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为什么绝不放过关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7:13

张飞为什么绝不放过关羽?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逃出了生天。正行之间,遥望远处有一座山城。

关羽问讯当地土人这是什么地方。土人回答道:“这个地方叫做古城,几个月前有一个将军,叫做张飞,引了数十骑人马到此,赶走县官,自己在城中招兵买马,积草屯粮,聚集了四五千人,远近四处无人可敌!”

关羽闻言大喜,失散多时的兄弟竟然近在眼前!当即命令孙乾前去通报,让张飞准备迎接二嫂!

请注意:关羽是让张飞准备迎接“二嫂”,而不是“二哥”!

关羽满怀喜悦,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一个极其可怕的心理学规律!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根据张飞的暴烈性格推断,他很可能在关羽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将关羽一矛刺杀!

却说张飞听了孙乾报告,一言不发,立即披挂,手持丈八神矛,飞身上马,带了一千人马,冲出北门而去。孙乾见了,心中暗笑:“这个黑老三,大概是欢喜得紧了,连客套话也忘了说了,呵呵。”

关羽远远看见张飞疾驰而来,喜不自胜,立即把刀递给周仓保管,拍马迎将上去。关羽本来的想法是要和兄弟张飞来一个熊抱,以示庆贺。没想到黑老三圆睁环眼,倒竖胡须,一声巨吼,挺着长矛就往关羽心口死命扎来!

关羽大惊,急忙扭身躲过,差一点被张飞撅了个穿心透!关羽大喝道:“三弟,你别搞错了,我可是你二哥啊!”关羽以为张飞得了失心疯了,连自己也认不出来了。

没想到张飞却暴怒道:“杀的就是你!你既然不讲义气,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

关羽道:“我哪里不讲义气了?”

张飞道:“你不顾桃园结义的义气,投降了曹操,被封为汉寿亭侯,大享荣华富贵。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挺矛又要再扎。

关羽急忙说道:“我和你解释不清楚,你自己去问两位嫂子吧。”

现在知道“二嫂”的重要作用了。今天如果没有“二嫂”的劝解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张飞正在气头上,关羽非得被当场戳死!

甘、糜二夫人早就听见动静,急忙在车上掀帘说道:“三叔,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二叔啊?”

张飞说:“嫂嫂莫怪,等我杀了这个负心背义的奸贼,再请嫂嫂进城。”

甘夫人急道:“二叔并不知道你们的下落,不得已才降汉不降曹的。现在知道你大哥在袁绍营中,这才不辞辛苦,千里独行,送我等到此,你不要错怪他了!”

张飞怒道:“大丈夫在世,怎么能够侍奉二主?嫂嫂,你们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哄骗了。”

甘夫人又劝道:“三叔,当初二叔在下邳时确实是出于无奈啊。”

张飞道:“大丈夫行事,宁死也不能屈膝投降!你既然投降了曹操,今天就没有相见的余地,必然是你死我活!”

关羽憋屈已极,眼中留下两行清泪,说:“兄弟,你屈死我了……”

孙乾也来相劝,张飞只是不理,必要取关羽性命。

为什么身为这样久经考验的生死兄弟,张飞还一定对关羽不依不饶呢?

其实,这并不是张飞生性鲁莽,不讲道理,而是出于人的一种基本归因错误。

一般来说,个体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有两种归因方式。一种是内部的原因导致的,比如个体的性格。另一种是外部的原因导致的,比如说个体所处的环境。当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成绩下降的时候,他可能会将原因归结为这个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或自身能力不足(性格归因),也可能会将原因归结为这个学生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或者家庭出现了变故、身边的坏朋友的影响等(情境归因)。

所谓基本归因错误就是,当我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往往用性格归因,即将他人的行为认定为是这个人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而当我们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却往往用情境归因。

举例来说,当别人考试没通过,我们会认为这是他比较蠢笨,或是不够努力(主观因素)。而当我们自己考试失败时,我们会认为题目出偏了,环境太吵了等(客观因素)。

当别人很穷时,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很懒(主观因素),当自己很穷时,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客观因素)。

当别人爽约未到,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品性不好,言而无信(主观因素),却不知道他可能在赴约路上遇到车祸,昏迷不醒,被送医院(客观因素)……

总之,别人的错误一定是他存心犯的,自己的错误则一定是环境造成的。所以,基本归因错误实质上也是一种偏见,是一种低估环境对他人行为的影响程度的偏见。

回到张飞的判断上来。

张飞一口认定,关羽投降曹操是因为他主观上意志薄弱,贪生怕死,经不起诱惑,这是典型的性格归因。而关羽则认为自己确实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这是典型的情境归因。

张飞根本不考虑当时的环境出于什么样的状态,他只是根据最后的行为结果来判定关羽的内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自己已经不再是一条心。关羽的那些内心挣扎、煎熬则是张飞根本不会看见的。

既然关羽已经违背了桃园结义的誓言,那么疾恶如仇的张飞势必要将他杀之而后快。

不要说张飞,即使是关羽的两位嫂子,当初关羽投降之初,又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呢?只不过当时的情境容不得她们质问关羽,而只能委婉地表达不满罢了。当关羽善意隐瞒刘备的消息,二嫂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关羽割了自己的脑袋,去尽享荣华富贵。这就是非常有力的一个证明。关羽的这两位嫂子,是通过此后的一系列对关羽的观察,才最终认定他并没有变心的。但张飞显然不像这两位嫂子有这么好的耐心,来仔细询问了解当时的情况,他要立即作出决断,一刻也不能等待。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关羽苦苦解释,二嫂、孙乾也在一旁帮腔,

张飞却仍然听不进去呢?

这又牵涉到另外一个概念——信念固着。

罗斯和安德森在1982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首先给参加实验的被试灌输了一种错误的信念,然后要求被试解释为什么这种信念是正确的。最后,研究者告诉被试真相以便让他们彻底否定最初的那个错误的信念。尽管被试被告知,最早的那个信念是为了实验而凭空捏造出来的,但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的正确的信念,仍然有75%的被试坚守最初的那个错误信念。

实验结果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或判断)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套错误的信息了。这种现象就叫做信念固着。

所以,当张飞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基本归因错误后,他内心的判断已经固着,任凭你们怎么劝说,都不能改变他的最初的判断。

而且,当这种信念、判断在内心明确、固着后,就会影响到对其他相关信息的判断,倾向于将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理解为与固着的信念相一致的方向。

当孙乾帮腔关羽,说关羽是来寻张飞的时候,张飞并不这样想,说:“哪里是来寻我的。他怎么会安如此好心,他必定是奉了曹操之命来捉我的!”

关羽借机插言分辩道:“我如果要来捉你,怎么可能单人独骑来呢?必然要带大批军马前来啊!”

张飞看见远处烟尘滚滚,军马奔腾,用手一指,说:“你还狡辩!那里不就是你带来捉我的军马吗?”不由大怒,挺起长矛,又搠向关羽。关羽急忙叫停,回头一看,果然是一彪军马来到,旗号翻飞,正是曹操阵营的军马。

关羽暗叫一声“苦也!”难道曹操放自己走,竟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好一网打尽吗?只怕今天自己浑身是嘴,也难以向张飞解释清楚了……

节选自《心理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