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组(建筑精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6:48

蓝天组

目录[隐藏]

背景
疯狂的蓝天组
解读蓝天组
空间的变化
对当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蓝天组主要建筑作品
相关图书
  1. 内容提要
  2. 目录


  

[编辑本段]背景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1968年由沃尔夫•德•普瑞克斯(生于1942年维也纳)和海默特•斯维茨斯基(出生于1944年波兰)在奥地利维也纳设立。1989年这两个建筑师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二间事务所,1990年开始由合伙人法兰克斯蒂普经营,其激进的、实验性的探索手法自MOMA的展览会以后,开始被称为解构主义。 沃尔夫•德•普瑞克斯1942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曾就读于维也纳工科大学。在现代建筑领域,蓝天组可谓解构主义急先锋。虽然当今解构主义建筑已为世人所熟知,但能完全体现这一称谓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在此意义上可说,1989年竣工的“屋顶改造”(ROOFTOP REMODLING)是解构主义建筑的里程碑。蓝天组的建筑作品曾在许多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包括在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建筑”展览,并在欧洲、日本、澳洲和美国的各大学演讲、教学或担任客席教授。现在他们居住和工作于维也纳和洛杉矶。

[编辑本段]疯狂的蓝天组

  “蓝天组”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见过的最疯狂的建筑设计事物所 ,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到底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第一次接触到他们的东西了,因为,此前有关他们的文字介绍在建筑界实在太少。 基本上,我脑海里能找到的有关他们的第一个轰动的作品是一个叫“屋顶改造”的项目,乱七八糟,没有任何的章法,在后现代那些穿长袍的学究们看来完全是胡来,不过,也正是这些胡来的家伙,很快就结束了让建筑界神经错乱的后现代,结束了专职评论家詹克斯对后现代的赞美之词,和他弟子们腰部的繁琐长裙。 革命,“蓝天组”的东西出现就意味着革命,革后现代的命,并且一直杀进当代建筑艺术的最前线,看这些东西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建筑吗?这能住人吗?然后冷静下来你不得不说,这为什么不是建筑,这为什么不能住人。 从项目分析,尽管在“解构”的天地里,“屋顶改造”是一个改变建筑界思考人与世界,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项目,但它毕竟太小了,和那些动不动几千万美元的项目比,实在微不足道,但在建筑史上,“屋顶改造”却已经成为谈及“解构主义”时必不可少的实例,和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原因,在于它以巨大的原创性和超前性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视野。 而我所了解到的“蓝天组”进入中国的第一个设计(如果没搞错的话)大概就是广州歌剧院,很不幸他们的作品“激情火焰”,碰到了另一个更天才的同样被称为“解构主义大师”的女建筑师哈迪德,其实,在我看来,“激情火焰”的落败很大程度在于它过份的非建筑化,而哈迪德的方案恰恰介于非建筑化与建筑化之间,在这种巧妙的平衡中,哈迪德赢得了最终的设计。 对于“激情火焰”来说,其最精华的设计就是歌剧院门口的半透明玻璃大前厅:“管形前厅罩”。设计中的这个前厅对公众是完全开放的,顶端用玻璃罩起来,变成了一个半室内式的广场,这样既可避免风吹日晒,也是对歌剧院前广场品质的一个提升。方案通过两种决然不同的建筑外形、材料和感觉相互对比、碰撞,营造出富有戏剧性的“管形前厅罩”,形成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交融与过渡,兼顾了沿江景观效果及建筑内部空间与珠江景观的交流。

