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新闻:中国向高附加值经济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9:23

朝日新闻:中国向高附加值经济转型

2010年08月10日14:54中国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日本《朝日新闻》2010年8月8日文章:中国向高附加值经济转型 全文如下:

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设备生产国。但是,此刻他们正对一些难题犯愁,比如说脆弱的基础研究。

在促进中国向高附加值经济转型的研究与发展中,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划分政府和市场两者所扮演的角色。

工业和信息化部称,中国在2009年荣登世界电子信息设备生产的榜首。根据工信部的资料,中国造电子产品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每年6.2亿部手机占全球产量的49.9%;1.8亿台电脑,占60.9%;9899万台电视,占48.3%;另外,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了280亿美元,占据了全球价值的12.9%。

同时,出口品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也在上升。欧盟资料显示,在2006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就超过美欧日,跃升世界第一位。

驱动这一高速增长的力量,是中国对R&D的巨大投入。(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R&D投资已经超过了法国和英国。而国内市场是主导中国R&D投资的主要力量。

政府对中大型工业提供的资金仅占R&D开支的4.2%,剩下的94.8%份额全部由企业占据。在如此巨大的投资中,国内企业占到了72.8%,外资企业也只有27.2%的份额。

过去都认为国外企业在高附加值产品上占主导地位,从近两年的表现看,国内企业也快速地迎头赶上。

这种趋势在专利申请上也得到体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数据表明,(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中,中国2008年提交了6089项专利,占到了总数的3.7%。这一成绩让中国上升到了世界第六位,次于美国(32.7%)、日本(17.5%)、德国(11.7%)、韩国(4.8%)、法国(4.2%)。

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背后,再一次看到了国内企业的支持推进。亚洲地区唯一一个本国居民、企业、组织的专利数量,等于或者超过非本国人员或公司申请数的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向高附加值经济的转型之路会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吗?

外界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些担心,原因是中国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中明显地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平衡。比如,2009年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有75%是电脑和通信相关。而其他方面出口如下:

材料相关:0.7%

电子工程:5.5%

生命科学:2.9%

飞机制造:0.7%

生物技术:0.07%……

同样的,相似的不平衡发展模式在R&D中依然存在。

一份R&D的分类材料显示,试验发展占了总投入的82.8%。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各自分享了4.7%和12.5%。这与工业化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通常占了本国R&D的15%—20%。相比之下,这些差距可能正体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

日本基础研究的比例早在1970年,就达到了28.3%。不过R&D中过低的基础研究不一定就代表了中国处于一个低水平发展阶段。

比如研究人员在市场法则的高额回报诱惑下,不断制造利润,这种做法已经被引进R&D的活动中。那些公立研究机构本应肩负起基础研究的任务,却在引入市场原则的绩效基础评估之后,研究趋于功利性,研究员也开始更多进行试验发展的工作。

我们不能断定电脑和通信设备之所以占据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半份额,是因为这些领域的短期利润是R&D所预期的。

转型的另一个挑战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在R&D支出中的主体地位。前文我们说到中国国内企业是R&D支出中的大头,然而,国有企业在其中又掌握了46.7%将近一半的开支。在这个方面,中国与工业化国家有实质性的差距。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国有企业平均R&D开支不过是27.8%的水平。

国有企业占据过多R&D开支有什么问题呢?经合组织认为中国得到国外技术是由国外资本介绍引入,但是技术外溢效应一直没有预想的那么有效。(外溢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相关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外商将其归结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和公司治理的原因。对后一个原因,很多人认为国有企业没有激励长期的创新,而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过分强调R&D中以市场绩效为基础的评估,以及国有企业在R&D中的优势地位将会阻碍中国转向高附加值经济的努力。一旦转型开始加快,政府和市场各自扮演角色的重新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三浦有史是日本总合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我要评论(0)

相关阅读:

·东博:将投资中国高附加值棕榈油衍生品 2010.06.08
·中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产能过剩局面加剧 2009.04.19
·金融危机提醒中国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 2009.03.21
·德国进口中国的高附加值产品增多 2008.05.15