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导:吉利拯救沃尔沃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9:12

撰稿 Kevin Krolicki/Niklas Pollard/方燕 编译 张荻/程琳/王冠中/宿泱韫/杜明霞/王丽鑫

路透底特律/哥德堡/宁波7月22日电---那是2007年1月一个萧瑟的冬日,压抑的气氛不禁让底特律汽车业高层人士质疑,为什麽要在一年中最不适合接待访客的时节举办底特律汽车展.

在福特汽车(F.N: 行情)总部,首席财务官勒克莱尔(Don LeCLair)正在与白手起家的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会面.

一年前,吉利一款新车在底特律车展上首次亮相出师不利.这款车标价不到一万美元,吉利原本想把它打造成本世纪的"大众甲壳虫"(福斯金龟车).

因未能在主展厅取得展位,吉利汽车(0175.HK: 行情)这款朴实风格的车款摆在了科博(COBO)展厅里,在贵宾盛装华服的会场里显得凄凉.不太平整的镀铬字母拼出了缺乏气势的车款名字MR7171A,轮胎是脏的,而且也没充饱气,车子内饰塑料感浓重.

现年47岁的李书福针对中国内地城市新兴的中产阶级,以"全世界最便宜的轿车"为号召,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但他的吉利汽车在美国却遭到无情的抨击.许多人都说,一分钱一分货.

前加州政坛人士John Harmer曾经为李书福打入美国市场的计画提供咨询服务,他说道,"我还记得其他汽车商的工程师来看吉利的车子,瞧瞧引擎罩里面,然後带着嫌恶神情走开."

在此次失败的经历後,李书福毅然放弃了用他的平民轿车占领美国市场的计划.

勒克莱尔把在2007年1月与李书福的初次会面看成是礼貌性拜访.

作为福特财务管理的老兵,勒克莱尔几个月以来一直集中精力于阻止福特现金急速损耗.在李书福造访福特的几周後,勒克莱尔就宣布福特2006年亏损126亿美元,并将削减近4.4万个工作岗位.参与准备工作的人士称,李书福此次访问并未引起福特高层的重视.

李书福却甚感兴奋,虽然这次会面完全是礼貌性的问候.Harmer表示,"我很奇怪他会仅止于此,但中国与美国的企业文化非常不同.在中国,重要的是先建立起联系."

 

**品牌收购**

到了下一届底特律汽车展开幕时,以生产电冰箱配件起家,打造出中国最大民营汽车生产商之一的李书福,已不再幻想用市场最低价汽车来攻占美国市场了.这一刻,他的目标是将一个知名的豪华车品牌收入囊中.

一段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由此展开,最後李书福从福特手中买下瑞典汽车代表品牌沃尔沃,并于今年7月被任命沃尔沃董事长而再攀高峰.

吉利收购沃尔沃,刷新了中国企业收购国际汽车品牌的规模之最.这笔交易将在未来数月接受严格审查.

中国的国际品牌收购史可谓乏善可陈,汽车行业尤甚.上海汽车(600104.SS: 行情)买下韩国双龙汽车(003620.KS: 行情)控股权,但双龙汽车以破产重组告终.默默无名的中国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今年计画收购通用汽车[GM.UL]旗下悍马(Hummer),但遭到中国官方否决.

中国收购大品牌的尝试之所以屡屡失败,是因为存在管理、营销、技术运用、劳资关系和文化整合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假设中国监管当局放行,吉利也要面对另外的挑战:帮助一家成本基础庞大、形象古板的企业重振旗鼓.

"吉利势必要思考一下,为什麽沃尔沃过去没能成功,现在需要做些什麽来使它成功."J.D. Power Asia Pacific的战略咨询服务高级主管John Bonnell表示.

他说道:"要想买下这家公司,保持同样的架构,不做改变,就必须对整个等式做些调整,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福特曾经尝试调整沃尔沃,但没有什麽成果.所以,当李书福和勒克莱尔在2008年底特律汽车展上第二次碰面的时候,勒克莱尔对这个中国富豪提议收购沃尔沃大感兴趣.当时福特正竭力自保,而沃尔沃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就在双方停留在事务性会谈的几个月里,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动荡,依赖消费者信贷机制的美国汽车业坠入危机.但福特首席执行官穆拉利表示,他希望先完成沃尔沃的重组工作,再着手脱售.

李书福的追求再一次被拒绝了.

到了2008年12月,信贷市场瘫痪,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濒临破产边缘,穆拉利才愿意再度考虑外界对沃尔沃的求购条件.几天后,福特主管、前高盛驻华高层John Thornton在北京见到了李书福.吉利的收购要约起死回生,九个月後成为优先竞购方.

2010年1月,在他礼貌性拜访勒克莱尔的将近三年後,李书福凯旋重返底特律汽车展.他以18亿美元--还不到福特10年前收购沃尔沃所花费资金的三分之一--外加9亿美元投资,达成收购沃尔沃的原则性协议.

这一次,李书福获得引见,会晤了福特CEO穆拉利及执行董事长、创始家族成员Bill Ford,安排交出沃尔沃的所有权.

