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55:16
古代帝王驭人术 

黄朝光 

      在一本不知名的书籍上,我见过这样一句话:一流的管理者,用人;二流的管理者,管人;三流的管理者,靠自己。我无意去评说它的正确,却联想起了古代那些成功的帝王。
    说起用人,首先得说说刘季那厮。
    秦末时期,豪杰涌起,最终汇成刘邦和项羽两股势力。刘季者,刘邦是也。刘邦实力弱小,项羽气势如虹。一席鸿门宴,差点要了刘邦的命,只可惜项羽的妇人之仁,让汉王借上厕所之机,溜之大吉。在后来的战斗之中,刘邦是战败的多,战胜的少。恨得项羽要和他单挑,以此可以看出,项羽实在是幼稚至极。这所谓匹夫之勇矣。刘邦这个家伙,要他打仗,不行,要他单挑,也不行,要他做什么具体的事情,都不行。人家行的,就是管理。
    和刘邦相似的,有明朝的朱元璋,一个穷和尚,硬是打出了一个大明朝。得于最重要的九字方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字虽简单,其实当朱元璋得到这一计略并采用的时候,天下就已经成他的了。陈友谅也是个英雄,可惜他早称了王,可惜他没有遇到李善长。

    这两人,政治背景全无,经济基础也无多少,却最终功成名就,建立了不朽事业。那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天生的管理头脑,韬略藏于心腹。

    恩威并举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刘邦之所以能驾驭韩信,这是最重要的。韩信这家伙,因胯下之辱名声不好,因面容丑陋又被人轻视,连刘邦也没有看出他的王佐之才,萧何就看了出来,并引荐给了刘邦。然而刘邦实在还是不相信,只派他到后勤部干了个粮食部的芝麻官。幸而发生了韩信逃跑,萧何月下追韩信之事,不然,韩信岂不辱没了千里马之才。恩是不用说的,刘邦立马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名头,而且仪式隆重。从此韩信加入了当时刘邦的高层核心,刘邦终究不放心,在一次秘密活动中,趁韩信睡大觉的时候,一举夺了他的帅印,号令三军。等韩信一醒才明白,汉王亲临,估计冷汗也吓得出了不少。意思很明显,让韩信你小子收敛点,我可是随时可以要你性命。刘邦对待其他人,也大抵如此。有功的,封侯赏金赏地,一点都不吝啬,却时时让下属明白,这一切是我给你的,我也有能力收回去!

    分而治之又是一个手段。朱元璋打天下,淮西子弟功莫大焉,后来到了建国,重臣基本都成了淮西人。唯一不是淮西人的重臣有谁?刘基也。刘伯温的智慧甚至超过朱元璋,几十年的征战已经结束,他不会不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所以他几次请辞。然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怎么看不出刘基的那点小九九。如果淮西实力不受到制衡,他朱明王朝怎能长久?所以他把最高权力给了刘基,刘基干什么的?监督全国官吏,好个监督制度,如此一来,刘基与李善长陷入了长期的制衡之中。哪还有精力去干弑君夺位的事情。倒是胡惟庸这个小丑跳了出来,把李善长也赔了进去,蓝玉居功自傲,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大部淮西人。刘基后来请辞,朱元璋同意了,大概是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吧,其实朱是借胡之手打击过刘基的,也让刘伯温明白,不杀你也是最大的恩典了。这一场斗争的结果,胜利者永远是朱元璋。

    分而治之的,武则天也是一个高手。唐朝的酷吏是有名的,始作俑者应该是武则天。她设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她其实也知道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小人。她就是让忠臣和小人两派势力在斗争,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力。
    恩威并举,分而治之,只是帝王驭人之术的一小部分罢了,二十五史浩如烟海,抛一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