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涨工资并不是对打工者的恩赐(中国青年报 2007-8-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04:07
首页->>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
涨工资并不是对打工者的恩赐
2007-08-09
郭松民
这段时间,粮、油、蛋、菜、肉等价格飞涨,让深圳那些工资本来就很低的打工者,感到雪上加霜,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出题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的求助信是很自然的。深圳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就此所做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一定就代表上调,保持不变或者下调也是调整”的表态(《南方都市报》8月7日),无疑向他们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使他们的心变得冰凉。
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听这位负责人轻描淡写的语气,最低工资的上调,似乎完全是政府对打工者的一种单方面的恩赐——但事情真的就是这样的吗?
暂且不说打工者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他们要求提高工资,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合理的劳动报酬,因此根本不存在谁有资格恩赐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单从深圳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提高工资也是必然。直截了当地说,涨工资与其说是打工者生存的需要,毋宁说是深圳自己持续繁荣的需要。打工者的工资如果长期过低,他们会换一座城市工作,而劳动力的缺乏,必然会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
我这样说并不是故作危言,而是有经济发展的基本常识和经济学原理做依据:
首先,如果打工者的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深圳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将大大下降。过去20多年,深圳之所以能够长期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高工资所诱发的各类人才“孔雀东南飞”效应,得益于“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所具有的充沛活力。因此,一旦年轻人口流入深圳的速度放缓,深圳定将会像患了贫血症的病人那样羸弱无力,风采不再;
其次,如果打工者的工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将使深圳的产业升级更加困难,使深圳有可能被牢牢“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只能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这是因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既然劳动力如此廉价,那么投资那些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的产业,其成本就会显得相对过高而缺乏吸引力;
最后,打工者的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的最大危害,还在于使深圳的经济发展顿失动力,从起飞变成坠落。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没有需求的拉动,经济就必然陷入萧条。这其中的逻辑是: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工资不变,市民的总需求将会直线下降;需求下降导致市场萎缩,商品滞销,利润下降;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便只好降低工资、解雇员工,结果诱发更大程度的需求下降,整个经济由此陷入了“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然,深圳也有很多高收入的富人,但富人的消费已经饱和了,而且他们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中、低档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很有限的,因此无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我看来,深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的这番谈话,显然没有意识到,无论对深圳,无论对中国,靠所谓“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不能及时实现产业升级,才是能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8/09/content_1854151.htm
上百外来工上书盼加薪