 

**失败的经验**

这宗收购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日增的最新例证.它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的抱负--建立兼具名气和利润的全球品牌,追求从世界工厂转型成为品质与创新的同义词.

这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失败案例也不只是发生在汽车业.

中国TCL多媒体(1070.HK: 行情)在2003年买下Thomson SA的电视机业务,大出业界预料.其姊妹公司TCL通讯(2618.HK: 行情)之後买下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ALUA.PA: 行情)的手机业务.两桩交易最後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在南辕北辙的劳动环境和成本下,两家公司都难以提振这些在国外的业务.

中国电脑制造商联想(0992.HK: 行情)在2004年以12.5亿美元收购IBM(IBM.N: 行情)的个人电脑业务,曾被大力宣扬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的壮举.为了重振IBM偏重西方市场的业务,联想吃了不少苦头,但经过激烈的重整後,联想降低了这些资产的比重,重归擅长经营新兴市场的本行.

吉利希望能在别人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沃尔沃在2009年售出33.4万辆车,录得124亿美元营收,但却出现6.53亿美元的税前亏损.吉利的销售量相仿,营收只有沃尔沃的六分之一,但净利却达1.75亿美元.

吉利也有和外国品牌交手的经验,四年前它以5,300万英镑(8,070万美元)收购了英国知名黑色计程车制造商Manganese Bronze(MNGS.L: 行情)的23%股权.

在等待监管机构核准收购案的同时,李书福拒绝了接受专访.通常他对于汽车的热爱、个人哲学和为沃尔沃制定的计画都会侃侃而谈.

但是,横跨三大洲造就这桩不被看好的并购交易,背後的推动力显然就是来自这位白手起家的汽车大亨.

"中国对于并购的运作几乎完全不了解,因为中国的并购案不够多,"罗斯切尔德投资银行的Meyrick Cox说.他是协助完成并购融资的核心人士之一.

这种情况势必会改变.在这次的交易过程中,汽车业因全球景气下滑而经历了痛苦的格局重组,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这个全球第三大的经济体,也有四家银行跻身了世界前10大银行之列.

经济势力正在转移.

 

**福特撤离豪华品牌市场**

福特收购沃尔沃的时任CEO是纳塞尔(Jacques Nasser),这位干劲十足的澳洲人于1999年上任,当时美国国内市场的卡车和运动车热潮,让福特享尽风光,但纳赛尔任期短暂,而且非常不顺.

当时,福特是全球最赚钱的汽车商,福特以64.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旗下涵盖英国捷豹(积架,Jaguar)、Aston Martin和路虎(Land Rover)的豪华汽车品牌完美阵容大功告成.

在昙花一现的黄金时期,纳赛尔在南加州为豪华品牌部门建立起同样豪华的总部,每一品牌都有单独的大厅,沃尔沃的大厅里设置了咖啡吧台,装饰着北欧家具.

当油价开始攀升,高油耗的车便不再畅销.福特在2007年卖掉了Aston Martin,之後一年又紧接着将捷豹和路虎卖给了另一个新兴国家的汽车新贵--印度塔塔汽车(TAMO.BO: 行情).福特麻烦缠身,2008年的亏损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48亿美元,穆拉利这时公开宣布准备出售沃尔沃.穆拉利曾在波音(BA.N: 行情)服务数十年,福特延揽这位老将,协助解决亏损问题.

福特2008年初次拒绝吉利收购提议後,李书福聘用了一群欧洲银行家和顾问,再次挑战收购沃尔沃.

罗斯切尔德的Cox表示,他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收购交易的融资办法,确保中国监管当局将吉利视为收购沃尔沃的首选.这位伊顿公学出身的工程师,在进入金融圈之前,曾梦想成为职业赛车手.

"决心显然是有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让它成功?能不能让福特认真考虑吉利?"Cox说道.他远从伦敦飞到杭州的吉利总部,讨论如何推动收购.

罗斯切尔德组成一个团队,成员包括其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Jennifer Yu),负责疏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其他成员包括沃尔沃前任执行长汉斯.奥尔森(Hans-Olov Olsson),以及10年前协助福特向宝马收购路虎的律师团.吉利方面,李书福挑选出具有在西方大型公司任职经历的华人加入团队.

福特试图吸引其它竞购者,激起竞争,但只有几家潜在竞购者现身,包括中国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北京汽车工业控股(BAIC)、美国Crown和瑞典Jakob投资团队.

吉利的顾问群相信Crown和Jakob的出价竞购都不是认真的.

"我们清楚为了处理堆积如山的协议和数据,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工作量.很显然其他没人能同样做到."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的并购专家Chris Bown说道.

吉利的消息人士表示,收购的融资大约是国内和海外各占一半.

吉利在2009年7月发起具有法律效力的并购要约,拉开长达数月、被福特称为"delta"的谈判,今年1月达成并购协议,3月正式签署.

 

**解开福特-沃尔沃的关系**

谈判中最艰钜的挑战之一是,沃尔沃与整个福特汽车集团之间交错纠结的关系,从安全设备到车内娱乐设备,处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沃尔沃和福特众多汽车品牌共享发动机平台和配件,而且沃尔沃也依赖福特开发的硬件和电子架构.

