the life limit.

A SMB system is usually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wo of which are the parts of the indirect environment of an individual life but within a local environment of lives, called as input part and output part; the third is the direct environments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life, called as central part. The rest of indirect environment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called as feedback part and system environment, and the feedback part is SMB system’s fourth par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ystem environment and input part is called as receptor and between output part and system environment is called as effecter. Dual matter and dual energy may enter the input part only through a receptor and leave the output part through an effecter. The central part connects with both input part and output part, contains either an individual spring life or an individual autumn life, and is where dual matter and energ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re are fundamentally three changes that may ever occur in a SMB system, called as life change, form change and location change. Dual matter may changes to dual energy or vice versa in life change but not in form or location change. Form change occurs mainly in input and output parts, life change mainly in central part, and location change in all the parts. The human mind’s functions can not be explained only with the activities of nerve impulses and neurotransmitters, because nerve impulse moving through a nerve or neurotransmitter through a synapse is only the location change, and the nerve impulse converts into neurotransmitter or vice versa is only the form change. The more a neural structure involves in location change in human brain, such as an axon or a neuron with long axon, the less possibly it may involve directly in mental states such as consciousness or memory, both of which are the results of the life change.

Any dual matter or dual energy input from system environment into a SMB system may be called as sensation, those output out of the system may be called as behaviour, and those always remaining in central part, being neither input nor output, may be called as memory. There are usually two kinds of memory in a SMB system, called as hereditary memory and acquired memory. The hereditary memory is a SMB system’s structure determined by gene and the acquired memory is a SMB system’s structur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its system environment.

Sensation and behaviour from the same SMB system are always the same in nature but always contrary to the memory from the same system. A SMB system may have either EME system relation when sensation and behaviour are dual energy and memory is dual matter, or MEM system relation when vice versa. A SMB system with MEM system relation contains a spring life and one with EME system relation contains an autumn life. Immune system is a typical SMB system with MEM relation and visual system is then a typical SMB system with EME relation. A SMB system,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subsystems with contrary system relations, is called as a complex SMB system.

A SMB system or a complex SMB system is not the same as a cell but may function at sub-cellular, cellular or super-cellular levels. A SMB system may produce individual behaviours of a cell, collective behaviours of a group of cells or an organ or a physiological system, or whole body’s behaviours of an organism. And the whole body’s behaviours may further be divided into instinctive and intelligent behaviours. Instinctive behaviour is determined by hereditary memory and has direct effects on an organism’s survival and self-reproduction in a special environment and intelligent behaviour is determined by acquired memory and has indirect effects.

SMB systems may exchange dual matter or energy among themselves, which is called as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two things, information and its carrier, sent through a transmission channel from a sender to a receiver during a communication. However,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MB systems, no information but only the carrier goes through transmission channel, which may be called more properly as signal. A signal may be either a dual energy or a dual matter.

It is the location change when signals travel along a biological or non-biological transmission channel during a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form change when signals change from one biological form to another or biological forms to non-biological or one non-biological form to another. And it is the life change when signals are consumed to produce new memory or memory is consumed to produce new signal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a SMB system.

The organism limit is a limit to dual matter, to dual matter in life changes, and to lives organized in form of mind. A human mind is a SMB system or SMB systems but a SMB system is not always a human mind.

 

4. Human mind

Human mind and mind’s environment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their existences. Since there are atoms and asters, plants and animals, human bodies and human brains, there must be human minds.

In view of the universe limit, a human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are pairs of dual energy and dual matter, which may exist in states of either spring life or autumn life. So are the relations among all menta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organism limit, the lives of human mind exist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as a part of the SMB system of a human body, as one of the SMB systems of which the body consists, and also as a complex SMB system that is composed of different SMB systems.

The particularity of human mind may then be defined as: It is the local environment of lives centralized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ppearing objectively as a human body’s complex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its environment and subjectively as different kinds of consciousness, composed of SMB systems that possess huge amount of acquired memory and conduct the whole body’s behaviours of a human individual.

 

a. Mind’s general organization

As a complex SMB system, human mind may structurally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parts:

Input part, called as sense brain (SB), which has more direct connection with the sense organs that compose the surface of human body.

Central part, called as emotion brain (EB), which has more direct connection with internal organs.

Output part, called as behaviour brain (BB), which has more direct connection with skeletal muscles.

Feedback part that has more direct connection with the hereditary parts of the three brains.

Each of the brains is composed of a hereditary part and an acquired part, consisted of hereditary or acquired memory. The acquired parts are composed of three subparts owned by each brain, called as peripheral memory, and one subpart shared by brains, called as central memory. Some of thei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are shown below by Figure (1).

 

 

Figure (1) Mind’s general organizational relation

The areas between the peripheral circle and the central circle are mind’s hereditary parts. The areas within the central circle are mind’s acquired parts. Areas 0 to 3 are CM, EM, SM and BM. Areas 4 to 9 are intermediate parts. The solid stripe is the location where the consciousness is produced.

 

b. Mind’s basic components

Because all components of human mind are both mental and physical at the same time, none of them may be described as “I” or “self”, none of their relations may be described with verbs such as “know ”, “feel”, “remember”, “understand”, “will”, “decide” and so on. “No self within a mind” should be the first principle fo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mind.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there is nothing existing in mind as an observer of sensation or consciousness, nor an administrator of memory, nor an initiator of behaviours, etc.

