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学生谈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6:57:23

夏津一中  徐庆明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习指的是学校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怎样学习很重要。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刻苦,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但成绩实在说不上好,可以说付出与汇报非常不成正比。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否具备下列学习素养,将影响甚至是决定学习的最终效果。下面给同学们依次谈一下。

(一)   合适的学习目标。

(二)   周密的学习计划。

(三)   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   坚强的心理素质。

(六)   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合适的学习目标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要想学有成就,没有坚定的志向、明确的目标是不行的。学习目标必须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否则是起不到制定学习目标的作用的。因为学习目标太低,很容易达到,自己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目标太高,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会因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也是不可取的。学习目标合适,要“跳一跳够得着”,即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实现后有成功的感觉,对自己的学习有种激励作用。所以学习目标宜采用“分段制定,逐步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学习目标也在不断提高,让学习目标引领自己登上学习最高峰。这样的学习目标才有意义。

(二)周密的学习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欲则废。”所以,没有周密的计划,要想做成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即或勉强成功,往往会事倍功半,多走许多冤枉路,浪费很多时间。学习计划主要是把什么时间作什么事具体化。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经历,制订了学习计划,常常实现不了,导致制订的计划付诸流水。久而久之,也就不制订计划了。这些同学主要是制订的学习计划不科学或不符合实际。学习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怎样的学习计划才是切实可行的呢?(1)制订计划要量力而行。宜制订中、短期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计划一定要“定时定量”,即内容要具体到某一段时间学习的具体材料以及任务量,这样的计划方便检查是否完成。切不可只规定某一时间学习某一科目,某一科目学习多少时间等。(2)执行计划要坚决。计划一旦制定好,就要坚决的贯彻执行。如果计划被不可预知的事情冲击,必须千方百计地找时间补上,以免影响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3)学习计划要周密,要具体到所有可利用的时间。课前课后,去餐厅途中,躺在床上睡觉之前,休息之余等,都要计划到。关于此,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就非常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有著名的“三上”(枕上、厕上、马上)读书计划。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取得优秀成绩来讲简直太重要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的。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许多事例证明,学生学习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由不同的行为习惯造成的。一个学生如果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会感到轻松、高效。心情愉快,能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习的效果,降低学习的效率,从而让人感到学习很苦、很累、很没意思,滋生厌学情绪。

“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诸因素中,习惯又是最关键的因素。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的方面很多,比如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使自己听课有目标、有重点。提前作好上课准备的习惯。将上课要用的资料、练习册、工具准备好,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免使用时乱翻乱找,耽误宝贵的时间,降低了时间利用率。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课时做到眼、耳、手、心、脑并用,眼看耳听手写心思脑记,各功能器官全体动员,学习效率才高,效果才好。有些同学上课时思想好“开小差”,不知不觉神游了一番,及至回过神来,老师已经讲了很多,知识已衔接不上了,造成知识的不系统;或者听课时做小动作,注意力不够集中,与同学窃窃私语,传纸条等。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听课效果,降低了学习效率。可以通过制定听课目标来纠正:要求自己每节课回答老师几个问题或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有这样的任务“压”着自己,可有效地制止上课走神。认真书写,规范作答的习惯。不少同学书写随意,字体潦草,使用符号不规范,解题格式不规范、步骤不完整,甚至有的同学想通过跳步、心算来提高解题速度,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经常会出现很多运算错误,得不偿失。而规范作答并形成习惯,就能避免很多错误的产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的习惯。作业与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才能起到作业的训练功能;与人商量着做,会形成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致在考场上无人商量时就不会做题。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除可以巩固记忆外,还应该让它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通过复习,对同一学习材料的认识也不断提高,让每次复习都有新收获。此外,还有不同阶段制订不同计划的习惯、文明卫生的习惯、做错题集的习惯等。

(四)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可机械模仿,生搬硬套。总起来讲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只学而不思,就会成为盛知识的容器,成为“书橱”、“书簏”,不会获得自己的知识、能力;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失去“源头活水”,只能是空想,不会有什么收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考,要“会”思考。一个会思考的人才是力量无边的人。

