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生第二次流通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2:29

日本发生第二次流通革命

李东贤

目前,日本流通领域已进入了流通体制再构建的新时期,即所谓的第二次流通革命。学者们甚至认为这次流通革命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腾飞阶段。

日本的第一次流通革命是指50年代末零售商业形式的变化,即超级市场的引入,流通领域的技术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批发,零售机能的变化等。在此之后,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开发,以连锁形式出现的24小时店,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的发展等流通形式不断出现。

第二次流通革命,是指80年代末开始的"家庭中心",仓储式商店的发展;80年代由电脑信息系统迅速普及所引发的零售商业在库管理合理化等为主的各种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对使用电脑信息系统的零售商业的支持为基础,以主渠道地位确立为目标的批发商业渠道战略的现代化;向零售直销商品领域发展的大型零售店地位的上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希望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物流信息化的批发,零售业的再构建;目前在日本广受关注的利用个人微机进行通讯销售,英特耐特网络通讯销售等。

第二次流通革命的背景

对于引发流通革命的原因,学者们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情报技术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流通革命和第二次流通革命从背景到流通环境都有相应的变化。第一次是发生在工业化社会的全盛期(高度大众消费社会)过渡的时期,即自动化导入普及化,大批量生产开始,以及与此相应的大流通,高度化消费需求产生的时期。经济社会中,每一个消费者都把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目标。

第二次流通革命环境与第一次流通革命的一个很大不同点,是从工业化社会向所谓信息化社会的转移。做为信息社会基础的计算机不仅被应用于计算业务,以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更多是作为情报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在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竞争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传输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功能有了很大的扩展。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订货系统,以电脑信息系统为首,自动进行补充订货的电子订货系统进行订发货处理,交货指示,金额决算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情报系统,都是情报技术的应用。做为这种流通情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日本已在着手建立与生产领域联结的系统,以及企业间相互联结的系统。另外,现在已经建立了使用多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并开始与国外网络进行联结。英特耐特网络的建设也在进行之中。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销售,使消费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希望的商店,并进而得到所需各种商品的信息。这种形式的销售,将与当前的目录通讯销售展开竞争,开拓新的零售领域,将对流通机构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另外,英特耐特网络的通讯销售具有国际性,与国外的直接交易将变得更加容易,人们对市场的考虑将扩展到全球范围。因为国外市场信息不足,交易关系复杂所引起的内外价格差有可能消除。

(二)生活价值观的变化。

生活价值观的变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性。作为希望的生活方式,在封建社会,人们追求的是衣,食,住等方面的最低限度的满足。在工业化社会,人们追求的是经济,物质丰富化。而信息化社会,人们追求的是有效利用自由时间的文化以及精神方面的充实,是对真正富足进行的追求。这种说法在日本已经相当普遍。

关于生活价值观的推移,前者由于有经济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供参考,在较短的时期可以确立目标。而后者由于各国的历史,风俗习惯,自然环境,政策等独特的影响,没有标准,目标的确立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日本,虽然商店中有商品,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消费饱和"的说法。而且许多人在经济景气时期购买的耐用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因为舍不得扔,商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拉长,更加重了这种现象。

消费者对商品评价能力的提高,对价格和品质的选择更为严格。另外,在日本,生活价值观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社会中未被考虑的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与"资源是无限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协调"这种看法相反,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1世纪世界将出现粮食问题,环境污染,以及地下资源枯竭等问题。

第二次流通革命的内容

在日本,引发这次流通革命的直接环境条件是当前的经济的不景气。周期性经济衰退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崩溃。虽然原因很复杂,但最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的革新,生活价值观的转移,以及随之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环境条件变得更加严峻了。对此,企业所采取的对策,自然不能与过去的对策相同,这也是"再建"这一用语目前在日本被广泛使用的一个原因。

流通环境变化内容不同,流通业再建的手段也不同。另外,随着流通业再建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导入期,成长期,竞争期,成熟期)不同,再建手段也不同。即使是在成长期,针对不同的情况,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但总的来说,主要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削减费用,强化财务体制

企业或商品在成长期时,与削减费用相比,更主要是在扩大市场方面投入力量。为在竞争期,成熟期进行有利竞争而投入力量,这是一般情况。但是,成熟期来临,也就是不景气严重化时,市场扩大的余地没有了,由于价格竞争激化,以削减费用为目的的"再建"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广告费,交际费,交通费,研究经费的削减开始,业务处理机械化,管理部门人员向营业部门转移,店铺合并,撤消等,这些都是"再建"初期所采用的手段,是短期手段。作为费用方面再建的积极手段,采用灵活订货,送货合理化手段的也不少,也出现了物流中心减少,送货与运输业联合等现象。

