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报文章】郭巍青:亲密关系中的伤害【他看过本组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1:13
标题:【见报文章】郭巍青:亲密关系中的伤害【他看过本组之后写的】

http://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8362.html

郭巍青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它还有个英文名“Anti-Parent”,直接翻译的话,就是 “反父母”。小组成立仅两年,已经拥有一万多名成员。大家在这个网络空间中讨论父母给自己带来的“祸害”,其中有大量的倾诉、揭露,乃至“声讨”。不消说,从代际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样惊世骇俗的小组,令为人父母者很是尴尬和困窘。还有很多人认为这简直就是忤逆,不可思议。

我倒不这么认为。浏览过小组的公开帖子和跟帖讨论之后,我觉得他们说出了一种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叫做“亲密关系中的伤害”。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亲子关系中,父母加诸儿女的一系列“祸害”,包括暴力、虐待、乱伦、侮辱、冷漠、遗弃、控制、强迫,还特别包括过度溺爱、侵犯隐私、强加于人、无限干预,等等。所有这些事例,使我想起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加入“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很多成员,想必都是家庭的叛逆者。那是因为,他们首先都是在家庭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不幸者。当不幸者撕开伤疤,言说那些隐秘的不幸时,他们是勇敢的、了不起的。那么作为社会公众,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们首先应该聆听,然后应该反思。

反题的价值

纯粹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好”这一类全称判断并不正确。因为事实上可以看到,父母也会犯错误,也会对儿女作出不好的、甚至是有害的事情。然而,在大众意识层面上,人们会下意识地排除这类事实,或者只把它看作是例外的、偶然的、边缘的、脱轨的现象。因此,“父母都是为子女好”这一类说法,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客观描述。它包含了强制性的道德指令,要求我们“正确地”对待父母。

如果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是正题,那么,“父母皆祸害”当然就是反题。这里同样可以说,纯粹在事实层面上,反题也不成立,因为确实有很好的父母,并不是祸害。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皆祸害”作为反题,其意义并不在于用另外一种负面的全称判断取代正面的全称判断。它的意义在于增加了一种视角,即儿女对于父母行为的批判性审视的视角。从这样的视角来看,亲密关系中同时带有伤害性。如果这是真的,就对我们的社会认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这样的视角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事实,从而看到了更完整的事实。

什么是“亲密关系中的伤害”?从“父母皆祸害”小组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第一,父母对子女施加暴力侵害,不是少量的、偶发的现象,它比一般想象的更加普遍,更加严重。而且暴力的方式也很多,从普通的打骂责罚,到犯罪性质的身体残害或者性侵害,诸如此类。

第二,与暴力相反,伤害还来自于父母之爱。更准确地说,是那些在父母一方认为关爱的行为,在孩子一方却感觉到构成伤害。这包括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以及持续的提醒与训诫;更包括各种思想指导与行为约束,各种成才期待与人生规划,乃至窥探隐私、干预交友、指定道路、选择配偶等等。儿女在这样的关爱中,感到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对自己的个性与人格的尊重。

第三,亲密关系中的伤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伤害。正是因为发生在至亲关系中,发生在私密领域中,它使“受伤者”有一种无法挣脱、无处可逃、无从说起、无人可救、就像是窒息一样的感觉;它令身处其中者特别容易陷入焦虑、无力或者羞愧难当。很多人能够抵受来自敌人或者外人的伤害,但是却不能忍受来自亲人的伤害。这种伤害会带来心理创伤,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长久地影响甚至扭曲一个人的性格、情感以及处事方式。

意识觉醒

亲密关系中的伤害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令人难以启齿。“父母总是为你好”的说法,会冻结其他的表达。谁愿意对外人诉说父母的种种不是,以及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种种不和呢?相反的情况更为常见,发生代际冲突的家庭,那些感觉受到伤害的孩子会长时间地陷入自我谴责,觉得自己不是理想的好孩子。