2007-08-06 09:23:33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刘晓燕 陈铭

打工者就深圳不排除调低最低工资标准反应激烈,希望政府召开听证会倾听打工者心声
“去年到今年,物价涨得很快,我们在这段时间感觉特别明显。”7月31日傍晚6时30分,龙岗区坪地展丰万家百货门口的塑料椅上,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种各样生活经历、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的5位打工者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打工者的心声--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应该上调至少20%。
这5位打工者有的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有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电工,还有的在餐馆做服务员,他们因缘际会,在最苦最累工资却最低的岗位上打工多年,当他们听说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对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作了这样的回应“调整不一定就代表上调,保持不变或者下调也是调整”,个个心急如焚。

他们一个坐办公室的打工者朋友帮他们起草了一份求助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落款“一群外来打工者”,发往深圳多家媒体,为了引起重视,最基层的打工者们在信的后面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还在名字后面加上了目前自己所拿的工资数字:刘××(612元)、朱××(530元)、吴××(570元)、曾×(850元,没有加班费)……
“记者同志,你知道吗?现在方便面都涨价了,我们连这也快吃不起了!”他们中的一员阿早对记者说,现在物价飞涨,感觉冲击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收入本来就低的打工者。“如果工资保持不变或者降低的话,我们这些打工者每月仅靠几百块怎么生活?即便能够生存下去,又怎么能够养家?不能养家也就失去了打工的意义。”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信中,他们认为,深圳制定最低工资的时候应该有个听证会,应该邀请打工者参加,他们周围的打工者朋友们都不清楚最低工资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这里有打工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受工伤者的呻吟、有烈日下汗水滴落尘埃的声响、有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呼唤……”信件颇具文采的结尾引起不少打工者的共鸣,很快在相识或不相识的打工者之间流传,阿早告诉记者,他们的签名分开在几份信的后面,每张都不同,一共有100多个签名。记者在采访时,不少不相识的打工者也渐渐聚集在身边,他们纷纷对记者说,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他们的生活到底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记者采访了几位打工者,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生活物资都在涨价 偏偏收入不升反降
“6月份物价飞速上涨,油价、菜价、肉价、车票、房租、水电都涨了。”阿早大略计算了一下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发现除了动感地带手机卡的费用还没涨,所有的东西都在涨,而且幅度之大,让他几乎不能承受。
来自四川的阿早在一家工厂做电工,社保之类全部没有,基本工资700元,此外靠加班拿加班费,每小时4元,每月可以拿到1500元。如果阿早住厂里提供的宿舍,这700元的工资里,还要扣掉180元的工厂宿舍住宿费和水电费,实际只有520元。
阿早1997年来到深圳时,电工很吃香,他一个月能赚1800元,如今,这个工种的工人越来越多,他不干有的是人干,工资就这样不升反降了。27岁的阿早还没有结婚,曾经谈过一个女友,因为嫌他太穷,后来分手了。
“我的父母现在还住在三四十年的老房子里,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阿早苦涩地笑了,为了攒钱回家盖房子,将来能娶到媳妇,阿早生活得特别节省,他与朋友在离工厂骑车还要三四十分钟远的地方租了个150元的单间,但单车很容易被偷,他已经丢了四五辆单车了,每天自己做饭吃,偶尔在下了夜班后买包方便面消夜,一切都是为了省钱,他的目标是将每月的生活费用控制在300元以内,今年他发现,300元已经过不了日子了。
“他还好点,毕竟是他自己节省,我是连工资都快养不活自己了。”江西籍的打工仔小张已经来深圳四年,在这四年里他一直在一家五金厂做计件工,他和身边的工友们都感觉,几年来每个人的工资几乎都没怎么变过。
按劳动法的要求,计件工应该按合法的工作时间正常计算下来,每月的酬劳也应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才行。但是小张告诉记者,特区外的工厂很大一部分都是计件,工厂老板才不管有没有最低工资标准这回事,都是干多少拿多少,没有最低保障。