(2)   思考与问题的关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通过思考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若深思熟虑后仍不能解决,可以考虑与他人讨论或向他人请教。随着问题的不断被发现和解决,你的知识和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3)   科学地计划时间、利用时间。每个人的课堂学习时间差不多,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要学会珍惜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很多人觉得上课已经很累了,该休息了。其实,同学们想一下:如果别人工作你也工作,别人休息你也休息,别人娱乐你也娱乐,那么,别人收获多少,你至多也收获多少;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就必须付出别人付不出。有的同学可能埋怨时间紧,没有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是有的。”把闲聊的时间挤出来,把空想的时间挤出来,把娱乐的时间挤出来。做好计划,科学利用,并持之以恒,就会进步。

(4)   预习、听课和笔记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预习,了解所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已掌握了那些,那些还未掌握,这样就明确了听课的重点。听课时难点要重点听,如果疑点仍存在,要提出来与老师交流。所以预习可以增加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很重要的。预习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可以了。关于课堂听课,很多同学认为:应当专心听讲,紧跟老师,记好笔记,最好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结果是只顾了记笔记,对老师讲的内容根本没有理解好。翻翻他们的笔记,几乎是老师教案的翻版,可就是不会做题。这些同学没有抓住课堂的主要矛盾——思考与理解。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才是听课的主要目的。那么还要不要记笔记呢?要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时要把思考和理解放在首位。我们主张听课时应当用超前思维,挑战老师,对课堂上学习的每一个问题,要快速思考,加大思维强度,争取在老师宣布结果前得到自己的思维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自己就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学习、加工知识并能产生新知识的“机器”。关于记笔记,要注意所记内容。要记重点、难点、疑点,记老师补充的知识,记老师总结的规律,记思维的“火花”(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发生碰撞,或在老师的思维启发下自己的感悟,可以作为课下探索学习的起点与方向)。不要全盘照搬,一字不漏。例题也只需记关键步骤及应注意事项,待下课后再补充。以免让笔记“喧宾夺主”。笔记本上要留1/3 1/4的空白,方便日后整理笔记,这一点很重要。课后整理时要对照课本,加深理解,在笔记上的空白处写注释与评语。再次整理时可以补充细节、举例子、作出推论、形成联想。整理的次数越多,对知识理解的越深刻,收获越多。

(5)   怎样解题。解题训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刻理解知识以及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怎样解题,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过: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弄清其所以然。这种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所以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我们要讲究解题的效果。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充分挖掘每一道题目的训练功能。一题多解可以让我们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解题方法。一题多变让我们熟悉题型结构,提高分析能力。多题一解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掌握解题的规律,把握题目的本质。解题后要注意总结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如果可能,还可以升华到理论高度。经常进行这样的解题训练,解题能力自会逐步提高。

(6)   及时复习。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新记住的知识在一天后就会遗忘66%。在尚未出现大量遗忘的时候就进行复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时应眼、耳、手、脑并用。不要只采取一种方式,那样太单调,容易疲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单凭听觉(只用两只耳朵)每分钟可传递100个单词,而视觉(即用眼睛)的传递速度是听觉的两倍,而视听同时,则传递速度是听觉的10倍。由此可见,采用多渠道协同记忆的方法,把视听读写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复习时还可以用尝试回忆的方法。在一张纸上勾划知识要点、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再打开书本对照,对于那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着重进行巩固加强。动手总结是对课本知识和解题规律的系统化整理,可以促进自己学科知识的结构化,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复习方法。