在这类问题上,“意识觉醒小组”是一种能够提供帮助的方式。美国学者凯瑟琳?麦金农在谈论女性主义问题时,对“意识觉醒小组”有过相当详细的分析。她的观点是,“意识觉醒小组”帮助很多妇女把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和屈辱说出来,实现了“从沉默到言辞的转变”。这种转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一种伤害的存在提供了真实的证明,从而创造出知识。它还创造出一种“自由空间”,在其中,小组成员相互分享个人经历并相互给予安慰和激励,从而形成了集体认同。它又激发了个人面对世界的勇气,并且在共同谋求改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积极。

不难明白,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就是一种“意识觉醒小组”。小组运行的核心特征,就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倾诉。倾诉是一种方法,目的是达到心理治疗效果,重新塑造积极的人格,同时为每个人提供团体的支撑。而这就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倾诉不是为了听取别人的教育,更不是与不同看法的人辩论。因此,小组必定会有某种程度上的筛选与提纯,也就是将不同看法的人剔除出去。换言之,小组成员都是需要倾诉的人,可以彼此分享倾诉,而不是形成辩论。第二点是,倾诉并不刻意追求客观性,追求的是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重要的是承认自己曾经痛苦、曾经懦弱、曾经愤怒等等。

还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同类人群的相互辨识与聚合非常费时费力,成本很高,绝非易事。但是网络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组织与通信成本,促进了意见的分享、沟通与交流。“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出现,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证明网络能够促进社会变化,而这当中,一定会蕴藏着思想解放与社会创新的空间。

生活政治

所谓“父母皆祸害”,无非是年轻一代在代际关系上发起批判和挑战,并试图自我拯救。这意味着,我们将开始面对生活政治。这意思是说,冲突不是发生在生产领域、分配领域或者消费领域,而是发生在生活领域。冲突的议题是,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谁有权力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的选择。

如果这样来理解是对的,那么我们最应该给予注意的地方,是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家庭的重要性被极大地压缩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都有体会,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国家是否强大、是否富裕、是否民主、是否自由,直接决定个人状况。但是对于80后或者90后,情况也许悄悄在改变。家庭关系、家庭资源、家庭地位更直接地影响了个人命运。例如,能够给子女买房还是不能给子女买房,是同辈人迅速拉开财富差距的直接影响因素。它同时也构造家庭内部两代人之间的新关系,并导致许多复杂而微妙的个人感受。

当家庭变得重要时,父母的能力、人品与形象会在年轻一代中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人父母而又不想自己一不小心成为年轻一代眼中的“祸害”,可能要考虑一下,是否愿意放弃基于“父母养育之恩”基础上的家长特权,而把两代人的关系置放在平等、民主、尊重、理解、负责的价值基础上?这可能会是越来越尖锐的话题。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x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见报文章】郭巍青:亲密关系中的伤害【他看过本组之后写的】 摘要: http://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8362.html 郭巍青 豆瓣... 推荐语:
    1人推荐  
  • 2010-08-12 09:34:39 grace

    彭晓芸:郭魏青老师的文章有至少这几个亮点:1。指出生活政治这个范畴,厘清一些人认为这是家庭生活的事,家庭知音搞搞就罢了;2。指出这个反命题的价值;3。指出这个小组有权利剔除异见者,因为小组的结合是基于对这一命题的认可,互相疗伤,而不是跟你辩论的。

    > 删除
  • 2010-08-12 09:35:09 grace

    王秀宁 郭老师对于现代社会理论的运用总是令人赞叹。顺便感慨一下,目前国内评论的主流理论预设还是启蒙时代的理论体系,但当下中国已经兼具工业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仅仅依靠密尔、卢梭等人的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和反思当今的种种社会现象:)

    以上两条转发微博

    > 删除
  • 2010-08-12 09:39:38 晨临雾逝 (我要沉浸在科幻和感情里)

    郭巍青郭老师一直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是真正的教授,而不是沽名钓誉的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