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世博:展示抗灾需关注对人性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8:51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世博园里让我感动的场景

  8月15日,上海世博园里国旗半降,为在舟曲灾难中不幸逝去的普通公民低垂致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多么文明的一幕场景。

  就在昨天中午,有消息说四川汶川映秀镇再遭泥石流袭击,几十人被洪水冲走失踪。我赶紧一一打电话给映秀的朋友,万幸他们都十分平安。一位在汶川地震时就带领军人徒步进山搜救失踪直升机的朋友,告诉我他正在都江堰的医院里做志愿者,照顾从洪水中抢救下来的幸存伤员。

  在灾难来临时,国家的凝聚力多么重要,在爱的旗帜下,再渺小的个人,也能汇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2008年5月的上海街头,一辆公交车写上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精确时刻

  上海世博园最佳城市实践区(UBPA)远大馆,设置了一个地震模拟屋,很多观众都去排队体验,我始终不敢进去。因为地震对我而言,既是七十年代成长岁月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中最伤感的记忆。

2009年大年初一,大雪覆盖汶川县映秀镇

  2009年除夕之夜,我在汶川映秀镇度过。那是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年春节,大年初一凌晨四点,我和映秀乡亲们一起,站在呜咽流淌的渔子溪边,看着一场漫天飞雪飘洒而下,掩盖了破碎的山河,刷白了倒塌的校舍,此刻,才知何为“悲天悯人”。

震后第一个春节,映秀镇漩口中学的废墟被大雪覆盖,旁边就是渔子溪

  汶川地震的余波,也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上海世博园开园前,远大馆化了24小时,“闪电”搭建了一幢抗震节能又环保的展馆。为了说明轻型墙体材料的好处,远大展馆内布置了一个地震后房屋坍塌模拟现场,虽然我不愿走进“地震模拟屋”,但还是和这个逼真的悲剧性场景不期而遇。怎么说呢,当时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被惊吓到了。灾难确实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但在世博园这种公众场合,如何展示抗灾防灾,不但需要布展艺术和技巧,恐怕还需要一点对人性的理解。

世博展馆中的地震场景模拟,试图说明传统建筑材料在地震时的危害

  走出远大馆,来到对面的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我虽然准备好接受一次商业洗脑,却在无意之中被深深感动了。

  通用不仅是个百年汽车老厂,还是个世博会的积极参展者,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开始,通用汽车在很多届世博会建设了专门展馆,用先进的声、光、电装置,向千万参观者推介完美的汽车社会。看过一些历史记录片,乃至和1933年参观过通用馆的老人们交谈之后,我对通用汽车的“汽车理想国”始终不以为然:人类的大城市病之一,恰恰是对交通工具的过度依赖,总不能让汽车和高速公路主宰人的生活吧?

2030年的上海难道就是如此景象吗?

  没想到,当《2030行》开始放映,片子里的人物命运吸引了我:马上要举行音乐会的父亲与想去现场参加的视力障碍女儿,紧急临产的妻子与在电视台做导演无法脱身的丈夫,沉迷游戏的男孩子与决心分手的女朋友,都遇到了生命中的大挑战,需要面对困难,做出人生抉择。

三对主人公的命运,让《2030行》变得充满人性

  被“绑定”在高大包围的座椅中,现场观众随着主人公们的先进座驾一起左右腾挪,我剥除了这个“未来汽车广告片”的商业元素,沉浸到牵动人心的剧情中。人与人的悲欢离合,是永恒的艺术主题。《2030》影片借的是未来汽车社会,说的是普通人情冷暖,片子结尾,皆大欢喜,靠了那些神奇小车,女儿终于来到现场聆听父亲的完美演奏,待产妻子终于迎来了健康宝宝,而游戏客似乎是立志戒除网瘾,回归到了真实女友身边。加上音乐配合妥帖,画面精致震撼,叫人怎不感怀万分!

  当影片结束、灯光亮起那一霎那,我几乎忘了自己在世博园区,也忘了这只是一家汽车企业对未来的畅想,忍不住心中感动。

到2030年,长大了的孩子们会比父辈过得更幸福吗?

  即使当今社会,有人将“坐在宝马车上哭”和“坐在自行车上笑”截然对立,但人与人的真情实感,并不会永远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不管有车没车,亲人间的相聚相守总是珍贵无价。但愿到2030年,中国不要像片子里描绘的到处停满汽车,而要像片子里那样到处充满爱。

  (未完,待续)

  参考阅读:

  1《1978—1997新闻联播20年》,杨伟光 李东生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版),钱钢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美]孙隆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