他做的工作就是在家具上贴保护膜,每贴一件家具能拿1元钱,加班一晚上两三个小时,只能赚到10元钱。加上非加班时段,每天大约收入四五十元,而且活计不是天天都有,生意好时他每个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但最近的生意越来越差了,工厂时常没有活可做,现在每月只能拿到四五百元,最多也就能拿到700元。
凭借这700元想要在深圳立足的确有困难,所以小张选择了工厂免费提供的宿舍,和十几个工友一起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每月只需交50元水电费就可以了,这点“福利”让小赖还高兴了一阵呢。
小张平日在工厂食堂吃饭,每个月工资会被扣去60元餐费。早餐自己解决,每月大约需要百元左右。小张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都属于体力活所以每餐都必须吃饱,要不然身体一定吃不消,所以他们有时还会买一点水果,这样一个月下来40元又不见了。
小张是一个刚刚20出头的小伙子,面对大城市的新奇他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但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体验这本该属于年轻人的生活。平日在工厂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下班后,他会和几个朋友去附近的溜冰场溜冰或是去一下网吧,一个月总会花100元在这些娱乐项目上。但他已经很久没去过了,随着物价的上涨,溜冰场门票和上网费全都在涨,他已经无力承担,现在唯一的娱乐就是和工友们打打扑克牌了。
寄回家的钱越来越少 要么回家要么换城市
小张的老家在江西一个偏远的农村,自己没有读多少书,更不用说有什么技术了,和许多外来工一样,来深圳唯一的目的,就是能挣点本钱,以后回家去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年迈的父母不再受苦,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面对当前的局面,小张无疑已经有点无所适从,他要面临的问题实际且急迫——养活自己。在今年物价飞涨之前,小张每个月省吃俭用还可以剩下400元左右,他会拿出200元寄回家给年迈的父母,而现在,在活计多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省下100元左右,所以他会多攒几个月再寄回去。小张的父母年岁已大,全靠小张和几个兄弟寄钱回家维持生活,兄弟们和他一样都在外打工,也跟他一样寄回去的钱越来越少,做父母的没有埋怨他们,但“真的有点担心他们了”,说起父母的不易,小张的眼睛有些红。
“也许过段日子我会离开深圳,这边不好发展所以只好去别的地方创业了,听说上海和杭州的工资会高一点,我稍后可能会去试试。”小张觉得现在压力太大,也许只有换个地方才行了。
工资低,开销大,不少打工者在生存的压力之下,都想到了离开或着回家,因为随着内地的发展,沿海与内地的工资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小张想去长三角,小卢则想着回家。
站在龙岗区龙东一家职介所门口,小卢睁大眼睛,信息栏上哪怕是夹缝里的一条不起眼的招聘信息,对她来说,都可能意味着一份可以解决当下生计的工作机遇。但,问题是,从内心来说,若工资太少,她又不怎么想去应聘。
今年21岁的小卢来自河南周口,前日傍晚,在龙岗坪地的一家商场门口,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她一眼看去,个头瘦瘦的,像那些常年呆在工厂劳累过度的打工妹们一样,她面色苍白,气色不是很好。这几天,从龙岗一家咖啡连锁店辞工后,她忙着找下一个“饭碗”,如果半个月内找不到工作,准备铁心回老家——她语气肯定地说。和她一起前来的曾经的工友小朱听到这话,马上劝说她耐心些,总会找到理想的工作的。
自2002年2月10日来深打工,一晃已5年有余。对于脚步踏上深圳特区土地的日子,她永远烙在脑子里。因为有老乡在这边打工,她投奔而来。初来乍到,在老乡们的帮助下,她在龙岗南联一家玩具厂打工,包吃包住每月600元。入厂时,还有个小插曲:因年龄不够,借用了别人的身份证。在流水线,小路负责完成其中一道工序,每日重复机械地劳作,枯燥乏味。
在玩具厂,加班是没有钱的。小卢说,后来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争取,包括采用过激的手段,厂方终于妥协,同意若加班每小时给五毛钱。
“可别小看五毛钱,这样一个月下来无形多了将近一百元收入。”背井离乡打工,图什么?谁不想多挣点钱寄回去呢!在她看来,来深打工赚钱肯定是主要目的。除此,看能否学个一技之长或者找到更好点的发展机会,生活得比在老家稍强些。
工作了仅仅一年,小卢跳槽去了一家同在龙岗规格较大的港资企业。跳槽的原因除了待遇不高,主要是她的身份证办下来了。在这家港资企业,她每月能拿1000元左右,包吃包住。比以前工作的玩具厂每月要多400元,因为工作稳定,她在这家企业工作了三年,大凡好一点的工厂,留住工人的几率都非常大。
“前几年物价几乎没有波动,所以每月工资能够使自己的生活还算过得去。”有没有给家里寄钱回去?问到这一问题,她脸上顿时红通通。她和小朱的回答一致:没有。“你也知道,这般年龄的女孩都挺爱美的,每月发了工资,买点衣服,生活用品,放假出去逛逛街,工资每到月底就光了。”两个女孩指着各自脚上穿着的凉鞋,说是在夜市花50元买的,裙子则花了60元。
去年6月份,小卢再次跳槽,这次她彻底摒弃了工厂流水线打工生活,选择去龙岗一家咖啡店当服务员。工作接触面广,也没有工厂那么累,宁愿少拿一点,不少打工者也愿意。咖啡店每月工资700元,包吃不包住。她和另一名同事在附近出租屋租了间单间,每月房租300元,水电费大约50元。除去花销大头,每月可以支配的只有350元。没事去网吧上上网,杂七杂八一个月还要节约计算着过。
又是一年过去,服务员生活体验得差不多了,小卢辞职另谋职业。她打算去找份商场营业员或促销员工作,再也不想去工厂从事没日没夜的活计。