[编辑本段]解读蓝天组

  建筑是由具体的物质构成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并无任何固定的特殊的形状,我们把物质的形态归结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其实是一种近似的理想的结果,几何学不过是在对自然的表达和模仿以及数学物理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约束。 构成自然和建筑物的形体了带来空间变化和联想,在正常的情况下,形体的存在在建筑学的意义上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稳定的,可解读的,第二个层次,由于变构的存在,而不再是基本的,稳定的,可解读的;复杂,动荡,不确定,暧昧,含糊成了设计的基调。 作为解构主义,它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J·德里达的代表性理论,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解构和解构主义等。后结构主义否定结构主义把语言当成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有明确含义的结构体系,认为语言的含义不在语言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比较和差异之中。 由于建筑现象的复杂,加上人为的复杂表述,解构在建筑中的含义很不容易确切表达,许多被认为是解构主义的作品,与解构理论之间并无直接关系。概括地说,建筑中的解构(或解构主义建筑)是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反映。 在我看来所谓的解构主义不过是将自然界和建筑物的基本形体在两个方面进行“拆”与“分”,并引入变异,扭曲和自由的因素,形体在“拆分”之后变成了各自独立的东西,变成了最基本的体块,表皮和线条,然后呢,设计者开始在变异的观念下重新对建筑作出处理,建筑设计由1+1开始往上叠加,分离,并且组合,成为更多的3和4,而不再是常规的2。 ·蓝天组的蓝天不是色彩而是概念。在《理论与实验》(《Theory+experimentation》)一书中,蓝天组是这样说的:“当我们谈到船,其它人想到船的残骸,然而我们思考的是风吹涨了白色的帆。当我们谈到鹰,其它人想到鸟,然而我们谈论的是展翅翱翔的空间。当我们谈到黑色的美洲狮,其它人想到的是掠食动物,然而我们想到的是建筑中未被训服的危险。当我们谈到鲸鱼,其它人想到的是30吨的重量,我们不愿在一本百科全书中寻找建筑。我们的建筑能在思考移动中被找寻,更快于传递及掌握”。 而在1980年的“建筑必须燃烧”的对话中,蓝天组谈到:“你能判定70年代是经由周期性的紧张建筑所破坏的,主张投票和一个满足民主政治的生活和保守的建筑立面。但我们并不想建造保守式样的建筑,我们厌烦于看到帕拉蒂奥和其它具历史面具的建筑。那是令人忧虑的,因为我们不想排除任何建筑的存在。我们要建筑拥有更多元化;我们要建筑流血损耗及运转甚至被打破,建筑应是燃烧的、如针刺的、强拉及撕裂的,建筑必须象河流一样具炙热的,流畅的,艰涩的,尖角的,抗拒的,活泼的,麻木的,悸动的。” 获得1999年混凝土建筑奖,1999年德国建筑奖,2001年欧洲钢结构设计奖的UFA 电影中心的原始构思来自于“晶体管”这么一种隐喻,从地面长出的倾斜的巨大的玻璃体和清水混凝土的对比,暗示它是发射的,不稳定的,但又是透明,强烈的,有着变化的基调,在这个建筑里,以往的建筑营造的规律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另一种空间构成的规则,各种冲突的元素服从于多中心而不是一个中心被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当然,在“蓝天组”的建筑里,很少带有盖里那种略带游戏的设计手法,变化丰富的空间仍然服从于结构的规则和逻辑的合理性。只是,视觉冲突在“蓝天组”那里被夸张到一个让人惊讶的程度。 “屋顶改造”是第一个为“蓝天组”带来声誉的作品,也是解构主义的开山之作,项目非常的小,但并不妨碍它的影响力,在这个项目中,一方面作为一个屋顶,它顺应街道与屋顶的关系。传统的条理被表现成线性精神,那弧形越过了屋顶并撕破屋顶的开放性,原来的比例,材料或颜色所定义的一切全部被更换了:倾斜的透明玻璃和交叉的金属代替了黑色的屋顶瓦面,开放代替了封闭,分裂代替了完整,构图的破碎代替了紧密,自由代替了严谨,交叉的线条突破了屋顶的固有界限,建筑设计,空间和视觉感受在这里被重新定义。而注重屋顶设计,通过屋顶了解建筑的思维, 被蓝天组认为这是未来建筑的一个方向。 另一个项目,位于瑞士的2002世界博览会的“贝尔之塔”则是一个类似于构筑物的奇怪建筑,沿着湖岸线浮起来的水平的带状通道形成一种和绵延的湖岸相吻合的外在特征,在带状通道相互交叉的中心,三个透明的很难定义形体的构筑物拔地而起,在高度基本一致的均衡中通过不同的形体,切割,和扭曲来打破固有的平衡,而三个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形体被一条圆弧形的逐渐上升的坡道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在“蓝天组”最近的设计中,时常出现一种类似于竹篓或者笼子的椭圆形设计,还有一些,完全借助于计算机的帮助,像鸟的翅膀一样不断地张开,变形与弯曲,看“蓝天组”的一些作品,发现它带有类似于航天探测器的味道,这一点,多多少少让“蓝天组”的作品具有未来主义的气息,而蓝天组认为,这样的一种面向未来的设计能够拉近过去与未来的距离。

