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哲:信息化的最终方向不是物联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0:59

徐祖哲:信息化的最终方向不是物联网

ZDNet CIO频道 更新时间:2010-08-13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本文关键词: 物联网 信息化

  信息化的未来方向是什么?其说不一,有从投资趋势评价的,也有从收益论英雄的,还有更多的则从技术发展方向论述和鼓吹。但是,信息化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研究却都有所忽略。社会建设肯定不能只跟随资金链和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地发展,还应当强化产业政策,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导向,这是中国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

  信息化的最终方向是什么,之前有过是“电子商务”的说法,“3G未来”等等,现在又有“物联网”的说法,我以为这些项目只是信息技术在一个时期的发展。应当放到首位的还是“信息化和人”、“信息化和社会的关联”,这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信息化建设要有长远评价和社会综合评价。

  早先,仅仅从“信息”的定义就有200多种,要是联系信息技术发展更将千头万绪。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尤其是信息化和中国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关系值得信息界深思和重视。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众所周知,网络发展引起了报纸书刊萎缩,而消耗大量纸张的报纸平面广告,却仍在蓬勃发展,据说除去进口纸浆之外,一些地区正在大力建设“林浆纸基地”和年产50万吨的大型纸浆厂。在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加强版”的报纸,绝大部分内容是随手抛弃的广告版面,这种模式保障的是报刊生存,也还给广告业,从招揽、设计、印刷到投送带来了整个产业链、服务链的持续繁荣,之后的流程大约就是废品回收和城郊环境污染,还有就是砍伐了林地之后的季节灾害,现在却少有人注意。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服务”却依然发展缓慢,投资和技术发展收效甚微,没有见到产业限制和鼓励技术发展的调控一体化措施。“绿色低碳”是一个整体,从这个重大案例看到中国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技术发展和应用脱节,项目建设和政策脱节。

  一张对开报纸的广告要消耗多少纸浆,一吨纸浆要多少木材,一亩林地能够砍伐多少木材,都是有数据的。欧洲遍地绿色,所以环境甚佳,森林环抱的维也纳成为最宜居的城市。但是国内的一些地区,还在安排建设“纸浆基地”,要将现存不多的林木尽快变成纸浆,变成货币,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每天在电视和网络中出现的是大量的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和生命的丧失,许多缘自缺少森林庇护,还有动植物资源的同步消亡,也是巨大的社会损失。

  多瑙河岸的林木

  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引导手段应当从社会总体需要和长远利益出发,特别是围绕保护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要制定“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从产业政策和税收上,限制不必要的森林消耗,鼓励“减少林木”消耗的信息服务,并以此来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和设备的配套成龙。

  当然,问题并不仅仅在城市,也不仅仅在于报社和读者;这种政策调控应当延伸到仅存的森林地区和经济发展结合,要给予回报。要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国家的支持,通过产业工作、信息服务、旅游开拓,快捷地发展保护了森林的地方经济,使整个生态链和产业链活跃起来,形成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才是有效的“信息化大建设”。

  另外,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航空公司和机票代理销售的平衡问题;城市“信息亭”、“移动通信广告”的内容组织、开放经营和标准化、规范化,也是典型的公共服务结构与服务组织问题;三网融合的内容权限与服务组织,说大起来也属于社会信息结构问题,都应当从更大的视角出发考虑。

  信息化与保护环境、与社会和谐的关联,应当放到重要地位,一是不能放任“市场化”的调控;二是不能任由技术发展引导。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引起新的不对称发展,造成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