(7)   勤学“会”问。“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勤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恃有点小聪明而不愿付出的人是难有大作为的。许多大师、大家的非凡成就都是勤奋付出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自然就要向别人(老师、同学)请教。而问问题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清华教授赵访熊说:“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问谁?首先要问自己。问别人是动了别人的脑子,要总问自己,多问自己,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再去问别人。”其次,问什么样的问题,也要仔细考虑。某优秀学生有“五不问”,很值得同学们借鉴: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没有看过不问;老师留的问题未经深入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的矛盾所在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怎么问也很重要。有些同学常这样问题:“老师,这个问题我不会,你给我讲一下。”这样老师就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无法对症下药,无法精当地点拨,只好从头讲起。而优秀的学生常这样问题:“老师,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可做到这一步做不下去了,你给我看一下”或者“老师,我这样想,为什么不行?”对比下,就见高低。

(8)   主动探索 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仅仅是该记住的记住,把老师教的学会,即使做到极致,也只是知识的“容器”,是远远不够。学会学习,主动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延伸思考,一些方法进行变形应用,注重“边缘”问题的探索等,这些非常有利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中要注意多多实践。学会学习是我们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9)   学会总结 有些同学们可能也经常总结:考后总结,期中总结等。总结时也找产生错误的原因,订纠正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久而久之也就不太总结了。这些同学把总结只做好了一半,更关键的在于怎样去落实。找到了错误原因,制订了纠正措施,怎样去落实?落实要目标明确,多长时间,怎么做,达到什么程度;落实要有力度,要全力以赴甚或孤注一掷,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落实要有恒心,要坚定不移,不能浅尝辄止。落实后要有检测验收,看是否达到了目的。这样做,总结才有意义、有价值!

(五)坚强的心理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一帆风顺,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茫然不知所措,有些人会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却被挫折和失败更激发了斗志,欲挫欲奋,百折不挠。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成功、获得成就的往往就是这最后一种人。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歌词里也唱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可以说挫折与失败是成功道路上的必须走过的台阶,是人生长河中美丽的浪花。既然挫折与失败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失败呢?挫折是强者的垫脚之石,弱者的无底深渊。

首先要认识到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很平常的。遇到挫折和失败不要紧,只要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避免失败的办法,争取以后不再因为同样的错误而导致失败。这样的失败就有价值。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要知道现在的失败都是将来成功的重要铺垫,经历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失败后不能放弃,成功就在下一次的尝试中。有一个真实的故事,1948年牛津大学,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在主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上发言。演讲那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到齐了。丘吉尔用手势止住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绝不放弃;第二是,绝不,绝不放弃;第三是,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他走下了讲台。会场上沉默了一分钟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失败了,情绪肯定不好,怎样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这时要少想失败带来的影响,缩小失败的负面影响,要知道失败后很多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不要浮想联翩,杞人忧天;可以多想以前成功的喜悦、成功的美好体验,并放大其影响和作用。或者向自己的好友倾诉,求助于老师等。总之,只有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才能全身地投入到学习中。

(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和学习高效率的基本保证。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与老师关系和谐,上课时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学习效率高,听课效果好,长此以往,肯定会受益多多。反之,与老师关系不佳,认为老师执教水平不高;或者因为老师对自己态度不好,对自己不够关心;或者因为老师批评过自己,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不愿意听这个老师的课,甚至见到老师便心生厌烦。即使听课也敷衍了事,这一科的作业也不愿意做。在学习上受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专挑老师的毛病,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老师一无是处,根本不值得你学习,不配做老师。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画家,他想知道自己绘画的水平于是,他精心创作了一幅画他把这幅画拿到闹市里,要人们指一指这幅画的毛病结果,一天下来,毛病指了一大堆,这幅画几乎一无是处但是画家并没有丧气第二天,他又把这幅画拿到闹市里,要人们指一指这幅画的优点结果,一天下来,优点指了一大堆,同样一幅画,所的结论截然不同,是评论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其实,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缺点和不足是难免的,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障碍,我们要把影响降到最低甚至消除。“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坚信老师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甚至有很多,只是我还没有发现。老师也有很多优点,只是我还没有发现。和老师多接触、多交流,走近他、了解他,疏通关系培养感情,你会发现老师原来并不很惹人讨厌,甚至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