前几天,有老家的朋友打电话和她聊天,说与其在深圳一个月拿千把块钱,不如回来,同样的工作也能拿到这么多薪水。这让她有点心动。“毕竟一辈子不可能呆在深圳,学点技术积累点经验开开眼界,最终还是要回去的。”小卢做好了初步打算,接下来半个月内找不到工作,收拾东西打道回府。
■外来工每月账单
阿鲁,33岁,来深打工10年,家具厂做计件工
月入:400—1000元,平均每月900元左右,不包吃住。
房租:七八平方米的房中房单间,租金去年为100-120元/月,今年已涨至160-180元/月。
水电:水价每吨从原来的2元逐渐涨到了今年的6元,电价从每度1元涨到1.5元,水电加房租每月大约250元。
米油肉菜等:大米去年每斤1.3元,今年已涨至1.8元;以猪肉为主的肉、菜类涨价幅度感觉最大,过去4.5元/斤的猪肉现在要10多元才能买到,轻易不买肉吃,青菜一把也需要3-5元;加上食用油等伙食费,过去每月大约花200元左右即可,现在需要400元左右。
快餐:5元的盒饭现在也涨到了6元;夜班后消夜的炒粉从1.5-2元涨到了3元,方便面从1元涨到1.2元。
日用品:洗发水、香皂、牙膏等,过去大约六七十元,现在需要100元。
电话费:只收发短信和接电话,偶尔才拨出电话,每月需50元,未涨价。
交通费:骑单车,不花钱。
赡养费:寄回家赡养父母和6岁的儿子150元
总共费用:850元左右,节省一点,有时一个月可余100-200元左右,遇到活计少,就没有节余。
■新闻背景
深圳市劳动保障局:最低工资标准不排除调低可能
近日,深圳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今年最低工资标准将要调整,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批,近期会正式公布。但调整有调高、调低、不变三种可能。
随着近期深圳物价频频上涨的事实,不少专家和员工提出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应与物价形成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应适当提高今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建议,这样才能保障基层市民生活权益。在近日深圳举行的招聘会上,不少求职者表示,现在的快餐、房租、生活用品基本都上涨了10%,如果工资还维持原有水平,根本没法在深圳继续打工。虽然企业也担心用人成本提高后增加企业负担,但面对物价上涨的事实,不少企业也悄悄提高了薪金待遇,北方大酒店负责招聘的唐先生说:“企业不提高工资不好招人,也留不住员工。”
按国务院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但深圳执行的《深圳员工工资支付条例》则要求“每年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一次”。近日,深圳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今年最低工资标准也要调整,但调整有可能是调高、调低,也有可能是不变。据了解,深圳2006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中特区内最低工资为810元/月;宝安、龙岗两区最低工资为700元/月,属大幅调高。
■启事
“请社会各界关注打工者的心声——这里有打工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受工伤者的呻吟、有烈日下汗水滴落尘埃的声响、有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呼唤……”日前,本报收到了一群深圳打工者写来的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打工者的迫切要求》,这是上百人联名写的一封求助信,他们希望最低工资标准能够提高,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在深圳继续生活下去。
目前,深圳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特区内810元/月,特区外为700元/月。近日,深圳市劳动保障局透露,今年将会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但有调高、不变、调低三种可能。
今年以来,各种副食品以及生活用品价格出现较快增长,普通市民都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而作为底层打工者,这种增长对于他们而言更为敏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一系列复杂的需求,按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而吃饭、穿衣等属于生理需求,这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今的物价将社会底层的普通打工者推到最基本需求的临界点上了。
物价的上涨,带来的是生存成本的增大。你是否也感觉到了这种不断增长的压力?它对你的生活是否造成了影响?欢迎向本报讲述你的经历和故事。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你身边都有哪些生活的必需品价格上涨?
参与方式
本报深圳热线0755-83325449,发送传真0755-83328774、83264203
网易:gd.news.163.com
奥一网:news.oeeee.com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70806010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