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幼儿手口足的预防和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6:38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可发散,亦可引起局部的流行。本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儿童感染病毒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以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诊,并很快转疱疹。患儿多有低热,病程7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亦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肠道病毒71型(EV 71)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等多种严重疾病。
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医院婴儿室、托幼机构要作好监测和检诊工作,落实消毒措施,加强饮水、粪便、污物、房舍的消毒,注意孩子个人卫生。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在幼儿园引起流行。家中作好餐具、饮具、卧具和玩具的消毒。
手足口病的发现时间不长,在本世纪50年代首先在欧洲发现,后传到日本,80年代传入我国,曾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流行。此病主要在夏季发生,好发于学龄前的儿童。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本病是由于感染肠道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而引起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唾沫、污染食品、物品的接触等途径传染。中医认为是风热时气侵袭人体,怫郁化火,熏灼于肺,循经上逆至口咽,伤及内膜,外达皮肤、脉络而成。
手足口病有何特点?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初期发热不高,约38℃左右。发热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约2-10毫米,逐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皮肤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溃,数天后干燥结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旦患上该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以防传染他人。
中医方面,可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痛甚、牙龈红肿者,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瘙痒者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西药可用维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左旋咪唑每次每公斤体重1.25毫克,每日2次。外用0.1%雷凡奴尔液含漱,每天5次;0.02%盐酸洗必泰液含漱,每日5次;金霉素甘油糊剂涂患处,每日4次。
手足口病的食疗方:
1、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食用;
2、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饮用;
3、 银花蝉衣饮:银花15克,蝉衣3克,清茶少许,煎水饮。
手足口病的预防:
在秋季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与患儿接触。搞好家庭、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成人有疱疹疾患者也应避免接触。此外,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如用大青叶、黄连各2克,牛蒡子6克、升麻、薄荷各3克,煎服,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