[编辑本段]空间的变化

  蓝天组的设计非常注重空间。认为“在西方城市的形态中,发现一种在同一时段变化的建筑是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新的范例”,强调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变化是“蓝天组”设计的一个出发点,比如,作为混杂的城市包含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度,也包含了单一到复杂的共存,在这种过程中,建筑所带来的新的空间品质和集合给了人们一种新的体验,而城市的公共空间根本上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对空间的全新体验和视觉刺激成为“蓝天组”设计的最终目的。 不确定,非中心,摇摆,无界限,空间的连接,延伸,冲突,不调和,戏剧化,这些有关变化或者变换的说法在“蓝天组”的作品里得到很好的阐释,一种有关变化的哲学其实也是当代艺术的哲学,也是艺术和建筑得以保持活力的所在,变化是永恒的,不变只是暂时的。 线条,在“蓝天组”那里成为打破固有界限的最积极的因素,对于解构主义来说,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线条是构成界面的最初的限定,从一根线出发,可以拓展为一个面,如此说来,我们视野中的任何界面都是线条密集之后的结果,在“蓝天组”的设计中,运动是所在视觉因素的出发点,基本手法和哲学根基,因为,人在城市和建筑中的视点都不是固定而是流动的,而变化不过顺应了运动的结果,在“蓝天组”那些一大群交叉密集的线条之中,有一些继续向前,逐渐拓展为一个面,一个体块,另一些线条则留在原地,然后在空中不断翻转,放射,变异和延伸。 “非建筑化”也是“蓝天组”作品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因为,固有的建筑设计无论经典的还是普通的,都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因此,对于寻找更新的建筑设计来讲,将建筑置于“非建筑化”的背景是建筑获得变异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新的建筑的产生不应立足于原有建筑而是应该离开,在“蓝天组” 的大量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非建筑化”的痕迹,它们仿佛雕塑,构筑物,但又却是大胆惊人的建筑。 1983年设计的“开放房屋”这个一直未落成的建筑在构想中是“一个像浮云一般变幻莫测的建筑”。在玻璃拱顶下,它的空间将能见证天空以及光线的无穷变化。而早期的乌托邦作品“可居住的云”(1968~72)则是蓝天组的理想,这种大胆的想像刺激了以后的建筑家们的创造。然而蓝天组还说 “建筑必须燃烧”。 梅伦.塞诺特(Melun Senart) :认为蓝天组的建筑作品为散发活力和热情的趋使,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主张“我们应该放下理论”以免建筑消失。他们的工作心态是想要看得见的建筑,且他们已经建造了为数可观的建筑作品。“我们热爱设计和创造看的见的、真正的、潜在的、区域的城市。当我们喜好的建筑和他们思考很多元素的计划,它不知如何保留了他们的自主性且融合一体。在陌生的造型、理论和新的思考形式,那些作品好象是外来的昆虫有相当多的接缝的腿和身体,那些渗透纠结的形体将被完美的逻辑所支撑”。 彼得.库克(Peter Cook)在1991年谈论蓝天组时,他说蓝天组所设计的每一个计划都以一连串的强烈讨论为基础,最后得到的结果会出现一幅素描,这素描导引至一个完全组构的模型。他们很少改变设计,从最初素描阶段到将这些构想一条一条转换成施工图。他们企图产生不对称结构,这些努力是因为不想被束缚于形式主义所约定的风格。他们创造“开放计划”“心胸开辟”“目标开放”的设计。但也常常造成复杂的、未定义的空间,虽然他们是1960年代唯一保有原始驱动的视感,但也抛弃它的原作美学,而他们仍继续生产实验的建筑。

[编辑本段]对当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纵观当代建筑的发展思潮,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到高技术派。到新理性主义,到解构主义,甚至这些年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沿着一条不确定的轨迹一直向前,但在最近这十年,建筑思潮已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明显,而是各种风格和理念的混杂,我们很难分辨出那一个是当代建筑思潮的主流。 从深层的原因分析,这种局面的到来是90年代以来文化及艺术多元发展的结果和最终反映,而对于建筑来讲,建筑思潮不过是艺术更新与变革的一种反映,建筑本质上最终仍然是功能,空间这一类东西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的东西,当然不是说形式和视觉上的形象对人类的生活不起作用,从这个层面去说,综合性可能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当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在注重功能技术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有关未来发展的种种因素,除了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持续,有关建筑的种种探索一直未断,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和当代建筑探索的急先锋,“蓝天组”一方面坚持自己在建筑艺术上的独特探索,和建筑与城市相互之间的变化哲学;另一方面也注重技术在建筑的影响和作用。正是这样一种设计的基本态度,使得“蓝天组”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与其他事物所相比,“蓝天组”是那种能真正激起人们阅读愿望的建筑师,它抛弃功利,强调实验,直奔艺术前沿的勇气,给了五花八门的当代建筑以巨大的不凡的活力

[编辑本段]蓝天组主要建筑作品

  屋顶律师事务所  UFA影视中心  格罗宁根博物馆东翼加建  SEG公寓楼  煤气罐改造工程  2002年世界博览会:贝尔塔——力量与自由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客户接待中心  可居住的云  炽热公寓  开放住宅  包曼工作室  方德工厂  杰麦克酒店  塞巴瑟多夫研究中心  SEG公寓街区重组  云9号  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馆竞赛方案  JVC新城娱乐中心与香水博物馆  里昂河流博物馆  阿克伦美术馆加建  欧洲中央银行总部  广州歌剧院(竞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