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家庭眼里也有一千种不同的“幸福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1:23
一千个家庭眼里也有一千种不同的“幸福观”
 社会学者夏学銮说过,“中产阶层的困境和烦恼,正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青春期烦恼’的真实写照。”薪水可能涨了,但与之伴随的是工作压力的重负,“三十岁的年龄,六十岁的心脏”,使中产阶层生活在各种职业病笼罩的亚健康状态;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却面临着知识日益贬值,学士学位拿到了,却发现硕士早已满大街了……个人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要时刻操心自己会不会掉队,在拼命地透支劳动力。
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3月17日广州日报)
按照相关调查的标准,其直接依据认为:几年前,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组对深圳全市户籍登记系统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结果让人咋舌: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21.19%,也就是说,深圳5个人中就有1个人有精神疾病,这个结果是10年前患病率的4.4倍!也就是说,精神病发病率增高,是人们“伪幸福”的一个证明。另一个依据是深圳等“伪幸福”城市日益高昂的房价、子女教育成本压力增大等。笔者同样认为,这不是认定人们是否“伪幸福”的关键。以我国邻国日本为例,某资料显示,今天的日本社会却变得日益“忧郁、敏感和脆弱”。近年来由于学业负担重、人际关系不好和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理失衡、焦虑恐惧,甚至自杀的日本人逐年增加。据统计,同为发达国家,日本的自杀率是美国的两倍。那么,精神类病症同样增多甚至自杀率增高,就能以此判定日本人更“不幸福”吗?很显然,其依据的判定理由本身就值得商榷。
实际上来说,反映在一些城市中产阶级群体身上的“伪幸福”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性产物。部分中产阶级背井离乡,少有亲人倾诉,经济收入压力又大,而这种郁闷长期以来又无法得到有效渲泻;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虽然物质生产日益发展、社会成果得到极大增长,但有关方面对职工和劳动人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和保障,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再加上做为中产者本身,也缺乏一个善于自我调节和自我排解不正常心理的能力。等等,这是导致部分被调查者深感“伪幸福”的最重要原因。
众多中产家庭是否幸福、是否“伪幸福”,依然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家庭眼里也有一千种不同的“幸福观”。以“伪幸福”来解释城市发展现象,是不太靠谱的,这个调查唯一的贡献是,可以引起有关方面对如何提升城市中广大的中低收入者、中产者精神生活质量,提一个醒。什么是幸福?
莫以为这样简单的小题目人人都能解决,事实上有太多太多的答案是过于俗浅的,甚而是谬误的。例如有太多太多的人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无非是开心、痛快、取乐之类。至于“过把瘾就死”等等,带有“醉”味,不像正常人的正常幸福。把幸福弄得正常,不昏、不疯、不伪,这是我们急需攻克的一个“高精尖课题”。要弄懂什么是真幸福,最基本的前提是认识并走出伪幸福。眼下有太多的“幸福”属于伪幸福,特征是把正常的“争取”异化为各式各样的“争夺”、“争抢”、“争斗”,如争权争势、夺财夺利、抢名抢位等等,以为争到手了就是幸福。殊不知那样的争,无论是争的过程还是争的结果,并无什么幸福可言,内含的愁苦或最终的无趣一天也没有摆脱过。连争败了之后、心灰意冷时装出的“超脱”,也注定有苦涩意味。
真正的幸福,与正常的“争取”是息息相关的,形影不离。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幸福就是一个争取的过程。关键是争取什么?直言不讳地说吧:这争取、那争取,最优质的争取只能是争取做个真义、本义上的“纯人”。懂得身外之物虽可借用但只能以必需、有用为限,而多余的东西必须舍弃。身内的宝贵之物,如真德真才、真情真义、美行美趣,一点也不能丢!总之一句话,要能识辨出君子之福和小人之幸的根本区别。
发达的城市和伪幸福的中产
文章来源:河南商报  更新时间:2010-3-18 13:46:46
相关标签:发达,城市,伪幸福,中产,,
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河南商报)
表面上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很幸福,可实际上他们在工作竞争激烈、交通拥挤、子女教育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下,压力往往透支了所谓的幸福,如此一来,“伪幸福”也就与之相伴。
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不难察觉“经济越是发达‘伪幸福’就越高”的存在。经济发达带来了生活的高压力,极少顾及甚至忽略与家人的沟通,已是见惯不怪。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们,工作压力带来的过重负荷,让他们无暇去“争取”幸福,又哪来幸福感呢?
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大程度上粉碎了他们真正想要的幸福感。更有甚者,将工作当做玩命,如此本末倒置,试问幸福感从何而来?现在有太多的“幸福”属于伪幸福,经济发展裹挟的“物化”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眼下,越来越多身处一线城市的人们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也不能保证获得更多的幸福。对此,不少专家学者试图对幸福进行量化研究,从而找出幸福和不幸原因。而笔者想要说的是,在“钱越赚越不够花,房子越盖越不够住”的潜意识下,幸福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物质欲望盖过了精神需求,收获的只是“伪幸福”。
说到底,世俗的拥有仅仅是种满足,而幸福首先是种自我感受,不是任何客观标准可以评判的,当旁人都认为你应该感到幸福的时候,恰恰遮蔽了真正的幸福感。就像人们认为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很幸福的时候,调查数据却认为他们处于“伪幸福”状态,道理可谓如出一辙。 从"被幸福"到"伪幸福"的幸福启示
文章来源:东方网  更新时间:2010-3-18 13:42:16
相关标签:被幸福,伪幸福,启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3月17日《广州日报》)
按理说,能成为经济最为发达四个地区的中产阶级,是很多人的梦想和追求。不是说,这些地方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梦想追求,而这确实是传说中的“百舸争流”之地,能在逼仄的城市空间中挤出自己的一份生存空间,自然会有些“尽显英雄本色”的豪迈。然而,这些城市却成了“不够幸福”和“伪幸福”的地方,着实打击了相当一批人的奋斗信心。
可话又说回来,打击归打击,这远远比在“被时代”里“被幸福”真切的多、真实的多。还记得去年的“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结果吗,09年12月26日这份榜单最终出炉之时,许多网民直呼“被幸福”的那种场景还历历在目,让人感觉记忆犹新。一时之内,网民们纷纷质问,请列举出是真正让我们感觉幸福的物价与理由?房价这一重大问题先放在一边,就是普通的水电气价格也是“逢听证便涨价”。更不用说,那些“蜗居”于城市的“蚁族”和“犀利哥”了。
所以,虽然一句“伪幸福”切到了公众的痛处,却远远要比“温水煮青蛙”里那些自以为洗热水澡的人幸福的多。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吧。可以说,从“被幸福”到“伪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小幸福”。虽然距离“大幸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有提出“伪幸福”的心态在,幸福就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理由很简单,“伪幸福”的提法里没有粉饰与美化,更没有所谓的官员政绩。有的,只是切实的公众感觉与公共利益。将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列为最低,是一种对于高房价的宣战,更是对低房价里幸福感的呼吁。
可以说,幸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被政府重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余音也久久萦绕耳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说,“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圣西门也有这样的感慨: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是多么壮丽的事业。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所有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更离不开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幸福是没有终点的信仰追求,承认“伪幸福”只是一个起步,是一种正视现状的开始。这个起点降的越低,将来达到的幸福指数可能会越高。这代表着一种谦卑的意识,政府应该从这种谦卑意识出发,来努力帮助人民实现总理说的幸福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