The dual matter and the dual energy of which a mind consists may also be called as sensation, consciousness, memory or behaviour. Our mind is then a local environment of lives in which the only things that exist are those sensation, consciousness, memory, behaviour, and their interactions.

Both sensation and behaviour are dual energy but from different origins and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 of mo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entral memory.

Everything that we subjectively experience is consciousness. Dreams in normal sleep or under hypnosis are consciousness. And the near-death experience is also consciousness, though produced in states during which mind does not work normally. Different from sensation and behaviour, consciousness is a dual energy produced in the hereditary part of SB, which is not inputted into mind and may not be outputted. The dual energy of sensation from sense organs or behaviour from EB and BB may initiate or influence the producing of consciousness but may never become the consciousness itself. Whenever consciousness appears, the mind is not gaining or feeling it but only producing it. And consciousness by itself does not sense, does not feel, does not have a will, does not remember or recall, and does not start a boy action (17).

After being produced, consciousness flows further into mind’s acquired part and interacts there with acquired memory. There is dual energy produced in and exchanged among different acquired parts, which is neither consciousness nor behaviour and may be called as subconscious or pre-behaviour. When mind’s activities of inputting and outputting are reduced to the minimum, the subconscious or pre-behaviour may also show up in mind, just like the moon and stars will become visible after the sun sets in west. Though different dual energies may exit at the same time, only the strongest dual energy produced in mind may become consciousness and only one consciousness may exist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 different dual energies, such as sensation, consciousness, subconscious and pre-behaviour, may together be called as mental energy. An individual mental energy integrated in structure and process may be called as a quantum of mental energy.

Relative to mental energy, memory is a dual matter in mind. As dual matter, memory appears as mind’s structures. In other words, all mind’s structures are its memorie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memory in mind, called as hereditary memory and acquired memory. The hereditary memory is the mind’s structures formed as the results of the gene-determined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cells and organs in a human body and the acquired memory is the mind’s structures formed as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 mind and its environment. The activities of hereditary memory compose the interactions in human reality and the activities of acquired memory compose the interexistence.

Different mental energy may never change from one into another directly and may only interact with relevant hereditary memory or acquired memory. With memories as their matter components and various mental energies as their energy components, spring lives in the mind consume memory and produce consciousness, subconscious, pre-behaviour and other dual energies, and autumn lives consume mental energies and produce acquired memories. Everything happened in mind may be explained as eith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ntal energy and memory or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action. Consciousness and acquired memory might be a pair of biological characters interdependent in both evolution and body development. An organism that has no acquired memory may not have consciousness.

 

c. Mind’s general activities

Theoretic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ntal energy and memory is a continual circulation rather than a segment of process with beginning and end. This circulation may be called as circulation of mental energy,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 opposite courses, one of which is from production of consciousness, processes first in acquired parts and then in the hereditary parts of EB and BB, called as central process, and the other is the output from hereditary parts of EB and BB, through the feedback part, to the hereditary part of SB, which may be carried out through routes completely within brains, in body, or partially outside body, called as feedback process.

Circulation of mental energy is the common mechanism for recollecting a series of events, and also for processes of thinking, linguistic expression and body action. In other words, an entire course of recollecting, thinking, linguistic expression or body action is composed of many quanta of mental energy that go repeatedly from a feedback process to the central process and then back to another feedback process.

What usually called as the capacity of learning,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or Intelligence are only the appearances of the central process and its feedback process, even though there are other mental ways in which input from sense organs may be processed.

Attention is either a consciousness or a behaviour outputted from the hereditary part of BB. The shift of attention is only the end of an existing circulation of mental energy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entral process, happened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rincipl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discussed above, a prediction may be added here as the end of this paper: One day it will be found that some vivid recollections may not have existed in acquired memory before they appear as consciousness.

 

 

Reference:

1.  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2.  E. Mach, The Analysis of Sensations and 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to the Psychical (5th ed., Dover, New York 1959)

3.  R. Avenarius, Der Menschliche Weltbegriff’ (4th ed., O.R. Reisland, Leipzig 1927)

4.  W. James, Does “Consciousness” Exist?, Journal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cientific Methods, 1(18) (Reprinted 1912): 1-38.

5.  R.B. Perry, Present Philosophical Tendencies (Reprinted, George Braziller, New York 1955).

6.  E.B. Holt, The Concept of Consciousness (George Allen & Company, London 1914).

7.  B. Russell, The Analysis of Mind (Reprinted, George Allen & Unwin, London 1978).

8.  K. Sayre, Cyberne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Humanities Press, Atlantic Highlands 1976).

9.  F. Jackson, What Mary didn’t Know?’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83 (1986): 291-5.

10. J.R. Searle,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92).

11. B. Spinoza, Ethics (1677).

12. H.H. Price, Perception (2nd ed., Methuen, London 1950).

13. G. Strawson, Mental Reality (MIT Press, Cambridge 1994).

14. T. Nagel, The View from Nowhe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86).

15. D. Chalmers, The Conscious Mind. In Search of a Fundamental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6).

16. X.Y. Zhang, The Unification of Universe, Life and Mind (2008), www.reex.wikispaces.com/file/view/en.doc

17. X.Y. Zhang, The Simple Essence of Consciousness (2008), www.reex.wikispaces.com/file/view/nc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