Cox说,"直到今天,福特和沃尔沃的关系仍非常紧密相融."

10月间泄露出来的消息,暴露出双方在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分歧,这差点使收购案告吹.但最後,收购条件让吉利可以获得部分技术.福特保留其馀技术,但必须将部分技术授权给吉利,用于吉利自身业务.这应该可以让吉利改善自家汽车品质,并提高销量.

随着谈判的进行,吉利团队面临一项艰巨的公关任务,那就是令瑞典和中国的股东相信,该交易是说得通的,不会步上其他中国并购交易案例失败的後尘.

沃尔沃的工会担心,工厂的工作可能会快速转移至中国.

沃尔沃Torslanda工厂管理着约40名工人的主管Maria Akterius说,"我们不了解吉利,或者说至少我不了解."该工厂位于沃尔沃总部Gothenburg的市郊.

Akterius还表示,"我得说,我那时有些担心,因为我的想法是'现在公司将搬到中国去,我将丢掉工作',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瑞典媒体也炒热了沃尔沃可能将工厂搬到中国的担忧,因两地劳动力成本差距太大.而这也让瑞典政府遭遇到压力.

李书福是让工会接受收购案的关键角色.

"当他们(沃尔沃比利时一家工厂的工会干部)要我用三个字告诉他们,为什麽我想买沃尔沃时,我说'我爱你'."李书福在签署完协议後对上海电视台说,"我已经研究了沃尔沃很多年,非常了解沃尔沃."

获得工作保障的承诺後,直到3月即将签署厚达10,000页的协议书时,工会才对收购案表达支持态度.

像沃尔沃的欧洲工厂一样,吉利在宁波的最新工厂也已经高度自动化.与沃尔沃不同的是,吉利的工厂没有工会.尽管中国一些工厂近期发生劳资纠纷风波,特别是在那些外资工厂,但吉利的员工似乎对他们纯本土企业感到自傲.

"能在吉利这样的公司工作我感到荣幸,"一名王姓青年最近参观吉利的宁波厂时说,"它成长得非常迅速,我认为在这里会有前途."

吉利计划在中国建立一家沃尔沃工厂,使全球年产量接近翻番,目标是到2015年时,在中国一年销售15万辆沃尔沃汽车.吉利还没有选定厂址,上海很有可能雀屏中选.

在争取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时,这会是一个主要卖点.

 

**前方挑战**

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都有权否决这项收购.吉利的任何重大新投资都须获得发改委批准.

汽车业分析师称,中国批准收购案几乎是十拿九稳,吉利和福特在第三季如期完成交易看来已经没有阻碍.

不过完成收购之後的道路似乎不会比推动收购过程平顺.吉利以达成更高规模经济为基础,制定出改造沃尔沃策略,外界对此褒贬看法不一,更不用提吉利在管理外国企业上的经验不足.

"我在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很多并购.并购不是简单事,即便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Scott Laprise称.

"你要应付各种限制,尤其是在国外进行生产.你只有中国国内的管理经验,而现在要走出国门."

吉利曾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摆脱衰退,沃尔沃也正在摆脱亏损.

"我们要看看会如何经营沃尔沃,"London Taxi Co执行长John Russell称."显然沃尔沃在中国的机遇更多...沃尔沃以现在的形式已有潜力,我想吉利希望让这种潜力增长,在全球范围发挥出来."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总裁王大总说,中国在海外并购活动的主要问题,事前准备不充分的毛病比其他自身因素都来得严重.北汽也参与竞购沃尔沃,去年买下了通用萨博的一些技术.

"任何企业都可能失败,"王大总称."你需要先做的就是全面的分析,收购後真正专注于整合...你要问问自己,'这麽做的原因是什麽,要达到什麽效果?'而且也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李书福一直主张,若要成功振兴沃尔沃,吉利必须维持沃尔沃作为一个西方高档品牌,并发展这一品牌.

"沃尔沃最大的问题是规模过小,"李书福对记者表示,"只有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才能实现利润."

"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完)

特别报导:吉利拯救沃尔沃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揭秘互联网上的中国假名牌交易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中国加薪潮汹涌而来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中国寄望内陆城镇化带动经济 | reuters.com.cn 背景资料: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特别报导:坐拥世界级铜金矿 蒙古将成亚洲经济新亮点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 分析:中国媒体业向外资敞开大门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分析:衰老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技术分析:沪综指背离慢性随机指标跳涨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深度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的阴谋 深度 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的阴谋 中国外管局详解投资美国国债必要性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金融工作会议料努力缓解危机後遗症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资料:中国高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焦点:中国经济驶入高铁时代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新书抢先读:自由市场如何拖垮了美国经济?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易纲: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人民币料5-10年实现有管理自由兑换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监管层再敲房地产调控“不松动”警钟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推动开放黄金市场对金市利好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新世纪》周刊特稿:谁挡了华为的路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银监会对银信产品再出重拳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国叫停银信合作或致流动性更趋紧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全球经济迷局 中美欧三者问题一环套一环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