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文化”札记之五十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25:14
“汉水文化札记”博文结集出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强力推出《汉水文化探源——一位河流守望者的学术随笔》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汉水文化探源——一位河流守望者的学术随笔》一书,即将由新华书店在全国发行。本书收录了“汉水文化”博客去年12月3日至今年3月5日间,在“汉水文化札记”栏目刊发的54篇博文随笔和250多条网友跟贴。同时,收录了“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博客的近50幅汉水文化照片。全书25万余字。
本书将流行的博客写作手法运用于学术随笔写作,从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以博主与网友互动的形式,对汉水之源、汉民族之源、汉文化之源进行了深入溯寻;对汉水文化的源流性、多元性、包容性和传承性特征,进行了深刻阐述。全书立意新颖,内容翔实,叙述通俗,语言活泼。文化内涵深厚,充满阅读快感。对广大从事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对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博客写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书各章节内容在新浪博客推出后,许多网站、论坛和博客圈子纷纷加精推荐,吸引众多网友参与跟帖,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苏州大学博导、著名文艺批评家为该书作序写道:“在我看来,王雄先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他的小说创作是扎扎实实地建立在他的文化研究基础上的,而他的文化研究又萌发于他的文学情怀与诗意灵性之中,这使得他的创作拥有了丰盈的文化底蕴,他的研究又充满了灵动的创造精神。”
毫无疑问,这本书是本博主与网友们共同写作而成,是大伙的共同财富。希望广大网友一如既往关注“汉水文化”博客,多走动,多串门。携手共进,一路同行。
汉水:流淌着的“汉”字轨迹 2007
“汉水文化”札记之四十
汉水:流淌着的“汉”字轨迹

汉字密码,也许就是一本难读懂的天书
昨晚,网友柳白先生发贴询问:“汉水与‘汉’字有何关系?”我回贴写道:“乃父子关系也。”早在100多年前,从安阳地底下挖出的一撮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这就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三千多年前的汉字。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已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惟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汉字传承了数千年,从古代文字到现代汉字,在不断的演变中也实现着其生命的超越。尽管我们每天都在熟练地使用着汉字,真要说文解字,却往往力不从心。面对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字,究竟有何秘可探?譬如说,一个“汉”字,意味着什么?
汉,繁体作“漢”。楷书“汉”的右半“傼(去人旁)”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作嫨(去女旁),表示人被捆绑,置于火上烘烤。后来繁化,加了火旁作熯(正如“然”本有火形在下,再加火旁作“燃”),就是“旱”的古字。原始农业社会,最可怕的是旱灾,而“汉水”是“救旱之水”,正如“乱臣”是“理乱之臣”,词例相同。
“汉”是一个神奇的字。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每天说的汉语,每天用的汉字,一年到头享用的汉文化,甚至10. 4亿汉族人口的血缘纽带,都跟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它不叫“汉水”,如果不是秦末那场戏剧性的龙争虎斗,可能“汉族”就叫别的什么族,“汉语”也叫别的什么语,“汉字”该叫别的什么字,“汉文化”也可能就叫别的什么文化了。在当今3500个常用汉字中,“汉”字的频度为0838。所谓的频度,是指一个词的使用频繁程度。可见“汉”字是一个在汉语语言中频繁使用的高。细究其缘由,是因为汉字与汉水紧密相连,难舍难分,才由此延伸出一连串的汉文化意义。
汉水在古中国是一条大水。人们比之于天上的天河。天河被称为“云汉”、“银汉”、“天汉”,《诗· 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意为天上有大水。“汉”字的第一义,指的就是汉水。中国古人第一次见到的并予命名的大水,就是汉水。汉水直至春秋时期,一直都保持着古中国第一大水的地位。当时的汉水,比往北的渭河、黄河都大,这是古书里记载的事实。在古代巴人眼中,经过三峡的长江,远不如襄阳以上的汉水河床开阔,气象恢宏。《诗经》称之为“汉广”,与“湖广”(云梦大泽)“都广”(四川大泽)平起平坐。所以古人将汉水作为流过湖广盆地诸水的正源,是很有道理的。汉水在上古作为长江“正源”,正如岷江直到明代还是长江“正源”一样。
