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以中国式视角看股指涨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54:13
回顾全球股市,我们可以看出,新兴股市普遍比成熟股市的波动区间要大一些,在中国,上证指数自推出以来,虽有超过150%以上的年涨幅却从未有过30%以上的年跌幅。这不仅可以让一些新兴股市有所羡慕,恐怕连成熟市场也要自叹弗如。
作者认为:对于讲求中庸之道的国人来说,以中国式视角看待股市,并无不当。从历史上看,中国股市已经形成20至60倍的中国式加权平均股价市盈率波动区间。这可以看作股市中的“庸”。我们除了以宏观经济数据为准绳,看待股市波动,更可以中庸的视角来衡量股市是否健康,如果它一反常态,我们则应提高警惕。此外,从中国式涨跌规律看,防止暴涨要比暴跌更有实际意义。
10年前,有人在《了望》杂志上提出了股市应“稳中有升,涨幅有限”的名言。最近,听取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汇报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则认为,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防止股票市场出现大的波动。上述基本观点如出一辙。这是不是意味着,对股市调控的基本思路也是中国式的呢?
从周边国家股市和世界主要股市的波幅看,股价指数出现大一些的波动,是常见现象。新兴市场尤其如此。
我们先看看一些发达国家股市:1986年、1988年、1990年、1999年、2005年,东京日经225指数分别上涨43.86%、39.86%、-38.72%、36.79%、40.24%;1993、1997、2005年,瑞士苏黎世市场指数分别上涨40.37%、58.93%、33.21%;1995、199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上涨34.11%、31.01%;1995、199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分别上涨31.31%、30.31%;1997、2002年,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分别上涨46.24%、-43.94%;1999、2000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上涨85.59%、-39.29%;1999、2002年,法国巴黎CAC40指数分别上涨51.12%、-33.75%。
我们再看看周边国家的一些新兴股市:1989、1993、1997、1999、2003年,新加坡海峡指数分别上涨42.62%、59.12%、-30.99%、78.04%、31.58%;1997、1999年,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分别上涨-51.98%、38.59%;1997、2000、2003、2006年,菲律宾马尼拉综合指数分别上涨-33.21%、-30.26%%、41.63%、42.29%;1997、1999、2000、2003、2004、2006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综合指数分别上涨-44.59%、70.06%、-38.50%、62.82%、44.58%、55.29%;韩国综合指数在1997年至2001年以及2005年,分别上涨-49.64%、49.93%、82.78%、-50.92%、37.47%、53.96%;1999、2003、2005、2006年,印度孟买Sensex指数,分别上涨63.83%、72.83%、42.33%、46.7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新兴股市的波动区间明显要比成熟市场大一些。
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是:1991、1992、1996、1997、2000、2006年,上证指数的涨幅依次是129.41%、166.57%、65.14%、30.22%、51.73%、130.43%;1992、1994、1996、1997、2000、2001、2006年,深证成指的涨幅依次是139.71%、-42.88%、225.57%、30.13%、41.05%、-30.03%、132.12%。总体看,中国股市的波幅与周边国家的一些新兴股市更接近。同时,境内股市也保持着中国式涨跌特征。比如,代表性更强一些的上证指数,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以来从未有过30%以上的年跌幅。这不仅可以让一些新兴股市有所羡慕,恐怕连成熟市场也要自叹弗如。但1991至2006年和1992至2006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的年平均涨幅分别为29.67%、31.71%。如果对比历年经济数据,这似乎并不符合“稳中有升,涨幅有限”的要求,也与防止股市出现大的波动的调控目标存在一些距离。
“稳中有升,涨幅有限”或者防止股市出现大的波动的构想,是不是中国式的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正。《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人心险恶,道心幽昧,因而需要精诚专一,推行中正之道。这有助于事物得到稳定发展,防止左右摇摆、大起大落。反映到经济工作中也是一样。当前,我们要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就理所当然地要求股市避免有大的波动。
如果上述思路是中国式的,那么,我们可以继续在中国文化中找答案。中国古人推崇中庸之道。那么,什么是中庸呢?朱熹《〈论语〉章句集注》谓:“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总之,古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基本上就是指经常出现的某种状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中庸看作一种主动控制和调和的方法论。它的基本模式就是:用中指导庸,对庸圈定阴阳范围;让庸反作用于中,避免中出现极端。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正日益受重视,因而以中国式视角看待股市,并无不当。并且,脱离中国环境去评价中国股市,恐怕会缺乏现实意义。但是,什么样的波动才算大的波动呢?从历史上看,境内市场已经形成20至60倍的中国式加权平均股价市盈率波动区间。因而,这就可以看作股市中的庸。我们不能张冠李戴,以宏观经济数据为准绳,看待股市波动。世界上并不存在与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数据走势的波动接近的股市。衡量股指是否在中规中矩的范围内变化,衡量股市是否健康,尺码之一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看它是否一反常态。这也意味着,股价指数合理的涨跌空间,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区间大一些。这就容易解释,今年劳动节前主流舆论为什么一直看涨股市。
因此,我们看待股市的基本思路,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我们要么承认股指并不存在“稳中有升,涨幅有限”的规律,要么承认在中国式加权平均股价市盈率波动区间内,股指的涨跌是稳定的。只要这样,我们的调控目标才更容易实现。此外,从中国式涨跌规律看,防止暴涨要比暴跌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