现在是生活价值观变化的时期,由于顾客实现自己愿望的个性化倾向很强,因此对顾客需求的把握就变得更为重要。适应这种情况,为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提高竞争力,许多企业不得不对业务组织,交易组织进行改革,使之现代化。例如:有的百货店开始废除僵化的部长,课长制度,采取职责明确的主管制度。为目的,利用电脑系统数据,还出现了将生产,销售,服务集中在一起,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做法。同时,为发挥厂家和流通业者各自特性,而结成与过去不同的产销同盟现象也有所增加。

3、新产品开发和新零售形式的开发

财务体制的强化,业务组织,交易组织的现代化是再建的基本。在完成它们的基础上,实行以积极成长为目标的战略化重建。它的第一阶段,如果是厂家的话,就是新产品开发,如果是零售商,就是指新的营业形式的开发,并对不盈利商店的实行改建,关闭。

4、事业多元化

这是战略性重建的最终阶段。像照相机厂生产复印机,计算机外围设备,向其它领域扩张。零售店向不动产开发,证券,保险领域扩张等都是事业的多元化。也有以与其它企业合并,收买其它企业为出发点而进行多元化的事例。

事业多元化可以吸收由于减量重建所产生的剩余人员,但最主要的是可以使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化,以谋求发展。面向未来先行,如果成功的话,作为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相反,如果对环境变化,市场动向的预见发生错误,也就是说不具有新领域经营的充分知识,只凭一时冲动进行事业的多元化,却有使企业效益恶化的危险。因此,多元化很困难。目前在日本由于效益不佳,也有回到原来传统经营领域的事例。

日本“流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流通领域发生了两次重大变革,被称为“流通革命”。

第一次“流通革命”发生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以超市的兴起、发展和厂商的流通系列化为主要内容的流通变革,主要解决了流通部门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大量消费不适应的问题,给传统的、落后的流通体制以冲击,并确立了战后日本现代流通体制和流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流通革命”发生在日本经济成熟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时期,是日本历史上最深刻的流通大变革。其不仅是流通部门或流通机构的变革,也包括流通行政管理制度的大变革,是流通体制变革的综合反映。对战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问题,迄今尚未见到专门和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以二战后至今日本流通领域的两次阶段性变革与流通体制变革的内在关系为着眼点,综合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系统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以“流通环境一流通变革一流通绩效 ”为研究框架,运用经济学理论,力图系统性地揭示战后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原因、特征以及变革中的流通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究了日本政府在流通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书的特点是重视对历史转折点的研究,而不是一般的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梳理。

本书的研究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作为导论部分。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日本流通领域正处在流通体制变革期,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阐述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重点对有关流通体制变革问题研究中处于基础层次上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加以分析和界定,以此作为后文理论和现实分析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阐述了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的基础理论。目前,关于商品流通体制变革的研究,经济学界并未建立起专门的基础理论。而且,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专门以商品流通为对象;并主要以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的流通经济学,学术界尚存较大争议。在本书中,笔者尝试将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日本流通变革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分别进行阐述,并稍加评价。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 流通环境一流通变革一流通绩效”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是对战后日本流通领域发生的第一次“流通革命”的总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引发第一次“流通革命”的各种环境因素,具体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生产体制和大众消费革命以及制度环境等。其次,对第一次“流通革命”主要内容的详细描述和理论解释。以超市等大型零售店的发展和厂商的流通系列化为主要内容的流通变革,解决了流通部门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大量消费不适应的问题。最后,说明了流通革命对流通体制的影响和绩效。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构建了大量的流通组织、流通系列化渠道体系和企业物流系统,确立了战后日本现代流通体制和流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是对日本第二次“流通革命”(即平成流通革命)的背景、内容的梳理与总结。首先,探究了第二次“流通革命”发生的内外环境因素,总结出制度环境、信息技术和消费市场环境变化与日本流通体制面临困境是催生流通大变革的主要原因。其次,说明了第二次“流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日本流通体制与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必然结果,同时,国际社会施加的外在压力也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通革命”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笔者认为“流通革命”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流通管理制度变革既是流通革命的组成部分,又是流通体制微观主体流通机构变革的重要杠杆和环境条件。最后,明确了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的总体趋向,日本政府流通管理的侧重点发生了从经济性规制为主向社会性规制强化的转变,日本流通体制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使流通机构的大变革更加活跃,流通企业大型化、流通渠道短缩化,零售企业主导地位提高、交易模式和制度变革等变化。第二次 “流通革命”推进了日本流通系统的效率化和流通现代化发展,使流通体制向着既与日本基本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转变。

第五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几个问题。首先,对日本流通现代化的内涵、特性以及日本学者的“流通现代化”理论观点进行基础性研究,以探讨日本流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进而论证了流通体制变革对推进流通现代化的经济绩效。其次,运用大量的日本统计数据,探讨了流通体制微观层面的结构性变化特征,具体包括流通组织规模结构、流通业态结构、流通企业市场竞争结构、流通渠道结构变革几个方面,这也是流通体制变革的绩效表现。最后,探究了日本政府干预流通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反映出日本政府在流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总结日本流通体制变革与流通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对促进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若干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