汉水上游曾是秦王嬴政的属地,至今汉水边的这座大山还被称为秦岭。始皇帝34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以诸侯盟主的身份,封刘邦为“汉王”,其地就在汉中,因地名为封号。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项羽争夺江山。后来的结果妇孺皆知,五年的“楚汉之战”,项羽兵败垓下,刘邦独取尊位,建立了“汉朝”。称帝汉中,国号称“汉”。
当年最让汉高祖刘邦看中的就是这条汉水。因为在这位汉王的眼里,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是相通的,充满了神灵。史书有云:“刘邦始封‘汉中王’,初不欲就国。有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乃就汉中王。”汉中由此扬名于世,汉中也就成了汉民族称谓的源头。汉中的历史也就和汉水一样,从云雾缭绕的秦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流过高山与平原,也流过了上千年的漫长岁月。
有汉水就当有自称或被称为“汉人”的人,如秦人、越人、楚人、晋人之例。但在先秦时代,“汉人”不曾建国,在汉水中段,有巴、濮、楚、邓……,西段有蜀。所以古时有“巴人”、“濮人”、“楚人”、“邓人”、“蜀人”,而无“汉人”。刘邦建国百余年后,强大得令周边慑服,把汉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统统叫做“汉人”,其义为 ‘汉朝之人’,以有别于自己是“胡人”或“蕃人”。一条水名就这样挪到了特定地域的人群身上。“汉人”这个称呼自汉朝以后延续了很长时间,唐代诗人姚合有一首《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的五律:“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诗中的“汉人”已经是“汉族人”的意思。即今天已通称的“汉族”。
“汉族”是一个很晚近的族属概念。汉人若用族属意义,一开始就是大族,它包容了汉水流域巴、濮、楚、邓、蜀……或曰全部广义的巴人,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汉人”则并不等于“汉族”;“汉人”之称自古有潜在的地域意义,随汉朝疆域之扩大而代表北中国人,到元朝称契丹人为“汉人”而地域意义特别彰显。诚然,也有异族的“汉化”。应该说明的是,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惟独土家族不存在“汉化”问题。土家族是巴人正裔,也就是“汉人”正裔。当然也就不存在汉人正裔被“汉化”之说。汉族的其正式称谓起源于清末民初,由孙中山先生“五族共和”提法开始。在此之前,“汉族”作为一个名词,在史籍上很罕见,其“族属”意义也不鲜明。那时,世界上称中国人为汉人。
有意思的是,男子称之为“汉子”或“男子汉”,也是来源于“汉人”。汉代北方匈奴屡败于汉,“武帝征匈奴二十余年……(匈奴)闻汉兵莫不畏者,称以汉儿,又称好汉。”陆游诗:“似我犹为一好汉,问君曾见几闲人?”此为褒义之称。后来泛指一般男子为汉子。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处,少数民族居民称汉族男子为“汉子”,如《北齐书》载文宣帝高洋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魏恺坚辞不就,高洋听说以后大为光火,说道:“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明日将过,我自共语。”,后来逐渐演变为对一般男子的称呼。“男子汉大丈夫”,也成了男人们自豪、自吹的用语。
由“汉子”引申开来,“汉”字组成的一些词语,泛指男性公民的颇多,褒贬皆有,如:痴汉,疯汉,负心汉;铁汉、硬汉、英雄汉;老汉,醉汉,大懒汉;饱汉不知饿汉饥等等。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汉朝以后,汉人所操之语自然就是“汉语”了,即国语。特别是与“胡、蕃”对照的时候,“汉语”一词用得更多。唐人刘商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一诗,其中写道:“宁知远使问姓名,汉语泠泠传好音。”唐南阳诗人岑参也作有“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藩王能汉语”的诗句。足见“汉语”一词唐代已很流行。至于“汉字”在汉代以前只称“书”或“文字”,如许慎《说文解字·  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画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其字体有篆、隶等。汉代隶书定型,称为“汉隶”,这应当是“汉字”的先声。人们常说的《汉书》、“汉赋”、“汉学”、“汉风”等等,已经深入到学术和时尚的层次里去了。
“汉”字就这样一路走来,由水名而地名,由地名而封号,由封号而国号,由国号而国语。
2007年元月28日
“汉水文化”札记之三十八
三星堆文化与汉水文化有关联吗?

