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1:35
冯友兰65年前寄出的《讣闻》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本报记者 王平

  

  冯友兰是唐河祁仪人,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因其哲学贡献及无出其右的学术影响,被认为是中国哲学界的旗帜性人物。

  8月21日,第九届全国冯友兰哲学研讨会将在唐河县召开,南阳藏家谢总喆特致电本报记者,将他收藏的冯友兰65年前因母亲去世而寄出的一份《讣闻》予以展示。专家认为,这份《讣闻》对研究冯友兰忠孝传统哲学思想体系及冯氏家族关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冯母教子有方

  

  唐河冯氏家族,一门书香,人才辈出。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弟冯景兰是一位地质学家,堪称地质学界的一块丰碑,早在20年代,他就发现并命名了“丹霞地貌”,这一命名一直为国际地质学界所沿用。妹冯沅君是曾受鲁迅称赞的五四时代著名女作家,时有“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之称。冯沅君不但是才华卓越的才女,而且是治学严谨的学者,她在燕京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多年,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史》、《古优解》等。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三兄妹被称为“学界三冯”。

  冯友兰早年丧父,全凭母亲吴清芝教养成人。在那个时代,冯母不但崇尚文化,积极培养子女,而且思想开明,教子有方。冯氏兄妹的成才,与他们的母亲有着很大的关系。

  1944年底,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冯友兰接到唐河老家的一封电报:“母病速归”。隔了不久,又来一封电报:“母故速归”。当时,冯友兰与冯景兰都在昆明,两人接报后一起往家赶。由于当时一些地方已被日军占领,两人走了数天才回到老家。但见一柩在堂,一灯荧然,母亲再也不能见了。

  在悲痛与怀念中,冯友兰写下了感人肺腑的《祭母文》和《先妣吴太夫人行状》二文,记下了母亲的生平和事迹。在祭母文中,冯友兰这样称颂母亲:“惟吾母之懿质,集诸德之大成”。

  

  体现忠孝思想

  

  谢先生所收藏的《讣闻》由信封和《讣闻》五折粘连一起,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冯宅”寄往昆明西南联大哲学心理系,收信人是周先庚教授。《讣闻》原文为:“显妣吴太夫人痛于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阴历十一月初八日丑时寿终内寝,距生于清同治元年九月初二日子时享寿八十有三岁。不孝友兰、景兰供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闻讣星夜奔丧,谨詹于三十四年二月六日即阴历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领帖家奠,七日即二十五日成主合葬于显考树侯府君之茔。叨在‘戚乡学世寅’谊哀此讣闻……”

  《讣闻》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丧服制度和《讣闻》格式印发,由亲到疏按五服丧制而列,涵盖了冯氏家族的至亲关系。特别是五服丧制中礼制在此《讣闻》中得以全面体现,孤哀子女媳是“泣血稽颡”,齐衰期服孙、孙女是“泣稽首”,功服夫弟即冯友兰的叔叔冯汉异是“拭泪拜”,期服侄、侄女是“泣稽首”,而最远的小功服、缌服是“拭泪顿首”。

  在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思想体系中,《新事论》第五篇专门阐释“原忠孝”。冯友兰对忠孝的意见并不是超越的,也不是纯粹哲理的,而是运用了很多历史记载与古典文学作品将忠孝与节义加以解释,从而提出自己的道德与超道德标准。由此《讣闻》可以看出冯友兰十分注重中国的忠孝传统思想。

  《讣闻》的收信人是中国实验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周先庚教授。按《讣闻》上的“戚乡学世寅”关系,周先庚教授和冯友兰教授应是“寅”,即同事。

  

  收藏颇费周折

  

  收藏这份《讣闻》,谢先生颇费周折。

  据介绍,这份《讣闻》三年前在北京集邮市场被发现,之后,《讣闻》被一网站拍卖,拍卖很是激烈,谢先生因为不是注册会员无法进行竞拍,最后只能与拍得者相商。拍得者是山东人,因冯友兰胞妹冯沅君在山东工作多年,曾是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山东大学副校长等职,山东朋友极不愿“割爱”,山东大学也在极力争取。谢先生就多次和拍得者相商,并讲冯友兰是南阳人的骄傲,这则《讣闻》应该由南阳人来收藏。谢先生的诚心感动了山东朋友,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了此文献。③4

  △《讣闻》局部

  《挟尸要价》全票夺“金镜头”奖

  “争议照片”连连获奖引起舆论纷争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奖盛典18日隆重举行,一幅揭露社会公德缺失的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但网络上对这张获奖照片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挟尸要价》的素材来源于湖北荆州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竟然漫天要价的事情。此事件曾被媒体广泛关注,舆论一致谴责挟尸要价的行为突破了社会道德底线,羞辱了所有国人。然而,反映该事件的这张新闻照片的获奖还是引起了舆论纷争。很多人认为这幅照片不该获奖,因为再次展示英雄的尸体是对英雄的不尊重,不够“人性”。 

  《挟尸要价》是第三次获大奖了。该照片连连获奖,即便是作者张轶本人也颇感意外,毕竟展示“负面的东西获奖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无论观者的感受如何异样,这张照片都真实地展示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弊病,展示出来的痛如针芒一样直指人心。(光明)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