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 愚公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48:46
童年往事 2006-10-28 10:30:55 童年往事

造句


  在二年级时,就学到了造句。老师出题:用“永远”造句。
  当时我看过一本连环画,叫《永远紧握手中枪》,于是我就抄了这一书名。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我“造”得非常好,哈哈,其实只是“抄”的,老师还说,这句子还不完满,前面加上“我们”就完满了,那时,我还不知道句子成分,不知道“主语”。
  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获得老师的表扬。

画画


  记得在三年级时,爸爸第一次带我进城“趁圩”(赶集),城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爸爸带我看了城里唯一的一座“永久桥”(大桥),问我和我们乡下的木桥有何区别。我记住这大桥的特征:有五个桥拱,大拱之间有几个小拱。
  回来后,我就画出了这座桥,一角还有杨柳树掩映,远小近大的透视效果,桥上还有车。图画老师看到了,非常惊讶:你真是聪明,看一眼就画得这么好,比我画得还漂亮,将来肯定有出息!还问我:那里本来没有杨柳树,你为何加上杨柳了?我说:光画一座桥不漂亮,加上杨柳树能看出远近的效果,点缀画面也漂亮些。我清楚地记得,老师树起了大拇指。后来我知道老师还在其他班表扬了我,夸我观察力和记忆力很强,还有想象力。
  可惜,我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至今没有出息。只是不用在农村耕田,不用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可以穿鞋上班的“脑力劳动”。

普通话


  初中时,新华社一位摄影记者来拍一张反映县文艺队下乡演出的照片。场面是“导演”出来的:大榕树下,文艺队在演出,有观众在看表演,我们就是充当“群众演员”。
  文艺队其实没有演出,只是摆一个造型,也就是摆拍。新华社摄影记者用普通话叫我们这些“群众演员”前面的坐长板橙(也就是我们学校读书坐的双人橙),后面的站着,成一梯级形观众,记者爬上木梯在高处府拍。
  拍了几张后,又叫最前排的把板橙侧放坐,位置再低一点。老师也听不懂普通话,喊了半天,没人响应,记者在木梯上爬上爬下,不知说什么好了,用手比划着。当时我在最前排,听懂了他的意思,于是把板橙侧放而坐。记者见了,点头笑道:“唉,怎么只有这个孩子能听懂?你教这一排人就这样坐。”
  为摆拍这张文艺队下乡为工农兵演出的照片,竟然折腾了半天!
  我们日常用语都是地方白话的方言,懂普通话的人不多,好象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懂。那时,我们这普通话没有象现在普通,很多人都听不懂,包括很多老师都不会讲普通话。后来,我在文化大厦的宣传橱窗里的什么成就的图片展,看到了这张黑白照片。这类照片,在其他画报上也看到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红色铁牛

  四年级时,好象有一篇课文,有这么一句“红色铁牛在大地上,卷着土浪,滚滚向前。”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红色铁牛是指什么吗?”虽然是很简单的问题,可没有一个答对。有的回答是黄牛,水牛等等,教师哭笑不得:“你们真是牛,我在别的班问,也没有一个答出。”
  “教师,这是拖拉机!”我举手回答了。老师笑了:“对,这学生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从报刊上看到的。”那时,我们村没有通“机耕路”(比乡村公路更低级的乡村道路),连电都还没有通,更没有谁见过拖拉机,没有见过“铁牛”这东西。
  过了几年,我们村才修有“机耕路”,大队买了几台拖拉机,那时候,村里的拖拉机手,都叫人羡慕,是年青姑娘的梦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