三星堆博物馆的地底下还藏有什么?
网友九戈在“汉水文化”博客里发贴,建议我对“三星堆文化”作一些探讨。他以为,三星堆文化属于长江文化的范畴,而汉水文化又与长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他作出结论:三星堆文化应该与汉水文化有牵扯。九戈的言论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其实,我早已对三星堆文化产生兴趣。2005年秋,我专程去过一趟成都广汉。我向三星堆博物馆的一位学者请教:三星堆文明与其他文化有何渊源关系?他说:“三星堆文化在族属来源、文化渊源、文明起源等方面,都深藏着无数待破之谜。”我说:“有大量事实证明,汉水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兼容了多种地域文化的成分,汉水文化与巴蜀文化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他笑着点了点头。
地处长江上游成都平原的古蜀国,在古文献记载中一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随着三星堆惊人的考古发现,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及种类繁多的青铜器和玉石器的重见天日,终于揭开了三千多年前古蜀国神秘的面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
早在远古时期,古蜀国就拥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考古证明,古蜀国很早就与外界文明有了联系,那些至今仍残留在悬崖绝壁间的栈道孔洞,就是例证。只是隐藏于高山里,一直不为人所知。
寻觅先人的足迹:或是沿着蜀道,从陕西眉县开始,穿秦岭到汉中,然后翻越米苍山,从阳平关或者七盘关进入四川;或是从汉水沿江而上来到上庸城(今日的安康市),然后往西进入地图上的米苍山区,从汉水源头的宁强县过七盘关进入巴蜀。
在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人们都认为那个时候中华文明主要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处在蛮荒时代。三星堆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的出土,让人们意识到相当于商、周时期的蜀文化已经进入文明。
三星堆高大宽厚的城墙、埋藏众多青铜器和玉器的祭祀坑,都是国家机器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体现。早期蜀文化进入文明是其本身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发现的文化遗迹、遗物看,曾受到商、周文明的强烈影响。现在的四川人,已经习惯把三星堆时期的巴蜀人视为自己的祖先,而且还会生出一种自豪感。现在的四川人若认真追寻自己的祖先,就会惊异地发现,历史的血脉屡次被割断,今日“四川人”概念是至满清以后才形成的。
四川历史的源头在巴蜀,但古巴蜀人并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原指中原人,后来扩大到以中原文化为自己的主体文化的其他人群。四川在远古的土著民族是(妻阝)姓、僰人、果氏之类的小部落。巴蜀人不是四川的土著,他们形成于汉中流域,沿着汉水进入湖北,后来受到楚人的压迫,才由鄂西或湘西进入川东建国。这个迁徙民族在进军的过程中,在吸收大量土著民族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亦即由汉族创造的文化,这是人所共知的。“汉人”不等于“汉族”,但是,汉族的得名与汉水——巴蜀人确实密切相关。当代汉族,无疑融入了汉水流域先民和古代巴蜀人的血脉。史书上说,蚕丛氏、柏氏、鱼凫氏三代蜀王相继王蜀,各数百岁。他们在广汉三星堆建立了古蜀王国,才有了三星堆文化之说。
由此可见,巴蜀人是从汉水流域走出的。这样说来,三星堆文明自然与汉水文化联系上了。
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是以蜀族和巴族为主,建立的两个王国。他们和中原的商、周王朝、华夏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襄阳,春秋时有所扩展。秦举巴蜀以后,巴国和蜀国被正式纳入秦国的版图。经过秦代到西汉早期,巴族和蜀族及其他族已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
考古学上夏商时代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化”、“早期蜀文化”,是自八十年代成都平原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城址与祭祀坑的发掘后,才被认可的。学术界认为,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三者并驾齐驱,但又互相影响和渗透,故有“巴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之称。巴文化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时代,主要以汉水上游为基本地域依托;春秋时代,巴国文化有所扩展,南及大巴山北缘,东至汉水中游的襄阳;战国初,巴国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先后在清江、川峡之间至川东立国。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巴国文化的大量遗迹。
