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0:12

采茶女

刘 芳《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14日   08 版)

  攀登虎啸岩时,中间要路过一条幽长的大峡谷。山谷里绿茸茸的,像是刚刚铺开的一轴锦缎,油亮而葱翠。正在行走间,忽然从天上飘下来七只彩色的花蝴蝶,嗡嗡嘤嘤,翩翩地舞动,喜得各方游者,都纷纷打开相机,不停地进行拍照,这是多么难得一见的“七仙女下凡”的仕女画啊!

  走近一看,原来这七位“花蝴蝶”,是七个正在茶园里手脚不闲的采茶女。她们穿着艳丽,系着花布兜和套袖,背着小竹篮,刷刷不停地朝前采。看到这情景,我有点忍不住,便向身边的一位姑娘询问。可她们好像早就训练有素,见过很多大世面,只是抿嘴笑,就是不回答,继续不停地采摘着。过了一会,也许是她们见我仍喋喋不休地问个没完,这才不知是谁使了个眼色,只听“噗嗤”一声,全都咯咯咯地笑开了。

  这七位采茶女家住桂林村。这是“大红袍”的原产地,从未施过化肥,全靠有机肥。这满沟的茶树,油亮油亮的,闪着晶莹的光泽,翠嫩欲滴,宛如淋了一场春雨,缀满一层露水珠;这样的好茶叶,一般五斤左右就能烘制成一斤纯茶。

  我忙问她家里产的茶叶一年收入有多少?几个女子故意诡秘地一笑,摇着头,仿佛是在说“我不告诉你”。不过,还是有一位姑娘回过头问我:“你想买大红袍吗?我家的茶都是珍品,我可以领你回家尝一尝再买。”呀!这又是一位“茶道女”。我们自从下了飞机以后,在武夷山市的大街小巷,几乎全是茶。各种茶楼和店铺,琳琅满目,摆放着的都是刚刚新上市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仙和肉桂,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当你在一间门市前稍一停留,一位小姐立时满面笑容地迎上来,非拉你坐在她家的茶桌上,桌面上摆放着各种精美而又玲珑的茶具,她用一壶开水,浸泡着新茶,边说边清洗着茶碗:“我们武夷山最大的特点就是茶叶多,而且味道最好。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是朋友见面必喝茶,买不买没关系,交个朋友比什么都珍贵……”她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尽管你有事想要离开,但早被她“忽悠”得不能自已,那清新浓郁的茶香,那娴熟而又令人陶醉的茶艺,使你不得不一杯又一杯地喝了起来。这里不但街面上到处是茶,就连居民住户家的门口,也大都摆放着一张小茶桌,如果有人来,主人会像茶道女那样把一杯清茶递在你的手上,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若是再送上一支烟,非陪你聊一个下午不可的。

  随行的导游员小李告诉我,这里是武夷山非常正宗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产品了。大红袍就产在离这不远的天心岩九龙窠的一处岩壁上,被誉为武夷岩茶之王,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已经远销国内外了。现在只有三棵,过去曾有军人保卫,如今也有专人看护,20克茶叶就能卖到20多万元。现在这里虽辟为旅游点,但也只能远处看,不能走到树下。

  小李看上去很瘦弱,她家住在星村镇,在全村150多户农业人口中,家家都有茶园,最多的有100多亩,她家很少,只有10来亩,每年卖茶叶的钱有10多万元,再加上导游的收入,生活很富足。她有两个女儿,都在北京上大学,全部用家里的收入供孩子们上学。我们不由得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她算了一笔账:全村每年有380多人当排工,有300多人当轿工,收入都在四五万元以上,至于开饭店、开旅馆和办其他各种娱乐设施的就更多了,你说这里还不够富吗?

  从虎啸岩回来,七个采茶女都不在了,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平畴的绿毯更加艳丽。蝴蝶般的采茶女,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追思着遐想,一段流传在福建一带的《采茶灯》歌,在记忆中不由得冒了出来:“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美丽的武夷山,你真地富了,你富在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你富在这里到处都是茶山和如织游人的钱包里;你富在这里早已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