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造神:为什么总出李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41:40
中国式造神:为什么总出李一 2010年08月19日 19:48 凤凰网专稿

方舟子 

核心提示:就李一现象,打假专家方舟子认为,中国社会自古就有造神现象,和历史一脉相承,而且去李一处“养生”的都是名人,“名人都去,其实也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营销模式”,“关键还是怎样提高整个国民的科学素养,让科学理性变成社会主流。”

方舟子:打假专家,《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环球杂志》、《时代人物周报》和《北京科技报》的专栏科普作家。

对话主持:陈书娣

名人本身缺乏怀疑精神

凤凰网:你怎么看李一本人?

方舟子:中国社会自古就有造神的传统。

凤凰网:去李一那儿的都是一些社会精英、明星,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方舟子:李一本来就是这些明星包装起来的。他号称有三万弟子,不管这些弟子是真是假,但是他们多多少少都在替他鼓吹吧。所以这也涉及了营销的问题。这些名人弟子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帮李一赚钱,给他做广告,这算是李一比较成功的营销模式。一些名人的科学素养未必就比一般人高。我相信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属于受骗者,他们缺乏一种怀疑精神。

李一的火赖于这个时代媒体的发达

凤凰网:你觉得李一怎么会吸引到这些人的?

方舟子:他当然也有自己的本领,比如能说会道,比较会表演;然后能够抓住这些人心里的欲望,包括养生、长寿这种心态;包括像信仰哲学,道家,追求一种道几乎成为一种时髦;另外李一会让人感觉他很国学。我觉得他主要是迎合了那些人的心理需求。

凤凰网:为什么在这个社会,总是屡次出现李一、张悟本之类的人,如“排毒教父”林光常、“太医后人”刘弘章、“食疗专家”张悟本等“养生明星”,他们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方舟子:我觉得李一的出现还是历史一脉相承下来的。李一在90年代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气功师。一些所谓的神通,所谓的“闭气”或者“电击疗法”,都是90年代当时就表演过吹嘘过的。但是在八九十年代时,国内有无数这种气功大师,他相对不是那么突出,他的表演在八九十年代算是非常糟糕的。

但李一有他的特点,他充分利用了媒体,利用了这些名人口口相传的传播。他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很快从一下子没多少人知道,变成一个媒体的明星。这依赖于今天媒体比较发达才可能实现。

培养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很重要

凤凰网:如果谈到人类躯体上的健康,谈到某种精神世界的抚慰,李一所提倡的养生方式也有正面因素在,如果把李一彻底“打倒”,会不会有下一个李一出现?他的正面作用需要用什么去填补?

方舟子:辟谷的含义,其实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吃。古代说的辟谷只是不吃五谷,就是不吃粮食,但要吃一些营养物,一些药物里头有一些是含能量的。比如说吃一些羹,羹里头是含有淀粉的,并不是我们完全都不吃。人如果长时间不吃,对身体是有损害的。完全绝食的辟谷能够排毒,没有任何依据;完全绝食的辟谷会造成体内毒素增加。所以我觉得不管这个位置上坐的是不是李一,不要轻信,因为现在还不是他一个人在提倡,现在很多人在提倡这个辟谷。

李一应该算是倒掉了,但其他的人还在。现在很多人都在办那种辟谷疗养,人倒掉了,但是他的土壤还在,有一些跟他类似的“大师”也继续在招摇,虽然他们的名气没有他那么大。以后还是有可能再出现类似李一的人物,所以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根除这个土壤。但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事情,并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应该涉及到你怎样在这个土壤上,培养丰富的科学素养的问题,还有包括媒体如何报道宣传的问题。主要是媒体,不要让媒体成为这些欺骗的人的工具。

我不认为这个时代缺乏精神信仰

凤凰网:我们从躯体养生转移到精神上,李一在某种程度上用宗教仪式、用远离尘世等方式让参与者感觉“精神世界平和”,如果李一不存在,什么东西来代替这个所谓引领者的位置,什么东西去弥补这个时代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

方舟子:我不认为这是精神危机或者这个时代缺乏信仰。李一的出现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以来就有各朝各代皇帝追炼丹、求仙,所以就有很多类似李一的人出现,包括八九十年代这类大师的出现。尽管跟八九十年代相比,现在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特色的话,也是有钱人多了,以前并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当你钱多了,并不等于你理性,不等于科学素养的增强。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怎样提高整个国民的科学素养,让科学理性变成社会主流。

 来源:http://news.ifeng.com/opinion/indepth/liyi/a05/detail_2010_08/19/1990365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