史载,禹治理大江的洪水,是从江源(岷江)和汉水开始的。《尚书·禹贡》又说:“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山番)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夏禹的历史伟绩在治水,他就与上古神话传说中会弄水的神龙枣“句龙”和“应龙”挂上钩了。也就是说,大禹在古人的眼里本是一条会治水的龙。神话传说本是古代历史折射的影子,“夏禹是龙”的传说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古之后人把祖先异化为神物,并不是抹黑,而是顶礼膜拜,这可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物中得到印证。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蜀。汉初,巴蜀舞被刘邦移入宫中,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成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的乐舞。巴蜀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根据考古发掘,巴蜀文化十分丰富,包含巴蜀人诗作、巴蜀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蜀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汉水流域的民俗文化里。
巴、蜀、楚三间的边际文化接触与交流,这主要导源于巴、蜀、楚之间的人群往来。族群迁徙以及频繁持久的和战关系。三星堆时期,古蜀王国中可能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员从事着渔猎活动。二号坑出土的青铜戈,可用于军事作战,也可能作为打猎使用的武器。根据文化演变的一般规律来看,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襄阳汉水边的山湾东周墓葬,出土的柳叶形剑、内上阴刻虎纹的戈、隆脊带血槽的柳叶形矛,以及荆门出土的“兵避太岁”戈等,均属典型的巴蜀式器物。这应当源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从巴蜀式器物的分布范围及其年代早晚关系,不难看出巴蜀国文化从汉中之东南迁三峡地区的历史陈迹,以及回流汉水中游的历史过程,这与文献的记载是基本吻合的。若说巴蜀文化,它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上述各地所发现的青铜文化。因此,考古学上的巴蜀文化是一支拥有相当文明水平的文化。这也与三星堆出土文物表现出一致性。
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和三峡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湖北龙山文化3种新石器时代遗存。此外在鄂西北和豫西南的汉水流域,存在着具有较浓厚地域性因素的仰韶文化遗址。三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同时又有着继承发展的关系。夏与蜀、巴与蜀、蜀与楚,既是文化同源,又各自独立发展,在发展中又不断交往交流。当然,文化交流常是双向的,尤其是在实力相当时,文化传播的辐射力也会旗鼓相当。
我以为,古蜀国是长江文化一个重要文明中心,汉水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积极探讨三星堆文明与汉水文化的渊源关系,对于充分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多元一统发展格局,以及这种多元关系的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元月26日
“汉水文化”札记之五十三
汉水生态:不得不说的话题
文章来源:王雄的BLOG  更新时间:2007-3-15 9:10:58

疯狂采沙,汉江母亲河欲哭无泪
昨日,柳白先生在网上跟贴写道:“在你的“汉水文化”研究中,是否缺失了一个链环?人类的四大文明皆生于“大河”流域,而文明也因河流的消亡而消亡。我认为,弘扬汉水文化,应该敲响生态环境的警钟。”柳白先生的意见十分中肯,尽管我的“汉水文化”札记已经收笔,我还是愿意补写这个链环。的确,汉水生态问题,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大事。
我们一直以“山清水秀”来形容汉水流域这个美好的家园。春秋末年,孔子来到楚国,听见小孩们在唱一首儿歌,便记了下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水是古称汉江的一部分,它的清和浊,与楚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楚国儿歌,实际上表现了当时人们和汉江母亲河的亲密关系。战国末年,屈原在《楚辞》中,充满激情地描绘了楚国的秀美山川和纯朴的民俗风物。汉水流到唐代,李白在《襄阳歌》中这样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李白是阅历丰富的诗人,他生长在川江,狂歌在黄河,而对汉江情有独钟,把汉江的鸭绿水当作春酒,要百年狂饮,天天不断,“一日须倾三百杯”。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大江大河并不都很清澈,因而汉江的鸭绿水才弥足珍贵。
今日汉江的生态环境如何?2006年夏季,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的9名湿地使者,奔赴汉江流域的丹江口、襄樊、汉口等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所在地,针对汉江水质现状展开实地调查。汉江环境污染令队员们触目惊心,甚至让他们“胆战心惊”。一家家化工厂在江边堆积着五颜六色的矿物材料尘渣,紫褐色的污水哗哗流进汉江里,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游泳区、取水口,戏剧般的拥挤在近在咫尺的空间里。还有众多“墨水河”一般的支流的融入,河口交汇处泾渭分明……
翟湾村是汉水中游的一个普通村庄,然而这个3000人的村庄近两三年来却有100多人死癌症,其中大多是30到50岁的青壮年劳力,是中国平均癌症发病率的八十倍,癌症的阴影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在翟湾村周围好多个村庄早就出现了多名癌症患者,都存在癌症死亡率过高的问题。“癌症村”在当地一定程度地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流经村旁的那条赖以生存的白河受到了严重污染,而白河是汉江的主要支流。
据说,白河污水全部来自上游的南阳。南阳市最多时有大小造纸厂上百家,而距离翟湾村最近的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马庄村就有五家小造纸厂。目前新野县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所有污水都排入了白河。支流也是流域系统的血脉,当支流不再干净清澈时,干流又能幸免吗?
安康和汉中是汉水上游的两个主要城市,总人口为600多万。由于治污设施严重滞后,每年约有5600多万吨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进了汉江及支流中。而事实上,整个汉江沿岸各个城市,没有一个城市完全具备有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能力,每年数亿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汉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看谁跑得快。”
汉水在湖北省境内长865公里,流域面积7.88万平方公里。湖北省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汉江支流水质普遍较差,汉江的8条主要支流中有6条河流的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其中,汉江最大支流唐白河(唐河和白河的总称)的污染更加严重。仅白河上游高锰酸盐指数就达到420毫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27倍。由于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襄阳区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小清河和唐白河,使其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同时直接威胁到汉江水体环境。
安康古称金州,以汉江里盛产沙金而闻名。大浪淘沙,沙里淘金,古而有之。近几年,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沙石,安康境内约3公里长的汉江河道内,采石挖沙点骤然增加到20多家,沙石随意堆放,留下一个个大坑,使秀丽的汉江河道变得“千疮百孔”。汉水上游各地区为了局部利益和用方便,竞相在汉江上筑坝拦水,将汉水隔断成一截一截,汉江上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汉水水污染重大突发事故屡有发生。2000年9月,陕西丹凤县境内,一辆载有10吨剧毒氰化钠溶液的卡车翻入汉江支流,约有5吨氰化钠溶液溢出,造成河中生物大面积中毒死亡。严重破坏了水域环境,特别是严重污染饮用水源,直接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影响了社会稳定。
还有声势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根据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要从汉江上游的丹江水库调出130亿立方米的水。汉江在丹江口水库处的平均年径流量为363.6亿立方米的水,调水量占平均年径流量的36%。一些反对意见认为,汉江作为一个自然河流生态系统,是无法承受平均流量减少36%的冲击的,况且自然河流有丰水年、枯水年。在最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处的年径流量与向北方的调水量相当,就是说几乎100%的水量都要调到外区域去。在这种情况下,汉江河流生态系统必然面临死亡。
据悉,总投资35.3亿元的世行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计划5年完成,完成后,将使汉水中游的丹江口、老河口、谷城、钟祥等14个城市都至少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此外,还包括生态林建设、水资源保护以及水环境监测等。建成后将达到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113万吨的能力,削减85%以上的生活污水。汉江水质将得到极大改善,有利于减少汉江水华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发生。这是两岸民众热切盼望的。
汉水生态及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汉水流域重要湿地、流域植被、生物链维系、水文水质、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等。还有工农业污染及生活垃圾处理,南水北调对文物的影响,秦楚和巴蜀文化在汉江的融合和历史遗存保护,沿线自然风光的保护……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6年8月,新华社曾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国家为治理淮河污染用了10年时间,投入600多亿元的资金,但结果却令人吃惊,因为夏季一场暴雨,引来了有史以来淮河最大的污染团,5亿多吨的高指标污水横扫淮河中下游,淮河治污“十年之丑”彻底暴露。
如何走出“治理——污染——再治理——再污染”的环保怪圈?我以为,对于汉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最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只有凭借社会力量,才能使环境保护真正发挥出社会自主力量。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从源头抓起。引导、规范环保志愿者、环保民间组织,积极有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维权、参与环保行动等等。
确保母亲河健康长寿,你有责,我有责,迫在眉睫。
2007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